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华趣味语文(青少年版)
7514200000010

第10章 多味谜语(2)

孔子收徒

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原名仲由,他自幼好学,喜文爱武。一天他到井里打水,正好孔子路过此地,因为口渴难耐,孔子便向仲由讨口水喝。

仲由看了看孔子,也不说话,一边舀了水,一边把扁担横放在井口上,自己站在井旁,先让孔子猜这是一个什么字,谁知这个大圣人猜了半天,竟没有猜出。仲由笑着在地上写了一个“口”,再在“口”上加了一竖,又在边上添了一个“人”旁,孔子恍然大悟。

孔子接过仲由递过来的水,边喝边夸仲由聪明。他觉得仲由可爱颖慧,就收他做了弟子,还特地给他取字叫“子路”。

解谜话相思

一日,大才子赵明诚外出参加朋友举办的诗会,偶与词苑新秀李清照邂逅。二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由于封建婚姻要父母包办,赵明诚回到家中便食欲大减,形容渐瘦,以至卧床不起。

其父赵侍郎闻讯从汴京赶回家,见儿子骨瘦如柴,呻吟不已,十分焦急,问儿子想吃什么。赵明诚说:“昨夜梦见一游方道士,为儿开了一剂方……”

赵父忙问:“那仙人开了哪几味药,待为父派人从速买来!”赵明诚怯生生地说:“因在梦中,孩儿未得片纸,但药单所列方剂,儿仍记得。”说罢,低声吟道:“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麻除草麻,芙蓉开新花。”

赵父是位翰苑名贤,此谜有何难解,当即笑曰:“你这不就是想做‘词女之夫’吗?这事好办,为父即刻派人去办!”

结果,赵明诚的病很快就好了。

秦观求婚

“苏门四学生”之一的秦观与大文豪苏东坡来往甚密,苏东坡很赏识秦观的才华,秦观因常去苏家,也暗暗爱上了苏东坡美貌多才的妹妹苏小妹,但欲求婚又不好开口。

这是一年九九重阳节,苏东坡邀秦观同往秋香亭饮酒赏菊,两人边饮边谈,非常投机。酒至半酣,苏东坡忽然转过话锋,问道:“贤弟才貌并秀,因何至今不择佳偶?”

秦观笑着对苏东坡说:“人非草木,弟又岂能无情,我的心中早慕一位绝世才女,唯难以启齿而已。”

苏东坡追问:“不知贤弟钟情于谁家淑女?”

秦观沉思片刻回答道:“我有一字谜,请仁兄一猜。”说罢把酒一饮而尽,即赋一词:“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醉,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苏东坡一听,拍手笑道:“这是‘苏’字(旧写为‘蘇’字),原来贤弟相中了舍妹,这好办,包在愚兄身上了。”于是,他穿针引线,终于成全了秦观和苏小妹的婚事。

孺子可教

元朝末年,刘伯温辞官回乡,在家乡开了一个塾馆,以授徒为乐。一天,他带着学生们出去郊游,在路上偶有所感,便说:“我出个字谜你们猜猜。”

黄鹤楼,鲁班修,灵芝草,被人偷。

骑龙乘鹤由他去,八仙过海各自休。

学生们都动脑想了起来。一个学生说:“我看这个字‘竖看像根柱,横看像架梁,世上数状元,就是不成双’。”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这个字是‘兄弟排行它在先,年年月月它在前,孤孤单单它独眼’。”

又一个学生笑着说:“老师这个字‘不在上边,且在下边,正在两头,卡在中间’。”

刘伯温听了学生们的对答,非常满意。他们不仅猜出了谜底是“一”字,而且用不同方法各制出一则非常贴切的谜面来。

于是,刘伯温笑道:“孺子可教也。”

苏东坡索物

一天,苏东坡早上起床后,忽然想到家里的一样东西没有了,而他一天也少不了这东西,他记起佛印曾讲起过让他去寺里取。于是,他叫侍从头戴草帽,脚穿木拖鞋向佛印索要这样东西。侍从不解。苏东坡说:“你尽管去取,佛印自然知道。”

侍从到了寺里说明来意,佛印一看侍从的打扮,就去橱里取下一包东西交给他。回来的路上,侍从悄悄打开一看,不觉笑道:哟,原来是茶叶。他终于明白了苏东坡让他戴草帽和穿木拖鞋的用意了。

苏东坡回信

北宋时,有几位聪明好学的书生,久闻苏东坡学士的大名,慕其才华,很想拜在苏东坡门下,向他求教。但素不相识,又怕被拒之于门外,便先写了封信恳求苏东坡接见。

不久,他们便接到了苏东坡的亲笔回信,拆开一看,纸上仅写了一个大大的“笕”字。书生们看后,无不笑逐颜开,第二天便起程前往。原来这个“笕”字拆开来是“个个见”的意思。

诸葛亮猜谜

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总要想办法难倒诸葛亮。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喝酒,还未开宴,周瑜对诸葛亮说:“不才有一字猜不出,要请教先生:有种人,再多一点就没有了。请问,这是什么人?”

