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7545500000004

第4章 中国民族与民族发展(3)

西、东晋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西晋国力较弱,内部阶级矛盾和与民族的矛盾都很突出。对于突出的民族矛盾,西晋王朝没有提出有效的方针策略,为了避免和摆脱这些矛盾,郭钦、江统等提出把居于近中原的民族(主要是匈奴和氐羌)远迁边地的建议。这种建议,显然是无法实行的。西晋亡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东晋时的政治形势是南北对峙:东晋和南朝是以汉族为主建立的;北方(北朝)十六国多为少数民族所建政权,当时的汉族统治阶级称为“五胡乱华”。然而,无论哪个民族掌握政权,都是首先争取存在,进而击灭对方,实现国家统一。东晋对前燕的进攻,前秦攻东晋的淝水之战,北魏与宋、齐、梁的相互征伐,北周统一北方和把矛头指向南朝梁、陈。隋继北周之后灭陈而实现全国性的统一,皆是第一“求得存在”,第二“消灭对方”,第三“统一中国”的三步方针和策略。这时期由于许多强大的少数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少数民族政权的一大特点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对本民族部分保留原有统治方式,并逐步加强汉制治理,推行汉化;对汉族则重用一些儒学士人,以求顺利统治中原地区。对其他少数民族则是因俗而治,以夷制夷。例如北魏政权,北魏是鲜卑贵族拓跋氏所建,统一北方,君临中原。其统治者自称黄帝后裔,谓沿边诸族为“荒服小国”或“东南岛夷”,推行大民族主义统治。魏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迁都洛阳,改定官制、礼仪,定姓族,提倡说汉语、着汉服、与汉族通婚,促使鲜卑汉化,以适应统治广大汉族地区需要。这样,北魏王朝很快稳定和强大了,洛阳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魏政权推行的这些方针策略,对于后世有重大的影响。

隋朝。隋王朝统一中原后,面临的民族问题是岭南各族、甘青地区的吐谷浑及氐羌、北方强大的突厥。隋王朝先后招抚了岭南各族和甘青吐谷浑等族,扩大了统一范围。对北方强大的突厥则采取武力征服和分化瓦解的方针策略。时突厥大可汗与其下四部小可汗有矛盾,隋王朝贿赂拉拢小可汗对付大可汗,促使了突厥的分裂。开皇初,突厥分为东西两部,互相争斗,俱战败降隋。隋又进一步的笼络拉拢,战胜突厥后下嫁皇室女与之和亲。隋文帝对高丽所占据的辽东之地,意欲夺取,曾发兵30万往征,因故未果。隋炀帝又三次征高丽,亦未达到目的。统治者如此穷兵黩武,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隋仅存在了38年。

唐朝。唐王朝统治的260多年,对四方民族的治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及其统治(公元618~626年),约十年时间。这阶段对边疆民族是采取的积极防御以期和平的方针策略。李渊起兵太原时,曾向强大的突厥借兵称臣。当唐取得中原,平定南方后,突厥有控弦“百万”之众,为唐的巨大威胁。唐对突厥只有采取积极防御以求和平的方针策略。例如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突厥南下侵犯,高祖命群臣议其对策。太常卿郑元王寿说:“战则怨深,不如和利”。中书令封德彝说:“突厥恃犬羊之众,有轻中国之意。若不战而和,示之以弱,明年将复来。臣愚以为不如击之,既胜而后与和,则恩威兼着矣。”高祖采取了封德彝的“胜而后与和”的对策。这阶段唐实行这样的方针策略,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国力很弱的缘故。

第二个阶段为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公元627年)到公元682年五十五年。这个阶段唐朝对民族的治理是采取的从防御变为进攻的方针策略。唐太宗继位后,国家稳定强盛,便对突厥等从防御变为进攻。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出兵大破颉利可汗,俘降之,东突厥政权遂亡。贞观七年(公元533年),征服吐谷浑;十四年(公元640年),击灭高昌国;十八年(公元644年),讨平焉耆;二十年(公元646年),讨平薛延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征服龟兹;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征服西突厥。太宗又派兵东征高丽,未达到目的。高宗李治继位后,继续执行太宗的方针策略。高宗派兵平定了西突厥的反叛,使唐势力远达吐火罗、厌哒、罽宾、波斯;又东征百济、高丽,当时唐的统辖地域达到了很大的版图。那段时间的方针策略,是以武力征服、镇压和怀柔、抚纳相结合,恩威并举。唐朝采取和亲联姻,曾多次与回鹘、吐谷浑、突厥、契丹、奚族通婚。唐太宗说:“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如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唐太宗曾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显然,唐太宗是认真地总结了以前方针策略的经验教训,兴利革弊。

第三个阶段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至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63年,这是唐对民族治理的稳定和守成期。这63年时间,唐朝内部曾发生过一些重大事件,民族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吐蕃的强盛和向外扩张,东突厥复兴,靺鞨族建渤海国,乌蛮建南诏国。唐对吐蕃的方针策略是这阶段施政的重要方面。唐初,唐与吐蕃是和好的,贞观时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是这种和好的标志。此后,吐蕃征服青藏高原诸羌,又进一步向东、北、西北方向扩展,扩展的地区多是唐朝的辖区或属国,这就引起了与唐朝的矛盾和争夺。经过争夺,吐蕃灭了唐朝属国吐谷浑,夺去了西域部分地方,侵占了剑南西部至河西走廊的唐朝大片土地。在这些争夺中,唐朝处于守势,吐蕃是在进攻。这时期,唐朝对北方的突厥、东北的渤海、西南的南诏,则是采取和平相处的方针策略。

第四个阶段从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到唐亡(公元907年),约150年,是唐朝逐渐没落的时期。这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朱眦之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国势日益衰弱。这时期少数民族的主要变化是:吐蕃势力发展得很强大,侵占了唐朝西部大片土地,曾占据过唐都长安,是唐的巨大威胁,后因其争战巨耗和内部斗争而渐衰落;回纥击灭突厥兴起于北方,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唐多次下嫁公主与之和亲,唐与回纥的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南诏是以乌蛮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处于唐和吐蕃两大势力之间,各方的利害得失与之有很大关系。中书侍郎平章政事李泌提出“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的方针策略。并指出:“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矣。次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唐德宗采纳了李泌之策,北和回纥,南争取南诏,西孤立吐蕃。吐蕃后因内争,力量渐衰,与唐订立和约。唐争取南诏为权宜之计,因利益和力量消长而不断变化,常争战不已。说“唐亡于南诏”是夸大了,但有其一定原因是不过分的。

五代十国。唐末军阀混乱,出现了五代十国。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自视为中央王朝的梁、唐、晋、汉、周,称为“五代”;在南方建立的十个小政权,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称为“十国”。这时期,五代王朝与民族政权的关系最大最突出的是北方强大的契丹族建立的政权,称“辽”。辽不仅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还不断进兵中原,争取霸主地位。不断扩张,称霸中原,就是辽在五代时的方针策略。而梁、唐、晋、汉、周五代对于辽,或者采取防御抵抗,或者屈膝臣服苟安。如后晋石敬瑭,在辽扶持下取得政权,割让燕云十六州,并向辽称臣,称“儿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