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
7580600000026

第26章 帮助自卑的“丑小鸭” (4)

“这我都知道,但他大多都做错了。我觉得晓宇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不认真,而是积极性不高。遇到问题他不敢去问,上课也不敢举手。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如果能把这个坏习惯改正,成绩很快就会提高。”

听了老师的话,晓宇的妈妈觉得很有道理,但她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晓宇遇到问题不敢举手呢?

案例深度解析

晓宇学习很认真,但成绩并不是很好,原因在于他遇到问题时不敢举手提问,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到了成绩。他的情况并非是老师所说的“积极性不高”,而是受到了“胆小型”自卑心理的影响。

所谓“胆小型”自卑心理,是指一些孩子因胆小而导致的自卑心理。比如不敢见老师、不敢和同学讨论问题、不敢举手、不敢和同学争执等。在这些孩子身上,你很难看到一些大胆的行为。所以,这些孩子很容易被认定是“胆小”“怯懦”型的性格,进而会让他们产生“自卑”。

那么“胆小型”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心理压力过重所致。

有的孩子想到了就去做,而有的孩子则会反复思考,这样行不行、那样可不可以、如果出现问题该怎么办等。思考得太多,就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加,让这些孩子产生“临阵退缩”的行为,不敢再去做这件事。

(2)对挫折过于看重。

失败和挫折谁都不想遇到,但很多时候却无法避免。只不过有的孩子看轻挫折,认为这没什么,有的孩子则看重挫折,遇到一次挫折就否定自己的能力,从而不愿再去尝试。遇到新鲜事物、没有把握的事也就会表现出退缩、害怕、恐惧的情绪。

(3)父母期望过高。

父母很容易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附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很高。他们觉得“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只有给孩子足够的压力,孩子才能有所进步。如果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压力就成了压在孩子身上沉重的枷锁,很难继续前进,甚至会渐渐失去自信,陷入自卑的深渊。

心理学家支招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时总是十分胆怯。父母将此归于孩子害羞或能力有限,事实上,这是由于孩子内心不够自信,是一种“胆小型”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

“胆小型”自卑心理的孩子与父母相处时还大胆一些、自信一些,但如果一出家门,就会变得胆小、不自信。这类孩子通常不敢举手发言,不敢向老师提问。如果老师让孩子回答问题,孩子就会低着头,表情紧张,不敢大声回答。

很显然,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因而,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其引导和纠正。

那么,父母在引导时该做哪些工作呢?

(1)期待效应。

与孩子相处时,父母不要对孩子说成功多重要,而要多与孩子一同期待美好的梦想,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学好小提琴,就可以像个音乐家一样站在台上表演了,会有很多人给你鼓掌。”而不是告诉孩子:“你必须努力学习小提琴,否则你就考不了第一了,妈妈的钱就白花了。”

(2)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

父母的期望可以很高,但一定要帮孩子寻找合适的目标,而不应该直接把自己的期望当成孩子的目标。比如你的期望是让孩子考入重点初中,你可以告诉孩子:“这次考试,数学你要提高10分、语文成绩提高15分……”而不是笼统地告诉孩子:“你必须考到前三名,否则你就没有机会进入重点初中了。”

(3)示范引导法。

当孩子出现“胆小型”自卑心理时,父母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的方法帮孩子走出这种不良心理。比如可以教孩子如何提出自己的问题。只要孩子熟悉了,也就能从容应对了。

他山之石

父亲姓名:宁晖

职业:编程员

儿子姓名:军军,7岁

我的儿子军军上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在班里算是前五名。不过他身上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胆小。很多事情明明知道自己能做好,但就是不敢去尝试。

军军的英语成绩不错,记得有一次,学校要进行一次英语竞赛,就是几个班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一起考试,看看哪个孩子的英语成绩更好,以后可以重点培养。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认为是个好机会,可以证明军军的实力,所以就希望军军参加。即便成绩不理想,也能找到和别人的差距所在。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之后,原以为他会爽快答应,可没想到,他竟然连说“不行”“我考不好很丢人的”……

难道军军的英语成绩如此不堪吗?我打电话向他的英语老师询问究竟。得到的答案是:军军的英语成绩很好,完全有实力参加这次竞赛。只要发挥正常,至少能得前三名。

既然有实力,军军为什么不参加呢?后来,他的英语老师告诉我:“军军的英语成绩确实不错,但他太胆小了,估计连报名都不敢。你和他商量一下,如果他同意参加,我就帮他报名。”结果我再三和他商量,他还是没有答应,失去了一次证明自己实力的大好机会。

“这孩子为什么这么胆小呢?”在一次聊天的时候,我和同事说起了这件事情。同事想了一会儿告诉我:“军军可能不是胆小,而是自卑。说实在的,我小时候和他的情况就比较相像,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不是胆小,而是自卑,害怕考不好,遭人耻笑。你回去问问他,是不是这样。”

结果,军军和同事说的非常相似。

“那应该怎么帮他调整呢?”我问同事,“我们做父母的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你不要过分强调成绩、排名什么的,这样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你要给他制定一些小目标,只要他实现,就给他奖励,从而让他获得自信,认定自己能够成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寻找一切机会和军军阐述这些观点,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他分享实现小目标之后的每一次快乐。

渐渐地,军军变得“胆大”起来,自卑心理也渐渐减少了。

7.拼命掩盖缺点的苗苗

——巧用“甜柠檬”效应提高自信

苗苗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今年才5周岁,在幼儿园上大班。她年纪虽小,却对自己的缺点非常敏感,在别人面前总是拼命掩盖。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她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也有一个和苗苗年龄相当的孩子,苗苗叫他小哥哥。妈妈对苗苗说:“你前几天不是说在幼儿园学了一首儿歌吗?现在唱出来让我们听听。如果小哥哥不会,你也可以教他唱,好不好?”