诸葛亮笑着说:“那是土人。”

周瑜一愣,又说:“不对!我指的是十个大人呀!”

诸葛亮说:“我猜的却只有两个人。”

周瑜又说:“先生错了,我说的是一个人。”

诸葛亮说:“不过,这一个人专门指的是天下男儿。”

周瑜知道自己难不住诸葛亮,只好笑着说:“先生果真不凡,不才钦佩之至。”说着忙把诸葛亮让到上座。

诸葛亮和周瑜讲的谜底都指的是一个“夫”字。

天下第一味

一年初春,三个举人在赴京赶考途中相遇,结伴北行。走累了,三人坐在一棵大树下歇足。

一位四川举人心头一动,拱手笑道:“二位才子,你我今日幸会,委实难得,现已时近中午,大家肚内皆饥,唱起了‘空城计’。小弟请问二位仁兄,何谓天下第一味(位)?”

浙江举人笑云:“这还用问,当然是我家乡名菜糖醋肉排味道最为香酥脆甜,堪称第一!”

另一位广东举人听后矜持一笑,摇了摇头,然后说:“蛇肉之鲜,‘龙虎斗’之味美,更胜一筹!”

四川举人听后哈哈大笑日:“二位仁兄皆未猜中!”接着解释道:“天’下为‘大’;第一者,头也,故天下第一位菜为‘大头菜’。”

那两位举人一听,拍手叫绝,连说:“妙!妙!”

本穴世界

据载南宋灭亡后,以遗民自居的名士郑思肖隐居苏州,不肯为元朝尽职,又自号“忆翁”,表示对宋朝的思念。

有一次,书画家赵子昂去拜访他,他对赵子昂身为宋朝宗室而出仕元朝十分不满,便让仆人给候在门外的赵子昂传话:“我家主人说,要见他,就得先把门匾上的隐义猜出来。”

赵子昂抬头端详,匾上写的是“本穴世界”四字。一看,好像隐仕躲在洞里的自喻。可是,用猜谜术中的移位法来扣底,把本字下面的十移至穴中,不就是“大宋世界”吗?做了元朝的官,还有何面目进“大宋世界”?

赵子昂满脸羞愧,一言不语地掉头走了。

曹操选婿

相传,曹操有个姣俏之女,因无合意的才郎而迟迟未嫁。其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位高权重,谁不想高攀这门亲事?上门求婚者皆为王孙公子,可是曹操却一个都看不中。后来听说沛人丁仪,字正礼,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是个出名才士,便派人去请丁仪来官邸一会。

儿子曹丕向父王劝谏:“听说丁仪虽有才学,但其貌不扬,妹妹的终身大事非同一般,请父王三思。”

曹操听后,严肃地说:“用人唯才是举,择婿也应德才兼备,为父只看真才实学,不重外貌,不求十全十美。”

第二天,丁仪应招而来。宾主相互寒暄礼毕,曹操便开始试他的才学。

曹操先捋须吟道:“一字九横六竖,问遍天下不知。有人去问孔子,孔子猜了三日。”问丁仪是何字。

文思敏捷的丁仪不假思索马上答道:“是‘晶’字。”

曹操微微一笑,取出早已写好的字条,只见上面写的是:“道士腰问两柄锤,和尚肋下一条巾,虽是平常两个字,难倒不少读书人。”

丁仪略思片刻,含笑在“平常”两字上点了两点。曹操点了点头,见他才思敏捷,反应快,于是把他留在相府,择日完婚。

杜甫对药斗地痞

诗圣杜甫离开草堂茅舍,带着全家乘舟东下,漂泊到四川奉节县,在沙头镇开了家“百草堂”中药铺,以此维持生计。

一次,镇上有个地头蛇想刁难他,于是找个刁才写了张“药单”上门取闹,扬言要单方捡药,若缺一味配不齐,就要砸烂杜甫招牌。

诗圣瞪了地痞一眼,伸手接过药单,只见上面写着:“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他当即走进内间,拿出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粒鲜李子和一颗干桃放于柜上,冷冷一笑后喝道:“拿去!”

那地痞疑惑不解,龇牙大嚷道:“这,这算什么药?”

