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
7580600000025

第25章 帮助自卑的“丑小鸭” (3)

乐乐今年才5岁,父母自然不能给他买这种东西。但乐乐的妈妈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乐乐开始自卑了。

有一天,妈妈带乐乐去超市。乐乐不想去。妈妈问他为什么,他随口就说:“我这么胖,别人会笑话我的。”

“不会的,比你还胖的人有的是。”乐乐妈说道。

乐乐想了想,跟着妈妈出了门。到了超市,很多孩子都在里面的游乐园里玩,乐乐妈让乐乐也进去玩,但乐乐就是不进去,非要妈妈陪在身边。

“你以前不是很喜欢在里面玩的吗?为什么现在又不进去了呢?”乐乐妈觉得很奇怪。

“我……我不想去,因为没有人愿意陪我玩。”乐乐一脸的委屈。

“为什么啊?你还没进去,怎么就知道别人不愿意和你一起玩呢?”

“我这么胖,别人会喜欢我吗?”乐乐一脸的疑问。

听了乐乐的话,乐乐妈觉得很无奈。

胖,已经成了乐乐的心病,甚至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

案例深度解析

乐乐因为嫌弃自己太胖而不敢出去玩,甚至还觉得别人不会喜欢自己,这显然是受到了“缺陷性”自卑心理的影响。其实,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卑性”心理。比如有的孩子嫌自己个子太矮、长相不好看、五官不端正、头发不够黑、眼睛不够大等。只要一说到这些孩子所嫌弃的方面,他们就会紧张不安,避开话题。

这些孩子为什么出现这种自卑心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不良标签效应。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嫌弃自己的缺陷,很重要的原因是别人跟他开的不良玩笑,这给了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比如给孩子起一些不好听的绰号、取笑孩子的生理缺陷等。他人可能觉得没什么,但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良标签,并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缺陷性”自卑心理。

(2)负面环境效应。

其实孩子很多时候都在受着周围人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等家人。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的妈妈认为胖不好,那么孩子也会觉得胖不好;如果爸爸觉得个子太矮不好,孩子也会因此而担心。在这些错误意识的引导下,“缺陷性”自卑心理就很容易产生。当然,除了周围的家人之外,影视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3)自我关注意识较强。

在4岁之前,孩子“自我关注意识”并不是很强,胖瘦高矮、衣服漂不漂亮,孩子并没有多少感觉。可4岁之后,孩子就开始注意这些,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对自己的整体形象会有一些看法和想法。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不是特别完美,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心理学家支招

厌恶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陷,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现象,亦是孩子有自卑心理的表现。

自卑心理,有的与生俱来,有的则是由于在经历一些挫折、失败之后导致的。

通常有自卑心理的孩子会对自己的某方面能力丧失自信,如不相信自己能画好画、下好象棋等,甚至会怀疑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严重的还会发展到无论做何事都没自信,甚至会对很多事情不再感兴趣。所以,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自卑心理,一定要进行引导。

具体如何做呢?

(1)告诉孩子:这是在开玩笑。

作为父母,尽量不要和孩子开一些不良玩笑。如果周围的人这么做,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是在和他开玩笑,而不是真的在耻笑他。比如“叔叔这么说是在跟你开玩笑,他是觉得你很可爱,而不是真的觉得你胖”“阿姨说你胖是羡慕你身体好呢”。当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后,产生自卑心理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2)转移注意力。

产生“缺陷性”自卑心理的孩子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没有看到自身好的一面。比如有的孩子只看到自己胖,却没有看到自己乌黑的头发、高挺的鼻梁是很多人没有的。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优点上来,这样才容易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远离自卑心理。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王博

职业:外科医生

儿子姓名:康康,5岁半

我的儿子康康已经5岁半,非常聪明,每天在家都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还经常说一些时髦的用语,什么“帅毙了”“out”“粉丝”之类的一大堆。

可最近,康康却陷入了自卑之中,因为他小姨在看电视的时候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女孩子还是喜欢帅哥。”康康就问她:“小姨,我帅吗?”小姨逗他玩,便骗他说:“你呀,不够帅。你看你鼻子有点塌、眼睛有点小,头发还比较少,怎么能算是帅哥呢?”

小姨的一番话差点把康康说哭了。尽管最后强忍住了泪水,但从那天起,他就对自己的外貌非常不满意。走在路上看见小女孩,就会故意把头低下来。很显然,他的自卑心理已经很严重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第二天,我就打电话给心理科的同事,向他咨询该如何改变康康的状况。同事告诉我,首先要阻止家里人再以类似的玩笑刺激他,然后要告诉他,小姨是在开玩笑,最好让小姨亲口告诉他。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帮康康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回到家,我一一照做。最后,我还和他一起讨论,把他身上的优点全部列了出来,绘成一个表格,像奖状一样挂在他的房间。

果然,这个方法非常管用,只过了几个星期,康康的自卑心理就不见了。现在的他,走路又开始挺胸抬头了。

5.一批评就自卑

——警惕孩子在批评中失去自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乐乐对批评变得特别敏感。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别人一批评他,他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是个没用的人。

那天早上,妈妈给他买了一杯豆浆。他没拿好,豆浆掉在地上,溅了一身,刚穿的衣服立刻变成了“大花脸”。

乐乐妈见状,便随口说道:“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你看好好的豆浆就这样被你浪费了,还得让妈妈洗衣服。”

这本是很简单的一句批评,乐乐却非常不开心,竟然哭了起来。

妈妈好不容易把他哄好,让他自己再去买一杯,乐乐却死活不愿意去。妈妈问他:“为什么,你不想喝豆浆了?”

