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慎:慎而不葸
7196100000012

第12章 谋而后动(10)

宋伯颜不花不肯束手就擒,他指挥守城兵士用一捆捆浇过油的芦苇去烧吕公车,用“千斤秤”钩住懒龙爪,用长斧砍木梯,构建夹城来防御地道。交战双方一攻一防,各自不断变换战术,攻心斗智。后来,常遇春抓住守敌南门防守的一时疏忽,一面督军正面攻击,吸引守敌主力;一面出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南门瓮城,摧毁了对攻城部队威胁最大的架炮。这样,常遇春终于迫使宋伯颜不花服输,举城投降。

至正二十八年(1368),常遇春和徐达率兵25万北伐中原,直入元大都(今北京),之后,他们又乘元朝太原守将王保保出雁门救援元都的时机,率军直捣太原(今山西省太原)。

当他们千里奔袭,兵抵太原附近时,王保保又翻师回救,两军相遇。王保保不敢恋战,于是扎营在太原城西。

常遇春想,自己的部队是远道而来,骑兵虽然很集中,但是步兵还没到来,赶紧趁机迅速出击敌人,一定能够有效地杀伤敌军。于是,向徐达提出了一个乘夜劫营的破敌之策。徐达听后,非常赞同,连连叫好。

按照常遇春的计划实施,又有降将做内应,他们一举攻克了太原,俘获敌军四万人,获得战马四万多匹。随后,常遇春与徐达出师关陇,消灭了陕西一带的张思道、李思齐两支元军残余。

明洪武二年(1369),常遇春与李文忠奉命出塞,继续平息元朝残余。他们沿途连续攻下了多个城镇,一举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可是,就在功成凯旋时,常遇春却因急病突发病逝于军中。朱元璋闻讯非常伤心,亲自为其祭奠发丧,并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谥号“忠武”,赐葬钟山(今南京东郊)。

◎故事感悟

作为一个真正的名将,不仅要有非凡的勇气,同时应该兼具谨慎的行为,知道什么时候该奋勇出击,什么时候该谋而后动。常遇春做到了,他有胆识有谋略,不逞一时之意气,这才是大将之风,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胜利。

◎文苑拾萃

柳巷的由来

柳巷位于山西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率军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顽强固守。

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被元军探子探得,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围。他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

在这所残破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逾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被元军抓走一去不归。因此,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骗走。常遇春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

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使您老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

几天后,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便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居,让他们取柳枝插在门上。由于常遇春探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

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旁。随着时光的推移,柳枝长成了大柳树,这条原本不起眼的小巷从此绿柳成荫。于是,人们称其街为“柳巷”。

现在的柳巷,已是名店毗连、商贾云集,变成了热闹的商业闹市,已成为山西省城太原的商业中心。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 ——孔子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姓朱,名元璋,初名重八,后更名兴宗,字国瑞,生于盱眙太平乡(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赵府村附近)。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庙号太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参与元末起义,并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大一统的明王朝。明太祖在位期间通过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也包含惩治贪赃枉法的元勋)等毒辣手段建立起一套维护皇权的体制,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举措,使得明朝276年时间内,没有外戚专权或军阀割据,党争现象亦未形成似唐末“牛李党争”的祸乱。然而,他为巩固君权,于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后废除丞相,令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而臣下权力分散,进而导致明朝后来内臣宦官乱政的局面。

元至正十七年,朱元璋举兵南下,命令胡大海去攻打绩溪、宣城,一举攻克了休宁、占据了徽州。朱元璋又命令邓愈在徽州坐镇。

邓愈遵照朱元璋的指令,每到一地就立即查访当地名儒。当他打听到徽州儒士朱升很有学问时,便马上传书给朱元璋报告。

朱元璋早已听说过朱升的大名,接到邓愈的报告后,决定亲自登门拜访。他先到了徽州稍事休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在邓愈的陪同下,微服从连岭出发,赶往朱升的家乡石门山,向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大计。

朱升给他分析了天下局势,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高筑墙”是指要先加强军事防备,广揽人才,敬师兴教,废除苛政,减轻刑罚,减少徭役和赋税,让老百姓生活安定,以巩固根据地。“广积粮”是指给农户田地,劝民农桑;积极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大力存储粮食,使国家和军队的粮食充足,让国家有赖以生存的基础。“缓称王”,指的是让他继续臣服小明王,不要急于另立旗号,以免树大招风。以此来减轻各方的敌视和压力,潜心于自身的发展。等到自己壮大了,时机成熟了再称霸天下。

