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1岁宝宝小偏方
新生儿出黄疸,交给冬瓜玉米吧
表弟媳妇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这可把家里都给乐翻了,这不,一出院姑姑和姑父就轮番抢着抱孙子,还“勒令”我和爱人务必回家一起吃个团圆饭,顺便给宝宝娶个响当当的名字。
一进门,我儿子常常就嚷着要看小弟弟,拗不过这小魔王,就顺了常常的意思。只见小常常眨巴眨巴眼睛,用手拖着下巴静静地看着熟睡的小家伙。
“妈妈,小弟弟好羞羞,脸上脏兮兮的。”常常忽然转过头来叫我。
“不许胡说,小弟弟怎么会脏呢,又不是你这只大花猫。”我朝常常撇了撇嘴。
“真的,舅妈你看,小弟弟脸上好脏的,一定和常常一样玩泥巴了。”常常用小手捂着嘴笑着说。
被常常这一闹,弟媳似乎也起了疑问;“姐,常常好像真的说对了,宝宝脸上的确黄黄的不干净。瞧,这身上的皮肤也发黄,刚出生那两天明明挺白皙的啊?”
“咱是炎黄子孙,皮肤自然是黄色的,哪能跟外国人比啊。”姑父调侃道。
我凑近看了看熟睡的小家伙,并翻开眼皮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宝宝脸部的皮肤及眼睛巩膜都黄染了,身上部分地方也像是涂了一层黄色的颜料一般,问了弟媳一些关于宝宝饮食、大小便等情况,知道一切正常心里也就有数了。
我告诉弟媳:“这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数是因为新生儿的肝功能尚未成熟,而新生儿血液中的红血球容易破裂,生成大量的胆红素,肝脏无法清除从而出现的。”
听我这么一说,弟媳急了,“姐,这要不要紧啊,黄色会消退吗?如果不会,那宝宝以后这样的皮肤可怎么办好?”
“别担心,虽说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但以目前小家伙的情况,应该属于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很多宝宝会遇到的问题,一般会在出生后3—5天内发生,4—5天最严重,10—14天左右自行消失,当然有些先天虚弱的早产儿会持续时间长一些。放心吧,这小家伙健康着呢,慢慢会褪去的。”
听到我说慢慢自行会消失,一家人也就放心了。但弟媳可不这么乐观,“那你说的病理性黄疸又是什么样的?”
“病理性黄疸出现在出生后24小时内,且 2—3周内不见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于出生后1周出现,甚至数周后出现黄疸,兼见皮肤颜色鲜明如橘皮、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不欲吮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腹胀呕吐、舌苔黄腻,甚至出现昏厥抽搐等症状。”
了解了生理性及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后,弟媳还是不放心,愣是一定求我想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难看的黄疸尽快消退。
看到这个曾经的“大小孩”现在一本正经像足了“良母”,我不由得感概母爱的伟大,回想自己对宝宝也曾是如此担惊受怕,自然甚能体会这个中的担忧,于是我为刚出生的小家伙开了几个 “方子”。
小偏方1:取冬瓜皮、玉米叶各3克,用水煎服,滤汁后分多次缓缓给宝宝喂下。冬瓜皮性味甘、寒,入肺、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水、消肿之功效;而玉米叶煎服成汁有利尿消肿、退黄等功效,且两种材料经济易取,对消退黄疸有很好的疗效。
小偏方2:取蝉蜕0.5克,绿豆5克,用水煎服,对新生儿黄疸也有不错的消退功效。
小偏方3:适当给宝宝喂食葡萄糖水,对消退黄疸也有辅助的功效,宝宝喝葡萄糖水可达到多吃多排,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从而使黄疸消退。但糖水本身无法退黄,因而味道不可太甜,也不可喂食太多,一般一天喝两到三次即可。
另外,我告诉弟媳,家庭护理对于新生儿的黄疸也有着重要作用,即密切观察宝宝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注意观察婴儿的全身症状,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剔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发现重症婴儿,及早治疗;保持婴儿皮肤、肚脐部及臀部的清洁,防止破损感染等。表弟和弟媳认真地听着,生怕听漏了一个字,并允诺一定会好好照做。
两周不到,我接到姑姑的电话,电话那头开心地说,宝宝恢复白皙了,长得跟常常一样可爱,还会睁大眼睛跟大家眼神交流了,我把玩着手中的笔,望着玻璃窗外的天空,会心地笑了。
护理宝宝脐带,让孩子受益一生
脐带脱落后,如有渗水、粘液或微见红肿,
众所周知,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依靠一根连接线——脐带传递营养与排泄废物,自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这根连接线就被剪断了,妈妈的那一端随同胎盘娩出了,那宝宝身上的残端又该怎样护理才不会感染呢?
