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7545500000071

第71章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6)

抹酒火疗法:在粗瓷碗内倒适量白酒点燃,医者用手不断蘸燃烧的白酒敷于患处,并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等。

烧药火疗法:取绿豆大小的硫磺,或米粒大小的麝香置于选定部位,用火媒子将其点燃,烧至患者不能忍受时去掉。此法具有较强的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纸媒筒疗法:取5寸长竹筒1个,用草纸浸透熔解后的蜡,裹于竹筒的一端,另一端罩住肚脐,然后点燃蜡纸,至蜡纸烧尽。主治小儿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外敷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制剂敷于选定部位以治疗疾病。

①用鲜药捣烂外敷患处或肚脐。可治皮肤、筋骨、关节、脏腑疾病。

②用桐油煎鸡蛋制成蛋饼,趁热敷于脐腹上。

③取活鸡1只,剖开胸腹趁热敷在患者胸腹上。此两法主要用于各种冷病。

④将小鸡崽与鲜接骨药共同捶烂捣绒,敷于骨折部位,可以接骨。

热熨疗法:将颗粒状食盐炒热装入布袋内,趁热熨肚脐、胸腹、背心及其他病灶,也有医者直接用手掌蘸桐油烤热后为患者熨以上各部位,本法主要用于各种病情轻微的冷病。

刮脊抽腿疗法:用铜钱蘸桐油刮背脊两侧大筋,然后握住患者脚踝用力抽动其双腿。主治部分抽搐或痿瘫类疾病。

拍击疗法:用手蘸白酒在病人小腹及大腿内侧用力拍击,至病人痛不可忍为止。主治“扯肠风”、“缩阴症”等。

针挑疗法:在背脊肺俞穴、脾俞穴等部位,或大、小鱼际处,皮肤经消毒后,用大缝衣针挑破皮肤,挑出少量皮下脂肪并剪去,然后包扎好伤口。主治小儿疳积、哮喘、小儿麻痹症等。

外洗疗法:用药煎水或鲜药捣烂兑水外洗全身或局部病灶。主治各种皮肤病、痹证、偏瘫等。

药针疗法:根据病情不同有硫磺针和糖药针两种。

①硫磺针疗法:取缝衣针1枚,将针尾插入筷子头内,仅留出1.5毫米左右的针尖扎紧备用。在一粗瓷碗内燃烧硫磺,待熔化后用针尖蘸硫磺点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1至数针不等。②糖药针(又名弩药针)疗法:以川乌、草乌、南星、一支蒿、半夏、半截烂、断肠草等30多种鲜药榨汁,将药汁置放于阴凉通风处晾晒浓缩成膏状,然后收藏于瓷瓶内备用。用时以竹签挑出一小点如黄豆大,用500毫升酒或冷开水稀释,并加入适量的虎尿、马蜂尿(蜂毒),然后用上述针具蘸药水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1至数针。此两法皆主治风湿麻木、疼痛、偏瘫等。

化水疗法:取清水1碗,医者定神运气后,用手指在水面上空根据不同病情画符,并默念口诀或投入必要药物,然后将此水喷向病人患处,可止血、止痛、安胎、催产、清热、消肿等。此法类似于心理暗示、气功疗法的原理。

饮食疗法:根据不同季节食用某种食物或饮料达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如清明节前后采摘清明菜洗净,加入糯米饭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或治劳伤筋骨疼痛,夏日则常以酸菜、酸汤为菜肴或饮料,可生津解暑、开胃止泻,冬腊月则酿制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补体御寒,另外还有“热羊冷狗”之说,认为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清热泻火之功,夏天适当食之可泻热清暑,冬季则食狗肉能补虚御寒、强筋健骨。

四、维医

1.维吾尔医学概论

古代维族祖先的医药学基本理论,早已在公元前4世纪前形成,认为整个自然界以至整个宇宙的基础是由火、气、水、土四要素的矛盾和组合而构成;而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界中四要素的组合才得以形成,同时也是在其经常的、直接的影响下才能得以维持的。这一唯物的自然观,后来被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所接受,成了他们整个医药学观点的基础。公元8世纪,唐天宝年间,于阗古代维吾尔名医比吉·赞巴·希拉汗应聘入西藏,担任王室侍医,曾将自己所着《医学宝鉴》、《伤寒解义》、《尸体图览》、《甘露宝鉴》等10余种医书译成藏文献给藏王。藏王赤德祖赞(704~754年在位)令人将书集中收藏,统一命名为《王室养生保健全书》。10世纪新疆处于喀拉汗王朝时期,维族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为此新疆阿图什设立了“麦德日斯·萨其也”(放光)学堂,它是包括医学专科在内的综合性科学院校。该校最着名的维医外科学家伊麻都丁·喀什格日是受人民尊敬的医师,他多次奔赴战场成功地完成了各种外科手术,他高超的医技和人道主义精神,博得了国王博格拉汗的恩赐,奖给了战马和战刀。《福乐智慧》的作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1009~1070年)不但以长诗形式颂叙了喀拉汗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同时又用医学思想阐述了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界四要素(火、气、水、土)及人体气质、体液(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黑胆质)的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介绍其治疗总则及20种剂型名称。12世纪初,和田一位着名的维医学家阿老丁·穆罕木德·和田尼(1150-1222年)着“Zubdatul Kawanil Ilaj(治疗精华)”及“Tibbi Fitki(法医)”,手抄本一直流传至今。同一时期,维吾尔医名医贾马力丁·阿克萨依出生在和田墨玉县阿克萨依村,他以本村名命名的维医专着《阿克萨依》于1899年在印度勒克瑙城正式出版,同时作为印度首都德里的伊斯兰医学院正式教材用到1929年。该书包括:维医基础理论、各科疾病及其治疗、药物及方剂等,是一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维医药名着。