朱元璋听他这样一说,茅塞顿开。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成为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而与和州隔江相对的、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省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苦于没有船只运载,只能望江兴叹。这时,恰好有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

七月份,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船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

将士们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朱元璋果断地命令砍断船缆,任满载粮食的船只顺流而下,断绝了将士们的退路。将士们见已无路可退,便在朱元璋率领下,一鼓作气攻克了太平。

进入太平城内,朱元璋严明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被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

于是,朱元璋建立太平兴国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开始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省南京)。战斗进行顺利,不到10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此时,尽管朱元璋已拥有10万兵力,声势也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所占据的地盘仍然不多,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好在北面有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这样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朱元璋暂时没有对付不了的敌人,他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当时,朱元璋首要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朱元璋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以军法处斩。

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朱元璋顺水推舟地说,看在众人的面子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才能完全赦免徐达的罪。

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所以没有不严格遵守军纪的,镇江很快被攻下。

截至1357年冬,朱元璋在一年时间内,先后攻下了金坛、丹阳、江阴、常州、常熟、扬州等地,控制了应天周围的重要战略要地。

到1359年,朱元璋已经占领了南京和太湖以西,及往南经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到浙东的一块长方形地区,这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完全不同。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着手实行“广积粮”。

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下去,军粮的需求成为老百姓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积极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

他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的时间就达到处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的局面。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

因为粮食是酿造酒的原料,为了广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他的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人暗中勾结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曾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但执法如山的朱元璋听后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处死。

禁酒令的同时,朱元璋还在辖地内推行“盐法”,即如果贩卖食盐,需要向国家交税作为军饷。卖茶叶也要有相关凭证,政府也要抽税。朱元璋还在统治区内发行货币,铸造了“大中通宝”钱,使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措施都是“广积粮”的范畴。“广积粮”不仅仅是囤积粮食,而是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国力的经济基础。

“缓称王”是朱元璋的韬晦之计。朱元璋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一直用着小明王的“龙凤”年号,自己依然不称王。当时,在他周围的很多起义军领袖都已自称王了。如,在长江中游,陈友谅先扶助徐寿辉当皇帝,之后又把徐寿辉杀掉,自己称王;张士诚也自称吴王;方国珍、明玉珍也都称了王。

此外,朱元璋在与敌军作战时,很善于保护自己的军事力量。刘福通曾经派三路军北伐中原,但都以失败告终。朱元璋没有参加这些战斗,因此,趁别人北伐的时候,他的势力悄悄发展起来。

就这样,朱元璋谨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箴言,从不轻举妄动,暗地里却积极地积蓄力量。

在消灭了东吴张士诚后,朱元璋基本占据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东部、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因此,他进行大规模南征北伐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开始发起进攻。

当时,南方的方国珍占据浙东、陈友谅据有福建、明玉珍控制着四川,广东和广西则仍处在元朝统治中。在平江战役快结束时,朱元璋已派参政朱亮祖率兵攻打方国珍,然后又命汤和为征南将军,从宁波进攻方国珍,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二月,方国珍战败归降。

与此同时,朱元璋和刘基商定了北伐计划。刘基、常遇春提议“直取大都,用精兵消灭元朝的军队,占领大都后再分兵出击,这样则可大功告成”。

对此,朱元璋不赞成,他认为大都是元朝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工事坚固,孤军深入进攻太危险,应先取山东,再占河南,折回再攻潼关,取得东、西、南三方面的军事要塞,然后再攻取大都,必将成功。众多将领对此表示赞同。

于是,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全军,用常遇春为副将军,以参将冯胜、右丞薛显、参将傅友德各率领一军,全力北伐。

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在南征北伐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40岁的朱元璋终于成就了大业,在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定都南京。

◎故事感悟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就是朱元璋为登上王位而做的总体谋划。为了这个王位,朱元璋一直遵循这个策略,处处小心,处处准备,为他的帝王之路添砖加瓦。这其中有过不少凶险的情况,但是朱元璋总能谨小慎微地协同谋臣的良策度过危机。正因为有这样深远的谋划,所以他走到了最后,笑到了最后,最后披上黄袍。

◎史海撷英

朱元璋力抓教育

朱元璋在创立明王朝的过程中认识到,元朝之所以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他登上皇位后,开始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兴建学校,选拔擅长做教育的官员,并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许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