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搞定难搞的孩子
7579100000022

第22章 6岁宝宝 (1)

6岁宝宝心理特点与认知发展

6岁的孩子是最难应付的了。从4~5岁可以看出孩子有显著的进步;但是从5~6岁很多大人怀疑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似的。6岁孩子反抗、叛逆、不听道理、不接受批评,仿佛又回到了“难缠的2岁”。6岁又被儿童心理学家称为“第二反抗期”。

6岁幼儿通常是粗鲁而忙碌的。不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挠他们玩游戏时,他们还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赶走。他们对别人的态度也显得傲慢无礼,5岁时的温柔似乎已经完全消失了。另外,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纠纷会急剧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惧。

6岁幼儿已经开始有自己判断事件、人物对错的想法,所以大人要注意引导宝宝明辨是非,同时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人际交往、处理事件的正确榜样。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创设发展的空间。

6岁幼儿的内心世界也越来越复杂,喜怒哀乐等比较细腻的情感也发达起来,更加敏感,自尊心也更强。他也更有主见了,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还会对大人的行为和周围的一些现象发表些“见解”了。

爱捣乱

【释义】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因好奇心强或生性活泼好动而引发的一种行为。心理学家认为,爱捣乱不仅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增强,而且也是孩子好奇心强的表现,而好奇则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而5~6岁的孩子多好奇心强,因而,这个阶段的孩子多表现为爱捣乱。

【典型表现】

这种行为不只发生在家中,在幼儿园时,也比较多发。在家时,最典型的表现是喜欢搞一些“坏把戏”,如,把妈妈刚买的新书给撕坏了,或把一些脏东西塞进嘴里……在学校,爱捣乱的孩子经常看到别的小朋友搭起了积木,他就噔噔噔地过去推倒,把小朋友的玩具给扔掉或砸碎了。他其实不是故意欺负小朋友,而是希望通过捣乱引起别人的注意。

【多发情形】

这种情形在好奇心强、好动的孩子身上比较多发。他们完全没有规矩意识,是典型的“自由兵”。有时在学校,大家都在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他一会儿跑到门口看看,一会儿趴到桌子底下,一会儿又去抓身边的小朋友,或将小朋友的作业本撒得满地都是。

【错误成因】

孩子爱捣乱,多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6岁孩子自我意识较强,比较有主见,他们常常要干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而不愿让父母帮忙。但由于能力有限,就易把事情搞砸,在父母眼中,这孩子就成了捣乱的孩子。

(2)孩子6岁时,依然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做一些事,如,烧饭、洗衣等,但由于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洗衣服把衣服泡在盆里,就跑出去玩了。有时由于能力有限,如,洗一会儿衣服就感觉太累了,就去做别的事情了。在大人看来,这就是捣乱。

【解决方案】

孩子爱捣乱,父母可以用以下方法加以引导:

(1)如果家中有爱捣乱的孩子,父母不妨也给孩子捣乱,如,在孩子玩喜欢的玩具时,将他的玩具“不小心”弄坏或将孩子喜欢的动漫书,不小心弄上水。因为这样就能让他体验自己捣乱的后果:画册、玩具损坏了,真着急!

(2)家中有爱捣乱的孩子,父母应该给孩子立规矩,如,妈妈刚买回来的新书、新衣服,你不能乱动。否则,半年内就不给你买动画书。

(3)多给孩子买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如能动能说的玩具。因为这样就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把破坏力转移到有趣的玩具上,而不至于破坏家里的其他东西。

(4)和孩子一起创新旧玩具的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团当足球踢,将碎布缝成圆状物,里面塞上棉花等,让孩子玩,因这样就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

(5)孩子如果故意捣乱,你可以给孩子找点事做:“妈妈觉得你能安静下来去画画,一定很可爱。”“想给小花浇水吗?”“想给你的玩具洗澡吗?”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大人就要趁机告诉他,捣乱要有节制。

【误区警示】

孩子爱捣乱,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做:

☆非常生气,并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安静一会啊?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真是烦透了……”等言语。因为这样做只会强化孩子的行为,让他越发“得寸进尺”,捣乱得更厉害。