医院每个月都有好多个“小王子”、“小公主”诞生出院,由家人高高兴兴地抱着回家了。和往常一样,我和一个小护士被安排去管辖区域的家庭进行定期的新生儿访视。在一系列的走访过程中,一户姓吕的家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那天,当我们叩响这户家庭的大门时,吕阿姨踉踉跄跄出来开门,作了简单介绍后,我和小护士便被领进了一个充满异味、几乎密不透风的房间。见医生上门来给宝宝和妈妈检查,吕阿姨又是开灯又是端水,忙得不可开交。
当我问及为什么不开窗通风时,吕阿姨说道:“这是老家传下来的说法,坐产子可不能着凉吹风,不然以后这身体就坏啦。”正想纠正这一极大的误区,忽听见旁边婴儿床上的宝宝醒了,于是就赶紧先给宝宝做个全面检查吧。在检查过程中,我发现宝宝身上透着一股奇怪的味道,而脐带创面略有些红肿,似有淡黄色液体渗出。
“出院后给宝宝洗过澡吗?你一般都怎么护理宝宝?”我一边给宝宝测量体重,一边与妈妈闲聊。
“没有洗过澡,不是说宝宝洗澡沾水会导致脐带发炎,不过我常常用母乳给宝宝擦拭身体,这几天宝宝好像有点不太舒服,经常会哭。”孩子的妈妈无助地看着我。
我不由得慨叹这两位妈妈的无知,但这也是很多新生儿家庭普遍存在的误区。我向这位新妈妈解说道:“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途径。天气潮热、密不透风的房间,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极好的环境,加之宝宝出院后不曾洗澡,一直用母乳擦身,更是给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营养’。要知道,不当的脐带护理,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眼下宝宝的脐部出现了轻微的红肿,还有淡黄色的液体渗出,可见宝宝的脐部已经感染了。”
“啊,这么严重,那可怎么办才好?”新妈妈这下急了。
在宽慰新妈妈的同时,我示意小护士将房间的门窗统统打开,保证了空气的对流,阳光也和煦地照了进来,房间瞬间亮堂了很多。然后我让吕阿姨烧了热水,并调好合适的室温和水温,在暖融融的浴室里给宝宝美美地洗了个澡。
洗完澡后我一边用干柔的浴巾给宝宝擦身子,一边给新妈妈演示脐带护理的方法:“脐带的护理十分重要,一般来说,10—21天内脐带残端就会结痂并脱落,留下一个小伤口,几天后会愈合。但在脐带未脱落之前,应注意:
1.保持脐部干爽,宝宝洗浴时要防止沾水,倘若沾水,一定要在浴后及时用棉签擦拭干;宝宝的尿片一定不能覆盖脐部,被尿浸湿也可引起感染;
2.衣物最好穿柔软的棉质,且穿戴要格外小心,防止摩擦损伤脐部;
3.脐带脱落前可天天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像这样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清洁后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酒精消消毒,这样每天清洁干净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4.清洁完后要仔细检查有无渗血、渗水或黏液、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或是肉芽组织增生。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2周脱落。假如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如渗血严重,说明没结扎好,应及时去医院重新结扎。”
新妈妈认真听着我的讲解,生怕错过一个字或者一个细节,随后问道:“医生,那现在我家宝宝的脐部感染该怎么处理?是不是我每天按照您说的认真护理,宝宝就会没事?”