杜甫冷冷一笑,然后疾言厉色地说:“你竖起耳朵听着:这萝卜干乃‘甘罗’之意,甘罗十二为丞相,可谓行运早;这生姜牙乃‘姜子牙’之比,太公82岁遇文王,岂不是行运迟。这新鲜李子虽甚酸涩,此时却都是街门上的俏货,正行运之时;至于这隔年干桃,早经雪冻霜打,称不得鲜果,只能入药,已不行运了。”

那地痞一听,哑口无言,只好自讨没趣地灰溜溜离开了百草堂。

父女谜破谜

宋代女才子朱淑贞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女诗人。她自幼聪慧,勤于读书,文章幽艳,才色娟丽。

朱淑贞生于仕宦家庭,家有东园、西园、西楼、水阁、桂堂。其父曾宦游浙西,喜欢收藏金石、书画、古玩之类。

一天,老父亲从衙门回到家中,独坐解乏,忽听得账房传来微微声响,他灵机一动,唤来女儿淑贞,捋须笑曰:“老父素闻女儿笔墨秀逸,颇有才思,今借酒兴赋一诗谜试试于你。”吟道:

一宅分成二院,五男二女当家。

两家打得乱如麻,打到清明方罢。

朱淑贞莞尔一笑,说:“爹,小女也和一首。”旋即吟道:

圣仙抛下一块砖,砖上果子万万千,

谁能拿得果子起,人要聪明手要尖。

老父亲一听,哈哈大笑曰:“吾女才思敏捷,果非虚名。”

原来翰墨人家的妇女俩所咏的是同一物—算盘。

范仲淹应对猜谜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少时孤贫,只好到醴泉寺一间空房去读书。寺前有一片苍翠的竹林,山下溪流环绕,环境幽静。范仲淹在这里读书异常勤奋,经常独自挑灯到深夜。

他生活十分贫苦,每天晚上用粗米煮一锅粥,等到凝冻以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充饥;没有菜,就沏上一些盐水浸泡的野菜,用来佐餐。这就是被后人传为佳话的“断齑画粥”的故事。

冬去春至,不知不觉范仲淹已在醴泉寺苦读了三年,寺中长老想试试他的学问,于是口占一联:“芳草春回依旧绿”,令其应对。

范仲淹欣然接对道:“梅花到时自然香。”长老听罢连声称好。二人踏着黄昏暮色,来到翠竹苍苍,巨石错列的后园,长老略思片刻,又制字谜一则:“竹林高高留僧处。”

才思敏捷的范仲淹细细一想,拱手回道:“妙哉!妙哉!”接着说出谜底“等”字。

那长老频频点头,笑道:“尔可出山求仕了。”

但愿人间家家如此

一年新岁,杭州西湖总宜园举行灯节灯谜盛会,吸引了许多游客。

正巧,江南才子徐文长路过园门口,只见一群人拥挤在大门口,在昂首观看高高悬挂的一首诗谜。又见一群文人墨客立在旁边摇头搔耳,苦苦思索。徐文长上前一看,只见上写:

二人抬头不见天,一女之中半口田;

八王问我田多少,土字上面一千田。

徐文长读罢微微一笑:“不难,不难。”

文人墨客一听,围上来说:“请讲,请讲。”

徐文长却未正面破谜,只说了句:“但愿人间家家如此。”便嬉笑而去。

原来,诗的每句各蕴一字,联起来即为“夫妻义(羲)重”四字。所以徐文长说“但愿人间家家如此”。

伍子胥以谜回谜

战国时,有个文武双全的伍子胥。他第一次上朝时,在殿前刚举完千斤鼎,君主又传谕试才,结果,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

相国见伍子胥文韬武略确实不凡,但不知他才思是否敏捷,于是沉吟了片刻之后,口占四句,要伍子胥猜是什么字。

兄与弟同姓,弟与兄同名。

兄有荫山秀,弟有万里明。

伍子胥见老相国一考再考,不信任自己,心里有些不高兴,他明知其谜底,也不直接回答,而是笑曰:“老大人,你且听我念四句。”说罢吟道:

霜有雪没有,箱有柜没有。

你有我没有,立功自会有!

老相国一听,大惑不解,支支吾吾。

伍子胥连连拱手:“失敬,失敬。”

其实,相国与伍子胥的诗谜谜底,都为同一个“相”字。

美如茉莉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有位诗人兼画家名叫金龙。他为人磊落,生性浪漫,爱怡情山水。

一天,某雅士在扬州西湖旁的平山堂宴集文朋诗友,金龙也应邀赴宴。

金龙在去往雅士家的途中,见从湖旁小角亭中走下一位俏丽村女,只见她腰不束而自细,唇不点而艳红,眉目清秀,顾盼生辉,金龙不禁暗自叹道:“脂粉不施,天然素雅,真乃绝代佳人也!”

