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个名字,在我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不仅是一个大文学家,而且还是大书法家、画家。关于他的轶事流传甚多。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他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照公历推算,是一〇三七年一月八日。
他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字明允,因屡试落第,愤而烧毁自己的文章,再度悉心攻读,终于成为着名的古文家。哥哥景先,早卒。弟弟苏辙,字子由,是苏轼一生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同道,两人感情十分深厚。由于父子三人的文学成就,并称“三苏”,又分别称为“老苏”、“大苏”、“小苏”。苏洵曾自称“布衣”,“堕在草野泥涂之中”苏轼也说“生于草茅尘土之中”,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他“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堂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都反映出一个并非富有的中小地主之家的境况。
苏轼八岁时入乡校读书。老师是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他在近百个学生中独独赏识苏轼。苏轼对这位教了他三年的启蒙老师,直至晚年谪居海南岛时还梦见他。十岁时,改由母亲程氏讲授。十二岁时,苏洵从外地求宦游学返家,苏轼和九岁的苏辙便由父亲教授。一次,苏洵命他俩作《夏侯太初论》。夏侯玄(字太初)是三国时魏国的重臣。当时司马师继其父司马懿之后专权篡政,任大将军。夏侯玄参与了推翻司马师的密谋,事泄被捕。他临斩时,颜色不变,举动自若。据说他平日即处事镇静,一次“倚柱作书。时大寸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世说新语·雅量》)苏轼借以评论说:“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极力形容人们在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时表现的不同,推崇夏侯玄临危不惧的精神。这两句话,初次显露出苏轼随机生发、翻空出奇的雄辩才情,受到苏洵的称赞。苏轼成年后还把它用在他的《黠鼠赋》和《颜乐亭诗序》中。
幼年的苏轼不仅受到深厚的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接受正统的儒家经世济时的政治理想的教育。他八岁开蒙的那年,即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正锐意改革弊政,撤换吕夷简、夏辣等保守派大臣,起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革新派人物,政局有所刷新。国子监直讲(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石介写《庆历圣德诗》加以颂扬。这首诗传到了四川,苏轼诵习之余,对韩、范、富、欧阳四位“人杰”十分仰慕。他的母亲程氏是一位有政治见解的妇女,有次她给苏轼讲《后汉书·范滂传》。东汉“名士”范滂反对宦官专权误国,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69年)大逮党人,他镇静自若地前去投案,其母和他诀别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程氏讲到这里,激动不已。苏轼问:“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程氏坚定地答道:“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苏轼十分感动,“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轼正是怀着这样的政治抱负离蜀赴京,找寻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