“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脐带创面出现红肿、渗液多由护理不当引起,说明局部有感染。中医认为,脐部为水湿或尿湿浸渍,犹如邪毒外侵,因而刺激皮肤,导致局部渗水不止。这样吧,你不妨试试‘龙骨散’外撒于脐部,龙骨散由龙骨、枯矾研末而成,具有收敛燥湿的功效,亦有助于生肌。
另外,倘若创面红肿明显,并且出现了糜烂流脓,可到药店买防风、金银花、野菊花三味中药,煎汤局部外洗,洗后拭干外涂金黄膏。当然,脐带脱落后如果发现有肉芽组织增生,应去医院除掉,以免日后影响美观。”我耐心地为吕阿姨和新妈妈讲解,吕阿姨拿出纸笔把重要内容记录了下来,并答应一定会好好照做。
临走前,我一再叮嘱吕阿姨勤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督促新妈妈和宝宝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再按照刚刚我给出的清洁护理脐部的方子护理,宝宝很快就会没事了。吕阿姨感激地连连点头,一再道谢。
之后在医院,我见到了来接受产后42天检查的宝宝和妈妈,妈妈一见到我就握住我的手:“医生,那时要不是你,我家宝宝估计就麻烦了。谢谢你教我的方法,检查医生说宝宝现在一切都正常了,各方面营养、护理都挺好的,让我们继续保持,真的谢谢你!”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的脑海忽然闪过那句再应景不过的广告语:呵护宝宝的健康,从妈妈的点滴细节做起!
婴儿补钙有妙方,香蕉玉米加白糖
宝宝的健康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然而因为缺乏经验,年轻忙碌的爸爸妈妈有的时候总是无法满足宝宝的“需要”。例如,许多爸爸妈妈都知道婴幼儿缺钙容易影响生长发育,甚至不少爸爸妈妈从宝宝出生就开始给他们补充钙剂了,可是宝宝并没有比别家的孩子长得更健康,反而经常生病;也有爸妈提到自己定期给宝宝炖骨头汤喝,可是进行骨密度检查,孩子还是缺钙。那么到底该如何给宝宝补钙呢?
一如往常中午顶着太阳下班回家,远远就见到隔壁的蔡阿姨推着婴儿车在小区里溜达,车里坐着出生三个月的小孙女。见我走来,蔡阿姨就笑呵呵地与我打招呼,“小夏,下班啦。”
“嗯,您带孙女遛弯呢!哟,小家伙睡得真香。”我摸了摸熟睡的小家伙。
“可不,带着咱家小懒虫出来晒晒太阳,电视上不是说每天多晒晒太阳能补钙嘛,这不钙片的钱都省了。”蔡阿姨津津乐道。
“蔡阿姨,这您可就错了。夏天让宝宝这么晒着,晒得时间过长,反而更容易引起钙质损失。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宝宝体内维生素D合成,使未钙化的骨骼加速钙化,加上天气热,宝宝胃口下降,从食物中获取钙质的机会大打折扣,从而造成血钙偏低的可能。像现在这个炎热的天气,只要每天早晨或下午带宝宝到户外玩个把小时即可,不必像冬天那样整天对着太阳晒。”我耐心地纠正道。
“可上回电视中明明说孩子应该多晒太阳的,难道电视上说错了?”蔡阿姨叨咕着。
“一定是您听漏了,单纯晒太阳可达不到补钙的效果。的确,让宝宝多晒太阳是好事,但让宝宝晒太阳本身并不会补钙,而是让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会促进钙吸收,所以适当的补充钙剂还是省不了的。通常我们建议宝宝出生后2—4周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缺钙”了。而3岁以后的宝宝每天可以从食物中获得300—500毫克的钙,如果那时宝宝早晚各喝牛奶250—300毫升,就不必额外补充钙剂了。”
“哟,那真是我疏忽了,孩子缺什么也不能缺钙啊,万一今后长不高或者发育异常可就麻烦了。小夏,你说应该怎么给宝宝补钙才对呢?”
