兄弟同赴死
◎兄弟和而后家道成。——中国谚语
卫公子寿(?—前701年),本名姬寿。春秋时代卫国第十五任国君与宣姜所生的长子,亲弟弟是后来的卫惠公朔。
春秋时,卫宣公立急子为继承人,为他聘了齐国的长女宣姜为妻。宣公听说未来媳妇很漂亮,想据为己有,乃在淇河上筑上新台,借故遣开儿子急子到宋国去,然后派人去齐国把宣姜迎过来,做了自己的妆侍,反叫急子尊她为庶母。
三年后,宣姜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曰寿,次子名曰朔。母以子贵,此时宣公却嫌多了一个发妻所生的急子了。
公子寿天性孝顺,和急子的情感如同母生的一样。公子朔就不同,他经常在父亲面前说急子坏话。因为公子寿和急子关系很好,他竟连胞兄公子寿都憎恨起来,又怂恿母亲宣姜告枕头状,说急子想侮辱母亲,并说他怨恨父王宣公夺了自己的妻子。
这是宣公的丑闻,也是他最害怕和讨厌听到的议论,他当然会气愤满腔。再加上宣公最听老婆话,按照宣姜的指示做事,设法借刀杀人,特派急子到齐国去,授予一面白旗作为标志。又叫公子朔派人到关卡埋伏,见了白旗便下手,把急子杀害,拔去眼中钉。
公子寿得知这个奸谋,赶往告诉急子,叫他逃往外国去,急子不愿意离去。
公子寿哭谏不成,代死向父亲尸谏。他已下了必死的决心,于是转而请急子赴宴,席间把急子灌醉了,自己穿了急子衣服,给他留了张条子拿了白旗就走,过河后,就被暗伏的歹徒杀了。急子醒来,一见公子寿留下的字条,才知弟弟苦心,便赶程追去,见公子寿已做了替死鬼,大哭一场,向歹徒说明原委,又自刎殉节了。
◎故事感悟
为了兄弟的情义,公子寿和急子两个人都有忠诚守义的品质,并甘心为兄弟赴死,实在是感人至深。他们的死难,更让人扼腕叹息。
◎史海撷英
皮冠射鸿
献公十三年,卫献公让师曹教宫妾鼓琴,结果师曹很尽责,甚至把学不好乐器的妾鞭笞了。可惜他不是孙武,而卫献公也不是吴王,孙武杀了吴王最喜欢的妾而成为吴国大将,他却被卫献公鞭笞了三百下。
献公十八年,卫献公说晚上要跟卿大夫孙文子林父、甯惠子殖两人吃饭,二者穿戴朝服,随时候命。结果天快黑,而卫献公像完全忘记了这回事,竟然去射鸿。孙、甯二人跟着,卫献公不换下皮冠、射服,就直接跟他们说话,这简直就是侮辱了两位重臣。师曹痛恨自己被鞭笞,就唱卫献公私下里的话“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孙林父问蘧伯玉有没有这么一回事,蘧伯玉说不知道。于是,孙、甯发兵攻打卫献公,将其赶走,立其定公弟秋为国君,是为殇公。
殇公时期,甯喜与孙林父争宠夺权,殇公让甯喜攻孙林父。孙林父逃到晋国,寻找卫献公,卫献公在齐国。齐景公率卫献公到晋国,而晋平公诱卫殇公结盟,当场抓住他,卫献公顺利回国,并诛杀甯喜。
◎文苑拾萃
《诗经·国风》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的极大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曹植从小聪明过人,才十来岁,《诗经》、《论语》以及楚辞、汉赋等几十万字的作品,他都能朗读,甚至背诵,还很会写文章。曹操曾看了曹植写的文章,问他说:“你这是请人写的吧?”曹植跪着回答说:“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您只管当面考试,怎么要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好落成,曹操带着他的儿子们一起登台,让他们每人写一篇铜雀台赋。曹植提笔就写,一气呵成,文采华美,曹操很惊奇。平常时候,曹操每次问什么,曹植随即就能答上来,所以曹操特别宠爱他,好几次动心,想立他做太子。可是他的哥哥曹丕玩了些手段,假装很谦虚、恭谨,王宫中的人以及曹操身边的一些谋臣都替曹丕说话,于是他就被立为太子了。
曹丕刚当上魏王,就把拥护曹植的丁仪、丁庾兄弟俩杀了。后来,他又不断地迫害亲弟弟曹植。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你以前夸口说你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我现在让你走七步写出一首诗来。写出来了就罢,如果写不出,证明你早先的话全是蒙骗别人的,就要处死。曹丕的话音刚落,曹植就随口吟出一首五言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比拟的手法,说:煮了豆子用做羹汤,滤出豆豉熬成浓汁。豆茎在釜下熊熊燃烧,豆粒在釜中声声哭泣:我和你本是同根生来同根长,你熬煎我,为什么如此急迫!
