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瓦格纳,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和指挥家。1813年5月22日,生于德国的莱比锡。
瓦格纳父亲对演戏剧有狂热的爱好,母亲也有同样的兴趣。当他父亲病逝后,母亲改嫁,他的继父又是一个演员、作家。他们的生活兴趣和艺术素养,给8岁的瓦格纳以良好的影响。难怪他整天忙个不停,不是在搞音乐就是在搞戏剧。13岁时,他还利用空闲时间,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头12卷。他还是个莎士比亚迷,小小的年纪,已对莎翁的全部著作了如指掌。14岁的瓦格纳就模仿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一悲剧。关于这一悲剧,他自己曾这样说:“这部作品规模宏大,剧中共有42人,他们在进行中一一死去,结果最后一幕没有一个存活,不得已,只好让许多已死的人的幽灵,重新在舞台上出现。”瓦格纳,他有的是戏剧头脑。
当时,著名的歌剧作家韦伯,是小瓦格纳崇拜的对象。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洋洋大作,瓦格纳能够从头背到尾。每当他坐到钢琴旁,他能随心所欲地用多种指法,弹奏《自由射手》的序曲。他要像韦伯那样写歌剧,他要将自己的大悲剧写成歌剧。从哪里入手呢?于是,他从图书馆里借来大量作曲的课本,自己阅读消化。但是,梦想中的歌剧,依然没有写成。十几岁的瓦格纳,满脑子都是狂想,他开始结交一批江湖艺人甚至出入莱比锡的小赌场。他觉得自己需要钱,因为要用音乐来征服世界,就必须有钱。他梦想写一部最伟大的德国歌剧,还梦想能到意大利,在那儿写意大利歌剧;到法国,在那儿写法国歌剧。还有伦敦,还有全世界,无论哪里,瓦格纳将是惟一最伟大的歌剧大师。他的信心和抱负,确实感动了一些朋友,朋友们为他慷慨解囊。
有一次,瓦格纳在莱比锡的音乐会中,听到了贝多芬的音乐,他仿佛被唤醒了似的,内心充满了感动。这样一来,文学和戏剧的爱好之上还得加上音乐的爱好,他要做一个像贝多芬那样的真正的音乐家。他将给自己写的戏剧作曲,使之完美无缺。他要让戏剧和音乐,珠联璧合。听了这次音乐会后,他开始从师学习音乐理论,进步很快,同时还作了不少乐曲。20岁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威尔芝堡市剧场的合唱长,并写了歌剧《魔女》。21岁时,已改任马格特堡市剧场的音乐监督,创作了歌剧《禁止恋爱》。此间,他和剧场里美丽的女演员明娜恋爱,并于24岁时和她结了婚。
婚后的瓦格纳依然生活在贫困和失望之中。他对自己的天才充满信心,但却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他在创造新的音乐语言,他在向世界奉献美,而世界却报之以轻蔑,连妻子也喋喋不休地报怨。他愤怒地训斥妻子:“你的痛苦最后将在对我的赞誉声中得到报偿。”在苦闷贫困与烦躁之中,瓦格纳不停地向朋友借钱,瓦格纳夫妇负债累累。瓦格纳想:巴黎是歌剧家成名的地方,看来只有到巴黎去。为了躲避债主,为了寻找新的希望,1839年6月,瓦格纳带着妻子明娜,偷偷逃出俄罗斯国境,从里加的波罗的海镇逃往英国。这也是他们多次采用的逃避债务的方法。瓦格纳希望从伦敦转道巴黎,在那里,新的曙光将会降临。乘船在海上航行。20多天,遇到好几次风暴。有一次风浪太险,船只好在挪威的一个海港停泊避难。艰难的航程,在瓦格纳内心掀起巨大的波澜。他想起一个古老的传说“漂泊的荷兰人”,因为触怒上帝而遭驱逐,那个荷兰人只能在海上漂泊,漂泊,茫茫碧海,没有尽头。这次可怕的航海,为他后来创作《漂泊的荷兰人》提供了灵感。
到了伦敦,再渡海到巴黎。歌剧《利恩齐》已经脱稿,这是瓦格纳24岁时创作的成名作。可一开始巴黎人并未认识到《利恩齐》的价值。瓦格纳在巴黎东奔西走,寻求演出他的歌剧的剧场,然而巴黎各大剧场,都不肯接收他的剧本。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暂做乐谱商的助理,又当报馆的职员。其间,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候。瓦格纳正是在这困苦的生活中完成了另一部大作《漂泊的荷兰人》。
