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新:开拓创新
7195100000008

第8章 发明创新造福社会(6)

在椰子水上“搞创造”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会有所成就。——钟春燕

钟春燕(1964—?),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春燕是一名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她推广“将椰子水发酵制作的食用纤维及其生产方法”专利技术,使海南省诞生并崛起了椰果行业,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这项专利技术结束了在椰子产品加工过程中椰子水被废弃的历史,并解决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她发明并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是国内椰果产业首次由食品领域向非食品领域渗透和转移的产业化成功范例。

1994年,钟春燕任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她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是椰子。当时,海南的椰子产业已经基本形成,椰壳用来做活性炭,椰衣用来做床垫,椰肉用来做各种食品,还有闻名全国的椰子汁。一次偶然机会,钟春燕听到椰子水不能利用、还污染大量耕地时,她下决心开发利用椰子水,让海南岛这一特有的天然资源得到利用。

椰子水极易受到细菌污染,在半个小时内就会变质变味。多少年来,这些废弃的椰子水被倒在土壤、小溪、水塘里,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何不将它利用起来呢?钟春燕萌发了一个想法:利用细菌发酵,进而创造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

没有科研经费,没有仪器,没有帮手,钟春燕在这个空白的领域里艰难地摸索。“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回想起当年没日没夜地工作,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钟春燕觉得这还不算什么,最累的应该是心。无论她怎么实验,怎么调整,产品就是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而身为科研工作者,那种渴望得到结果的心态,一再地驱使她往前冲。

研究从对椰子水中的营养物质及特性进行反复分析和测试开始,其中,仅菌种筛选工作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再改进的过程,她终于成功发明出了以“膳食纤维为主体”的果肉,即海南俗称的“椰果”,并在2001年获得了国家专利。如今,在钟春燕的免费推广下,海南共有80多家厂商生产椰果,作为原材料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在饮料、果冻、罐头、冰淇淋等产品中广泛使用。海南的椰果产业迅速壮大,开始健康发展。

1996年,钟春燕辞掉了科学院人人羡慕的公职,筹资办了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现在,该公司已经由原来的两三名员工发展到了生产员工100多名,并且成为喜之郎、蒙牛乳业、光明集团等食品公司的主要供货商。

钟春燕一贯认为,科研工作者为科学服务,而科学是为人民服务。秉承这样的信念,她在工作岗位上一再创造奇迹。她本人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同:2004年4月,她被授予海南省首届“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2004年5月,获海南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2006年1月,被授予第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故事感悟

“在我的生命中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的儿子,一个是我创造的产品椰果,这两个都是我一生中倾尽心血创造的最杰出的作品。”钟春燕亲切地把自己的事业比作自己的另一个孩子,用对待孩子的细心、精心对待工作,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更让人感动的是,她变废为宝,把人们弃之不用的椰子水拿来开发,成功研制出多种稀有产品并获得专利,让小小的椰子水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史海撷英

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

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是由木葡糖酸醋杆菌在椰子水中静置培养产膜,所得到的膜经过热碱水处理、酸中和后,洗涤得到细菌纤维素凝胶。将凝胶裁剪成面膜,在面膜上设有眼孔、鼻孔、嘴孔,在面膜的四周边缘间距向中央开设有切口,在面膜的一侧面设有衬膜。本发明所提供的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可长时间或反复使用并缓慢释放药物,具有良好的美容、营养、保湿效果,使用后可以使皮肤变得细腻和光润,达到改善肤质的美容效果。

◎文苑拾萃

椰 子

椰子,是椰子树的果实,由外层为纤维的壳组成,提供椰子皮纤维和内含可食厚肉质的大坚果。果新鲜时,有清澈的液体,叫做椰汁。产于热带地区。

椰子为古老的栽培作物,原产地说法不一,有说产在南美洲,有说在亚洲热带岛屿,但大多数认为起源于马来群岛。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热带滨海及内陆地区。我国种植椰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著名磁路发明家李国坤

◎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李可染

李国坤(1935—?),我国著名磁路发明家、物理学家。兰州环优磁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累计申请专利47项(其中PCT申请2项),已授权41项。现为全国稀土永磁协作网专家组成员。曾发明了拉推磁路理论,主要应用于石化行业和环保工程领域。多年来荣获航天部“一等功”、国家发明三等奖等荣誉。

据了解,磁悬浮轴承无摩擦、无磨损、无噪音、无润滑油,而且可高速,因而可将电机、泵等旋转机械体积大为减小,其寿命长、振动小,优点很多。

李国坤自1958年从天津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就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磁悬浮事业的奋斗史,并很快在“磁悬浮”的发明领域里崭露头角。随后,他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所有棘手发明的前台:磁传动、磁阻尼器、磁力泵、磁力釜、磁悬浮轴承……在中国与世界科技融合的年代里,李国坤在磁悬浮的研究中无疑是最有权威的发言人。

1935年2月,李国坤出生于四川省西充县的一个贫困乡村,大学毕业后去甘肃航天部五一零所工作近30年。此后,自主创办创新型企业——兰州环优磁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在还兼任广州中科恒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科学家,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就这样,他一直在磁路工作的第一线从事科研、创新、开发、转化工作。

要知道一个从未离开过大陆的普通科技工作者,在50多平方米的居室及十多平方米的石棉瓦下,竟然研制出十几种科技产品,而且已将其技术或产品转让给28家企业,其中27家企业通过产学研已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他已经拥有7项理论及技术创新,47项专利。

李国坤教授发明的磁悬浮轴承于2007年年底获得美国的磁悬浮轴承发明专利。

“作为科学家首先必须热爱祖国,为祖国人民服务,同时大的科学发现、发明也肯定会造福人类。”这是李国坤在自己的奋斗史中对“科学家”一词的最朴素的诠释。

◎故事感悟

“作为科学家首先必须热爱祖国,为祖国人民服务,同时大的科学发现、发明也肯定会造福人类。”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李国坤教授兢兢业业,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些贡献也是造福人民的源源之水。

李国坤,一个让中国为之骄傲的名字。他刷新了中国磁悬浮的历史,并不断开拓着磁悬浮事业,更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向更大的课题进军。这种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让人佩服,更值得发扬。

◎史海撷英

中国磁悬浮的历史

2003年,四川成都青山磁悬浮列车线完工,该磁悬浮试验轨道长420米,主要针对观光游客,票价低于出租轿车费。

中国成功研制的一种新技术──永磁技术MAS—3,其造价比德国及日本的技术还要低。

2005年5月,中国自行研制的“中华06号”吊轨永磁悬浮列车于大连亮相,据称其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千米。

2006年4月30日,中国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四川成都青城山一个试验基地成功经过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利用常导电磁悬浮推动。

◎文苑拾萃

磁悬浮列车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30多千米的路程只需8分钟。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使车辆浮起来。

列车底部及两侧转向架的顶部安装电磁铁,在“工”字轨的上方和上臂部分的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轨道间保持1厘米的间隙,让转向架和列车间的排斥力与列车重力相互平衡,利用磁铁排斥力将列车浮起1厘米左右,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