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7316500000041

第41章 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审美导向(4)

第三,故事情节要有新颖性。“新颖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独创性。典型对于独创性的要求,已经达到了绝对的程度。在文学典型的画廊中,绝不允许重复。别林斯基认为,在真正的艺术里,‘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其中没有哪一个形象重复着另外一个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凭它所特有的生命在生活着。’”典型塑造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有机结合,人物的戏剧性动作要在故事情节中展现。如《历史的天空》里的姜大牙这个人物就具有强烈的典型性,他的独特个性是与曲折而又新颖的故事情节紧密相连的。正如汪守德说的:“他原打算参加国民党军队,却阴错阳差地投奔了共产党的队伍,作品如此描写的用意在于展开对人物命运偶然性中蕴含的必然性的揭示。后来他在战斗的历程中不断顽强地显露和张扬自己原始的个性,又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逐步打磨和修炼自己。作为性格,他所呈现出的不是我们通常熟知的线性进步轨迹,而是在他前进的道路上埋伏许多的曲折和凶险,无情地考验着这个有血性的但并非是完美的热血男儿,使其将蕴藏的内在激情、超凡智慧、过人胆魄和与生俱来的某种‘侠邪’却可爱的气质,像一首铿锵有力的诗吟诵在生活的风雨中,使人感到他就是这片土地孕育,就是这个时代锻造的,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

该剧第1集讲述的故事情节都具有新颖性,如韩春云准备上吊的场面;姜大牙找水蛇腰学习怎么入洞房的场面;韩春云从花轿里逃出来跳进河里后游上岸,她跑到树林里众人追她的场面;姜大牙正要与陈默涵决斗就遭到日本飞机轰炸的场面;姜大牙与日本兵格斗的场面……这些故事情节凸显了姜大牙的独特性格,非常新颖,因此观赏性也非常强。

有的电视连续剧因过于追求故事情节的新颖性而落入了离奇的樊笼,如《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了塑造王一民的英勇、机智、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讲述了多个故事情节,有些故事情节非常离奇,使人难以置信。如在第12集里面,王一民为了掩护参加“五一”游行的群众脱离危险,组织木帮在哈尔滨大街上与警察和日本宪兵战斗,他带领部分群众冲出了包围圈,发现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出来,就又返回集合地点,开枪击毙一名警察,并夺过那名警察骑的高头大马,骑着马奔跑在大街上,挥舞着手枪一边与警察作战,一边指挥学生赶快撤离。这使得王一民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为地下工作者的大忌。但是第二天一早,王一民又以普通中学教师的身份去上课,居然没有人认出他是昨天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显得非常离奇。

新颖性除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新颖外,还包括题材的新颖和场景的新颖,如工业题材的《西圣地》,军垦农场题材的《戈壁母亲》,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浴血坚持》、《上将许世友》、《宋庆龄》、《西安事变》、《解放云南》,历史题材的《郑和下西洋》、《万历首辅张居正》等电视剧,都具有题材新颖的特点。在一部电视剧里出现在不同场景里发生的故事,也是新颖性的体现。如前面说过的《闯关东》,分别出现了淘金的老金沟、种地的元宝镇放牛沟、黑土地的庄稼、伐木的林场、运木筏的江河、胡子们的二龙山、开饭馆的山东菜馆、开煤矿的甲子沟山河煤矿等丰富多彩的时空转换和生动精彩的故事情节,使观众感觉新鲜、新颖、新奇,进而陶醉在剧情之中。

三、开场戏中的荧屏造型对全剧的审美导向作用

电视剧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观众看到被表现对象的全貌和全过程,还能使观众看到被表现对象的局部和细节。电视剧的逼真性是一种感觉,是观众从电视屏幕上获得的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艺术审美感受。“影视艺术的逼真性最重要的体现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这就是说,影视艺术应当将本质的真实寓于直观的真实之中,也就是要通过真实和外貌的高度统一,真正达到影视艺术的本质真实。”电视连续剧是艺术作品,影视作品都具有逼真性与假定性相统一的特点,“艺术的真实显然只能通过人为的方法实现,任何一种美学形式都必然进行选择:什么值得保留,什么应当删除或摒弃;但是,如果一种美学的本质在于创造现实的幻景(如同电影的作法),这种选择就构成美学上的基本矛盾,它既难以接受,又必不可少。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通过这种选择,艺术才能存在。”“没有广义的假定性,就根本没有艺术。假定性决不是什么‘多余的艺术奢侈品’。艺术反映的一切规律和手段,从现实的观点来看,都是假定性的。”