近代,喀什、和田、吐鲁番地区有过不少有名望的维医药学家,对维医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维医学家太吉力(1848~1927年)的医学专着《太吉力验方》,1899年于喀什出版。还有许多手抄本至今散失在一些维医家手中。他创办的医学堂,经他教授出的徒弟和学生中,许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维医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如:喀什的玉素甫·阿吉,叶城的赛依汗,皮山的马苏·阿吉,和田的吐尔迪·阿吉等。维医药学经过2500多年漫长而艰难的积累,不但为东西方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同时也吸收他们的精华,终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独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千百年来,神秘的维吾尔族传统医药一直维护着各族群众的健康。维吾尔医药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已收入国家级药典的药品就有202种,其中药材115种,成方制剂87种。维吾尔医药具有独特的临床有效性,有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体系。它和中医、藏医等民族医药学相比,有着其独特的治病理念。维吾尔医药学主要是由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组成,它认为,人体的病灶主要是由气质失调,异常黑胆质所致。要治病,首先要清除病体内的异常黑胆质。维医维药对预防肿瘤、心血管病、皮肤病、糖尿病有独特效果。

传统而独特的治病理念和世代相传的祖传秘方,融合现代医药理念的研究和开发,近10年来,已研制出复方麝香口服液、香妃强心剂、依木萨克片及治疗白癜风、糖尿病等世界疑难病的13个剂型、147个民族医药品种。其中,依木萨克片和香妃强心剂1997年打入美国、日本、新加坡市场。

在全球四大长寿区之一的新疆,维吾尔医药在民间至今广泛流传。这种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诞生的医药作为祖国医学中的奇葩,正放射着独特的光耀,并将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带来福音。

2.维吾尔医药学诊断方法

维吾尔族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诊疗方法。主要通过望诊、听诊、问诊、脉诊、尿诊、大便诊、痰诊等方法来观察和了解疾病的变化,分析判断疾病的症结。

①望诊

分为望形体、望口舌、望神态、望颜色和望呼吸。

望形体:大凡发育强壮,肌肉盈实,面红润泽,声音有力皆为强壮;身体干瘦,肌肤粗糙,面色黄白,胸膛窄小,发声低微则为根基空虚。某些清瘦肌弛肤薄之人,多为干性。头圆颈粗腹大肢短之人多属湿性。

望口舌:舌色赤红多为热盛,舌干燥多为胆液质性,苔白浊为脾脏衰弱,黄苔多为热性,灰褐苔而干者体液减少,灰褐而湿者多为湿盛。

望神态:精神萎靡,目光晦暗,言语模糊预示病症严重;嗜睡为凉性湿性之象,少睡为干性热性之象,敏感烦躁多热,冷淡多湿。

望颜色:面红多热;面青多于血;面黄易怒,多为胆液质之象;面黑多为心肺肝肾衰竭。

望呼吸:头部受伤或体内废气排泄受阻则急促;呼吸道发炎、声带萎缩、鼻咽息肉堵塞则呼吸深而慢;肺气肿、哮喘呼吸无力;急而轻喘且有痛感为胸膜炎或胸膈肌炎之症;呼吸深沉疑为尿中毒或糖尿病;呼吸呈长时沉静无声状,多因呼吸中枢受损。

②听诊

患者声音之高低强弱,咳嗽轻重清浊,嗳气腹鸣之时间等均可提示病变情况。

③问诊

通过谈话了解病状、病史。

④脉诊

维医查脉方法与汉族中医有些不同,即医生的四个指头在患者两手腕的桡动脉处轻轻的按压,获得患者脉搏跳动的节律、强弱等异常变化,判断疾病情况。诊察脉搏的变化有动止、强弱、至数以及停止。时间的长短、软硬、快慢、粗细、大小、无规律等10个类型。所谓动止,即搏动中忽然停止,强弱即脉搏有力无力,至数即一呼一吸脉搏跳动次数。每个类型又分3种,共计30种脉象。

