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罢宴
范仲淹治理邠州时,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就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他急迫地派人去询问,得知是寄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近郊,下葬时入殓的衣服、下葬的物品都没有备齐。
范仲淹露出失意的样子,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小县令大作为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
唐文宗李昂(809—840年),唐朝的第十四代皇帝,827—840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唐朝文宗年间,有一位为人正直,一心为百姓谋福,不畏强权,时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县令,他就是当时益昌县的县令何易于。
何易于关心民众疾苦,体察民情。他不仅仅是这么想的,也的确是这样做的,而且还很坚决。焚诏抗税,就是他的杰作。
益昌(今四川广元县境内)地处山区,属于丘陵地带,在那种完全靠天吃饭的年代,土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庄稼收成不好,可愁坏了当地的百姓,他们只有依山种茶,勉强糊口,维持生计。生活的窘困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而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只有忍受,而这一切都装在何易于的心里,他默默地想着……
身为县令的何易于有些苦恼,他觉得自己为官一任,本该为百姓谋福,可他却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唐文宗下了一道诏书。
唐文宗的诏书其实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加大对地方税收的管理力度,整顿各项专卖制度,解决朝廷财政的不足。
其实,说到这些何易于都不恼,最让他恼火的是诏书中说,要向全国各地征收茶税,并明令地方官不得为百姓隐瞒茶叶收入。生活如此窘困的茶农,突然间又要加收茶税,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何易于手中接过刚刚宣读过的诏书,心情十分沉重,躲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发呆。他清楚地知道,一旦征收茶税,益昌百姓将断绝仅有的收入来源,本来惨淡的生活对种茶的百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生活的光亮变得越来越暗。
想到这里,何易于叹了口气,推开房门,走进厅堂,向传旨的官员陈述当地百姓的疾苦,并要求传旨的官吏能够撕毁这害民的诏书。但传旨官员苦于畏惧诏命,出于无奈,誓不肯从。
传旨的官员对何易于说:“诏书中写得清清楚楚,地方官员不得替百姓隐匿实情。你胆子不小,不但隐瞒实情,还要撕毁诏书,这不是罪加一等吗?”
传旨的官员本就是宣读旨意,照章办事,皇命难违,但眼前的这位官员也很敬业,不但传旨,还大有训斥何易于的架势,接着说道:“我要是真听了你的话,就是死路一条,你也好不了,也会被免官放逐。”
何易于根本听不进去对方的话,回答道:“我是一县之令,岂能只顾爱惜自己的性命,而使全县黎民百姓受苦呢!若你不肯撕,我亲自动手。”随即把诏书点燃了。
传旨的官员没有因为何易于的举动而找他的别扭,而是如实地将这件事情向负责征收茶税的观察使做了汇报。观察使为何易于的举动所感动,不但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反而免除了当地茶税。
◎故事感悟
何易于会有这样的举动,原因何在?那就是他身后有无数的百姓,是他们给了他足够的勇气与力量,是他们让这一个小小的县令作出了焚诏书抗税的事情来。体恤百姓,济困扶危,何易于堪称楷模。
◎史海撷英
何易于以民为重
何易于当上益昌县令不久,利州刺史崔朴带着一群宾客、侍从泛舟春游,顺嘉陵江而下。从利州到益昌约有40里水路,一般情况下,需要纤夫拉纤而行。刺史崔朴是何易于的顶头上司,到了益昌境内,自然要通告何易于派人拉纤,可是,崔仆一看来拉纤的人不是纤夫,也不是老百姓,而是县令何易于。何易于一身农民打扮,办公用的笏版就插到腰带上。没容崔朴质疑,何易于已把纤绳搭到肩上,拉动了船。崔朴忙喊停船,问:“何易于,你身为一县之长,为何亲自当纤夫,难道连一个百姓也喊不到吗?”何易于正正经经地回话,说:“眼下,正是春耕大忙的季节,全县百姓非耕即蚕,哪有一个闲人啊!为了不违农时,也为了不误大人的游程,只好由我这个闲人充当纤夫啦。”崔朴听了此话,顿时羞愧满面,连忙呼叫宾客、随从下船,骑马回程了。
