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勤:尚勤戒惰
7195900000013

第13章 勤而为国(6)

◎史海撷英

部队磨炼

28年前,张荣锁高中毕业穿上了军装,走了6个小时的山路才走出大山。到部队当天,新战友都夸自己的家乡,张荣锁却低头不语。最后在指导员连声追问下,他才描述了家乡的“美景”:山峰奇险俊秀,树梢直刺苍穹,山上果木遍野,山下碧水荡漾……虽然,他滔滔不绝赞美家乡,但仍是无法控制地心如刀绞,令他揪心的家乡实在太穷了。从此,他自我加压,苦活累活抢着干,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在部队各个岗位锻炼自己。在5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当过饲养员、炊事员、给养员、驾驶员……

◎文苑拾萃

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

“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

“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以上的人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像浙江一些富裕农村大修豪华坟墓等现象就不符合“新风尚”的要求。

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劳模

◎人的劳动力能够创造社会的一切财富,人的劳动力本身也就是最大的社会财富。——邓拓

李顺达(1915—1983),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历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书记,并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代表大会的代表和第九、十届党中央委员等。

战火纷飞中诞生的劳动英雄李顺达,1915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县东山底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5岁时,他随母亲携带弟妹逃荒到太行山深处的平顺县西沟村。全部家当只用扁担筐子就挑来了,住在圈过羊群的破土窑洞里,租种了当地地主的几亩荒坡薄地。辛苦一年,除交租外,所剩无几,全家只得糠菜充饥,苦度年月。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山西新军决死队挺进太行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38年秋,李顺达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面带领本村农民发展生产,一面组织民兵配合人民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扫荡”。他先后担任了村农民救国会组长、主席、民兵大队长和党支部书记。

为了克服因日军“扫荡”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李顺达联络了宋金山、路文全等6户农民,于1943年2月6日建立了在全国成立较早的农业劳动互助组。由于采取了劳武结合,即田间劳动和对敌斗争相结合的办法,不仅发展了生产,度过灾荒,而且使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都不耽误。那时,他组织民兵参战队,先后参加了解放山西长治县和豫北汤阴县等10多次战斗。1944年10月,平顺县召开的劳动模范杀敌英雄会上,他被评为头等劳动模范、支前模范。同年11月,在太行区第一届杀敌英雄劳动模范大会上,他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奖给他大犍牛奖章一枚。

1946年,西沟村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在李顺达的领导下,制订了五年经济恢复发展计划,推动了全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同年12月,在长治县召开的太行区第二届杀敌英雄劳动模范大会上,他再次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1948年,平顺县人民政府在他家的门楣上为他悬挂了“劳动英雄”的牌匾。新中国成立后这块牌匾被运往北京,一直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1951年3月6日,李顺达领导西沟村互助组,响应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开展全国性爱国生产运动的号召,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起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的倡议。他们在倡议中,率先提出了改革农业技术,使用新式农具和发展农副业的生产竞赛计划,并增加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政治思想教育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新内容。他们的这项倡议经新华社及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寄来的响应信和应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到西沟村。一个月内,河北、黑龙江、陕西、湖北、贵州、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就有1618位劳动模范和1938个互助组响应李顺达互助组的倡议。这些互助组在夏季爱国丰产计划完成后,又掀起了秋季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这一年,各地每亩的粮食产量一般都比上年增加了20%—30%。

为此,李顺达互助组被誉为“全国丰产模范互助组”,1952年获农业部颁发的“爱国生产金星奖章”。当时山西省政府接受农业部的委托,在太原市隆重召开授奖大会,把金星奖章挂在李顺达的胸前。

1952年春天,李顺达为进一步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改变过去单纯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适应山区在较大范围内发展多种经济和从事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在原来互助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户,扩建成农林牧生产合作社。他们经过挖掘山区资源的潜力,勘察设计,精打细算,从调整产业结构着手,制订了长期全面发展多种经济的规划。李顺达反复向社员们说:“山区农村要想富,全面发展农林牧副,山区是国家的宝地,只有山区、平川都加快全面发展经济,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并提出了“变坡地为梯田,变荒山为宝山,变穷沟为富沟”的奋斗目标。他亲自带头并领导大家在山坡上种植松、柏、山桃、山杏和核桃树,沿着山沟自上而下建谷坊、修蓄水池,保持水土,防止流失,并在道路两旁栽种杨树、柳树。

开始,栽种的树苗很难成活,有些人对在干旱的石坡上植树造林缺乏信心,他便以“只要能栽活一棵,就不愁成活一坡”的豪言壮语说服大家,以顽强的精神和毅力鼓舞大家的斗志。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集体造林几百亩,各户造林127亩,为全村大规模进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社三年,由于贯彻执行了长期生产建设规划,全村由过去只在1900多亩耕地上单一种植粮食的产品结构,扩大到在2.2万多亩的土地上,全面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济。到1955年,全社的总收入比互助组时期增加了25.1%,人均收入超过社外农民收入的23.3%。这一年全社公共积累的价值,比建社前一年增加了90倍。随着生产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1962年4月李顺达发表在《山西日报》上一篇文章的题目。1972年12月,他又以《共产党员一定要讲真话》为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广播谈话。李顺达是这样说的,几十年他也是一直这样踏实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