在巴黎度过了3年饥寒交迫的日子,瓦格纳个人的魄力和魅力给巴黎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42年,瓦格纳的歌剧《利恩齐》被接受公演,紧接着1843年上演了《漂泊的荷兰人》,1845年上演了《汤豪塞》,这才使得他的境况有所改变。
1842年,瓦格纳在英格兰人的首都做管弦乐队的指挥,生活有了保障。有一次,瓦格纳在伦敦“爱乐协会”指挥季节音乐,他指挥时不用总谱,全凭记忆指挥乐队演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当时人们大吃一惊,在他们眼中,瓦格纳仿佛就是一个英雄。不用说,这次指挥是非常成功的。
1842年春,因为生活有了保障,饱经沧桑的青年音乐家瓦格纳在阔别祖国3年后,第一次归国了。他在描绘归国的心情时写道:“我最初看见莱茵河,我这可怜的艺术家的眼中泻着热泪。我和祖国德意志是永远的知交了。”这个曾为逃债而东藏西躲的艺术家,此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既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惭愧,也有功成名就的自豪,更多的还有返回祖国了却乡愁的欣慰。朋友们热烈地拥抱了他,他们知道,瓦格纳是这样的艺术家,他创作新的音乐,需要金钱、美酒和女人来鼓动他的创作激情。瓦格纳慷慨地挥霍朋友们的赞助,同时也折磨着自己的妻子,但他是天才,朋友们尽可能地原谅了他。
之后,《利恩齐》歌剧在德累斯顿公演了,受到了观众的喝彩和欢迎。同时,他又被任为德累斯顿宫廷剧场的乐长。现在,音乐爱好者们能够常听到歌剧《汤豪塞》了。1848年,瓦格纳完成了歌剧《罗恩格林》,其中的《星之歌》、《婚礼合唱》,当时就流传开了。1849年,瓦格纳投身到席卷德国的革命风暴中。置身5月暴动的漩涡,瓦格纳显得特别活跃。骚乱首先从德累斯顿开始,灾难深重的穷苦人暴动了。当时革命党以十字教育会的塔楼为据点,夜中举火为信号,天明即向国王的军队开炮。瓦格纳亲自登楼,撞钟响应革命,并帮助散发革命党的传单,聚众发表革命演说。当普鲁士军队侵入德累斯顿后,革命终于失败。瓦格纳被指控鼓动革命,军队发通缉令逮捕瓦格纳,路口和大街还悬挂着通缉瓦格纳的命令与照片。瓦格纳被迫出逃,他先去魏玛李斯特那里,任歌剧指挥。李斯特立即将瓦格纳置于自己保护之下,他们还成了好朋友。李斯特作为成名的大音乐家,还特地在魏玛上演瓦格纳的作品,他为传播这个青年音乐家的作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由于李斯特的极力推崇,瓦格纳作品演出非常成功,观众开始认为,能够受李斯特重视的作曲家,必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瓦格纳在魏玛度过了几天愉快的日子。从李斯特口中说出来的真挚的赞颂,令瓦格纳心花怒放。这么多年来,有谁能真正了解瓦格纳的音乐呢?只有李斯特是自己的知音。两个音乐家,热切而愉快地切磋着。瓦格纳痛快淋漓地打开了话匣。他说,贝多芬已经为器乐下了定论,下一步将是用诗来丰富音乐了。瓦格纳要向世界呈献一种乐诗,或者说是一种音乐剧。李斯特兴奋地倾听着。瓦格纳说:“单是字句并不足以表现最高级的诗。字句是根,音乐是花。好比一棵美丽完整的植物,根部的诗句元气充沛,花朵的音乐绚烂多姿。”瓦格纳和李斯特探讨歌剧存在的困难和各种能够实施的可行性。瓦格纳说:“从前的作曲家认为歌剧纯属音乐作品,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好的歌剧乐曲与歌词同样重要。我要自己写歌剧,自己作曲,自己写词。这种完美的歌剧,应该叫它音乐剧。”
然而,追捕瓦格纳的人已注意到他的行迹,只是慑于李斯特的名望,未敢贸然下手。两个音乐家不得不暂时分手。瓦格纳化装成马车夫,在李斯特的帮助下,乘着马车悄悄逃出国境。瓦格纳离开德国,去巴黎,又去瑞士,过着流亡的生活。
