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举出很多实例说明老品牌被吞掉的一些具体原因:中国企业出于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现实状况,渴望从与外资的合资和合作中获得发展。但在合资过程中,大部分中国企业却没有保护品牌的意识,再加上不熟悉游戏规则,在合作协议中埋下了种种隐患,从而导致自主品牌的流失。还有一些中国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合资过程中要么将自己的品牌拱手白送,要么就低价贱卖。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在多方面放松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外国资本趁机独揽大权,还有就是某些国民的崇洋媚外心理,令外国品牌屡屡得以攻占中国市场,而在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贴牌生产”,其实也是出于满足国人这种心理的需要。
文章指出,“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这就是中国品牌格局的现状。如何保护民族品牌?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李建明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必须高人一筹。
系列报道之二《外国如何保护民族品牌》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打造和保护民族品牌的一些做法,揭示出深刻的道理: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都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些发达国家当初也经历过“低价”、“模仿”和粗制滥造的阶段,才逐步打造出世界级的品牌;而更多的发达国家则通过政策性的保护和扶植措施,阻止了民族品牌的流失。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加速,民族品牌的自我保护已经越来越困难,很多原有的贸易保护政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品牌的同时使品牌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未来各国民族品牌的生存将更多取决于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中取胜。
系列报道之三《中国品牌如何走向崛起》指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一些老品牌消失了,但许多新品牌却开始了走向世界的艰苦路程,更多中国品牌被国外认可。然而,要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市场经济中逐渐成熟,新一代中国自主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要靠企业的品牌战略,也需要政府和百姓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这组系列报道推出后,人民日报下属子刊纷纷全文转载,全国各地多家刊物也打电话来要求转载。中宣部阅评文章认为,中国民族品牌系列报道“挖掘的深,有说服力,具有很强的启迪性”,起到了“摆事实,讲道理,鼓士气,指方向”的作用。《中宣部阅评》,2007年9月6日,第342期。
三、深刻分析,以“意见”取胜
深度报道不仅要全面掌握背景材料,充分报道事实,还要对新闻事件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观点。这有利于引导国际舆论,有利于帮助读者观察新闻事件的本质,有利于对外政策的宣传。深度报道的“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意见和观点的权威性上。
在《环球时报》的深度报道中,基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有对多方人士的采访,其中相关领域专家的分析和见解,是文章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每每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些专家“意见”就成为了读者翘首企盼的内容。这是《环球时报》深度报道以“意见”取胜的优势所在。
2008年4月,奥运火炬传到巴黎后,遭到反华分子的破坏。8日,《环球时报》头版的文章《法国没有保护好圣火》,在国内众多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中格外引人注目。这既是尊重事实的报道,也是报纸发出的响亮声音。这篇文章的引题是:《闹事者嚣张拦路阻挡法警方掌控局面无能》,表明了报纸的鲜明态度,这与国内其他媒体的报道有着显著区别。请看北京地区中央和地方部分报纸4月8日对该事件的报道。
上述媒体的报道,《北京日报》的报道是由本报特派记者发回的稿件,其中有记者现场对前法国总理拉法兰的采访,以及北京奥运会法国代表团团长雅克·莱在现场发表演讲的内容。其他媒体均采用新华社通稿,内容大同小异,口径一致。多数报纸还转载了新华社关于“藏独”分裂势力在巴黎破坏奥运圣火传递遭到强烈谴责等方面的稿件。这些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奥运火炬排除干扰完成传递,外电关于圣火被熄灭的报道不实,外交部、北京奥组委、中国奥运火炬手以及网民等对干扰和破坏火炬传递行为表示谴责等。
涉及法国方面的报道内容有: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受到法国公众的热情欢迎,法国奥委会主席亨利·塞朗杜尔、法国中欧名流会所主席德斯特姆等人,对少数“藏独”分子干扰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行为予以谴责。此外,在文字稿和图片中,一些媒体报道了火炬在巴黎传递时遭遇少数“藏独”分子的干扰破坏,当地警方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京华时报》的报道有一段关于巴黎警方准备情况的背景材料:为保证奥运圣火传递,巴黎警方派出了约3000名警力严阵以待,包括骑警在内的多警种均被广泛动员,确保圣火在巴黎的传递。同时,巴黎警方动用了近50辆警车、65辆警用摩托,并有200多名警察脚穿溜冰鞋执勤,警力形成三层防护,全面保障奥运圣火传递。这段材料与《环球时报》在报道中所引用的法国《费加罗报》的说法基本相同,但《费加罗报》的描述更为详细:巴黎警方出动3000多名警察,从水陆空全方位戒备。火炬四周有400多人排着两百米长的列队护驾,32辆国家保安队的军车,65辆摩托车、200多名穿着溜冰鞋的警察紧随其后。另有1600多名警察沿途守卫,而空中是一架直升机,塞纳河上还有数艘船巡护。该报还评价说,整个保卫措施可以说是高于接待国家元首的级别。《环球时报》的报道接着说,“然而,记者在埃菲尔铁塔附近并没有感到法国的警方如何戒备森严,在火炬手周围的保护也没像媒体说的那样里三层、外三层,路的两边站着警察,但他们并没有能够完全阻拦那些抗议分子冲向火炬传递手。”
