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产生出多种多样的信用货币,如银行券、信用卡、电子货币、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等。信用货币是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信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结果。信用货币可以定义为: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执行货币职能的一种信用凭证和符号。
2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一种经济现象。
2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5.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发展阶段
1.劳动力
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①人身自由;
②一无所有。
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又有着许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来理解。
5.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从一方面来看,它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从另一方面来看,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
6.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可以表现为货币、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也可以表现为商品,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成为剥削雇佣工人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及其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关系:
(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10.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其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11.生产成本
成本价格又叫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成本价格这一概念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此时,在商品价值中,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成本价格之上的一个增加额,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12.利润,利润率
利润是资本在运动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13.剩余价值分配(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股份资本和股息)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买卖所获得的利润。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股份资本是指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票面的资本额从企业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它最终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顶点,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它的主要标志就是在垄断全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三、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承担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准备条件、生产剩余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等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的过程。
2.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
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在周转方式上是一次性投入生产过程,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
4.社会总资本运行
(1)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替换)和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2)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3)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4)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剩余价值。
5.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①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①经济活动市场化;
②企业经营自主化;
③政府调节间接化;
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4)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
③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3.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1)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
(2)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
(3)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
(4)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②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
③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①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
④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
(3)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6.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
(1)技术扩散、规模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
(2)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机遇。
(3)同时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
①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
②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主权平等互相依赖、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关系。
7.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1)国际市场竞争已日益深入到国内市场,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
(2)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①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
②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基础在经济实力,我们只有增强国力,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双赢。
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发展将是长期的现象。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部调整使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仍有较大的空间;
②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成长期,先进的社会制度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但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2)面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我们要做到:
①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习、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和成果;
②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③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充分地体现出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