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7357100000004

第4章 企业战略管理失误(3)

4.力求将企业战略“简单”化

简单即美丽,简单即效率。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效率和赢得明天。因此,企业战略应尽可能“简单化”,以“简洁”促进企业经营价值的最大化,以“简单”获胜。“简单”意味着集中、简洁,其含义在于充分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精力将关键业务做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目前,追求战略的“简单化”,已成为国外企业战略发展的潮流,尤其是,企业要认真遵循“20/80法则”。从经济学家帕雷托的“20/80法则”可以看出,企业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关键客户,企业80%的财富由20%的员工所创造,企业经营活动中关键的20%则取得了80%的效果。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应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和尽可能简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5.创造企业“差异化”生存空间

任何想要长期生存的企业,都必须通过差异化来形成压倒其他竞争者的独特优势。勉力维持这种差异化,正是企业长期战略的精髓所在。这种差异化的价值,成了衡量某个竞争者未来的兴旺程度和生存前景的尺度。一家企业只有形成并保持差异,才能战胜其竞争对手。企业必须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或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可比性的价值,或者两方面都做到。最终,企业之间在成本或价格上的所有差异都将从必需的数以万计的创造、生产、销售、运输、产品的活动中体现出来,或从提供诸如为顾客送货上门及培训雇员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可以同时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它们以这种差异化对西方公司进行挑战,并战胜了竞争对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大部分企业几乎未获得过上面所谈及的那种显而易见的战略地位。那些具有成本和质量优势的企业在获得十几年的成长和丰厚的利润之后,开始在价格战中每况下,经营日趋困难,即将成为过世的英雄。海尔公司也许是个例外。大多数企业都在相互模仿和相互竞争。所有竞争者都提供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相同的产品品种、花色及服务,他们利用相同的渠道,相互模仿工厂配置。很多公司虽然在经营上常常有戏剧性的提高,但他们却因为没有能力将那些成果转化为可持续性的获利能力而遭受挫折。经营或管理代替了战略,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以追求成长,扩张、销售收入或利润为基础获得竞争优势,成功是无法长久维持的。这样的公司在竞争对手面前会日渐艰难,因为这是对最佳业绩的迅速传播,竞争者会迅速模仿管理技能、新型技术、投入要素、满足顾客的方法。审视一下家电业的发展史和行业内企业趋同的行为和产品,竞争的危险性随着价格大战已变得容易辨认了。开创企业如长虹甚至也遭受了持续的低利润之苦,大部分企业日渐陷入自设的陷阱里。

如果要逃脱现在正毁灭其业绩的相互摧残的商战,企业将不得不去学习战略。领导者必须提出原则以决定企业该对哪些变化和顾客需求做出反应,同时避免组织混乱,保持企业突出的地位。领导者必须向组织内的其他成员传授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公司独特的定位,并在差异化的一体化经营活动中创造核心竞争优势。在企业界,在许多行业,战略竞争已经开始了,巨大的变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必将产生。

在航行中迷失方向

——瀛海威的悲情之旅

在互联网的早期发展中,我们几乎是同一时间认识了两个足以“载入史册”的角色——张树新和由她一手创办的瀛海威通信,给瀛海威这样一个描述应该不算过分。1998年,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公司陷入了困境。一手创办了瀛海威的张树新离开了,5个月后,15位高层职员集体辞职。瀛海威所从事的因特网事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公司本身对高科技的采用也做得比较出色,那么它为何会出人意料地走了下坡路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方与创业方投融资方式把握错误。将传统的投融资体制套用到新兴的风险投资业上,以追求安全和短期回报的投融资方式去经营高风险和回收期长的风险投资业,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张树新创造的瀛海威故事

张树新1963年出生在辽宁抚顺市,从小聪明好学,中学时正好赶上了“科学的春天”。在知识重新找回价值的那个年代,她发奋学习,多次参加过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之后又顺利地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带着要做“中国的居里夫人”的梦想,进入应用化学系就读。虽然是个女孩,但张树新一直都很幸运:大学期间,她当选为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一任女学生会主席,19岁成为本年级的第一个学生党员。她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主持和参与了当时学校的一些有影响的活动,在各种思想交锋的冲击和磨炼下不断增强自己的才干。然而,1986年大学毕业时,年轻的张树新却突然不知所措,她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科学家,因为她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对很多东西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而无法具备科学家所必须具有的“心止如水”的品性。