“想要给宝宝被钙,除了上面我说的那几点,最好还是尽可能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给宝宝补钙呢。虽然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只有34毫克(而牛乳含钙高达125毫克),但母乳中钙和磷的比例合适(2∶1),母乳中的钙更易被宝宝吸收,牛乳含钙虽高,但宝宝吸收不了多少还是无济于事的。另外,根据宝宝的年龄阶段来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就足够了,没必要大量补充钙剂,须知维生素D过量会引起中毒呢,倘若宝宝每日服用维生素D,以 2万—5万单位计算,那1—3个月后就会发生维生素D中毒了。一旦中毒,宝宝就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腹痛、骨痛、尿频、血尿、尿结石等,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表情淡漠及幻觉等精神症状。”
“哎呀,这补多也不成,缺了也不行,那补多少才好呢?要不我最近多炖点骨头汤给宝宝补补,骨头汤钙质多,有营养。”
“说到这儿,我可又要给您纠正了,当然也是很多家长存在的认识误区。很多人以为动物骨头里的钙含量高,喜欢用慢火炖汤来补钙。其实骨头汤里含钙量并不高,反而是汤里的脂肪含量高,脂肪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又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再说,动物骨头里的钙很难溶解出来,因此只用骨头汤补钙不可行。给宝宝补钙的方法不外乎三点:1.母乳喂养;2.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每天给宝宝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3.在补充维生素和钙剂的基础上多晒晒太阳(最好脱帽)。”
“唉,你不说我们这些粗人可真不知道中间还有那么多学问!行,明儿个我就去妇幼保健中心买钙剂去,顺便让医生检查一下宝宝缺不缺钙。”
“嗯,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个补钙的小偏方,很简单的,只需要准备香蕉20克,牛奶30毫升,玉米面5克,白糖4克。将香蕉去皮后捣碎;玉米面、白糖、牛奶放入小锅内搅匀。锅置火上加热煮沸后改文火并不断搅拌,以防糊锅底和外溢,待玉米糊煮熟后放入捣碎的香蕉调匀即成。随意喂食。此方富含钙、钾、铁、磷、维生素C、蛋白质等,有利于婴儿骨骼、牙齿及大脑的生长发育,特别适合4—12个月婴儿补钙食用。”
“哟,都说小偏方有大用处,我可得好好记下来,等小孙女大一点,就用它来补钙。今天真谢谢你了,小夏,从你这里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我这就把孩子带回家,你看这小家伙的脸都给晒红了。”
“呵呵,蔡阿姨可别和我客气,小宝宝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也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以后您要是有哪些疑惑,尽管来找我!”
宝宝红屁屁,抹点橄榄油
五一小长假我约了好久不见的闺蜜喝茶,顺道探讨一下育儿的经验,千等万等才把这刚为人母的小艾给盼来。
小艾一见到我就开始了她“积存已久”的牢骚,“梦梦啊,当妈妈真的累死人了,我这会儿算是明白你当初的艰辛了。可好歹你是个医生,孩子有什么小毛病你自己就解决了。不像我,自打我家那个小祖宗出生,我就没过过几天消停日子。”
“可不是这么说的,找对了方法,谁都可以是个出色的妈妈。”我安慰道。
“梦梦,刚出生那时我家婆婆给宝宝用那种特别土的尿布,说是柔软吸水,我和老公都瞅着别扭,家里送来、买来那么多纸尿裤不用多浪费啊,再说也省去了洗尿布的麻烦。后来我和老公好说歹说,婆婆终于让宝宝穿上了干净简便的纸尿裤,感觉又干净又省心,换尿布的步骤也很轻松呢。”
“你和你老公这两个活宝,就知道偷懒,然后呢?”