国内其他媒体和《环球时报》对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受阻这一事件的报道,理所当然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只是报道的角度不同。但对法国警方的报道,国内媒体的反应却大不一样。比如有的媒体报道“当地警方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是局部的真实,而关于法国警方戒备森严情况的介绍却没有交代出处,从内容看,应该也是出自国外媒体的报道。而从《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观察和感受,以及巴黎当天整体保卫情况看,“法警方掌控局面无能”的说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属于全局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
按照《环球时报》一贯的报道手法,《法国没保护好圣火》这篇文章既有记者在现场的观察和采访到的事实,还引用了中新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为读者提供了火炬传递在巴黎受到阻挠的全景画面。请看报道:
记者与一些抗议者交谈后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不了解情况的法国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到过西藏,甚至连中国都没去过,他们非常相信当地媒体的报道。记者还碰到一位从外国赶到巴黎来为奥运圣火传递加油的法国人,他自己做了一个木牌,上面有奥运五环标志及北京2008字样。他告诉记者,他去中国多次,很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觉得中国完全不是西方媒体报道中的样子。他认为,那些抗议奥运圣火的民众大多不了解中国,才会听信某些人的说法。
文章指出,圣火在巴黎传递之前,法国有些媒体及团体就表现得不友善。文章列举了他们在人权问题上的许多动作后说,法国这些干扰奥运火炬传递的人或许该听听国际上的主流声音。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谴责了试图干扰奥运火炬接力的做法,他说一切暴力行为都与奥运火炬传递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观相违背。
与此同时,英国对奥运圣火在伦敦遭遇到闹剧式的干扰议论纷纷。文章引用英国几家媒体的相似观点,说明“英国为传递过程中的胡闹行为感到尴尬”。而英国以外的不少媒体显然与英国媒体的看法不一致,美国《纽约时报》的文章用“顺利”来形容奥运圣火在英国伦敦的传递。《环球时报》头版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通常是由专家等权威人士谈对事件的看法,在这篇文章中,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史志钦教授分析了“法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
“法国认为自己是自由、平等的源头。他们有追求自由、平等等西方价值的传统”。史志钦说,但是在对待奥运会这样的问题上,法国有一定的机会主义色彩。……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欧洲包括法国还是有一些不适应。媒体也是如此。在中国举办奥运会这件事上,我们无法揣测对方的想法,但我们应该看到,在他们那里出现一些抗议是不可避免的。能不能坚决阻止这些抗议对火炬传递造成的干扰,衡量的是那些政府的权威。如果说丢面子,首先也是那些国家的政府。西方七国领导人开会的时候,不是照样有人在会场外面抗议吗?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受到抗议,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看看从阿拉木图到伊斯坦布尔吧,还有圣彼得堡,在全世界我们有多少支持者!西方城市里的少数闹事者不知羞耻,还以为他们代表世界,真是可笑!
这里,通过专家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及其矛盾演变等相关问题的分析,让读者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了解到背后的深层原因。同时,报纸也借助专家的言论表明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最有效的分析还是引用直接引语的分析,越是独家的,自己采访的,就越会有新鲜感,就越会有深度”。这篇报道中专家和报纸的意见实际上传达了中国人对事件的反应。
在对重大事件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中,《环球时报》经常发表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给读者开放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及看待国际问题的新视角。比如,在金融危机席卷全世界的今天,“以美国永不满足的消费意愿带动全球繁荣的经济模式”,正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质疑。《环球时报》2008年10月15日在“深度报道·记者调查”版发表《美国疯狂花钱害了世界》一文,这篇报道“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经济理论问题通俗化。报道同时也给国人一个警示:扩大内需,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度消费,则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中宣部阅评》,2008年10月21日,第550期。
《环球时报》的深度报道将叙事、说理和观点有机融合在一起,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灵活自由,为写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说,“我的许多同事都是长年在国外做记者的,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给《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写稿时,感觉不同,写出来的稿子风格也不同。为此,《人民日报》还作过专题讨论。大家通过分析发现,很关键的一条就是,给《人民日报》写稿受文体限制太多。”《环球时报》的文体是对传统新闻文体的颠覆性改变,它在新闻报道中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体裁,而是依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将消息、通讯、综述、评论等多种体裁结合起来,方便读者阅读,读了一篇报道就基本了解了新闻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这种写作实践的结果表明,读者愿意看,喜欢看,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