因为生活与思想的急剧变化,瓦格纳在瑞士避难期间,他的文学事业比音乐上的活动更多。为记述自己作品的理想,他作了《艺术与革命》、《将来的艺术作品》、《艺术与气候》等论文。这些论文逐一在报纸上发表。其间,李斯特给瓦格纳的事业以大力的支持,并多次寄钱给他。之后,他又到了维也纳,寄宿在友人家里。这个友人就是高贵而富有的奥托·威森东克,他自愿充当瓦格纳的保护人,并在自己的土地上为瓦格纳建造了一座小别墅。瓦格纳夫妇与奥托夫妇相处十分融洽,在这种友好的环境下,尤其是奥托的妻子马蒂尔德对瓦格纳很有感情,这种感情激发了瓦格纳创作的灵感,一组大型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构思,正在瓦格纳脑海中形成。这是四部歌剧组成的,完成这一巨型歌剧,前后花费了瓦格纳25年的时间。与此同时,瓦格纳还为奥托的诗谱写了许多优美的歌曲。瓦格纳与马蒂尔德的情感正在逐级上升,为了报答马蒂尔德的情感,瓦格纳在构思《尼伯龙根的指环》之余,还创作了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是瓦格纳最伟大的一部歌剧。明娜对丈夫的行为强烈不满,1858年,她截取了丈夫给马蒂尔德的一封信,两家人都弄得非常尴尬。于是,瓦格纳去了威尼斯,然后又去了巴黎。在巴黎,瓦格纳的歌剧《汤豪塞》于1861年被赶下了舞台。瓦格纳债台高筑,感情也绝望了。
瓦格纳51岁了,他的名声仍然不大,他的生活极端贫困。1864年,瓦格纳获得了没有预料到的帮助。那时,德国尚未统一,有许多小国家,一个18岁的王子路德维希登基做了巴伐利亚的国王。他就是路德维希二世,一个酷爱音乐达到入迷程度的人。瓦格纳出版了一部杰出的大型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要上演这庞大的音乐剧,耗资巨大,普通戏院不肯接受。瓦格纳不无感叹地在剧本的扉页上写道:“哪位君王能够将此剧付诸上演呢?”路德维希还是王子时,就被这句话所打动,他对自己说,有朝一日,他一登王位,就立即告诉瓦格纳,有个真正的君王赏识他的天才。当路德维希登基之后,他立即派了一位大臣去寻找瓦格纳。
这位钦差大臣带着国王的使命,到处寻找瓦格纳。当时瓦格纳负了一身债,因为怕吃官司,到处躲债去了。国王求贤若渴,钦差大臣不敢怠慢,他费了好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瓦格纳。他把国王的照片和红宝石戒指交给瓦格纳,并对瓦格纳说:“国王见你心切,诚心诚意,有如宝石之坚。”这可真像个童话故事,但这的确是真实的。当瓦格纳——一个落魄的年逾半百的音乐家,到达慕尼黑觐见18岁的国王时,国王表达了自己对瓦格纳及其作品的钦慕之情。这是两个雄心勃勃的人,一个在音乐王国里抱负不凡,一个在世俗王国里踌躇满志,是不同寻常的抱负,引起了国王和音乐家的共鸣。年轻的国王替瓦格纳还了债,请他作宫廷乐长,年俸为1200格尔屯银币,此外还在修塔堡湖畔,特建一座湖滨别墅供他愉快地生活和创作。
由于国王创造的奇迹,瓦格纳可以实现他的创作夙愿了。他非常感谢国王的恩典。在慕尼黑,瓦格纳的歌剧开始定期上演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名歌手》的上演,更加巩固了音乐家的名声。但是,瓦格纳的性格仍然浮动不定,此时,他爱上了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科西玛是他忠实的朋友、热情的支持者兼钢琴家汉斯的妻子。《尼伯龙根的指环》尚未上演,他的恋爱事件已成了公开的丑闻,这给他的对手找到攻击他的把柄,虽有国王的庇护,他还是不得不暂时离开慕尼黑。他决定带着科西玛,打破一切世俗的常规,私奔而去。他们同居了好几年,在明娜去世后,科西玛也和丈夫汉斯离了婚,这一对情人的关系才得到法律的认可。那是1870年8月25日,瓦格纳57岁,科西玛33岁,他们在教堂举行了婚礼。两人的婚姻是幸福的,那年的圣诞节,瓦格纳在他妻子卧室外的楼梯上,演奏了优美动听的《齐格弗里特牧歌》。
国王对瓦格纳的支持一如既往,他计划开演瓦格纳的全部作品,并决定建造露天剧场,以适应瓦格纳作品的上演,尤其是《尼伯龙根的指环》的上演。当瓦格纳迁居瑞士日内瓦时,国王令人将四万格尔屯银币打了一大包裹,封装在货车上,由卫兵专程护送到瓦格纳的住地。此举给瓦格纳精神带来的兴奋不亚于物质上的援助。