为了圆中学时代当一名战地记者的梦,毕业时张树新选择了记者行业。于是,自主意识超群的张树新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出国和报考研究生的机会,到《中国科学报》当了一名记者。此后她一次次地在人们不解的目光中改变自己的人生轨道。三年后,被称为“报社最好的记者”的张树新突然又决定调入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局从事企业策略研究工作,她参与制定了中科院2000年产业规划,目睹了中关村的神奇崛起和无数的企业神话。又过了三年,在汹涌而至的“下海”热潮中,按捺不住创业冲动的张树新走出了中科院。在创办瀛海威之前,张树新夫妇创办过两个企业。一是北京天树策划公司,张树新利用其在中国科学院关系的资源优势,为科技型企业包装、策划。二是北京卧云电子技术公司,这是一家主要从事传呼业务的公司,张树新由此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1995年5月15日,由以上两家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就是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公司总经理便是张树新。公司最初主要代销美国PC机,业务发展并不很理想。

1994年底,张树新跟丈夫一起去美国旅游,在一位同学的家里她收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也就在这一刻,“互联网”这只长着翅膀的精灵飞进了张树新的视野,这时,马克·安德森刚发明了马赛克网络浏览器,美国的上网人口首次突破了100万,比她小四岁的杨志远已经与大卫·费罗一起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拖车里成立了划时代的雅虎(YAHOO)网站。就在张树新收到那张启迪了她的命运的通讯录后的第100天,她走进了中国邮电部,成为第一个申请做互联网服务的人。当时,没有人知道该把她的申请单放到哪一类,也没有人知道如何去收费。张树新推出了“1+NET”的概念和标志,并把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易名为瀛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当时,国人对在西方世界红极一时的Internet还知之甚少,瀛海威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全中文互联网”的概念,并花费巨资对其进行宣传。这实在是一个新鲜的、像空气一样透明而又确实存在的事业。

其实,连张树新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自己到底能提供什么服务。这个“元问题”始终困扰着张树新和瀛海威,甚至可以说,瀛海威的每一个探索都是对这个问题的一次解读。她与丈夫一起设计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是挂在中科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面的交互网络,是当时国内惟一立足于大众信息服务、对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进入瀛海威时空,你可以阅读电子报纸,到网络咖啡屋同不见面的朋友交谈,到网络论坛中畅所欲言,还可以随时到国际互联网络上走一遭……”登陆瀛海威的用户必须登记在册,并需交纳一笔入网费。这基本上是“美国在线”早期模式的翻版。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瀛海威公司使它的名字变成了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名词。张树新所采取的策略之一,是在宣传网络新概念和新意识方面不遗余力,他们与《北京青年报》合作,辟出专栏介绍互联网络的知识和故事。同时,瀛海威集中在各地投放大量广告,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应在国际互联网络上提供中文信息的网络服务公司。他们又是最先提供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业务的网络商之一,即通过从邮电部租用专线向社会公众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接入服务以及一些简单的信息服务,如数据库查询或证券交易系统等。由此,互联网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在1996年底,我国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还只有10万,但到1998年6月,上网计算机为542万台,用户已达到1175万,网民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激增了10倍。由于目前中国的电讯网络市场还没有细分,不像国外市场那样分工清晰,不同领域,如技术支持服务商、信息提供商等是由不同的公司来承担的。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大量的网络基础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运行,如专线(DDN)、中继线的租用等,仅租用中继线一项,瀛海威每年就需要投入至少60万元。这种“现代化作坊”式的运作方式使公司处于高成本运营状态,仅有部分业务可以盈利。1996年1月26日凌晨6时,瀛海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西安、哈尔滨和沈阳等地的8个主要节点建成开通,初步形成全国性“瀛海威时空”的基干。瀛海威公司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资金缺口时刻都在折磨着公司的创业者。“瀛海威时空”是中国第一家ISP(网络接入服务商),后来,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张树新作为惟一的一名女性网络经营者,被评选为1998年中国网络十大杰出人物。

中国兴发集团控股,瀛海威出现颓势

瀛海威也一直在急于找到一个能够提供大量资金的合作伙伴。也有好几家公司向他们伸出“橄榄枝”以示参股意向,其中包括美国GTE等公司。但是,这些公司一核算成本和考察瀛海威的经营状况,发现在瀛海威公司达到收支平衡点之前,需要填补的资金缺口过大,而实现盈利在一两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互联网在中国是一个蕴藏巨大商机的市场,但政府对其政策尚不明确,所需的基础设施缺乏,投资风险太大,所以,虽然诱惑巨大,但是这些曾经心动的投资者都不敢贸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