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7506100000015

第15章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动物界的学问(4)

“鳄鱼的眼泪”经常被用来形容假慈悲的伪君子。这是因为鳄鱼在吞食猎物时,总是流着似乎悲痛的眼泪。近年来,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鳄鱼的“泪水”并不是怜悯或悲伤,而是它排泄出来的盐溶液。为了排掉体内多余的盐类,鳄鱼形成了以肾脏为主的特殊功能,它的“海水淡化器”——盐腺就在眼睛附近。

人们还发现海龟也有这样的情况。它们在登陆后,也会流淌出两行眼泪。它的盐腺与鳄鱼的盐腺一样,也是在眼睛的旁边,所以,人们才会将它排出的盐溶液当作眼泪。

有一些海鸟,如海鸥、海燕和信天翁等,会把海水喝进去再吐出来。原来它们的眼睛附近也有盐腺。盐腺排出来的盐液经过鼻孔流到鸟喙,又从喙尖上滴下来,看上去就像是喝了又吐出来一样。

据估计,目前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水分总储量的0.64%~3%左右。但全世界大约有20亿人仍生活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他们的饮用水严重不足。有国外学者曾经预言:2l世纪国与国之间争夺的将不再是版图,而是水。其实,人类可以从动物的海水淡化术中受到启发,对取之不竭的海水进行淡化,逐渐解决缺少淡水的问题。

十三、为什么颈鹿的脖子很长

很早很早以前,长颈鹿就撩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心。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有一种说法:长颈鹿是豹和骆驼的混合物,他们称长颈鹿为“驼豹或鹿豹”。

长颈鹿的身体并不比一匹普通的马长,但它的高度十分惊人,可达20英尺,这高度大部分来自腿和脖子。长颈鹿的脖子与人的一样,只有7节脊椎骨。长颈鹿的脖子长,脊椎骨数量少,所以不很灵活。长颈鹿要喝地上的水时就必须把四条腿劈得很开,这样它的嘴才能够得着。

著名的法国动物学家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祖先喜欢吃树木高处枝条上的叶子,总要尽力伸长脖子,于是它们的脖子便越来越长。长颈鹿这种奇特的外形,完全适应于觅食的需要。长颈鹿生活于草类稀少的地方,它仅以植物为食,因为身材高大,所以够得着高树上的叶子。

十四、大象真的会举行死亡葬礼吗?

非洲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传说:大象到了老年,在预知自己将要死支瓣时候,便会主动离开象群,独自跑到密林深处一个神秘的地方——大象墓园,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1978年12月,一位动物学家声称他在调查非洲象群的分布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场“大象的葬礼”。他看到在距离密林不到70米处的一片草原上,几十头大象围着一头雌大象。那头雌大象是一头患了重病的老象,连站都站不住了。它已经吃不了任何东西了,只是困难地支撑着身体。最后,雌象终于支持不住,倒在地上死了。这时,周围的象群发出一阵哀号,一头为首的雄象用自己的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并用鼻子卷起土块投到死象身上。其它的大象用鼻子把石块、泥木、枯草、树枝卷成团,投到死象身上。过了没多久,死象就被完全掩埋了,地面上堆起了一个土墩。为首的雄象用鼻子卷起土加在土墩上,用脚踩踏土墩。其他的象也跟着去踩那土墩,将它踩成了一座坚固的“坟墓”。最后,象群停止踩踏,开始围着土墩慢慢地绕圈。象群就这样一直走到太阳下山,才万分依恋地离开土墩,向密林深处走去。

这场罕见的“大象葬礼”引来了许多议论。有的动物学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大象这种神秘的“殡葬”行为。群居的大象可能会表现出对死去同伴的某种怜惜,就像前述动物学家观察到的那样,它们可能掩埋伙伴,或者为其收尸。有时候,大象也许会用长长的鼻子,把象骨和象牙卷起来放到某一个集中的处所去,这便是它们的“公墓区”。也可能因为象牙是大象生命的某种象征物,所以大象会拿走死去同伴的象牙。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要想证实大象有真正的“殡葬”行为,还缺少足够的确凿的资料,还是持谨慎态度为好。

前苏联探险家布加莱斯基兄弟,曾经根据“大象墓园”这个传说,去非洲的肯尼亚寻找象牙。有一天,他们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看见对面山上有许多白花花的动物尸骨,一头大象正摇摇摆摆地走到骨堆旁,哀叫了一声后就倒地死亡了。他们确定那里就是大象的墓地,立刻向那里奔去,却在途中遭到了野兽的袭击,前面又是深不可测的沼泽,他们只好返回。

因为没有值得信任的人真正去过那里,人们一直怀疑大象墓地传说的真实性。很多学者认为,自从象牙成为贵重商品后,在非洲流传的那些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神秘说法,就变的不可靠了。特别是当法律禁止猎杀大象后,一些偷猎者故意宣传“大象墓园”的传说。他们在探险、科学考察的名义掩盖下,肆意捕杀大象、获取象牙,事后却说自己是在“大象墓地”中找到象牙的。

看来,人类应该进行一些真正的科学考察,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大象,更好地保护它们。

十五、飞鱼为什么会飞?