瓦格纳一生中,最宏伟的一个计划,就是在德国的中部拜垒特建造一个舞台节目歌剧院,专门用来上演大型歌剧四部曲《尼伯龙根的指环》,以便让全德国人民都可以前来观赏。瓦格纳向欧洲募捐经费,终于建成一个大剧场。在克服许多困难,度过了多次经济危机之后,4部歌剧第一次于1876年8月全部上演,瓦格纳参加了第三部的演出,这是国王8年之后又一次见到他。国王对瓦格纳说,拜垒特是德国的一个壮举。这年瓦格纳63岁。《尼伯龙根的指环》一剧,由《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特》、《众神的黄昏》4部歌剧组成。这是瓦格纳天才的不朽的纪念碑;也是他将两种艺术——音乐和诗歌联姻的创举。4部歌剧4日演毕,其盛状可使人想像到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的祭演。
大哲学家尼采对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乐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还试着在钢琴上演奏。尼采很久就想和瓦格纳相见,直到8年后,在1868年,尼采25岁的时候,方和瓦格纳相见。尼采寄给朋友的书信中详细记述他和大音乐家瓦格纳最初会面的情形。他说:“明日是我和瓦格纳预约的日子,其间的时间,真像在梦中过去。还有一件欢喜的事,我的新衣服已经缝好,明日可以穿新衣服去拜访瓦格纳了……”这天,青年的尼采第一次会见当时56岁的大歌剧家瓦格纳。这次,瓦格纳询问尼采为什么喜欢他的歌剧。瓦格纳谈到各处公演时,和他理想的演出效果相差甚远。于是他亲自弹奏歌剧《名歌手》中的重要部分给尼采听。谈话时又转到哲学上。尼采说:“瓦格纳是元气十足而快活的人。他说话很快,富于理智。他和友人共座时,精神异常愉快。”此后音乐家瓦格纳和青年哲学家便经常交游。瓦格纳成为他崇拜的偶像。
李斯特是这样形容瓦格纳的,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有一次,我去看看他,精神是出于狂喜,他抽泣、大笑、喧闹,至少折磨了一刻钟。”瓦格纳的朋友爱德华·舒尔说:“瓦格纳变化多端的性格,就像老虎一样跳来跳去,像马儿般地嘶鸣。他在激动的时候,说起话来声音尖锐,随心所欲,满口胡言。在这种时刻,他仿佛是一种摆脱了枷锁的自然人……对他的话稍一反驳就会惹得他火冒三丈。”另一位朋友也有类似的记述:“他总是一跳而起,亲热地抱着或吻着这位歌手,或是高兴得在沙发上竖蜻蜓;或是爬到钢琴下面,再跳到琴上,或是跑到花园里,欢天喜地往树上爬去。”瓦格纳仿佛是一个吸力强大的磁场,朋友们不可抗拒他的魅力,但又受不了他的冲撞。瓦格纳是个令人惊异的人物——天才横溢、性格疯狂。在他的身上,一大堆矛盾不可调和地堆集在一起。他是一个基督教徒,同时也是一个异教徒;是一个爱国人士,也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主张禁欲,又是个淫色之徒;他极力赞扬穷人的美德,而自己却极尽享受之能事;他对别人漠不关心,却非常惊异别人对他冷漠;垂暮之年他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从那一天起,他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必须吃素。
瓦格纳晚年过着愉快的生活,依靠国王的资助,他为自己和科西玛修建了一座梦寐以求的叫做温夫里德的别墅。瓦格纳感到奢侈生活对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他在客厅里装饰了“白色的薄纱……玫瑰色的丝绸……黄色的软缎……天花板全部蒙上饰有花边的缎子……马海毛织物的坐垫……窗子、镜子、油画,都挂上色彩不同的绸缎。”而在这一切装饰之中,瓦格纳愁眉苦脸,穿着朱红色裤子,向前来造访他的人歌颂自我克制的美德。可他转而又说:“香水、绸服、盐浴,是一个艺术家必不可少的。”尽管瓦格纳最后是债台高筑,但他在欧洲还是颇负盛名的大音乐家。
1882年,瓦格纳完成他的最后一部宗教作品,《帕西发尔》。当时只准在拜垒特上演,直到版权期满,世界各地剧院经理都可以自由上演此剧了。1881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柏林上演,1882年又在伦敦上演。古稀之年的瓦格纳,又移居意大利的威尼斯,并常到郊外广场散步,1883年2月12日,因严重的心脏病发作,这位71岁的音乐剧首创者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