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7540800000038

第38章 四川社会历史简况(1)

第一节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分布概况

一、行政区划

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

其具体情况为:

1.成都市: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

2.自贡市: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

3.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4.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5.德阳市: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

6.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安县、平武县、梓潼县、盐亭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江油市;

7.广元市: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8.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

9.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

10.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

11.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阆中市;

12.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13.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

14.广安市: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

15.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

16.雅安市:雨城区,芦山县、名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

17.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18.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

19.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金川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九寨沟县、小金县;

20.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丹巴县、炉霍县、九龙县、甘孜县、雅江县、新龙县、道孚县、白玉县、理塘县、德格县、乡城县、石渠县、稻城县、色达县、巴塘县、泸定县、得荣县;

21.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木里藏族自治县。

二、人口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7915271户,88151705人。平均每户3.16人,总人口数比2006年增加926481人,年增长率1.15%,比上年上升0.22个百分点。总人口中:男性45664212人,占51.80%;女性42487493人,占48.20%。男女性别比为107.5:100。总人口中18岁以下的18018603人,占20.44%;18~35岁的23883744人,占27.09%;35~60岁的33126976人,占37.58%;60岁以上的13122382人,占14.89%。

2007年全省出生1003776人,出生率为1.16%,出生人口比2006年增加138033人。出生人口中,男性529113人,女性474663人,出生性别比为111.5:100。2007年全省死亡516461人,死亡率为0.51%,死亡人口比2006年增加107177人。出生死亡相抵,自然增长487315人,自然增长率为0.49%,自然增长人口比2006年增加30856人,自然增长率较2006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2007年全省农业人口66751495人,占总人口的75.72%,比2006年增加234097人;非农业人口21400210人,占总人口的24.28%,比2006年增加692384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2006年增加了0.54个百分点。2007年度全省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共有555911人,比2006年减少30093人。“农转非”中:招生35415人,占6.37%;聘用2077人,占0.37%;征用土地214608人,占38.61%;投靠亲属64945人,占11.68%;落户小城镇29980人,占5.39%;投资购房105196人,占18.92%;其他103690人,占18.66%。

三、民族分布

四川省是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22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14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成都、广元、宜宾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01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80万人,有石棉、汉源、金口河等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和宝兴县的硗碛乡、青川县的大院乡等94个民族乡。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区。

四川民族地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民族地区出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牧业生产形势平稳,工业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迅猛的良好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康定机场成功试飞,九黄机场扩建工程竣工通航。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形势较好,消费稳中趋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立足实际,奋力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富民安康”工程。“十大惠民工程”在民族地区有序推进,覆盖面广;全面执行了“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村村通”“西新工程”等广播电视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贫困人口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第二节悠久的历史与古蜀文明

一、悠久的历史

两亿多年前,四川隐居在海水下面,后因地壳运动,改变了东高西低的地势,海水流走,从此四川盆地变干。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着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长苰化碧等。

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史上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二、灿烂夺目的古蜀文明

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巴蜀文明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川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其显着而独特的内涵和特点闻名于世。

文明渊源深厚。四川文明在夏商时代为神权文明,西周至春秋战国为礼乐文明。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汉魏之际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隋唐五代为文学繁荣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宋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地方特色显着。四川主要属于巴蜀文化区,区域文化自成体系。四川语言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织锦文化、盐文化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如四川方言、川戏、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及蜀绣、蜀锦、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