☆吓唬他,“再这样就不爱你了,把你送给别人,或打你”!因为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怕死

【释义】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因惧怕死亡而引发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恐慌、担忧、焦虑、不安等。心理学家表示,孩子如果比较早地接触到死亡的话题,心智比较早熟,更容易出现“怕死”心理。这种心理在6岁孩子身上比较多见。

【典型表现】

这种情绪反应在家中有亲人去世,或父母因亲人去世反应过激时,更易发生。如父母因亲人去世天天以泪洗面,孩子就会因此而开始怕死。如,对妈妈说:“妈妈,你千万不要死啊!”或问父母关于死亡的问题,甚至会问“妈妈,我会不会死?”如果告诉他会的,他会因此更加害怕。之后,一提关于死亡的问题,孩子就神情紧张不安。

【多发情形】

这种情绪在比较胆小的孩子身上更加多发,特别在孩子晚上独处时,如,让孩子去另一个房间睡觉,孩子就不敢睡。或者,总躲到妈妈的床上哭诉“我不要死”“妈妈你也不要死”!有些孩子还会想象一些关于死亡的恐怖镜头,会越想越害怕,从而一到晚上就死死地黏着妈妈。

【错误成因】

孩子惧怕死亡,与以下原因有关:

(1)小孩子在6岁时,已经有了自主思维意识,但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不可能如成人一般理智地看待死亡,更多的是一种恐惧、焦虑的心理,于是就有了“怕死”心理。

(2)现代一些恐怖片和电视剧里面,有很多关于死亡的恐怖镜头与情节,如果孩子看多了这些恐怖片,不仅不敢独自去上厕所,而且也总爱担心自己会不会就突然死掉或死得很惨。于是,就紧张不安。

(3)有些父母比较胆小,看电视剧时,特别是看到有关死亡的镜头时,就紧张不安,甚至尖叫,结果就让孩子负面模仿,并产生惧怕死亡的心理。

【解决方案】

孩子惧怕死亡,父母可这样积极地引导:

(1)如果家中有惧怕死亡的孩子,要少提这方面的话题,如果孩子不提相关死亡的话题,父母就不必提了。同时,少让孩子看一些有关死亡的恐怖片,多让孩子看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电视节目,因为这样就能分散他的注意力。

(2)当家中养的小宠物死了,大人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它离开我们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或者在秋天时,让孩子观察落叶,并告诉他树叶死了,而且是自然的规律,而到了春天便会重新发出新芽,生命总是这样交替,死是非常正常的事。因为这样做就让孩子知道“生命的离去是很正常的”。

(3)平时,父母要多陪孩子聊天,做游戏。有时间可带他出去放松,如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旅游,给他讲美好的故事等。因为这样就能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从而淡化他对死亡的关注,逐步消除怕死的心理障碍。

【误区警示】

孩子惧怕死亡,父母不可这样做:

☆总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打死你”之类的话。父母不要用“死”来威胁、恐吓孩子,因为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是很完全,大人眼里很正常的死亡,在他们看来是非常恐怖的。

☆总让孩子看一些暴力凶杀的图书和影视剧。因为这会让孩子更加怕死。

☆告诉孩子,死就是睡着了。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6~7岁的孩子一般不认为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有可能会认为“死”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睡着了的现象,而父母这样误导,会让孩子在真正面对这个问题时,受到不必要的惊吓。

不敢独睡

【释义】

孩子在晚上睡觉时,因有恐惧、恋母或其他原因而引发的一种行为。如,一个人睡时哭闹,或者会偷偷跑到父母床上。其目的就是不想与父母分开睡,或逃避一个人独睡时的恐惧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孩子已经6岁了仍不能独睡,说明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典型表现】

这种行为只在与父母分房或分床睡时发生。如,和父母在一张床上睡习惯了,突然有一天,妈妈让他独自去睡,就会有恐惧和心理不适。有的孩子即使睡着了,半夜醒了,也想偷偷地溜回去,如果妈妈拒绝,就会哭闹不止,容易出现反复。

