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古诗词精选·书法艺术卷
7345900000007

第7章 诗(5)

89.【题西林1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2中。

——(宋)苏轼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此山:指的是庐山。

【导读】

这是一首哲理诗,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写下的。作者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引出看问题应客观全面的观点。

90.【惠崇1《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2,正是河豚欲上时3。

——(宋)苏轼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所作的题画诗。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

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导读】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从地面、江上、岸边等角度描述了惠崇《春江晚景》图上的景物。表露出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91.【赠刘景文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注释】

1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很看重刘景文,交谊颇深。

【导读】

这首诗所写应是初冬的景物,作者以荷败菊残写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但同样是秋末冬初也有“橙黄橘绿”的景色,况菊“犹有傲霜枝”,以物喻人,歌颂刘景文的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诗中应也含勉励友人珍惜壮年的大好时光之意。

92.【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1,死亦为鬼雄2。至今思项羽3,不肯过江东。

——(宋)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导读】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的价值取向:活着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死要为国捐躯。诗人借古讽今,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

93.【游山西村1】

莫笑农家腊酒浑2,丰年留客足鸡豚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4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5,拄杖无时夜叩门。

——(宋)陆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注释】

1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

2腊酒浑: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3豚(tún):猪。

4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5闲乘月: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导读】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家乡农村生活的淳朴、欢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生活和人民的热爱。作者之前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支持张浚北伐,被排挤罢归故里,但并未因此丧失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

9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1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2。夜阑3卧听风吹雨,铁马4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

【注释】

1僵卧:指卧病在床。

2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3夜阑:夜将尽。

4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导读】

作者是一位爱国诗人,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盼望着为国尽力。

9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其二)

三万里河2东入海,五千仞岳3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4又一年。

——(宋)陆游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导读】

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被罢归故里已经四年了,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仍心存天下,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96.【示儿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2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

——(宋)陆游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3乃翁:你的父亲。

【导读】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仍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97.【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1雪白菜花2稀。日长3篱落4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注释】

1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

2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籽,所以说“稀”。

3日长:夏至白昼最长。

4篱落:篱笆。

【导读】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夏日第一首,描写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色。从“日长篱落无人过”一句,衬托农民劳动的忙碌98.【四时田园杂兴1】(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2夜绩麻3,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4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供:从事,参加。

【导读】

这是《四时田园杂兴》夏日第七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劳动场景。

99.【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代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导读】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100.【晓出净慈寺1送林子方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3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

【注释】

1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着名佛寺。

2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3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导读】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六月的风光,诗人运用白描手法,虚实相生、刚柔相济,使此诗得到广泛传诵。

10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1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宋)杨万里

【注释】

1赚得:骗得。

【导读】

人们总说上山难下山易,却不知下山之后仍要上山。诗人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用形象的比喻讲述深刻的道理,虽未明言,读者自知其中蕴含的人生普遍道理。

102.【宿新市徐公店1】

篱落2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

【注释】

1新市徐公店:地名。

2篱落:篱笆。

3阴:树叶茂盛浓密。

【导读】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03.【舟过安仁1】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2停棹3坐船中。怪生4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

【注释】

1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2篙(gāo):乘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3棹(zhào):船桨。

4怪生:怪不得。

【导读】

这首诗展示了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童心未泯。

104.【春日】

胜日1寻芳泗水2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3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等,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注释】

1胜日:好日子。

2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3等闲: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