“然后问题就出来了,”小艾撇了撇嘴,“用了不到一个礼拜,我给宝宝换纸尿裤时发现宝宝屁股大片大片地红了,仔细看有像湿疹一样的红点点,连同大腿内侧和腰间也有些泛红,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宝宝对纸尿裤过敏了。宝宝皮肤娇嫩,纸尿裤又不透气,加上天气渐渐热起来,清洁没做好还长期闷在纸尿裤里,自然就出现了红屁股。”
“纸尿裤过敏?那该怎么办啊?”小艾焦急地问道。
“既然小屁股已经红红的了,就不要再穿纸尿裤了,其实穿纸尿裤除了对爸爸妈妈方便些,对宝宝来说真没什么好处,尤其是男孩子,包在里面小鸡鸡都耷拉着,时间长了真不好。”
“也是,可是宝宝不穿纸尿裤那不整天要洗床单了?“小艾尴尬地笑着。
“对纸尿裤过敏的宝宝,我们可以有两个方法替代穿纸尿裤。一个是传统的办法,包尿布,就是你婆婆提倡的土办法,将我们旧的纯棉秋衣秋裤,剪成小片状,洗净当尿布用,另一个办法是,把尿。其实宝宝3个月左右,就可以通过大人发出‘嘘嘘’的声音来建立声音、姿势与大小便的条件发射。我儿子小时候一出生我采取此法,最初会尿床,但一段时间形成条件反射,成为了习惯,就不会尿床了。”
“可我哪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把尿啊?”
“男宝宝的小鸡鸡一立起来,硬了,就是有尿了,那时把尿特别容易。不过这样一来,你今后就甭想偷懒了。”我调侃道。
“唉,为了这个小祖宗,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对了,那宝宝现在的红屁股怎么办?梦梦,我知道你办法多,多指点我几招好不?”小艾装作可怜的样子哀求着。
“如果小屁股已经红红的,除了不要再穿纸尿裤外,可在红屁屁上薄薄地涂点痱子粉晾着。倘若感觉特别严重的,也可以去婴儿用品店或药房买些小儿专用的护臀霜轻轻涂于小红屁屁上。这样吧,我这还有个小偏方你试试,效果应该挺好的。就是把厨房常用的香油或橄榄油炒熟,等油凉后再用棉签蘸取轻轻涂于小红屁屁上。”
“那么简单?好的,我记下来了,回家就试试。”小艾满口答应。
在一番亲密私话后,各自离席回家前我又特别嘱咐小艾一定不能偷懒,在每次宝宝大便后一定要给宝宝洗洗小屁屁,然后用柔软亲肤的干毛巾擦拭后,再涂上护臀霜或宝宝润肤油。
不出几日,小艾发短信给我,“亲爱的梦梦,谢谢你的方法,我家宝宝的红屁屁不见了,今后一切向常常妈妈看齐!”看到小艾古灵精怪的短信,我会心地笑了。
防止宝宝溢奶,妈妈要先学会喂奶
生活中,我们不乏见到人工喂养或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喂奶过程中被呛到、奶从口鼻涌出的场景,有些甚至因为爸爸妈妈的缺乏经验与处理不当,引起吸入性肺炎及呛奶性窒息危及生命。那么我们该怎么防止宝宝溢奶和呛奶呢?
爱人带着常常去秋游了,我自己懒得一个人回家做饭,就在医院食堂简单解决了。刚刚坐下,修完产假刚回来的化验室同事菁菁端着买好的饭菜过来打招呼,“夏医生,方便我坐下一起吃吗?”
