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7506100000017

第17章 铁树为什么难开花——植物界的学问(2)

原来,用来把树干下部刷白的东西叫刷白剂。刷白剂的主要成分是石灰乳,还有食盐、大豆粉、石硫合剂。植物冬季涂刷白剂,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预防寒害冻害,另一方面预防病虫害。大家都知道,冬季天气寒冷,但是,白天太阳出来时总会暖和许多。所以,我们喜欢冬天晒太阳。可是,植物晒太阳并不像我们那样可以自由选择。太阳下山后,植物不管多冷,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这样,白天热,晚上冷,并且冷热差异很大,植物最容易冻伤。植物刷白后,白色可以反射白天的太阳光和各种辐射,避免植物体内温度过高,大大减弱了白天与晚上的温度差异,避免植物受到突然变温的伤害。

另外,秋后初冬,许多昆虫喜欢在老树皮的裂缝中产卵过冬,刷白剂对许多害虫有杀灭作用。

十三、杨柳也能做“变性”手术?

每逢春季,杨柳飞絮成为北方不少城市的一道风景,然而大量飞絮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导致皮肤过敏,刺激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还可能对电器设备的运行造成损害。

1973年,北京市园林局购买了一批毛白杨雌株,由于该树种树干挺拔、生长快、树冠美观且易成荫,北京市林业局、公路处等部门也相继购买了一大批,没多久北京城里便杨柳遍布了;然而雌性杨柳进入成熟期后的飞絮问题,在当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面积的砍伐更换并不现实,近来有关部门正在应用一种‘杨柳变性技太’,将有望解决这一困境。”相关园林专家介绍说。

所谓给杨柳“变性”,就是在树干注射抑止剂,抑制雌柳生飞絮;技术人员将柳树的细枝末节都剪除,留下主干;然后在高位截除,嫁接上不飞絮的金丝垂柳,这也就相当于给柳树做了“变性手术”。

技术人员采用高接换头技术和树干注射技术对市内的部分杨柳树进行“变性手术”,目的是使雌性柳树转变为雄柳,以降低杨柳飞絮所形成的生物污染。据北京市园林科研所植保研究室主任车少臣介绍,高位嫁接是园林种植中经常使用的技术,通过嫁接,使杨柳换种,以此达到雄柳代替雌柳的目的;而注射抑止剂主要是抑制雌柳花芽的形成——我们常说的飞絮,其实是杨树和柳树产生的一种雪白的羽绒状花粉。

注射的药剂,本身就是植物体内含有的物质,我们只是通过注射来加以强化,而且这种抑止剂尽管抑制树木的繁殖生长,却可以促进其营养生长,改善树木的景观,所以对城市的树木来说是有益无害的,对其他动物也都是没有危害的。

一、枫叶为什么会变红

深秋时节,满山的枫叶一片火红,宛如流丹,呈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象。枫叶原来是绿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慢慢地变红,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叶子里除了有使叶子呈绿色的叶绿素外,还有红色的花青素。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素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春夏季节,阳光和水分都很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绿素十分活跃,所以树叶呈现绿色。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叶子里的叶绿素被破坏而逐渐消失。这时,红色的花青索激增,存在于枫叶的表而细胞中,遇到阳光后,树叶就会变红。

那么,花青素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由于光合作用,树叶合成淀粉,淀粉又变成葡萄糖,分别输入树木植株的各个部位作为养料。随着气候转凉,叶子输送养料的能力逐渐减弱,树叶中所含的水分也在逐渐减少,唯独葡萄糖还滞留在叶片里,糖分积累多了,便形成了花青素。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增高,枫叶就会渐渐地变红。

二、雨后春笋为什么长得特别快?

有个成语叫“雨后春笋”,这是形容某种新事物的大量涌现和蓬勃发展。因为,一场春雨过后,几天工夫竹笋就长成了高高的竹子。

竹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地下茎既能贮藏和输送养分,又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这些茎上的芽,在出土之前已贮足了各种生长必需的养分,到了春天天气转暖时,就会向上破土而出,外面包着笋壳,我们就叫它“春笋”。

但在这个时候常常因土壤还比较干燥,水分不够,所以春笋还长得不快,有的芽还暂时停在土里。

一旦遇雨,水分充足了,春笋就会破土而出,迅速成长。

三、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一棵小树,随着植株长高,它的树干会慢慢地增粗。若干年后,这棵树的树干就会长得很粗,成为有用之材。可是,竹子就不一样了,它的茎一钻出地面,似乎就定了终身,只能保持原来的直径,再也不会长粗。那么,竹子为什么不会长粗呢?