“好。”苗苗一口答应。

苗苗唱得很认真,但有些地方记错了词,走了调。

“这首歌我们幼儿园里也教过,我也会唱。”小哥哥在苗苗唱完了之后说道。

“是吗,那你也唱一遍好不好?”苗苗妈妈对他说道。

“苗苗的词记错了,不好听。”小哥哥一本正经地说道。

“没有,就是这么唱的,我们老师就是这么教的,而且磁带上也是这么唱的,不信你可以听。”受到质疑的苗苗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

“就是唱错了,就是唱错了。”小哥哥也不甘示弱。

“唱得不好是因为我今天嗓子不舒服……”苗苗开始找借口。

……

吵到最后,苗苗竟然哭了起来。尽管这问题不大,但却反映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苗苗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在别人帮她指出来的时候,她还会拼命掩盖。

“苗苗为什么这么完美主义呢?”苗苗妈妈觉得很奇怪。

苗苗真的是个完美主义者吗?

案例深度解析

当然不是。苗苗这是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自卑心理的外露。她不敢正视自己、接纳自己。

其实,很多孩子身上都有这种情况,比如有的孩子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好、不愿意别人提自己的缺点、回避竞赛或竞争、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不愿意自己的短处被别人发现等。

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好”“坏”的判断意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上有缺点时,就会拼命掩饰,以免被别人发现。80%的孩子在9岁左右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另外20%的孩子则不愿意正视、不敢正视,直到成年都是如此。这正是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对缺点如此敏感,以至于产生自卑心理呢?

(1)错误的比较所致。

有些孩子因为曾受到别人的批评,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己很无能,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因此才会拼命掩饰自己的缺点,以免被别人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和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有关。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能纳入父母的比较范围之内,成绩、才艺、行为等,父母以为这样的比较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殊不知,这却是对孩子心理的极大伤害。

(2)缺乏自我。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但很多孩子却不知道这一点,总喜欢拿别人来对照自己。在这种对照之中,孩子就容易失去自我,看到别人怎么样,自己也就想变成什么样。而当看到别人身上有自己不具备的优势时,就会采取掩饰缺点的方法。很显然,正是由于自我的缺乏,才让孩子变得失落与懊恼。

心理学家支招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他们也有自己的期望与理想目标。如果达不到理想,孩子也会沮丧,也会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情况。遗憾的是,一些孩子采取了消极的做法:掩饰。实际上,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自卑,却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想改变孩子的这种不良心理,应该使用“甜柠檬”效应。“甜柠檬”效应是,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自己身上的缺点或没有别人一样的优势就看低自己、排斥自己、不接纳自己,甚至盲目改变自己。毫无疑问,孩子落入这样的心理陷阱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进行引导和改变呢?

(1)引导孩子停止抱怨。

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说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就说明孩子没有抱怨。其实,孩子不愿意承认缺点、掩饰缺点就是一种抱怨的形式。父母在引导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缺点,不是用来隐藏的,而是应该改正。只要你积极改正缺点,信心就能提高。”

(2)让孩子接受缺点。

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如果你觉得这个缺点暂时还改正不了,就应该懂得接受,而不是排斥。只要孩子知道了这些,他们就没有理由因为自己的缺点、不足、错误和失败而不能正视自己,不愿接纳自己。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邹红

职业:培训师

女儿姓名:莉莉,5岁半

莉莉马上就该上小学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我却始终担心:“莉莉能适应小学的环境吗?现在的竞争那么激烈,她能承受得了吗?”

我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源于一点:莉莉既好面子,又自卑。她总是对自己不自信,不愿意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别人一说就哭,非要别人改口。

那次,幼儿园举行了绘画比赛,题目是“我的××”。莉莉选的题目是“我的奶奶”。她画完后给我看,我觉得挺好,就让她交了。

可第二天,莉莉就哭着回来了。

她的画在展出时被小朋友指出了缺点:因为粗心,涂色不匀。一些调皮的孩子还嘲笑她粗心。尽管莉莉一直为自己辩解,但小朋友还在笑她。正因如此,此后每次画画,莉莉都很“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被人耻笑。而且,她也不敢把自己的画拿出来给别人欣赏了。

“莉莉可能是产生了自卑心理。”莉莉爸爸告诉我。

“可能吧,那该怎么办呢?”

“网上说,要让莉莉接受自己的缺点,父母要帮忙改正。”

尽管网上说得很简单,但我还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按照其所说做了。

在莉莉画画时,我就告诉她:“你是有点粗心,但你不能掩盖它,要改正它。就像你身上被刺扎了一样,你不能用衣服把它盖起来,而要把它拔掉。是不是?”

听了我的话,莉莉有点迷惑。不过我没有放弃,在她画画、写作业、做事情的时候慢慢帮她纠正。后来又和她说了“接受自己”“正视自己”等话题。慢慢地,莉莉也就明白并照做了。

现在,莉莉的自卑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