我微笑着调侃道:“在家养得怎么样?哟,好像胖了嘛。”
“可不是,胖了很多呢,我们科其他同事都改叫我熊妈妈了。对了,夏医生,跟你咨询个小事。最近我给我家宝宝喂奶时,感觉宝宝总是喝得很急,然后就会被呛到,有时呛到了会咳得很厉害。咳嗽时或者有时喂完没多久,宝宝就会溢奶,好不容易喂进去的奶从口、鼻涌出来,还有几次弄得呼吸也困难的样子,我都担心死了。”
“宝宝目前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出现呛奶和溢奶后食欲、精神如何?”我细问她。
“之前是纯母乳喂养,最近回来上班了,白天就只能少喝几顿母乳,掺和几顿奶粉。只是不论宝宝喝母乳还是喝奶粉,都会出现呛奶或溢奶现象,但食欲、精神还是不错的。你也知道这些方面我不是很懂的,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说明宝宝生病了。”
“宝宝食欲精神仍好,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何况宝宝吐奶、溢奶现象也是较为常见的,要知道宝宝的胃可不比大人,正常的胃部应当贲门相对略紧、幽门相对较松,这样食物才能安全通过。而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的,容量又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松弛,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况且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此外,除了生理原因外,喂养不当、喂前哭闹、吸空奶瓶、喂奶时奶头内未充满奶汁或者奶太急等,都可能造成宝宝溢奶或呛奶。”
“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这方面我真的该多看点书了。别说,虽说这挺常见的,我妈妈说我小时候也出现过,不过亲眼看到宝宝那么难受的样子,心里也挺怕的,生怕处理不好。夏医生,你家儿子当时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可有什么方法防止吗?”
“我儿子当年也出现过几次,那时我奶水很多,经常会出现奶胀,每次奶胀时我并非像很多妈妈一样立即给孩子喂奶,而是先挤掉或用吸奶器吸掉一些,等奶不喷射时再给孩子吃,这样可以避免奶太急引起宝宝呛奶。
“喂奶时,采取合适的姿势很重要,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溢奶的机会。喂奶过程中,妈妈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压在奶头上下两边,以免乳汁分泌过急而引起孩子呛奶,同时也可以避免乳头堵住宝宝鼻孔,妨碍呼吸导致窒息。
“喂奶后,一定要给宝宝拍嗝,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放到床上时也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右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这样就不容易溢奶了。”
“哇,想不到一个喂奶过程就有那么多学问。我回家后试着做做,不懂时再请教您。”菁菁开心地像得了什么至宝一样。
“好的,记得宝宝哭闹时不要直接喂奶,喂奶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奶量一次别太多,毕竟宝宝的胃容量还是挺小的,两次喂奶间隔也不宜太近。还有,喂完奶后可不要剧烈运动哦。”我离开前补充道。
“嗯,记住了,真是麻烦你了夏医生,连你吃饭时间我都不放过,呵呵。”菁菁不好意思地说。
晚上回家后,想起吃饭时菁菁说起的情况,我又给她发了个信息,把防止宝宝溢奶和呛奶的措施做了补充。
研究发现,当婴儿缺乏维生素A时,由于位于喉头上前部的会咽上皮细胞萎缩角化,导致吞咽时因会咽不能充分闭合盖住气管,也可发生呛奶。婴儿进食些胡萝卜汁、蔬菜汤或适当补充些鱼肝油及维生素A胶丸等,可有效改善因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呛奶症状。 另外,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孔的大小要适合,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宝宝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婴儿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调整喂养方式后,宝宝呛奶、吐奶症状也会减轻。
宝宝拍嗝要注意,倾斜竖抱就可以
周六下午,陪同弟媳妇及6个月大的小宝宝进行常规检查。在儿童保健候诊大厅里坐着不少带宝宝前来检查的年轻爸妈,还有不少爷爷奶奶。等候的时候我留意到坐在我右手边不远处的一位年轻妈妈正在给宝宝喂奶。
从略微生疏的喂奶动作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新手妈妈,之后的一幕更是让我的结论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宝宝喝了会儿奶后就开始转移注意力了,于是妈妈将其抱在怀里轻轻摇晃,像是要哄宝宝入睡的样子。不一会儿宝宝就开始吐奶,这位妈妈及家人全都慌了,除了一通乱擦,就是将宝宝翻过来拼命拍宝宝的背,结果宝宝大声哭闹起来,吐奶吐得更凶了。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走上前去让这位妈妈把宝宝轻轻竖抱起,使宝宝的身体与妈妈的身体形成约45度角,并告诉她静静等待就能行。这位妈妈疑惑地看着我,于是我解释道:“别担心,这个时期的小宝宝发生吐奶是很正常的现象。要知道,宝宝在3—4个月大之前,胃结构中贲门的收缩功能还未发育成熟,也还没能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如果吃得太饱,或喝奶时吞入空气又没有打出嗝来,就会发生吐奶现象。而要防止宝宝吐奶,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宝宝拍嗝了。”
“帮宝宝拍嗝?”孩子的妈妈将信将疑,转过头去问旁边陪同的男人,“老公,宝宝出生前你不是一直在看育儿书的,你会吗?”
