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
7580600000057

第57章 遇到困难就哭的奇奇——孩子太娇气,如何引导

昨天,奇奇妈妈的同事带着孩子默默来家里玩。

默默比奇奇小两个月,两个小家伙一见面就玩起来。看俩小家伙玩得高兴,奇奇的妈妈就与同事进书房聊天。可没过多久,外面就传来了奇奇的哭声。

怎么了?奇奇妈妈觉得很奇怪,到客厅一看,却是奇奇在哭。

“奇奇,你这是怎么了?”

“妈妈,妈妈!”奇奇一看到妈妈过来,哭着跑了过来。

“这孩子,是不是欺负了姐姐?”默默的妈妈很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这孩子经常这样的,与别的孩子玩着玩着就哭。”尽管奇奇的妈妈这么说,但她还是很郁闷。

奇奇平常和小朋友一起玩,动不动就哭。而且老爱撒娇,多走一会儿就喊累,总要妈妈抱。

奇奇怎么了?是胆小还是懦弱?妈妈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来一个大学同学告诉她,奇奇可能是太娇气了!

案例深度解析

显然,奇奇就是一个非常娇气的孩子。事实上,由于父母的溺爱,娇生惯养,现在很多孩子都非常娇气。

何谓娇气呢?心理学家认为,娇气是指一贯怕吃苦、怕困难,遇到不舒适的场合就情绪低落、止步不前的现象。

娇气的孩子有何表现呢?通常,他们不爱接受批评,别人一说就不高兴;无论摔倒还是遇到不会做的事情,都会哭闹;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也会哭,并且哭得厉害。

而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娇气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生活上,好吃懒做,喜欢吃好的、吃零食,自理能力差,比如不会叠被子、不会穿衣服、不会系鞋带、不会系红领巾等。总之,他们在生活上过分地依赖大人;第二,心理上,感情敏感,也很脆弱,不能承受压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遇到挫折就爱逃避。

显然,案例中的奇奇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娇气。

那么,娇气是天生的吗?除了家人的溺爱,还有什么原因让孩子如此娇气呢?

(1)不适当的表扬所致。

很多父母不知道,不适当的表扬同样会造成孩子性格软弱。比如一些父母经常在别人面前表扬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乖巧”,这使得这些孩子失去了在陌生人面前争辩、抗争的欲望,从此变成了“娇娇孩”。

(2)父母心太软所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有时得下狠心。但很多父母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一看到孩子的眼泪立刻就心疼起来。尽管之前信誓旦旦要改变孩子的娇气,但如此半途而废,往往让孩子更娇气。

心理学家支招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娇气,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表现。如一不高兴就爱哭闹、爱撒娇。

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闹或接受不了批评时反应过激,连哄带劝,甚至打骂。事实上,完全不必如此,父母只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抱抱就可以了。因为严厉的语言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而一味地骄纵,只会让孩子更加娇气。

心理学家认为,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强,以及行为控制能力的逐渐发展,哭泣、撒娇等娇气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如果孩子太娇气,就需要父母积极引导了。具体如何引导呢?以下方法可供父母们参考:

(1)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作为父母,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可以改变一种说法。比如把“别怕,孩子,这只是闪电”的说法改成“宝宝最勇敢了,这是闪电,一点都不用害怕的” 。这样一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就会变成正面的暗示。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变得勇敢起来,不会再无谓哭闹。

(2)改变孩子的虚荣心。

如果孩子虚荣心太盛,也容易变得娇气。别人说不得、骂不得、赢不得。所以,当孩子参与一些比赛、和其他小孩子玩耍时,不要盲目表扬孩子,更不要给孩子贴上“老实”“不懂得反抗”“傻子”的标签。

(3)多锻炼孩子。

如果孩子生活上娇气,父母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如每周抽出几天时间陪孩子跑步、爬山、游玩。运动的强度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来决定。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梁学芳

职业:教师

儿子姓名:童童,5岁

童童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因为爷爷奶奶宠他,他变得非常娇气,动不动就哭,一让他做点家务活就会喊累。

我决心帮助童童改掉娇气的坏习惯。

可是怎么改呢?看了网上的介绍,我最终选定了“给予积极的暗示”的方法。有一次,童童在爷爷家的客厅里玩,一不小心摔倒了,头磕在沙发的木质扶手上,他没有受伤,却哇哇大哭起来,还要爷爷抱他。爷爷要去抱,却被童童爸爸阻止了。爸爸对趴在地上的童童说:“童童是个很勇敢的小伙子,摔倒了能自己爬起来的,是不是,不需要爷爷抱的。”

童童见爷爷没有抱他的意思,便两手一撑,爬了起来。

看来这样的方法是对的,我和老公决定“再接再厉”。

第二天,我带童童去游乐场滑冰。童童还不会滑,不一会儿摔哭了,嘴唇都磕破流血了。但我们还是没有伸手去拉他,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最后,童童终于站了起来。看他站稳,我拿出纸巾让他擦血,然后才抱抱他。我们并没有表现出特着急、特心疼的样子,童童也只是“象征性”地哭了一下,便又玩去了。

慢慢地,童童再没有以前那么娇气了,无论是摔倒,还是事情没有做好,他都能自己去解决。要是在以前,肯定是哭着找爷爷奶奶了。

看着儿子的变化,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