与电视连续剧的时空假定性紧密相连的是荧屏造型。荧屏造型主要指在荧屏上被拍摄后展现出来的审美主体进行审美的形象。“主要指人、景、物的造型。人是人物造型,即人物形象、人物动作和外部造型,即化装和服装。景即环境造型,场景的空间环境,叙事空间、动作空间以及心理空间环境等。物作为陈设的、场面的、装饰的、气氛的道具和人物随身的或作为细节运用的道具,它是环境造型的主要构成成分。”电视连续剧播出时间长、故事事件多、时间跨度大,又分为多层故事结构电视剧和单层故事结构电视剧。在这两种结构的电视剧里,人物形象的造型、环境空间的造型和道具的造型都是判断电视剧制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电视剧的开场戏对于判断这些要素的质量高低也具有重要的审美导向作用,以下重点从化装、服装、布景、道具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化装。电视剧人物化装造型的任务是“根据剧本提供的文学形象、导演的总体构思和美术师的人物造型设计,通过自己的感受、想象和创造,对角色外部形象进行造型设计。应努力赋予演员外形以符合角色要求的特征,比较准确地表现出角色的年龄、身份、民族、职业等,使之有助于演员塑造性格。”对于反映人生经历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来说,一定要做到人物的面貌变化与故事发展的时间进程相吻合。“影视艺术的纪实性、逼真性特点,决定了影视艺术化装造型的现实主义原则。”实际上许多电视连续剧包括一些优秀的电视剧,对于化装造型的现实主义原则把握不够,没有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写生活,不能不说有斧凿之憾。

以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为例,这部52集电视连续剧是近年来比较优秀的一部电视剧,该剧讲述的故事涵盖了将近30年时间,从1904年的日俄战争一直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在第2集里,朱开山首次亮相时如果他是将近40岁的人,那么到最后一集应该是将近70岁的老人了,且不说如此多的艰难坎坷、风险磨难,应在他的面貌上留下饱经风霜的痕迹,就是岁月的流逝也会使他从壮年进入老年,可是在电视剧中却没有体现出朱开山年龄的变化,从第2集开始直到第52集,朱开山的化装造型始终如一,甚至连头发始终都是乌黑油亮的。该剧的其他角色如朱开山的妻子文他娘、长子朱传文、老二朱传武等角色的化装造型上也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对于人的外貌变化所具有的影响力。剧中朱开山的二儿子朱传武从第1集开始直到最后一集为国捐躯,他的外部造型始终没有任何变化,按理说他在1904年是16岁的小伙子,到1931年他应该有四十多岁了,电视剧却没有表现出他年龄的变化。而且,朱传武与朱传杰在前11集里共同演绎的戏较多,饰演朱传杰的演员换了两个,一个演小孩时的朱传杰,一个演成年时的朱传杰,这种更替体现了时间的流逝。然而,朱传武的造型却始终没有变化,这样两个角色的造型便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时间的变化在一个角色上体现出来,在另一个角色上面却体现不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处理角色的外部造型却比较到位。这部戏讲述了姜大牙、朱一刀、陈默涵等人物将近50年的革命军人生涯。饰演一号人物姜大牙的演员张丰毅实际年龄有45岁,姜大牙出场时的年龄是20岁,为了表现姜大牙年轻莽撞的性格,造型师在其面部造型上下了很大工夫,姜大牙出场时的“锅盖中分”式的发型显示出普通农村小伙子的通常打扮。由于演员的脸型原本就是消瘦的,略施油彩便使其显得平整光滑,眉眼之间重点刻画,使角色显得精神、年青。当他参加了新四军当了小队长后,他就剃成了光头,一直到当了分区司令后他留起了平头,脸部造型就出现了皱纹,显示出军区首长的成熟与稳重。新中国成立后姜大牙当上了师长,他就蓄起了向后梳的发型,这样面部也显得“发福”了。到了“文革”时期,姜大牙的头发开始变白。在农场劳动锻炼期间,虽然精神矍铄心情开朗,但是造型上却是满头白发、皮肤松弛,明显进入老年了,这都符合剧情的时空假定性。另一个角色朱一刀的造型也是比较准确的。特别在最后一集里面,朱一刀在“文革”中犯了错误,被免除职务,离休在家,此时他的造型是一头白发、满脸皱纹、情绪沮丧、步履蹒跚,展现出一个垂垂老矣的生动形象来。剧中的反派角色万古碑的造型就显得比较简陋,他的面貌造型没有大的变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他的形象始终如一,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奸臣形象。只是最后他被划为“三种人”后,在隔离审查期间被朱一刀扇了一耳光时,头发才显出长了几根白发。