“印象中似乎是有提到,不过我也就走马观花看了看,呵呵,还真不会,回去一定好好学。”爸爸尴尬地承认。
“喂奶后不要直接让宝宝躺下,也不能抱着宝宝摇晃,而是要帮宝宝拍嗝,这样可以排出宝宝吞入的空气。我来教你怎么做,以前我家宝宝喝完奶我就是这么帮他拍嗝的。”
“那太感谢您了,怎么称呼您,大姐?”新妈妈开心地问。
“她姓夏,是医生。”弟媳在旁立马插上话了。
“刚刚我告诉你的‘把宝宝轻轻竖抱起,使宝宝的身体与妈妈的身体形成约45度角,静静等待宝宝即可自然打嗝’是最新提倡的拍嗝办法,如果不喜欢,也可选用传统的拍打嗝办法,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拍打嗝时,五根手指头并拢靠紧,手心弯曲成接水状,拍在宝宝背上时不要漏气,而拍的力量应该是能引起振动、又让宝宝不感觉疼痛;
“2.宝宝吃奶后,轻轻将宝宝竖抱起,让宝宝靠在家长一侧的胸肩上,一手拖住宝宝的臀部,一手以上面的手势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使吞咽进的空气自然排出打嗝。
“记住,在拍打嗝时,以一定的力量将宝宝固定抱住非常关键,但是要注意不能遮住宝宝的口鼻。另外,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在试过几次之后,如果宝宝还是没有打嗝,可将宝宝换到另一侧肩膀再继续拍。”
“嗯嗯,我们看明白了,谢谢你夏医生。”
这时,身旁已经围了好几位年轻的爸爸妈妈。我告诉在场旁听的新手爸妈,只要宝宝的小肚子胀气,或多或少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所以,除了帮宝宝将已经吸入的空气排出体外,妈妈们也要多花点心思,比如注意喂奶姿势,新妈妈务必仔细学习各种哺乳姿势,在每次喂奶前先把姿势调整好,再让宝宝开始吸吮。
如果是奶瓶喝奶,在摇匀奶瓶时最好握住奶瓶侧身,以左右摇匀的方式进行,避免上下摇动而增加奶瓶内的气体,让奶中少一点空气,就可使宝宝在吃奶时避免吸入多余空气。
每一餐不妨分2—3次来拍打嗝,不要等宝宝全部喝完才拍。尤其遇到容易胀气、溢奶、吐奶或宝宝很饿的时候,在开始喂食之后不久就要先帮他拍打嗝,这样可有效避免胀气或吐奶。
“28号家长,请带宝宝到检查室门口等待。”分诊护士在候诊室门口叫唤,我忙带上弟媳和宝宝赶至检查室。弟媳一边走一边称赞道:“姐,你太牛了,今天不仅让他们开了眼界,连我也学到不少呢,你的这些经验招数多教我一些行吗?”我微笑着应允。
用自己一份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不正是我生活的追求吗?在此也希望所有的新手爸妈做个生活有心人,勤于将所学所知的育儿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养出健康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