竹子长不粗的原因在于它没有形成层。一般树木在树皮与木质部之间,有一层薄薄的但分裂能力很强的细胞,这层细胞叫形成层。春夏季节,气候温暖,是形成层细胞最活跃的时候,它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这样,树干就增粗起来了。

由于竹子的茎中没有形成层,无法像树木一样进行细胞分裂,所以它只能靠扩大细胞来增粗。竹子刚出土时,细胞还很活跃,还能长粗一点,到了一定程度后,由于细胞逐渐老化,就再也长不粗了。

四、竹子为什么不年年开花

竹子和稻、麦等是近亲,都属于禾本科植物。稻、麦等作物年年开花,可是竹子花却很少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还要从有花植物的生活周期谈起。

有花植物从种子开始,经过萌发、生根、生长、开花与结实等过程以后产生了种子,这就完成了一个生活周期。有些植物在一年或者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生活的周期,植株也会随着死亡。这类植物是一年生植物;有些植物在两年或者跨过两个年关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生活周期,植株跟着死亡,这类植物是二年生植物;有些植物需要经过几年生长以后,才会开始开花结实,这种植株能够生活多年,这类植物属于多年生植物。竹子尽管生活多年,可是不像其他的多年生植物那样,在一生里能够多次开花结果。竹子只能开一次花结一次果,结果以后植株就会死亡,所以竹子属于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

那竹子要生活多少年以后才会开花呢?

这谁都说不清楚。竹子通常在平常年景都不会开花,只有遇到了反常的天气时,才会大量地开花结果,从而产生出生活能力强的后代,来适应新的环境。有人曾经做过一次试验,用覆盖法来减少雨水下渗到竹蔸,或者挖开竹蔸下面的泥土,使竹子处于干旱的状态,结果有些竹子便开花了。

竹子在开花以前,出笋减少或者不出笋了,叶开始枯黄、脱落,开花结实以后,养分消耗干净,植株也就枯萎而死了。

或许你会问:竹子为何会连片开花,开花以后连片死亡呢?竹子是竹连鞭、鞭连竹的植物。鞭就是竹子的主茎,埋在地下,竹是主茎的分枝,长在地上。一丛竹或者一片竹林,看起来它们互不相干,其实地下的竹鞭都是纵横交错的,能够互通养分。所以,竹子的开花与死亡经常连结在一起。

竹子开花会给竹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种竹人全都不希望竹子开花。除了不能抗拒的自然条件以外,一般对于竹林都会加强管理,常常松土、施肥、防治病虫害以及合理砍伐更新等,能够令竹林长期处在营养生长的阶段,推迟竹林开花的时间。假如发现竹林里有开花的植株,应该及时把它砍除,并且对竹林进行松土、施肥,可以防止开花植株的蔓延。

五、洋金花为什么能使人麻醉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曾用“麻沸散”作为麻醉剂,为病人施行刮骨疗毒、剖腹割肠等手术。根据考证:“麻沸散”中的主药就是洋金花。

洋金花里含有一种麻醉成分叫东莨菪碱。它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物质,对人的神经有很高的亲和力。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意识和知觉要靠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进行,在我们的大脑中有许许多多个神经细胞,相互之间进行着错综复杂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必须依靠神经末梢释放一种化学物质——递质与另一个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这好比你想把一件事告诉远方的朋友,只要写一封信寄去就可以了。这个递质的作用就像信差不多。但东莨菪碱进入人体以后,却抢先占据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使递质无法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正像你那远方的朋友刚巧在忙着干别的事,连信也没有看,当然不会知道你告诉他的是什么事情。当大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一旦受到阻碍。人也就失去知觉和意识了。

洋金花就是这样来使人麻醉,一直要等到在体内的东莨菪碱被分解和排泄掉,人才会恢复知觉和意识。根据这个道理,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制成了一种新药叫“催醒宁”,它可以帮助增加体内递质的数量,等于增添了兵力,可以把已被东莨菪碱所抢占的受体夺回来,重新沟通了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人也就很快地觉醒了。

当然,这种麻醉和催醒的原理是很复杂的,还有很多奥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

六、植物也能欣赏音乐?