一般说来,鸟是在空中飞的,鱼是在水里游的,但是有的鱼不仅能在水中游,甚至还能在空中作短暂的飞行呢!飞鱼就是这样的一种鱼。

飞鱼会飞和它的鳍有关。飞鱼长有一对发达的胸鳍,其长度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其宽度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一,腹鳍也比较发达,尾鳍下叶比上叶长,这些鳍使飞鱼具备了飞行条件。当由胸鳍产生的上升力和尾鳍产生的前进力合在一起时,飞鱼就能离开水面飞行了。

飞鱼飞翔的目的主要是自卫,以逃避凶猛的鱼类和海豚的追赶。如海中的鲨鱼,常常追逐捕食飞鱼,因此,有飞鱼成群飞翔的海区,常有鲨鱼群体出没。除了避敌飞翔外,它们在兴奋时也时常成群飞出水面,并发出如鸟飞时呼呼的振翼响声。

每年的四五月份,飞鱼从赤道附近到我国的内海产“崽”,繁殖后代。它的卵又轻又小,卵表面的膜有丝状突起,非常适合挂在海藻上。渔民们根据飞鱼的产卵习性,把许许多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在海中,重重叠叠的渔网使飞鱼自投罗网,在网中产卵。

十六、企鹅为什么不会迷路

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它以海洋生物为食。南极是个生存条件极为严酷的地区,不要说生活,一般动物连生存的可能都没有,但企鹅却在那里一统天下,繁衍生息,它具备哪些先天条件可以适应南极的环境呢?科学家经过多种考察和研究,初步提示了企鹅的生活规律,但更深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科学家们在南极发现,那里的企鹅每到冬季就出海,到未结冰的地方去捕鱼为生;等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们又长途跋涉,回到自己的故乡,并且准确无误。这一段距离足有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要知道,南极洲是一片茫茫雪原和冰川,没有任何目标可供企鹅识记。

为了揭开企鹅识途之谜,科学家们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捕捉了5只未成年的企鹅,在它们的身上做了标记,然后把它们转移到距离它们的故乡1900千米以外的被冰雪覆盖的5个不同地点放掉。1个月以后,它们靠步行、滑行和游泳,穿越没有任何标志的冰川雪原,一个不少地回到了故乡。

这使科学家们困惑了。本来,人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对候鸟往返、动物迁徙、鱼类洄游等现象进行研究,可至今还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企鹅这种独特的识途能力又向科学家们提出了挑战。为解开企鹅识途之谜,各国的动物学家纷纷奔赴南极进行研究和观察。在南极洲,科学家们做了各种各样的试验。有人在远离企鹅故乡几百千米以外的地方,将一只只企鹅分别放进洞穴里,在上面盖上盖子。那里一马平川,没有任何标记和特征。然后他们在三个不同位置的观测塔上观察放企鹅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企鹅从洞里出来了,起初,那几只企鹅不知所措地徘徊了一阵,随后就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同一个地方——它们的故乡所在的方向。

经过多次观察,科学家们初步认定,企鹅识途与太阳有关,而与周围环境无关。它们体内的“指南针”是以太阳来定向的。但是,企鹅要想用太阳来定向,它就必须具备与太阳相配合的体内时针,以便能从某一特定时刻的太阳位置来推定出哪儿是它们的家乡。

十七、大马哈鱼是怎么回家的?

在水生动物中,有很多长途跋涉的“旅行家”:大马哈鱼不远千里回归故乡;大洋游子“金枪鱼”总是定期洄游,从不失约;鳗鲡鱼旅行到千里之外去营造“爱情伊甸园”;大海龟在海中遊游数年也从来不会迷失方向……这些“旅行家”们出没于江河湖海之间,与激流、恶浪、险滩、暗礁勇敢地搏斗,执着地重返故乡。

中国东北黑龙江是大马哈鱼的产卵地之一。当大马哈鱼在这里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后,就会耗尽能量而死去。这时,幼鱼就会离开故乡,游出黑龙江,绕过库页岛,穿越千岛群岛,横渡鄂霍次克海,最后来到日本东北部的大洋中住下来。4年以后,它们就会结伴重返故乡。经过那么多年,大马哈鱼是靠什么找到回家的路的呢?

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在距离西雅图湾24千米的地方有一条呈Y形的小河,每个河汊中都住着一个大马哈鱼的家族。科学家趁大马哈鱼返乡时,捕捞了一些鱼,在其中一半鱼的鼻子里塞上了棉花,同时在鱼体上做了记号,然后在小河汊的下游放掉捕捞到的鱼。被塞住鼻孔的大马哈鱼晕头转向,找不到回家的路线,而没有被塞住鼻孔的大马哈鱼仍然顺利地回到了故乡。

后来,又有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类似的实验。他们从威斯康星州中部的一个孵化场中捕了1600条大马哈鱼的幼鱼,然后他们把这些幼鱼送到很远的地方。其中的800条幼鱼被放在一个加有化学药剂的水族箱里,而另外的800条则养在未加任何化学药剂的水族箱中。第二年秋季的产卵时节到了,科学家们在通向湖中的一条小河中滴入了少量的那种化学药剂,后来这条从河中捕捉到的212条大马哈鱼中,有185条是用化学药剂处理过的,只有27条是未经处理的鱼。原来,大马哈鱼能把自己故乡的土壤、植物、动物或其它的气味长久地记住,然后凭着嗅觉寻找这些气味,重返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