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城墙外没有任何防御工事,刘锜命人取来车轮排列在城墙上,又拆了老百姓家的大门,围在城墙的四周,用了约六天时间,将城内的防守工程基本部署完毕,这时,金兵也来到城下。
最初,刘锜在守城周围修筑“羊马垣”(城外加筑的小隔城工事,暂为安泊羊、马之用),再在垣上挖洞为门。这时,他们利用许多羊马垣,加上遮盖作为防御阵地。
金人开始以箭阵进攻,但射出的箭并没能够射到城墙,而只射到垣壁上,丝毫没有杀伤力。刘锜挑选神箭手,以强弩在城上或垣门处对金兵反击,百发百中,伤敌无数。待敌人稍一退兵,刘锜便下令出动步兵追击,金兵仓皇逃命,落水而死的不计其数。
金兵退后了20里扎营,刘锜派阎充召募500名壮士,趁夜杀入金营。这天夜里雷电交加,宋军见到绑辫子的金兵就给予杀戮。金人又退败了15里,刘锜命100名勇士组成敢死队,以竹子为武器,每人拿一根竹子为暗号进攻金兵的营地。
天空雷鸣电闪时,宋军就奋勇前冲;没有雷光时,宋军就潜伏不动,这样使敌营大乱。宋军的100名敢死队员听到进攻的号角声,便一跃而起齐聚进攻,金人草木皆兵,兵心惶恐,乱作一团,竟然整夜都在自相混战,杀得尸骨遍地。
金兀术(完颜宗弼)在汴京接到战败的消息,率10万大军前来救援。许多宋朝将领认为:“趁着金人退败的机会,应该赶紧备船,全军而退,而不要与金兀术正面交手。”刘锜说:“敌营离我军很近,而金兀术的援军将到,如果我军一退,金兵一定出兵紧随追击,所有的战果都将前功尽弃。”
于是,他招募曹成等二人,对他们说:“我派你们当密探,事成之后必有重赏,只要你们照着我的话去做,金人绝对不会杀你们。现在,你们骑马去闲逛,看到金兵就故意坠马,金人俘虏你们后,一定会侦讯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这时你们就说:‘他身在太平盛世,平日他最喜欢听歌玩妓,朝廷希望两国修好,所以派他镇守东京,好安享逸乐。’”
当曹成等二人照刘锜之计行事后,金兀术非常高兴,一时松懈了,放弃攻城车、大炮等攻城器械。第二天,刘锜登城,看见曹成二人回来,立刻用绳索吊他们上来,发现两人都被上了刑具,身上还附了一封信,刘锜怕信件内容动摇军心,立刻把信件烧毁。
金兀术来到城下后,责备金将为什么没有攻下顺昌。诸将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南朝用兵已非昔日可比,不信,元帅亲自攻城就知道了。”
正巧,刘锜派耿训前来请战,金兀术听了勃然大怒说:“刘锜是什么人,竟敢向本帅挑战?凭本帅10万兵力,攻下你刘锜一个小小顺昌城,就好比用脚踩平狗窝!”
耿训说:“太尉(刘锜)不但要请与太子(宋人称金兀术为四太子)决战,并且认为太子一定不敢渡河前来应战,所以太尉特别献上五座浮桥,供你军渡河用。等太子平安渡河后,再决一死战。”
第二天天亮,刘锜果然在河上架起五座浮桥,让金兵能渡河而来。但他事先却在河上游和草中都撒了毒药,因此,他特别警告自己的士兵:“渴死也不许喝河水,敢违抗军令者,一律问斩。”这时正是大热天,金兵长途跋涉而来,日夜都不敢解下盔甲睡觉。反之,刘锜的军队都能轮流休息,并且在羊马垣下吃饭。而金兵人马又饥又渴,许多兵马因饮食水草而中毒生病。
这天,清晨凉爽的时候,刘锜按兵不动,让士兵们充分休息,直到下午三点左右,见金兵开始松懈,他突然派几百人从西门冲出杀敌,接着又有几千人从南门向金兵猛攻。刘锜命兵士不准出声,只能用大斧挥砍搏杀,结果,金兵大败,金兀术拔营北归。
这场战役,刘锜的兵力不到两万人,实际参加战斗的只有5000人;反之,金兵有几十万兵员,军营由西到北绵长15里。每晚,金兵一方战鼓声声震撼大地,营中通宵喧嚣嘈嚷;而宋军戍守的顺昌城,城内一片寂静。刘锜以“谋而后动,以逸待劳”的战术,终于大败金兵。
◎故事感悟
招募密探,建筑防御阵地,夜半扰敌军心,放烟幕弹让敌骄傲,诱敌深入,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刘锜在正式发动进攻前的谋略。果不其然,十分奏效,这种“谋而后动,以逸待劳”的战术为他带来了胜利。前人的胜利总会给后人留下经验,现在的我们也需要向他学习,毕竟,作战的道理和生活的道理有时候是共通的。
◎文苑拾萃
鹧鸪天
(南宋)刘锜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
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
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统一蒙古之战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敬胜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荀子·议兵》