在植物世界里,真是无奇不有。比如,有吃动物的猪笼草,有剧毒的箭毒木,有羞羞答答的含羞草,有不停摆动的跳舞草……最近,植物学家们又发现了会欣赏音乐的植物。

法国农业科学院声乐实验室的第一位科学家,让一个正在生长的番茄每天“欣赏”3个小时的音乐,结果这只番茄由于“心情舒畅”,竟然长到了2千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番茄。英国科学家用音乐刺激法培育出了5.5千克的甜瓜和25千克的卷心菜。日本山形县先锋音响器材公司下属的蔬菜种植场种植的“音乐蔬菜”,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味道也有改善。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植物不仅能“欣赏”优美的乐曲,而且也讨厌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噪音。我国清代诗人侯嵩高写了一本书,其中记述了一则“弹琴菊花动”的故事。书中说,他十分喜欢弹琴种花,有一天夜里,他点蜡烛弹琴,当他弹得十分起劲的时候,书房里的菊花也随着悠扬的琴声“簌簌摇摆起舞”。

1981年,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尚勇乡附近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一棵会“欣赏”音乐的小树,当地人管它叫“风流树”。人们发现,在风流树旁播放音乐,树身便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曳摆动,翩翩起舞。令人惊奇的是,如果播放的是轻音乐或抒情歌曲,小树的舞蹈动作就显得婀娜多姿;如果播放的是嘈杂的音乐,小树就不动了。

七、为什么叶面上会出现露珠?

在温暖季节的清晨,人们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物上经常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也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露珠是怎么形成的呢?

露的形成原因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以上罢了。在0℃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

八、到底什么是花?

说来也怪,我们观赏一棵植物时常常赞美它的“花”,而实际上我们观赏的“花”很多时候并不是花!如果我们把植物上生长的五光十色的东西都认为是花,那就大错特错了。

比如说,山茱萸“花”的花瓣春天开放,但那根本就不是花瓣。水芋上的白色叶鞘也不是花。一品红又是一个例子,它的红艳艳的“花”实际上是叶子而不是真正的花。

另一方面,草尖上的须芒倒的的确确是花。未成熟的谷穗实际上也是花。植物学家认为,花是植物中具有产生花粉或种子、或是既产生花粉又产生种子这种功能的繁殖器官。只有产子植物才会有花。同时只有植物中的那些与种子的生成密切有关的部位,才能被认为是花的组成部分。

花为什么会有香味呢?原来所发出的具体香味是由所含挥发油或其他各种组合物的化学成分决定的。当花瓣中含有某种精油时,花就会具有芳香气味。这些精油是植物在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物,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这些复杂物质在一定条件之下分解生成挥发油。就是说,这种油容易挥发,而挥发时我们便能闻到它散发出的芳香气味。

不过,不只是在花中才有挥发油,叶子、树皮、根、果实和种子里也常常含有挥发油。例如,桔子和柠檬就在果实里含挥发油,扁桃在种子里含挥发油,锡兰肉桂在树皮里含挥发油,等等。

九、花朵为什么能制成香水

人类对香水的喜爱,自古有之。今天,人们从花中取得香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木框中装上玻璃,玻璃上涂有一层精炼的猪油,猪油上铺满花瓣,然后把木框一个接一个堆起来。花瓣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换上新的,直到猪油吸收了足够的香料为止。

另一种比较进步的方法,是用溶剂把花瓣中的香料吸出。溶剂可不断地在新鲜花瓣中流过直到其中的香料达到饱和状态,然后用蒸馏法除去溶剂。并用酒精净化香料。

其实,花只是制造香水的原料之一,杉木、檀香木、桂皮、没药(一种有香气带苦味的树脂)和其他芳香性的树脂都可制香水。此外迷迭香、熏衣草、薄荷、天竺葵、百里香等植物的叶子;橘子、柠檬、菜姆等果实的皮;还有鸢尾草的根都是制造香水的原料。以香味著名的花朵有玫瑰、紫罗兰、茉莉、菊花、夜来香和黄水仙等。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香水,很少是纯粹的植物香料,大多是以少量植物香料配合动物和合成原料制成的。利用化学方法甚至能制出自然界中也难有的芬芳花香。

十、为什么很少有黑色的花?

鲜花烂漫的季节里,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火红的杜鹃……竞相怒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花儿这么艳丽多彩,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的秘密就在花瓣的细胞里存在着的各种不同的色素。如果花是红的、紫的或蓝的,那是因为花里含有一种“花青素”色素的缘故。

由于这种色素对温度、酸碱度很敏感,只要周围环境变化,它就发生变化。

“花青素”遇到碱性物质就呈现蓝色,遇到酸性物质就变成红色。

如果花是黄的、浅黄的、橙黄的或橙红的,那是因为花里含有“类胡萝卜素”的缘故,它的种类很多,有六十多种,“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色素配合,可以形成更多颜色。

花朵万紫千红中却很少见到黑色的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太阳有关。大家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光波长短不同,所含的热量也不同。而花的组织,特别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容易被高温烧伤。自然界中红花、黄花、橙花之所以比较多,是因为它们能够反射阳光中含热量较多的红光、黄光和橙光,不致被灼伤,有自我保护的作用。而黑色的花却能吸收全部的光,容易受到伤害。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黑色花便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种了。

十一、为什么植物也会“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