◎文苑拾萃
宫中题
(唐)李昂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苏轼怀良知与民奋战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胡宏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为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宋朝时期,苏轼迁官徐州(今江苏徐州)做知州。不久,黄河从曹村决口,泛滥于梁山泊(今山东梁山),水满流入南清河,汇合于城下,水大无法排泄,城有被淹没的危险,有钱的财主争相出去避灾。
苏轼说:“财主出去避灾,民心都动摇了,我与谁守城?有我在,决不能让大水淹城。”我要让他们重新回到城里。
苏轼又去武卫营,招呼卒长说:“河水就要淹没全城,事态严重,你们虽是禁军,暂且为我出一把力吧。”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顾道路有水,我辈小人,应当听命效力。”
于是,苏轼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发,加筑东南长堤,从戏马台筑起,一直到城墙为止。大雨日夜不停,河水上涨至离城墙只有三板。苏轼日夜在城墙上巡守,经过家门也不进去,并让官吏分别守住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苏轼不久到了杭州(今浙江杭州),天大旱,饥荒瘟疫交加,苏轼请求朝廷免去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朝廷赐予的度僧牒,用以换米救济饥民。
第二年春,又减价卖常平米,用做厚粥、药剂,并派遣官吏和医生分别去里巷治病,救活了很多人。
苏轼说:“杭州,是水陆汇合的地方,瘟疫和死亡比其他处多。”就筹募了2000缗,又拿出自己积蓄的黄金50两,设立病坊,还筹备了一部分钱粮,准备救济贫病交迫的民众。
杭州原本靠近大海,泉水成苦,居民稀少。
唐代刺史李泌开始引西湖水挖六井,满足民用水。白居易疏通西湖引水漕河,自漕河引水入田,灌溉田地千顷,使民得以殷实富有。湖中多有草根盘结,从唐代到钱氏(十国时期,吴越武肃王钱谬),就年年疏通治理,但宋代建立后,逐渐荒废,葑田积多几乎成田地,水也寥寥无几。漕河失修,只能利用钱塘江潮水使船行于市中,湖水一多便淤塞,三年一次挖淘,是民众很大的灾难,六井也几乎废掉。
苏轼见茅山一河专接受江潮,盐桥一河专接受西湖水,就疏通两河引水入漕河,又修闸门,控制湖水的储蓄和排泄,使江潮不再入市。同时又用余力修好恢复了六井,又取葑土堆积于湖中,南北通长30里,修成长堤以通行人。吴人在湖中还种菱角,从此水草不再丛生。其收入获利作为开发西湖的费用,还筹集救荒余钱一万缗,粮食一万石,又得到100名僧人的度牒以招募劳役。修堤完成后,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如图画,杭州人把这一长堤叫作苏公堤。
颍州(今安徽阜阳)郡有长期为盗贼的尹遇等人,屡次抢劫杀人,并且杀了捕捉盗贼的官兵。朝廷指名捕捉毫无结果,被杀的人家怕重受其害,隐瞒而不敢告发。苏轼召见汝阴(今安徽阜阳)县掌管军事和刑狱的官吏李直方说:“你能捕捉了这些盗贼,我一定尽力向朝廷奏明,请求给予你优厚的赏赐;如果抓不到,同样以不称职为由奏请朝廷把你免职。”直方有老母,他向母亲告别后即离去,投入到捕捉盗贼的行动中。于是先了解搜捕了已知的盗贼居处,又分批捕获了其同伙,亲手用戟刺中尹遇,并捕获了他。
定州(今河北定县)军中政事败坏松懈。众卫兵骄横、懒惰、缺乏教养,军官逐渐侵吞士兵的廪粮,前任太守哪个也奈何不得,苏轼上任后,把贪污者流放到远方的恶地,修缮营房,禁止饮酒赌博,军中衣食逐渐满足后,就教习作战方法,众人都畏惧信服。然而诸军官却畏惧不安,有卒史拿赃物控告长官,苏轼说:“这件事我自己处理就可以,按你的告发去做,军中就乱了。”苏轼立刻把他发配充军,众人这才安定下来。
苏轼和弟弟苏辙,以父亲苏洵为师学做文章,以后又得志于天然。苏轼曾经说过:“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并无固定格式,只是常流动运行于所当行,停止于不可不停的地方罢了。”虽是嬉笑怒骂之辞,写出之后都是朗朗上口的好文章。其体裁广大深远,光芒四射,其杰作百代效法,自从有文章以来,是非常少有的。