让妈妈没想到的是,乐乐却这样回答:“我这么不小心,怕又把豆浆给掉地上了。我想喝,可是我怕又浪费豆浆。”说完,乐乐眼圈又红了。

妈妈听了,心里一阵难过,觉得自己可能批评过头了,让乐乐产生了自卑心理。

可乐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敏感了?

案例深度解析

因为妈妈的一句批评,乐乐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并不是因为他变得敏感了,而是因为他容易在别人的批评中失去自信,说到底,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是一种不良心理,是对自我的否认,是对自我个性的排斥,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造成自卑的直接原因就是别人的批评。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因为受到批评而失去自信的孩子并不少见。只不过他们的表现不一样,有的哭闹、有的否定自己、有的再遇到相同事情会退缩等。这些都说明一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已经受到了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如果父母不帮孩子纠正,非常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要想引导孩子远离自卑心理,父母就需了解哪些批评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

(1)批评太多。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并没有针对某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错误进行批评,而是泛泛而批。比如“你就是一个笨蛋”“你太调皮了”“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等。很显然,这些又泛又滥的批评不仅不能达到改正孩子错误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2)批评情绪化。

在批评孩子时,有些父母很难做到“冷静”“客观”,而是把自己的情绪加入其中。比如抱怨、嫌弃等。这在孩子听来,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否定。

(3)不听解释的批评。

孩子犯错,父母如果没有听孩子的解释而盲目批评,同样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蔓延,孩子就很难从中走出来,自卑心理也就接踵而至。

心理学家支招

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卑心理吗?

答案是肯定的。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给人格发展划分了八个阶段,他认为,第二个阶段——儿童早期(1.5~3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并克服羞怯感和疑虑感。如果幼儿对自己的疑虑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就会自我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幼儿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重要的、失败的和没有价值的。而父母的批评就是孩子疑虑的最大来源。

通常,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本来就低。如果父母再因孩子犯的一些小错而过分批评,就会让孩子在不良批评效应的影响下更自卑、更不自信。如,父母常说“你真蠢”“到底你会不会”,就会令孩子产生挫折感、自卑感、不安感。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了随机应变的能力,更加无法解决面对的问题。

那么,父母该如何带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呢?

(1)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一些孩子之所以在受到批评之后变得自卑,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自我价值感,甚至他们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周围人的认同上。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父母对孩子的兴趣和努力不能仅是表扬,还要有发自内心的欣赏,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2)批评之后给予爱和支持。

面对孩子的错误,批评是应该的,但聪明的父母不会就此停住,而会在批评之后把爱和支持给予孩子。比如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有起有落,正确应对失败能帮助孩子提高健康的自信心。在孩子失败或失望时,如果他们知道父母的爱和支持永远不变,他们的自信心就能增强。

(3)用“实际意义”提高自信心。

给他布置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比如,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帮自己做些家务,即便是简单的扫地、择菜、摆放碗筷,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从而具备更强的自信心。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严铭

职业:媒体工作者

儿子姓名:小明,6岁半

我的儿子小明是个嘴甜、活泼的孩子。每次有人到我们家做客,小明都会非常热情地接待,请他们坐下,倒茶、拿糖果、陪聊天,像个“小主人”。

有一天,我的同事带着他儿子到我家玩,奇怪的是,这次小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端茶倒水,而是躲在房间不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我才明白,可能是上次这个同事带着他儿子来我们家玩的时候,说起孩子的考试成绩,我就提到了小明的测试成绩下降,大家都当面批评了他。特别是小明的妈妈,还说他“懒惰骄傲”“没有理想追求”。

他妈妈以为这样就能促使小明努力学习,没想到却严重损伤了儿子的自尊心,让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觉得无颜见人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和小明的妈妈商量,一定要帮小明找回自信。他妈妈先向他道了歉,然后一起探讨成绩下降的原因。我也和那个同事商量好,下次见面要多表扬小明。同事点头同意。

几天后,我就带上小明去那个同事家玩,又“顺便”提及了小明的成绩。我说道:“小明上次测试成绩下降,不是因为懒惰,也不是因为骄傲没理想,而是偶尔失误。他妈妈上次那么批评他,就是冤枉他了。”看得出来,在听到我的话之后,小明脸上又露出微笑。此后,当亲戚朋友再来我家做客的时候,小明又是一个热情的“小主人”了。

6.上课有问题不敢举手

——合理引导胆小型自卑宝宝

晓宇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晓宇的成绩不是非常理想。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晓宇的妈妈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便打电话联系老师。

“我想知道晓宇的成绩为什么下滑得这么厉害?”

“我正想找机会跟你说呢,你们家的晓宇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积极性不高?可他每天回来做作业都很积极,而且我们给他买的练习题,他都做得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