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上略》
[译文]所谓“士”就是那些才智杰出的人。所以说,将敌国的英雄网罗过来,敌国自然要走向衰败。英雄豪杰是国家的主干,平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笼络了“主干”,获得了“根本”,政令自然会得到施行,民众也自然没有怨言了。
原典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
——《三略·上略》
[译文]用兵的关键,在于尊崇礼仪和给予丰厚的俸禄。尊崇礼仪,有才智的人就会归附;有丰厚俸禄,重节义的人就会视死如归。所以说,赐俸禄给贤人不要吝惜钱财,奖赏有功的人要及时,这样部下就会同心协力,而敌国的力量就会削弱。
原典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三略·上略》
[译文]用人的方法是,封以官职使他尊贵,供给他财用,这样,有能力的人就会自动归附;以礼仪接待他,以大义勉励他,那么有才智的人就会拼死效力。
原典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
——《三略·上略》
[译文]身为一个将帅,一定要与士卒分享滋味,并共处安危,这样才能对敌作战。
原典
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和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三略·上略》
[译文]军井没有打好,将帅不说口渴;帐篷没有搭好,将帅不说疲劳;饭菜没有烧好,将帅不说饥饿。冬日不独自穿皮衣,夏日不独自用扇子,下雨不独自打雨伞。这就是所说的“将礼”。能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军队便会万众一心,不可分离,南征北战,不觉疲劳。这是由于将帅平日里积蓄恩惠、上下一心的缘故。所以说,不断地施恩惠于士卒,便可以赢得千万人的拥护。
原典
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三略·上略》
[译文]将帅的威严源于严明的纪律,作战取得胜利在于严明的作战计划,士卒敢于战争在于听从命令。因此,将帅要令出必行,赏罚必信,像天地时令那样不可更易,这样,将帅才能统御士卒。士卒服从命令,才可以出境作战。
原典
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三略·上略》
[译文]良将统率军队,以恕己之道治理部下,广施恩惠,军队的战斗力就会日新月异,交战时就像狂风一样迅疾,进攻时就像河水决堤一样猛烈。敌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军队攻上来,却根本无力抵挡,只能俯首投降,却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将领能身先士卒,他的军队便可以称雄天下了。
原典
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三略·上略》
[译文]将帅能思贤如渴,有谋略的人就会聚集在他周围。将帅不听下属的意见,杰出的人才就会散去。不采纳谋士的良策,谋士就会叛离。善恶不分,功臣就会灰心。一意孤行,下属就会有抱怨。自我炫耀,下属就不愿多建战功。听信谗言,军队就会离心离德。贪图钱财,坏的东西就无法禁止。贪恋女色,士卒就会淫乱无度。将帅如有上面的一条,士卒就不会心悦诚服;有了两条,军队就没了法纪;有了三条,全军就会溃败;有了四条,就会给国家带来灾祸。
原典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
——《三略·上略》
[译文]《军谶》说:军中没有资财,士就不来归附。军中没有奖赏,士就不勇往直前。《军谶》说:在香美鱼饵的引诱下,必定有上钩之鱼。在厚重赏赐的引诱下,必定有敢死之士。所以,使士衷心归附的是礼,使士乐于效死的是赏。以礼来招徕重视礼节者,以赏来吸引追求赏赐者,那么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来到了。所以先以礼相待,后来又反悔的,士就不会留在营中。先以赏示人,后来又反悔的,士就不会为之效命。只有礼、赏始终如一,士才会争着为其赴死。
原典
佞臣在上,一军皆讼;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专任自己,举措伐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苛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
——《三略·上略》
[译文]奸佞之徒当权,全军上下都会愤愤不平;他们依仗权势,炫耀自己,一举一动,都违众意;他们进退毫无原则,只知附和讨好君主;他们刚愎自用,夸功自傲;他们诽谤有德之士,诬陷有功之臣;他们没有善恶标准,只求符合自己的心意;他们积压政务,使上令不能下达;他们造作苛政,变乱古制,更易常法。君主用这种奸佞之人,必定会遭受祸害。
原典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三略·中略》
[译文]出兵作战,重在将帅有专断指挥的权力。军队的进退如果都受君主控制,是很难打胜仗的。
原典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三略·中略》
[译文]对智者、勇者、贪者、愚者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谋的人喜欢建功立业,勇敢的人喜欢实现自己的志向,贪财的人追求利禄,愚鲁的人不惜性命。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使用他们,这就是用人的微妙权术。
原典
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三略·中略》
[译文]不要让能说会道的人谈论敌人的长处,因为这样会惑乱人心。不要用仁厚的人管理财务,因为他会曲从于下属的要求而浪费钱财。
原典
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
——《三略·中略》
[译文]使用侠义之士不能靠钱财。所以,义士是不会替不仁不义的人去卖命的,明智的人是不会替昏庸的君主出谋划策的。
原典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求贤以德,致圣以道。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微者,危之阶;乖者,亡之徵。
——《三略·下略》