【多发情形】

这种行为最初与父母分床睡时,更易多发。如,孩子从小由妈妈带大,一直与妈妈同睡一床。如果妈妈让他与自己分开睡,孩子就会灯也不敢关,大气也不敢出。如果房间光线较暗,或者打雷下雨,这种恐惧心理会更加明显。如,听到响声,会用被子把头部都捂上,表现得很胆小。只有妈妈或其他家人出现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

【错误成因】

孩子不敢独睡,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害怕黑暗。怕黑暗中有鬼怪、大灰狼等东西,而且他的想象力丰富,独睡的时候,就会瞎想,结果越想越害怕,睡不着。

(2)独立能力差。如,由家人每天陪伴孩子上下学,就连书包都要帮着背,孩子没有独立完成一件事的体验。当然晚上也不敢独自睡。

(3)没有好好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让孩子自己独睡,结果孩子不理解妈妈为什么突然让自己单独睡,以为是不爱自己了,情绪波动,也产生恐惧心理。

(4)有恋母情结,总想跟妈妈在一起睡。如果与妈妈分开睡,就没有安全感,从而不敢一个人独睡。

【解决方案】

(1)一开始分房睡时,父母要多陪孩子,如,坐在孩子床边,边给他讲故事边轻轻拍他的背,直到他入睡为止。因为这样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有适应的过程。

(2)没事时和他摸黑聊聊天,或者在墙上照手影玩,让孩子知道黑夜原来也是挺有趣的。因为这样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孩子如果一直不适应独自睡,可一周安排一两天作为独自睡觉日。因为这样做,能让孩子心理上有个适应期。

【误区警示】

☆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再不听话我就把你关到小黑屋去!”或者“不要你了”等,这样让孩子容易对独处产生绝望心理。

☆孩子在床上玩闹不想睡觉时,大人生气地冲孩子嚷嚷,这样会加剧孩子的情绪波动。

☆因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很快妥协,或是当孩子偷偷去找妈妈,妈妈放弃自己的坚持。这样下次再让孩子独睡会更难。

上蹿下跳

【释义】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因活泼好动、探索欲强而引发的一种行为。从安全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而从儿童成长特点来看,6岁阶段的孩子都精力旺盛,不仅好动,而且好奇心十足,喜欢探索。孩子喜欢上蹿下跳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行为。

【典型表现】

这种行为多发生在孩子对某些事物或某个动作好奇时,如,看到柜子上有个箱子,就想上去看一下箱子中有什么东西。也有些孩子喜欢从高处向下跳或从沙发上跳到地上的感觉,于是就爬上爬下,一会儿爬到高处,或跳下来,或走下来。每当孩子这样折腾时,一些父母就非常担心。但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弹跳运动有健身健脑的作用,因为弹跳过程能产生振动,“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相结合,从而具有健身健脑功能。

【多发情形】

这种行为多发生于很多孩子一起玩耍时,通常,一个孩子从高处向下跳,如,从床上跳到地板上,或从沙发上跳到地板上,其他孩子都会跟着跳。当然,在学校,这种行为也时有发生,如有些孩子高兴时就爬到桌子上,并且还会兴奋地走来走去,有时甚至还会爬上窗户。很多孩子在摔痛时,并不太在意。

【错误成因】

孩子为什么喜欢上蹿下跳呢?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受孩子的好奇心驱使。由于一直在低处活动,让孩子对高处产生了很多美好的联想,高处到底有什么?高处向下跳的感觉如何?于是,孩子就开始上蹿下跳。

(2)6岁孩子模仿能力较强,特别是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经常是一个小朋友做什么,其他孩子也跟着做什么。如果一起玩耍的小朋友爱上蹿下跳,其他小朋友必然有样学样。

【解决方案】

孩子爱上蹿下跳,父母一定要这样引导孩子:

(1)父母要表情严肃地告诉孩子,爬高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发生危险。而且,大人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因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习惯这种爬高的刺激,上瘾之后就很难改变了。

(2)多给孩子提供“上蹿下跳”的机会,如当你需要把柜子的皮箱拿下来时,可以让孩子爬上去帮你拿下来。在孩子爬上去前,要告诉孩子注意安全。因为这样既能满足孩子对皮箱的好奇心,又能满足他上蹿下跳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