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在三民乡的丰年祭和乡运中,堪卡那福族都要求表演他们的传统歌舞(会所是他们的一个重要主题),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与族群意识。最近几年来,沙阿鲁阿族亦有同样现象。贝神祭的连续四年的重新举行,并且越来越隆重,是最突出的事例。此外,平常的母语教学和歌舞练习,亦有显着的效果。我见到在民权村里的沙阿鲁阿人和堪卡那福人极力彰显他们的族群,攀亲戚,算系谱,用土语,不一而足。甚至有许多原是布农族的人出来,说他们根本是沙阿鲁阿族或堪卡那福族。
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的族群认同不绝如缕,还相当仰仗着传统的亲属组织,父系的认亲原则,可以上溯五六代,男、女的名谱,使他们不容易数典忘祖。还有二族的传说神话仍是含饴弄孙、茶余酒后的话题。由以上这类现象,足见他们文化的韧性,如今在族群意识高涨的时刻,更得到滋润与成长。
群体的建构是文化的建构,并且需要人为的积极推动,因此族群是文化的、人为的建构。这可由邹族的族群认同的建构上充分地显现出来。在全球化潮流中,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是一普遍现象。因此,强调包括北邹(或称阿里山邹族)和南邹(包含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的族群认同就浮出台面,成为一些人积极运作的目标。换言之,就是要塑造一个涵盖性的邹族认同。据王嵩山(1997:173)的研究,阿里山邹族的族群认同是借着祭仪活动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小米祭(homeyaya)和战祭(mayasvi),在祭仪中,目的是唤起邹人的集体意识,并且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与一体的情感。homeyaya和mayasvi两个仪式都必须透过传统的部落组织才得以运作,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两个部落性仪式则凝聚了对部落的认同(林曜同,2002)。1993年,北邹首次邀请沙阿鲁阿族、堪卡那福族和邵族参加mayasvi的仪式。阿里山邹族扩大mayasvi的参与者,使得北邹得以跨出阿里山区,与南邹相联结,建立邹族的认同,并强化与“非邹”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南邹也邀请了北邹参与在高雄县所举办的活动。此外,这一年文化建设委员会在“国家剧院”所举办的“邹族乐舞”活动,又将北邹和南邹的出场安排在一起。这一切都使得“邹族”的整体认同被凝聚或建构出来(林曜同,2002)。王嵩山(1997)指出,被当代行政体系隔绝的高雄县的南邹,虽然在传统族群的认同上,并没有得到深厚的传说神话的支持,但在台湾目前原住民追求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族群意识/族群性开始确立起来,更通过mayasvi象征性地整合在一起。这里王嵩山所说的“原住民追求文化主体性的过程”正是Appadurai说的在全球化影响下的到处张牙舞爪的跑出魔瓶的“族群”精灵现象(Appadurai,1990)。这样的诉求在1995年元月,达邦村人参加由高雄县南邹发起的“邹族歌舞与仪式”活动中,呈现无遗(林曜同,2002)。
有一个现象颇为吊诡的是:沙阿鲁阿族感受到从北邹来的一些压力。北邹原是极力拉拢南邹的两个兄弟,但是由于显着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语言不同),本就是艰巨的工作。一遇到资源分配时,人多势众的北邹,就极易把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放到次要的地位。在田野里,数字报道人跟我诉说他们受压的感觉。沙阿鲁阿族由于无论在人数上及资源上都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可以说,从大社会的平地人到布农族、北邹、堪卡那福族都给他们压力,使他们觉得受轻视。推想目前沙阿鲁阿族难以脱离在邹族里的定位,今后应采取何种的认同策略,倒是族人急需思考的问题。正名有望否?若不正名,在布农文化包围下,该如何强化邹族的认同?都有待族人及外界关心人士的深思熟虑。
七、结语
沙阿鲁阿族、堪卡那福族与布农族的融合或同化现象,是在较平等的情况下形成的,在生活中乃至通婚,自自然然,耳濡目染地涵化。但是在与主流的汉文化的接触中,从弱势的原住民角度来看,则显现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关系。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悠久的汉文化,数千年来经由众多文化、族群的接触,有战争、贸易、通婚、文化等等交流,无论是强迫的或自愿的,最终是形成了一个看起来融合的恢弘的所谓的中华文化。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都是一个族群,但是他们也可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地区形态,因为沙阿鲁阿族、堪卡那福族人都说着国语,受着中文的教育,他们与其他群体一起分享着台湾的主流汉文化。这样就形成一种多层次的文化认同的情形。这里看见的是两个层次,如果加上前述的邹族的文化认同则有三个层次。如果再多说一点,他们如今日常生活在布农族的文化(包含语言)中,或可说是有四个层次。自然每个层次的内容及展现的力量都不太一样。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移民、跨国社区(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与族裔散居(diaspora)为一普遍现象(Kearney,1995:559),多层次的群体或文化认同正是所在多有。只是在多层次的文化中,如何保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只是文化认同的一种),并达到各层文化的和谐共处,则是众人应该集思广益来思考的。
致谢:本文之完成,感谢葛新雄主任及林曜同先生的协助。
注释:
[1]第二届于2003年2月3日举行。第四届于2005年2月26日举行,笔者与台湾大学博士班研究生林曜同先生亲自参加,笔者曾在主席台上向会众发表讲话,且参加结束的大会舞与会后的聚餐。林先生并对整个活动拍摄了影片。
参考文献
王嵩山
集体知识与文化建构:阿里山邹人当代社会实践之意义[J].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997.52:141~184.
邹族的社会与文化(2001)[A].颜志先.台东南岛文化节学术演讲合辑[C].台东:台东县政府.1999.227-256.
丘延亮.日本殖民地人类学“台湾研究”的重读与再评价[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28:146~174.
林曜同
曹族堪卡那福群“家”的研究[D].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通婚、家与Kanakanavu人认同[z].手稿.2002.
许凯雯.堪卡那福部落布农族之族群关系[D].台南师范学院乡土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游仁贵.沙阿鲁哇语的传承与复振报告大纲(2003)[A].1992年度营造学习型部落与社区研讨会暨成果展览手册[c].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110.
谢继昌.邹族[A].国立编译馆.台湾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上册)[z].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127~155.
谢继昌,王长华,叶家宁,林曜同.高雄县原住民社会与文化[Z].冈山镇:高雄县政府文化局,2002.
Appadurai A.1990.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z].Public Culture 2(2):1~24.
Breckenridge Carol A.,Peter van der Veer.eds.1993.Orientalism and the Postcolonial Predicament[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Dirks Nicholas B.,ed.1992.Colonialism and Cultur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Kearney M..1995.The Local and the Global:The 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ism[Z].Annual Review in Anthropology.25:547~565.
[作者简介] 谢继昌,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