[译文]能够拯救天下倾危的,就能得到天下的安宁。能够解除天下忧患的,就能够享受天下的快乐。能够解救天下灾祸的,就能够得到天下的幸福。所以,恩泽遍及于百姓,贤人就会归附他;恩泽遍及于万物,圣人就会归附他。贤人归附的,国家就能强盛;圣人归附的,天下就能统一。使贤人归附要用“德”,使圣人归附要用“道”。贤人离去,国家就要衰弱了;圣人离去,国家就要混乱了。衰弱是通向危险的阶梯,混乱是即将灭亡的征兆。
原典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三略·下略》
[译文]贤人执政,能使人从行动上服从;圣人执政,能使人从内心里顺从。从行动上服从,便可以开始创业了;从内心里顺从,才可以善始善终。使人从行动上服从靠的是礼教,使人从内心里顺从靠的是乐教。所谓的乐教,并非指金、石、丝、竹,而是使人们喜爱自己的家庭,喜爱自己的宗族,喜爱自己的职业,喜爱自己的城邑,喜爱国家的政令,喜爱社会的伦理道德。这样治理民众,然后再用音乐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社会和谐。所以有道德的君主,用音乐来使天下人快乐;没有道德的君主,用音乐来使自己快乐。使天下人快乐的,国家便会长治久安;使自己快乐的,不久便会亡国。
原典
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人,而下尽力。
——《三略·下略》
[译文]千里之外去聘请贤人,路途十分遥远;招引不肖之徒,路途却十分近便。所以,英明的君主总是舍弃身边的不肖之徒,不远千里寻求贤人。因此,能够保全功业,尊崇贤人,臣下也能尽心竭力。
原典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祐,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三略·下略》
[译文]弃置一个贤人,众多的贤人便会引退了;奖赏一个恶人,众多的恶人便会蜂拥而至。贤人得到保护,恶人受到惩罚,就会国家安定,群贤毕至。
原典
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
——《三略·下略》
[译文]民众都对政令怀有疑虑,国家就不会得到安定;民众都对政令困惑不解,社会就不会得到治理。疑虑消失,困惑解除,国家才会安宁。
原典
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
——《三略·下略》
[译文]一项政令违背民意,其他政令也就无法推行;一项恶政得到实施,无数恶果也就从此结下。所以,对顺民要实施仁政,对刁民要严加惩治,这样,政令就会畅通无阻,民众也就没有怨言了。
原典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三略·下略》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是无法用爵禄收买的。讲究节操的人,是无法用威刑使之屈服的。所以圣明的君主征求贤人,必须根据他们的志趣来网罗。网罗品德高尚的人,要讲究礼节;网罗崇尚节操的人,要依靠道义。这样,贤士便可以聘到,君主的英名也可以保全了。
“务揽英雄之心”谋略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三略》中强调重用人才,争取民心。它不仅提出要善于察贤尊圣,而且在人才管理中要注意洞察下情,有的放矢;刚柔相济,因人而异;尊重下属,与之共荣辱;一言九鼎,严明制度;真情关怀,打动人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可以采取相同的措施来网罗人才,为己所用。重用人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争取民心是市场营销规划的基点。
作为当今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需要经常从中国的古典名著中汲取养料。而《三略》中的用人谋略会给予您深广的智慧和启迪。它从重视人才,到具体如何选拔人才(“十二能”、“八过”的标准),到如何任用人才,如何争取民心,都有很具体的阐述,可谓当今管理者必读之书。
零售业的巨无霸——沃尔玛公司的成功与它倡导的“为顾客省每一分钱”、“顾客才是真正的老板”等文化理念分不开,与它“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信仰分不开。它的文化体系和信仰理念已经成为世界企业争先效仿的范本。这正是沃尔玛重视人才、争取民心的举措,即所谓的“务揽英雄之心”谋略。
对于每位员工提出的意见,沃尔玛给予充分的尊重,经理们被看作“公仆领导”,通过培训、表扬及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帮助新的员工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使用“开放式”的管理哲学,在开放的气氛中鼓励员工多问问题、多关心公司,特别是沃尔玛欢呼、千奇百怪的娱乐工作法、别开生面的“周六例会”等方式缓解了员工的压力,激励员工的斗志。这是沃尔玛的文化生活,一种与工作紧密相连的生活。
沃尔玛通过“利润分享,长期激励;提高效益,物质激励;鼓励敬业,精神激励;良好沟通,情感激励”等几方面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激励体系,这是公司飞速发展的真正源泉,是公司能够在竞争中不断获胜,甚至获得意料之外成果的原因。因为它调动了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员工真正融入到企业之中,员工发挥了其最大的价值。
同时沃尔玛坚守顾客服务原则。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多次说过,卓越的顾客服务是沃尔玛区别于所有其他公司的特色。他说:“向顾客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并且再多一点服务,让他们知道你重视他们。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不要找任何借口——而应向顾客道歉。无论做什么,都应礼让三分。”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服务标准、“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顾客才是真正的老板”的服务理念、三米微笑原则等,无疑为沃尔玛带来了更多的人气与美誉。
“务揽英雄之心”,重视员工,为顾客着想,这是沃尔玛成功的两大法宝,它将最朴素的哲学运用于商业智慧,这其实是商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