曹丕听了,很是羞惭,脸色红一阵、白一阵。
◎故事感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这首诗的作者曹植也因此诗避免了兄弟相残。我们在敬佩曹植出口成章的文采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兄弟之情的宝贵。
◎史海撷英
曹植的诗歌成就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八十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还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佳:“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文苑拾萃
七步诗
曹植才思过人,屡遭其兄文帝曹丕的猜忌迫害,一次文帝与曹植同辇出游,途中遇见两头牛在墙角间相斗。一头牛斗败,坠井而死。文帝下诏令曹植赋牛诗。诗中一不准用“牛”字,二不得用“井”字,三不得用“斗”字,四不准用“死”字。并限于走马百步之内,成诗四十言。步尽诗不成,处斩刑。子建策马而驰,百步未尽而诗成:“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后来,曹丕又寻机令曹植七步之内作诗一首,诗不成,加大法。七步之内曹植果然成诗一首:也就是文中提到的。
如果说《牛诗》写得还较为含蓄的话,《七步诗》则是率直的比喻了。丰富的联想和沉痛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使人不忍卒读。“诗成七步”、“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同情和爱戴。
无锡张氏三兄弟
◎兄友者,不问弟之恭不恭,惟知爱弟也。——《颜元集》
张光宇(1900—1965),中国漫画家,装饰画家。小学毕业后随张聿光学画布景。1921—1925年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画月份牌年画。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与他人创办东方美术刊行社、时代图书公司,编辑出版《上海漫画》、《时代漫画》、《独立漫画》、《泼克》等杂志。张光宇长于政治时事和社会讽刺画,他的作品手法借鉴装饰画的表现形式,代表作为《西游漫记》,作品辛辣地讽刺和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的黑暗腐败。他的装饰画在民间、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外国美术中的优秀成分,形成形式感极强,富有民族趣味的时代感的风格。
张光宇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美术界十分活跃的艺术家。他以中国漫画界装饰画派的开山人和漫画事业实际组织人的身份享誉漫画画坛。他的弟弟张正宇、曹涵美也是著名的大画家。在现代美术史上一门出了三个大画家,而且均有突出的成就,这也为历代绘画史所罕见。
张光宇1900年生于江苏无锡,父亲和祖父都从业中医,祖父兼长中国画。他自幼酷爱美术,13岁时,外祖父为他安排了一个进入实业界的计划,但这不能改变他对艺术的钟情,他只当了一年钱庄学徒。1913年,在上海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四年后毕业,从师张聿光,在“新舞台”戏院里学画布景,传统京剧的服饰、功架、色彩、唱腔的艺术处理深深吸引了他。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们上装饰画课或美术字课时,总是喜欢在讲台上连唱带做地表演京剧武生亮相的功架,以此强调装饰造型的构成骨架。他把一些本来也许是平淡的说教引伸到美学和哲理的高度,言简意赅,令人深信不疑。
1919年,张光宇经老师张聿光介绍去生生美术公司出版《世界画报》,丁悚先生任编辑,张光宇为助编。在《世界画报》上,他发表了不少钢笔画,大都是戏剧人物和风景画。次年,他与汤素贞结婚。1921年,开始为《小申报》等报刊画谐画、设计报头,还和友人搞无声电影,为唱片公司画封面,为大世界游乐场画布景等。
1921年到1925年,张光宇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绘画员,从事报纸广告设计并绘制月份牌画。1926年,在上海模范工厂从事美术工作。1927—1933年,经友人介绍,他去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美术室任绘图员。从此,张光宇开始了漫画和讽刺画的创作活动,著有《近代工艺美术》一书。
1934年,受爱国思想的激励,张光宇辞去英美烟草公司职务,专心致力于出版事业,创办时代图书公司,与邵洵美、叶浅予、鲁少飞、黄文农、曹涵美、张正宇合作,出版了《时代画报》、《时代漫画》、《论语》、《时代电影》、《万象》。他画了《民间情歌》,画装饰画《龙女》一幅。1936年,时代图书公司分裂,他和三弟张正宇另外组成独立出版社,出版《独立漫画》等。同时参与组织了“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并成立了“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这期间,他开始重视造型表现的意趣,并在夸张、变形和线的运用上下工夫,尤其是在构图处理上,他不受任何陈规的约束,善于把艺术技巧的表现与理想境界的追求综合在画面里,七十余幅装饰风格强烈的连环画《林冲》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抗战开始,张光宇编《抗日画报》。1938年,上海沦陷,张光宇避居香港,任《星岛日报》美术主任,画插图和讽刺漫画。他参加“现代中国漫画展”,成立“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办漫画训练班,培养青年,开展抗日活动,反对汪精卫投降派。1940年,为了抗战,他将家属送往上海,带大儿与丁聪、徐迟经东江游击区赴渝,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统治,他与丁聪经仰光回香港,接家属到港,仍回《星岛日报》工作,与胡考等组织新美术社。1942年,香港沦陷后,为躲日寇,逃难到广州湾,画壁画,后至桂林。第二年,曾与新中企业公司合办美术工艺实验工厂,因湘桂战事作罢,此时期设计家具、画装饰画,不断为报刊创作漫画作品。1944年,湘桂战事失利,全家避难柳州,他以画扇面维持生活。后至贵阳,参加戏剧家组成的文垦殖团,遂至遵义、重庆。1946年夏,他被聘去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任职。1947年,从事电影工作并试制卡通,参加香港人间画会,被选为会长,《西游漫记》在港展出。1948年,转入香港永华电影公司,继续画讽刺漫画,画了《水泊梁山英雄谱》和《金瓶梅人物论》中的人物,主编画会的《这是一个漫画时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