苏洵晚年读《易》,作《易传》未完,吩咐苏轼续其书。苏轼完成了《易传》,又作《论语说》;后日居住海南,作《书传》;又有《苏东坡集》40卷,《后集》20卷、《奏议》15卷、《内制》10卷、《外制》3卷以及《和陶诗》4卷。
◎故事感悟
苏轼是封建官吏和文人,但他对人民却是相当关怀和热爱。他具有“民本”思想,深知本固方能邦宁,一生始终坚持仁政爱民的治世理念,以爱民、重民、护民为使命。这种认识,可以说是他爱民的根本出发点。
◎史海撷英
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刘贡父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刘贡父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刘贡父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饭,苏轼欣然应约。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刘贡父戏弄了。又过了几天,刘贡父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饭。刘贡父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这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刘贡父从早上聊到晚上,把刘贡父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刘贡父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文苑拾萃
永遇乐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容,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心怀良知,为民造福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荀悦
赵尚宽(995—1062年),宋河南府(今洛阳市)人。字济之。仁宗时知平阳县,邻县有大囚夜逃,尚宽捕获,迁知忠州。有政绩。知唐州,疏三陂一渠,灌田万余顷。包拯上其事迹,仁宗下诏表彰。王安石、苏轼均有赞诗。官至司农卿。
唐州一直是土壤肥沃的富庶之地,但历经五代战乱,农田废弃不耕,土地荒芜,民众稀少,田赋还不够供给差事的费用。参与议论的人都想把唐州改成县。
赵尚宽说:“土地荒废可以逐步屯垦开辟,民众稀少可以陆续招徕,有什么理由要废郡呢?”他察看了图册和有关书籍,找到汉代召信臣建池塘、水渠的故迹,进而发动兵士重新疏浚三个池塘和一个水渠,灌溉农田一万余顷。他又让民众自己修分渠数十个,转相灌溉。这样从四面八方来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多。
赵尚宽又请人把荒田按人口分配,甚至从州里拿出钱贷给民众去买耕牛。等到三年之后,草木丛生的荒田重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人口增加多达万余户。
赵尚宽对农政勤劳不懈,治理唐州成绩卓然,三司使包拯与官署的官员把他的事迹上报给皇帝。宋仁宗知道后很高兴,下诏嘉奖,多次对他加俸赐金。
赵尚宽在唐州共五年,民众在祠堂悬挂他的画像,而且王安石、苏轼还作诗作《新田》、《新渠》来赞美歌、颂他。
◎故事感悟
赵尚宽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勤于农政,为民造福,实在是难能可贵。要想真正以民为本,就当以百姓之苦乐为苦乐,以百姓之是非为是非。这种标准,作为政治道德与行政良知的追求目标,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
◎文苑拾萃
新田诗
(宋)王安石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
孰知其初,灌莽千里。
其南背江,其北逾淮。
父抱子扶,十百其来。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
赵侯劬之,作者不饥。
岁仍大熟,饱及鸡鹜。
僦船与车,四鄙出谷。
今游者处,昔止者流。
维昔牧我,不如今侯。
侯来适野,不有观者。
税于水滨,问我鳏寡。
侯其归矣,三岁于兹。
谁能止侯,我往求之。
锐于求志,厚于得民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张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