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用书.高中.上册
7542500000013

第13章 新时代的网络生活

(一)训练意图

1.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生活的好处和网络使用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

2.通过正确的途径体验网“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二)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网络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危害。

2.让学生体验网络生活的各种情景,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体验网“乐”,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上网方式和途径。

2.难点如何整合学生的虚拟与现实两种人格。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

2.操作程序

(1)“看一看”环节,通过青少年日常上网的网络时间分配习惯,来与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分配习惯进行比较,激发学生改变自己网络行为习惯的愿望。在学生读完案例后,教师可以请同学讲一讲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情况,谈谈自己比较了案例和自己生活后的感受。

(2)“测一测”环节,通过网络使用的小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网络使用状况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本环节中,教师要讲清楚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可用举手的方式简单统计一下本班学生的大致情况,以便为教学和辅导作参考。注意: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

(二)观点意识

“观点意识”环节,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该环节主要是使学生懂得网络其实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上网行为习惯是体验网络生活乐趣的重要基础。

(2)让学生能够整合现实和网络虚拟的两种人格,以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健康地生活和学习。

2.操作程序

(1)根据“诊断评价”部分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策略进行重点训练。

(2)将“策略训练”部分灵活运用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角色扮演和现场练习等多种活动方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多交流。

(3)临近结束时,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体验或感受等,在学生分享过后,教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学生能够完成“反思内化”中的全部作业,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中各种状况的能力,并且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2.操作程序

(1)“问一问”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使学生再次回顾本课程的内容,掌握正确的网络行为矫正策略,并且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2)“用一用”环节,是网络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一些网络文明公约,供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提醒自己应该遵守该规则,进而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3)“想一想”环节,提供一则与网络使用有关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写自己的感想,使学生产生共情,加深情感体验。

(一)“乐在网中”策略的教学建议

网络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获取信息、与人聊天、健康的游戏等其他网络生活方式。下面以获取网络信息为例:

要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我可以怎么做呢?

比如向学生提问:如果叫你获取网络信息,你会如何快速去获取呢?并且你想还有其他的方式让你更快获取信息吗?

步骤三:做一个受欢迎的网中人

教学生应该在网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讲不文明的话,这是成为受欢迎的网络中人的重要条件。

向学生提问:如果你为了做一个在网络中受欢迎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二)“整合人格”策略的教学建议

1.“想一想”,让学生根据现实例子回答自己是否有过人格没有很好整合的时候?然后让学生分析其原因。

2.“做一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和在网络中的外形、言谈、举止,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回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

3.小组交流。分组讨论刚才的心情、内心感受,让学生自己指导今后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教师总结,看看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1.网络使用对青少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各自的网络行为习惯的表现,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改正这些不良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网络行为方式,改变不良网络行为。

2.训练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各种策略的优缺点。

3.为保障训练活动的质量,检查学生是否在运用,教师可在第二次上课时利用2~5分钟时间检查学生的策略运用情况,对一些执行得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一)参考资料

如何正确地融入现代的网络生活?

一、加强网络知识等科普教育,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要加强科普教育,普及网络知识。在学校中开设网络道德课,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帮助他们分析网络的虚拟和虚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1.要有正常的自我控制能力。

网络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上网应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时间性。不论是为了获取信息还是为了休闲消遣,都应有节有度。不要因为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破坏自己的生物钟。因为引起浓厚的兴趣而不分昼夜,放弃原定的安排,沉溺于网络,显然是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2.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不友善的交往。

网络交往因为具有隐蔽间接的特点,对于一些没有“慎独”素质的网民而言,其自律行为和责任心就会下降,在网上交往时具有明显的攻击性。有些人逢场作戏,开一些不适宜的玩笑,还有一些人用网络语言进行调侃。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遇到上述问题,往往心理失衡,生闷气。中学生应用平静的心态去应付这些问题,泰然处之。

3.要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网络信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虽然这种反映有正确反映和扭曲反映之分,但网络信息的基础仍然是实现社会。逃避现实生活,躲进网络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其实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因此,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多参加社会活动,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迷恋,回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

二、建立现代教育观念,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首先,中学生上网有一大部分都在网吧,网吧管理者要加强个人职业经营中的道德自律,做到不违法、违章经营。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加强对网络空间社会问题的调控,创造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为此,学校可加速开通校园网,开放多媒体电脑教育,让学生上网查有关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拓展、信息的交流、资料的查询等方面来。其次,学校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网络主题活动等渠道进行防范教育,加强中学生上网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如自觉远离“黄毒”,不随便把自己的电话、地址等告诉网上陌生人等;并逐步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进步和自我发展。学校要起到学生上网的“导向器”和“过滤镜”作用;并及时对网络迷恋程度较高的同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网络基本规范:

(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

(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

(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

(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

(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

(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

(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

(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

(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1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12)避免伤害他人;

(13)要诚实可靠;

(1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

(1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

(16)尊重知识产权;

(17)尊重他人的隐私;

(18)保守秘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

(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

(2)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3)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

(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

(二)问题思考

1.你认为网络有哪些优缺点呢?

2.应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培养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