铁木真(1162—1227),即元太祖,又称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奠基者,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起延)部人。而按照蒙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铁木真是蒙古帝国的奠基者,是他通过多年的征战统一了蒙古,成就了一番伟业。
“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统一蒙古战争的第一仗,作战对象就是札木合。札木合是当时实力最雄厚的札答剌惕部落的酋长。他见自己的部族纷纷投向铁木真,极为恼怒,于是以其弟被铁木真部下射杀为借口,联合泰赤乌等11个部落共三万余众,向铁木真发动进攻。
铁木真也集中所属全部兵马,分为13翼,在答阑巴勒主惕(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举行会战。结果铁木真失利,损失惨重。但由于札木合残杀被俘贵族,引起部属不满,他们竟纷纷离开札木合投奔铁木真,反而增强了铁木真的实力。
1196年,塔塔儿部落酋长背叛金国。金统治者派丞相完颜襄联合克烈部落酋长脱里共同平叛。铁木真为了趁机扩张势力,同时也为了报杀父之仇,也自告奋勇地参加对塔塔儿的作战。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斡难河大败塔塔儿部,杀其酋长,缴获大量辎重。
作战结束后,金统治者封脱里为王(亦称王汗或汪罕),铁木真为“察兀·忽鲁”(统率数部之长)。从此铁木真南靠金国、北联王汗,其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统一作战了。
不久,铁木真与王汗军队合兵一处,进攻乃蛮部落。
如果说铁木真在以前的作战中还带有浓厚的血亲复仇色彩的话,那么他与王汗联合起来所进行的战争,则已具备了统一蒙古诸部落的远大的战略目标了。
他不再依靠一股冲劲贸然出兵,凭强力取得胜利。他已开始懂得谋而后动,懂得依据不同形势,运用不同的战术,制定并实行了联合同盟军、利用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在这次作战中,铁木真旗开得胜,生擒乃蛮先锋官,接着与乃蛮骁将曲薛吾撒八剌相遇。时夜幕降临,双方约定次日决战。王汗早知曲薛吾骁勇无敌,为了保存实力,当夜改变主意,在营中遍燃篝火迷惑铁木真,自己却悄悄领兵撤往土兀剌河(今蒙古乌兰巴托西鄂土拉河)。铁木真发现王汗撤走,怕他心怀异志,从侧后袭击,遂也撤至萨里河。曲薛吾发现王汗撤兵,乘势追袭,杀得王汗丢盔弃甲。王汗一面命儿子率部抵抗,一面派人向铁木真求救,说:“乃蛮不道,掠我人民,太子有四良将,能假我以雪耻乎?”
铁木真本来对王汗私自撤兵非常愤恨。但他转念一想,现在不是计较私怨的时候,如果自己见死不救的话,到头来遭殃的会是自己。
这样一想之后,铁木真决定蠲除前嫌,解救王汗,以维持两军联盟,共同对敌,遂毅然派遣博尔术、木华黎、博罗浑、赤老温四员虎将前往救援。这时,曲薛吾已大败王汗军,擒其大将,射杀其子亦剌合的战马。正要抓获亦剌合时,铁木真的四员大将赶到,勇猛反攻,大败曲薛吾。战后,铁木真将缴获的战利品全部送给王汗。他这种顾全大局博大的胸怀,不仅使王汗深感惭愧,也受到许多部落族众的敬仰,纷纷慕名投奔。
铁木真威望日高,势力日大,其他部落贵族受到了严重威胁。于是乃蛮、泰赤乌等11个部落联合起来,斩白马为盟,共推札答剌惕酋长札木合为古儿汗(大汗),于1201年进攻铁木真。
铁木真毫不畏惧,与脱里王汗的军队加强联盟,共同抗敌。几经激战,大破札木合率领的十一部落联军,后又乘胜追击,打败泰赤乌部,旋于次年袭灭塔塔儿部。至此,铁木真完全肃清了东蒙古的敌对势力,控制了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牧场。随着物质财富的显著增加,其军事力量更加雄厚。
王汗见铁木真逐渐强大,感到不利于己。在札木合的挑拨下,决定背约退盟,并与铁木真公开宣战。王汗先派人请铁木真赴宴,企图在宴席上将其暗杀,不料被铁木真识破,中途折返。王汗见暗杀未逞,遂准备于翌日拂晓突袭铁木真,在军事上先发制人。
铁木真当夜得到消息,紧急召集部众,严阵以待。翌日,领兵至阿兰塞(今吉林省白城市西老头山附近),迎击王汗军。他以高超的指挥艺术,三战三捷,最后杀败王汗亲兵,射伤其子亦剌合,取得了首战的胜利。当然,铁木真军队由于以寡敌众,也受到很大损失,战后检查部队,只剩下2600人。
这个时候,铁木真又认真审视了一下自己的处境。自己正处于严重受损之时,而敌方士气旺盛,不能不小心。这个时候如果拼死一搏,无异于拿鸡蛋去碰石头,不是明智之举。当务之急,应该是获得喘息机会,借以休整部队恢复力量。
