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苏轼自幼聪颖过人,“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及至成人,博通经史百家之学,“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子瞻墓志铭》)年方二十,游学成都,太守张方平以国士之礼相待。仁宗嘉佑元年(1056),苏洵携二子轼、辙赴京应试,深得文坛巨擘欧阳修赏识。翌年,兄弟二人同中进士。嘉佑五年,授河南福昌主簿。六年,以欧阳修荐,应试制策,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英宗治平二年(1065),召试秘阁,得直史馆。父洵病逝,扶柩返乡。神宗熙宁二年(1069)还朝,以殿中丞判官告院。时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因政见不合,上书力陈其弊,得罪新党,出为杭州通判。后徙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人摭拾其诗文中语,诬告苏轼讪谤朝廷,被逮入御史狱,史称“乌台诗案”。结案后,贬官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东坡,以诗酒自娱。哲宗即位,擢知登州。司马光柄政,召为礼部郎中,历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因不赞成尽废新法,反对以王安石配享神宗,遭到新、旧两党攻击。元佑四年(1089),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赈饥治疫,疏浚西湖,修筑湖堤,民赖以安。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改翰林承旨,知制诰。复出知颍州、扬州。明年,迁兵部尚书,兼侍读。八年,任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哲宗亲政,起用新党,出知定州。其后连贬英州、惠州、儋州等地。徽宗即位,内迁廉州、永州,后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1101)移居常州。同年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苏轼在常州病逝。
苏轼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仕至从官,出长八州”,困于俗吏、屡遭贬谪,却从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释道兼而有之。政治上从儒家仁民思想出发,主张革除弊政,整顿吏治,但对王安石变法基本持否定态度。在生活上则以佛老思想为主导,更多地采取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旷达态度。这种处世哲学是他身处逆境时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也深深地渗透到他的文学作品中。
苏轼堪称中国文化史的千古奇才,他博学多识,才气横溢,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极高造诣。其文自然流畅,不拘一格,纵横恣肆,挥酒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雄浑奔放,清新隽永,意境开阔,旨趣悠远,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超逸旷达,豪气四溢,婉柔韶秀,浑然天成,一洗五代宋初柔靡绮丽词风,开宋词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长于行楷,飘逸洒脱,刚柔相济,与蔡襄、米芾、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其画力主神似,开宋代文人画之先河。不仅如此,苏轼对医学、养生学、水利、文物鉴赏、服饰、烹饪等均有独到研究。苏轼以天纵之才,执两宋文坛牛耳,其辉煌的文学成就,堪称集唐宋古文运动之大成。他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散文如《前、后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文与可谷偃竹记》、《石钟山记》、《方山子传》、《潮州韩文公庙碑》、《上梅直讲书》、《答谢民师书》、《刑赏忠厚之至论》、《留侯论》、《贾谊论》、《日喻》、《文说》、《记承天寺夜游》等;诗歌如《和子由渑池怀旧》、《游金山寺》、《饮湖上初晴后雨》、《八月十五日看湖》、《题西林壁》、《新城道中》、《荔枝叹》、《闻捷》、《洗儿》、《惠崇春江晚景》等;词作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大江东去》、《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上述作品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千载之下,展卷吟哦,他那豪放的文风,宏阔的意境、清新流畅的格调,挥洒自如的才情,独具魅力的艺术个性,仍不能不令人为之叹服。
苏轼一生着述宏富,主要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续集》十二卷,《奏议集》十五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十卷,《应诏集》十卷,《易传》九卷,《书传》十三卷,《论语说》五卷(已佚),《广成子解》一卷,《东坡志林》五卷,《仇池笔记》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