金龙一走入那雅士客厅,诙谐笑曰:“酒与文人夙有不解之缘,低吟浅酌有利笔耕,快快拿酒来!”他先喝了几口酒,然后要来笔墨纸砚,嘻嘻笑曰:“适才路上遇一天仙般的绝色女子,待我们以花喻之。”旋即挥毫作画一幅。画毕,在左上角题诗一首:

纤小淡白气味芳,不及芍药上红妆。

花茶待客成新赏,更觉口泽一缕香。

原来画家金龙将那丽女比做茉莉花。

《玉房怨》

清朝末年,有位年轻女子叫顾春,是位才华出众的词苑新秀。

顾春妙龄之年,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富家子弟。婚后不久,那纨绔子弟便对顾春十分冷淡,常常彻夜不归。

一年元宵,顾春独坐玉房,百感交集,取来笔墨香笺,用独自的方式填了一首《玉房怨》。词云: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

问苍天,人在谁家?

恨玉郎,全无一点真心话!

叫奴欲罢不能罢。

吾今舍口不言他?

论交情,曾不差。

染尘皂,难说情白话。

恨不得一刀两断分两家。

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

我今设一计,教他无言可答!

这首《玉房怨》传出后,文人雅士争相传抄,有位才子赞道:“才女为情造文,不仅词如鼓琴声声见心,而且有趣!”于是举笔在每一句词后面批了一个字,然后对诗友说:“此乃谜底!”

每句暗含一个数字,连起来即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沈恭三破谜济道士

过去江淮一带有个足智多谋的奇人,大名沈恭三。有一天,他经过一家药铺,看见老板伙计正围着一个道士哄笑。原来这道士扭伤了腿,想讨一张膏药。老板出了个谜语,说是猜中了奉送膏药一贴,否则不给。那个谜叫“同堂四世喜添丁。”

沈恭三说:“这有何难,不就是贵店里的五倍(辈)子吗?”

老板无奈,只好拿出膏药,但想了想不服气,又取出一块银子道:“还有个谜语,叫‘婆媳两人并枕睡’,你若猜出来,这银子也归他。”

沈恭三听罢,抓过银子拉起道士就往外走。老板急叫:“你还没猜出来!”沈恭三头也不回地说“没功(公)夫(妇)!”

老板张着嘴巴,却说不出话来。

郑板桥作诗应顽童

一日,清朝著名文学家郑板桥路过一山村,见私塾学堂里传出打闹声,便走了进去,劝道:“孩儿们,要珍惜光阴勤奋读书,不可乱来。”

一顽童见来者布衣模样,便眯眼讥笑道:“难道你也知圣贤之书?”

郑板桥笑日:“略知一二。”

“那一定会吟诗作赋喽?”

“偶尔作作。”

“那好!”顽童听后指了指学堂厨房中的一个水壶,说道:“你以它为题,作一首诗谜我们听听。”

郑板桥顺着顽童所指,瞥了一眼,旋即吟道:

嘴尖肚大个不高,放在火上受煎熬。

量小不能容万物,二三寸水起波涛。

顽童一听,肃然起敬,连忙让座敬茶。

黄兰次三难新郎洪升

《长生殿》作者洪异的妻子黄兰次,是大学士黄机的孙女。她善吟咏、解音律,是作曲能手。

传说新婚之夜,她想考考新郎的才华,于是连赋三首诗谜要他猜。

其一为:

无心骄白昼,

有力破黄昏。

洪升用手指了指洞房中的“灯”说:“你瞧!”黄兰次点头称是,又出一谜:

相看黑面真如铁,

独具丹心未肯灰。

洪升又朝房中地板上的“木炭”一指说:“那就是也。”黄兰次嫣然一笑,再出一谜:

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跃古月,碧波深处可泛舟。

洪升嘻嘻一笑,推开窗子朝远处的“湖”指了指……

新娘见他都猜对了,捧酒以酬,二人欢笑同饮。

白帽换少傅

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采取“削藩策”巩固皇权,皇室诸王有的被废,有的被贬,无不怨声载道。

有个道衍和尚,与在北京做燕王的朱棣很要好,有心劝朱棣趁机造反夺取皇位,但又不敢明讲,便给朱棣送去一顶白帽子。朱棣对此白帽左看右看,终不解其意,便召来心腹请教。

心腹说:“这是个实物谜,白帽往大王头上一戴,不正是一个‘皇’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