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的基因排列程序,逐步发现,某一家族或某一地域的人,基因是有着渊源关系的。从而,印证了人们寻根的必要。也许,基因的某些东西一直在潜意识中招引着人们寻找自己原本的影子,或者不断地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己。有时我甚至想,那些无法解释的因素就是基因在起着作用。宿命的某些东西也是难以说清的,有些时候也在困扰着人们。因为生命的现象就是某种神奇,神奇所产生的困惑是无穷的。于是,人与生俱有的生命的困惑,使人在心的深处生出难以言表的忧伤。特别是传统的中国式的忧伤,就更为苍凉和深邃,像一首悲凉而悠长的咏叹调,在茫茫旷野里徘徊着,挥之不去。是那种“抽刀断水水自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绪。这情绪无可言状,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时不时就会从心底泛起,会使人即刻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没了着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困惑和忧伤呢?是刻骨铭心的、不断搅扰的某些思绪。这种思绪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深深的眷恋。
山西,这个在履历表籍贯栏里不断出现的名词,在我的心头和脑际悬浮着,不断搅扰着我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即使我不远千里去追寻,找到了那个称之为故乡的小村庄,但我的心里仍然是茫然的。我不知道山西对我的那种纠缠,是否因为追寻而释然。我不知道这种追寻的意义,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追寻。因为我不知道我心中的困惑和忧伤的真正含义。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庄周梦蝶的困惑。于是,在一个时期,我注重了有关山西的文字介绍。企图通过阅读来全面地了解山西。我发现,山西博大而厚重。这种博大和厚重是难以一览无余的。也许,这样厚重的感觉就是基因中潜留的绵延不断的困惑吧!因此,我迫切地想表述山西以解释我的困惑。
一
在国家地理杂志社制作的山西地图上是这样介绍山西的:山西位于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东端,地处黄河流域中段。居太行山以西得名山西。春秋时期属晋国之地,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国分晋,所以又称三晋。这些介绍的话语像一首冷峻的诗,毫无表情地吟颂着,引导我沿着地图上的红线,去感受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城市和乡村的地名。我茫然了!我仍然找不到我心中企求的那个山西,山西这个熟悉的地名仍然如遥远的梦境。某一天,我偶尔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明初史官们认定,山西人‘淳俭好学,性格质朴’,民风以‘忧思深远’著称,似乎忧患意识与生俱来。在三晋之地,百姓‘善治生,多藏畜’,也是因为对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思索所致。”这使我有了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咤。我被这些话语所感动,产生了某种共鸣,有了交流的冲动。我终于找到了我所困惑和忧伤的源头,那流淌在山西人血液中的“忧思深远”。这种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使我无法摆脱中国式的苍凉深邃的忧伤。我无法拒绝,拒绝我之所惑。也许这只是秉性使然!是山西人一脉相承的性格吧!质朴的又是忧思的。
《史记·晋世家》讲晋国来源的故事,说的是即位时还是小孩子的周成王,一次与弟弟做游戏,将一枚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递给叔凑,说:“我封你为侯。”在场的史官便请周成王正式举行封立仪式。周成王急忙说:“我是闹着玩呢!”史官提醒成王:君王无戏言。于是叔虞被封于王畿以北的晋水之阳。这便有了晋国。
仅仅一句玩笑话,就有了庄严的封立。这是一个多么淳朴而诚信的时代。如果政治向初始时那样简明,也许社会的发展将会更加单纯与可爱。但是政治却向着繁杂和诡计,欺骗和阴谋的深渊坠落。无论君王还是臣民,已没有了一诺千金的诚信,谎言和欺骗已经融化于政治的血液之中。建立政治的初衷和政治原本的清明,已经被政治所膨胀的野心吞噬。自周成王以来,可能再也没有因一句玩笑话而封地的了。也许自此后君王们的言语谨慎了起来,也许仅仅是因为周成王在当时所具有的童心。我幼稚地想,也许正是这种童心,从源头上奠定了山西人淳厚质朴的秉性和品行。同时,也由于这样一种封地的缘由,加之随着争霸引起的战争使晋处于边塞的危险之中,这就使得人们从心理上不断地强化了忧思意识。但是,我及时地发现,这样的推理太主观,太理想化了。细细地想,史官们所说的“淳俭好学,性格质朴”是有着深厚内含的。使我想到了一些关于山西人“淳俭”的戏说,“九毛九分九”几乎是对山西人的“爱称”。但“九毛九分九”究竟是何含义,却有着不同的说法。有说山西人精于计算,账算得清的;也有说山西人精于讨价还价,善于经商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由“九毛九分九”生发的笑话却使人忍俊不禁。比较经典的有这样一个段子:酷暑季节,有个山西人买回一把扇了,却舍不得用,怕把扇子扇坏了。于是,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既不损坏扇子又能解凉的妙法子。他照着这法子做了:摇头不摇扇,以起到扇风解热的作用。这个用摇头不摇扇的办法解热的山西人,可算是真正的“淳俭”了。
认真思考山西人的“淳俭”,是由地理的自然环境和边塞式的耕读文化、晋商文化所造就的。在自然地理上,山西的范围基本上是中国中部的一大块山地,其间有一系列山间盆地,从南到北分布,高山(太行山、吕梁山)大河(黄河、汾河)把山西包围了起来。五十年代流传的一首歌:“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到高处望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流水,哗啦啦流过小村旁。”这歌词真实地反映了山西省界与自然的山川相重叠,就像是一个大围墙的情形。交通阻塞,就会闭塞,信息、物资的流通就受到严重阻碍。人流物流的困难,迫使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他们不得不精耕细作发展农业,并促使与农业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兴学重教,重视读书,企求以学而优则士走出封闭。闻喜县裴氏家族,自秦汉至隋唐出过59位宰相,七品以上官员达3000多人。而裴氏家族的发祥地却是一个小村庄——裴柏村。这条学而优则士的路子,成就了一大批山西的学子。然而,毕竟这仅仅是一条路。而且,这条路显然把大部分比较贫困、难以求学的人排挤在外了。于是,山西人不得不从另一方面寻求走出去的途径,如同改革开放初期“下海”一样,山西人又走出了一条“闯口外”经商的路子。明清时期,山西人走口外,下淮扬,遍布天下,形成了晋商群体。他们戴着瓜皮帽,牵着骆驼,脸上挂着谦恭的笑容,凭着淳俭质朴和勤奋耐劳,闯出了“晋商”的名气。特别是清代晋票号的兴起,更使晋商名声大噪。从这样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耕读还是经商,在一个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尤其像晋北那样贫穷的地方,不“淳俭好学”,“性格质朴”,“忧思深远”是不行的。耕读也罢,经商也罢,都要从节俭甚至是十分吝啬的节衣缩食起家,从九毛九分九逐步地积攒并发展起来。而且,这个过程的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时刻伴随他们的是“忧思”。如果没有很强的忧患意识,节俭和发展都无从谈起。我想,这大约是山西人“淳俭”或因“淳俭”而引出一些说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