维医把病态脉象大体分为鼠尾弱脉、鼠尾强脉、锯齿脉、洪脉、虫蠕脉、蚁走脉、双峰脉、双起脉(代脉)、震脉和促脉等。

维医认为,脉搏与年龄、气质、性别、胖瘦、季节、工作种类、生活条件、精神状态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⑤尿诊

维医认为,尿诊与脉诊同等重要。

尿呈白色,为过量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尿白而无沉淀,为胆液质引发疾病,大脑受热;胆液质滑入肠内,发生炎症或溃疡;尿呈黏性糊样白色,为麻痹前兆,若厚沫浮于尿上,预示病情险恶。尿呈赤色而稀,为疾病晚期之象;尿呈赤而无沉淀,预示干性亢热、尿呈赤而有白色沉淀,身体健康,沉淀呈赤色,预示后果良好;赤有黄沫或有云状黄色沉淀,预后险恶。尿黄呈麦秸黄色,预示热性中和;呈枸橼黄色,预示热性微盛;黄而稠有絮状沉淀,预示热盛;尿赤黄,预示热极盛;呈火焰色,预示凶险。尿呈褐色,五日不变,预后不良;有沉淀且有褐色泡沫,预示大脑发炎或临近死亡。尿呈绿色,系患黑胆质和黏液质疾病,也是麻风病之征象;小儿尿绿,预示生命垂危。

稀尿是由消化不良、血脉淤塞,黑胆质气质转化为干性气质,机体本能热减弱,体液不得腐熟,机体消耗水液机能衰弱,水液不经改造原样排泄所造成。稠尿是由质液已腐熟所决定。发生沉淀,预示质液亢盛。稠尿见于麻痹疾病,预示病已达极点。稠尿伴有胃痛身痒,系黄疸初起之象。尿量大而有色,系热性之象。热病尿少,预示病程拖长。泄尿呈点滴状或失禁,预示大脑有病。尿中出沫,预示质液生新。多黏性预示内有淤气。沫黄褐色,系黄疸征象。沫乳白色,预示肺部有病。呈大泡状,预示精神病。

尿中沉淀可分12种:黏性沉淀预示非常态沉淀已腐熟,气质属凉性。浊样沉淀多见于心脏脓肿或膀胱脓肿。扁状沉淀系膀胱有溃疡。麦状沉淀预示膀胱内有水泡病变,有臭味则已化脓。豆状沉淀预示肝肾损伤。肉色沉淀预示机体网状脂肪消融,系爆发性胆液侵蚀所致。脂状沉淀预示肾脏疾患。沙状沉淀系肾、膀胱结砂结石,赤色在肾,白色在膀胱。血状沉淀预示肝脏衰弱。麦团状沉淀预示胃衰弱。灰状沉淀系黏液所致。此外沉淀呈褐色,预示病情恶化。浮于上则为黑胆质疾病发生转捩。色赤属热,色天蓝属凉,色赤为血液亢盛和生新之质液少。呈橄榄色为痨病之征象。赤色沉淀悬于尿中,预示炎症化脓。

尿有令人作呕气味,系高热使体液损坏,出现废液。孕妇至四、五月后,尿色赤,摇动成沉淀而下落,预示胎儿健康。若混浊沉淀多,但不下落,则预示胎儿不健康。

⑥大便诊

大便量少应考虑过多食用富营养而少纤维的食物,或胆道阻塞使肠内胆液不足,或胃肠机能衰弱使物质滞留结肠回肠。量多也预示消化机能不良。便稀多由肝功能衰弱、肠系膜血脉衰弱引起。便色深预示胆液质亢盛。便血多因直肠溃疡或痔疮肛裂所致。胃及前段肠道出血便色黑。混有黑胆质大便也变黑,预示胆液已腐熟,疾病将愈。大便奇臭预示体内有大量腐污和微生物,大便酸臭预示气质趋于凉性。

⑦痰诊

痰色白系质液生。色黄是混有胆液之象。若同时体温高则预示肺内有浊臭。痰浊绿系质液被烧灼。痰色褐亦如是。色赤系血液亢盛或呼吸道破裂。

3.维吾尔医药学治疗方法

治法,是指在治则指导下治病的基本方法。因疾病的变化较多,故维医治疗法也较多。

①寒法,是用寒性治疗措施和药物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来热性因素过多的影响下发生的非体液型热性气质失调疾病。一般常用冷水洗头,头放湿冷毛巾,冷浴全身,手掌脚心放冰块,身置凉阴之处等措施;凉饮大麦煎汁、酸奶、食葫芦饭等食疗;外用柳树根磨汁,柳树叶浸水贴于全身;内服檀香、莲花、堇菜、罗望子等寒性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