经过这一番思考,铁木真遂主动向王汗及札木合求和。在休战期间,铁木真广揽民心,扩充军队,并大造舆论,声讨王汗,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
等一切准备就绪,铁木真率军向王汗营地潜进。至班朱尼河,他捧起浑浊的河水,一饮而尽,借以盟誓杀敌,而后乘王汗军不备,突然发动进攻。经三天血战,大败王汗军。王汗和他儿子桑昆突围逃走,后被乃蛮边将所杀。班朱尼河之战是蒙古历史上的一次关键性作战,它是铁木真统一大业走向成功的转折点。从此,铁木真军队由弱变强,全面掌握了统一战争的主动权。
南宋嘉泰四年(1204),铁木真率兵攻下了居于蒙古西部的最大的割据势力乃蛮部。至此,铁木真终于完成了统一全蒙古的历史大业。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全蒙古贵族在斡难河畔举行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并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成为全蒙古的第一个最高统治者,时年51岁。成吉思汗经20年苦战,终于统一了长年混战的蒙古族各部,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对蒙古草原的游牧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事感悟
作为一代天骄,蒙古国的奠基人,铁木真的功绩为后人所赞扬。统一蒙古之战,可谓困难重重,每一场都是硬战。但是铁木真有他的一套应对方法,那就是:进退有法,行必先谋。像不计私怨救王汗,就是因为考虑到王汗一死就会危及到自己,所以救他。在与王汗的对决中,败下阵来,他考虑到了实力悬殊,所以没有死拼力搏,而是假意求和,以取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正因为这多方的慎重考虑及做出的这些举措,使铁木真有机会夺取河山。历史证明,铁木真不仅能武,而且谋略缜密,让人敬佩不已。
◎文苑拾萃
过成吉思汗驿
(清)袁金铠
成吉思汗地,犹留怪杰踪。
一龙极夭矫,万马昔横冲。
余亦能过此,昔人不可逢。
山川剩陈迹,瞻眺扩诗胸。
勇而慎谋的常遇春
◎善用兵者,攻其爱,敌必从;捣其虚,敌必随;多其方,敌必分;疑其事,敌必备。——马慧裕
常遇春(1330—1369),汉族。字伯仁,号燕衡。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宋朝南渡时常氏迁来怀远,到常遇春已经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蓝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相貌奇特,身体高大,勇力过人,猿臂善射。23岁时,适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常遇春此时正聚集在绿林草泽中,跟随一位名叫刘聚的强盗头目,后来,他看刘等人实在没出息,便在和阳归顺了朱元璋。后来成为明朝的开国名将。
常遇春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杰出将领,他不仅以勇敢无畏受人称赞,其智谋策断也非常出众。
《明史》记载说:“常遇春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即是说,他富有古代兵家韬略。在常遇春征战的十几年中,有过许多伏击、奇袭敌人等巧妙用兵的战例,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筹划和指挥才能。
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常遇春率兵进攻衢州(浙江衢县)。衢州守将宋伯颜不花是以老谋深算、诡计多端而闻名。所以,朱元璋劝告大将们要同心协力,找机会打击敌方,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兵至城下,常遇春针对城防坚固、地势复杂的特点,先命人制造了许多登城的工具器械,比如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等,把这些器械放到城墙周围,高度与城墙一样,用这些当做阶梯来登城。还在大西门城下,挖地道从下面攻城。这些做法,都表现了他在用兵方面的机动灵活、审慎考虑和布置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