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棠心语(下)
7575800000057

第57章 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005年4月22日)

要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甘肃省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防病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提高认识,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大卫生工作模式,是一项振兴民族、强国健民、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伟大事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50多年来,在中央、省委的领导下,甘肃省爱国卫生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卫生问题,大力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狠抓城乡“除四害”、全民健康教育、农村改水改厕、环境综合治理和防病灭病等重点工作,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公民卫生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非典”时期,各级爱卫会印发多种宣传材料,组织全社会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整治环境、除害灭病,广泛传播科学防病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4年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至今,全省有6个城市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或“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2002年全省第五次城市卫生大检查,有9个城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有25个县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3个乡被命名为“省级卫生乡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甘肃省农村改水受益人口累计达到1763.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85.25%,其中饮用自来水人口达到862.75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1.70%,全省已有233.32万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7.01%,有效减少和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为新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紧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密切党群、政群关系的大事,纳入工作日程,为爱国卫生运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起“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科学治理、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在当前新形势下,爱国卫生工作,在城市要继续开展创建活动,在农村要继续以改水改厕为重点,推进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各级爱卫会要发挥议事协调职能,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广大爱卫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从事爱国卫生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新闻单位要广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典型事迹和所取得的成就,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切实抓好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

爱国卫生工作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各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基础性工作。抓好爱国卫生运动,对于切断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正值春夏之交,又是第十七个爱国卫生月,各级爱卫会要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共同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铁路、民航、交通、卫生、宣传、教育、旅游、工商以及新闻等委员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充分发动群众,动员全社会参与,党政军民和社会团体齐动手,群防群治,形成一个良好的卫生防病氛围。城市以背街小巷、集贸市场、车站、居民社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农村以户外环境为重点,解决“三堆”和畜禽乱跑的现象。通过集中整治,解决一些“脏、乱、差”问题,使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一定改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把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检查、督促,促进全省城乡爱国卫生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努力建设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大卫生城市创建力度

创建卫生城市是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系统工程,是树立城乡形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途径,是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依照《甘肃省卫生城市管理考核办法》,每3年进行一次全省城市卫生大检查,目前已检查过5次,对推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整体卫生水平,改善投资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这项工作要继续开展,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认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动群众,把创卫与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结合起来,把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建设、卫生、工商、铁路、交通、公安、环保等部门要积极配合,齐抓共管。2005年第三季度省上将对所有城市进行城市卫生检查,各地要结合迎接第六次城市卫生大检查,把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县城)的基础上,各市县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尽早实现甘肃省“国家卫生城市”(县城)“零”的突破。要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省级卫生村、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的创建活动,以此带动全省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的改善。

四、进一步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

农村改水改厕关系到农民的身体健康,是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小城镇建设、“小康示范村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水利、卫生、财政、农牧、计划、建设、扶贫、教育、科协、妇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支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各级爱卫会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改水工作,加强农村水质监测,让农民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农村改厕要坚持“民办公助,多方筹资”的方针,采取“个人拿一点,集体筹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形成政府、集体、群众参与的筹资格局,解决资金问题。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改水改厕的投入,将农村改水改厕经费列入每年的预算,扶持和推动甘肃省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健康发展。各级爱卫会要执行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工作,以便争取更多的资金,以项目带动甘肃省农村改厕工作,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实现2005年底50%的改厕目标。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是促进行为改变的重要措施。国际社会已经把健康教育提高到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WHO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免疫和疾病监测定为21世纪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三大战略措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2年世界经济论坛闭幕报告中认为:“投资于穷人的健康,是经济增长的跳板,投资回报率高达6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提高健康素质并列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各级政府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普及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禽流感等知识,而且要重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在城市要以“健康教育进社区”为工作重点,在农村要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健康教育覆盖面。各地要争创国家“无烟草广告城市”,逐步减少、最终取缔烟草广告。结合每年的“世界无烟日”,在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拒吸第一支烟”签名活动和无吸烟学校创建活动,减少吸烟率,降低烟草危害,推动甘肃省的控烟工作。

六、加强除四害工作

除四害是各级爱卫办的重要工作职责。各级爱卫办要结合当地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开展城区灭鼠活动,有效控制病媒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在灭鼠活动中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使用国家公布的合法杀鼠剂生产企业的产品,严禁使用违禁药物。针对甘肃省消杀市场管理空白的现状,省上要尽快成立“甘肃省鼠害与卫生虫害防制协会”,对消杀市场实行规范化管理。

(在甘肃省爱国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