电视连续剧《金婚》也是一部人物造型比较准确、细腻的电视剧。由张国立和蒋雯丽两位演员饰演的佟志和文丽这对夫妻,从二十出头一直演到七十多岁。张国立当时的实际年龄将近50岁,蒋雯丽也近40岁了,把两人化装成20岁的青年人,从谈恋爱开始、结婚、生了四个孩子,直到50年后步入老年,对于每个化装造型的要求自然很高。该剧在化装造型上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服装。电视剧的服装是为人物造型服务的,是创造人物形象外部特征的重要造型手段。观众往往可以通过演员的服装,了解和感悟电视剧故事发生的时代。当然,其前提是多数观众熟悉的近现代社会。比如,《金婚》、《历史的天空》都有反映“文革”时期的故事,这几部电视剧表现那个时代的人物时,都让演员穿一身褪了色的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胳膊上箍红袖套,胸前别毛主席像章,腰系武装带,挥舞小红书,这是“文革”时期的典型装束。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穿着大体分为四个时期:前“大跃进”时期、后“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大跃进”为时间标志划分社会衣着的时尚是一种简易方法,主要是因为在“大跃进”之前,大城市的妇女还可以穿裙子、旗袍和高跟鞋,还可以追随时髦,学苏联穿“布拉吉”(即一种连衣裙)等,男人还可以穿西装、皮鞋。“大跃进”之后,社会进入经济困难时期,吃粮穿衣凭票供应,人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无论男女老少衣着简单。“文革”开始,极“左”思潮肆虐,男女穿着统一成为“蓝色海洋”,蓝色中山装和工作服成为人们的主要着装,同时,军装也是十分流行的装束。改革开放之后,衣着回归自然,百花齐放。因此,凡是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间各个时期的电视剧,观众很容易通过服装来判断所反映的时代。

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起始点往前推移,中国分别经历了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北洋军阀时期、清朝末期。对于这些时期人们的穿着情况的了解,有一点非常清楚,时间越靠近起始点,资料保存越多,对于那个时期人们穿着的情况了解得越多。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群众如一盘散沙,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形形色色的人物一应俱全,按社会地位可以有:皇亲国戚、贵族豪强、官僚买办、军阀权贵、清贫书生、贫苦大众等等,按职业可以有:官僚、把头、师爷、兵痞、苦力、雇工、警察、惯匪、窃贼、小贩、丫鬟、艺人、学徒、行商、坐贾、算卦、骗子、流氓、老鸨、妓女等等,这些人物在反映历史跨度较长的电视剧里时有体现,《闯关东》、《走西口》、《乔家大院》等电视剧里出现的许多人物形象是当今社会看不到的。如《闯关东》里的“胡子”震三江,“窑姐”红头巾红姐等人物,对于他们的服装造型应该是什么样的,一定要通过查资料,才能使服装造型符合人物的性格、职业、身份,从而做到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