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也可以这样发生: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型。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
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一位哲人说过:我手上有一个苹果,你手上也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能力,我也有一种能力,那两种能力交换后就不再是一种能力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独行侠”在拼命地工作,然而他们的工作业绩却是平平淡淡。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这些“独行侠”也觉得十分奇怪,他们工作非常努力,甚至比别人付出得更多,而业绩却非常一般,有时还差点连工作都保不住。
美国的RealNetworks公司曾经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并要求其赔偿十亿美元。但在官司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Real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拉塞却致电比尔·盖茨,希望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以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所有的人都认为比尔·盖茨一定会拒绝他,但出人意料的是,比尔·盖茨对他的提议表现出出奇的欢迎,他通过微软的发言人表示,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将很有兴趣合作。
事实上,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约伯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个人计算机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常人不可理解的两件事都发生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身上,我想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天才的设计能力,但其中还包括他对他的敌人所采取的态度。
14.最傻的人往往成功了
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想找到成功的捷径,而没有奋斗和勇往直前的恒心,而恰恰“傻子”们拥有做事情的耐力和恒心,最后取胜者是“傻子”们也就不稀奇了。
傻人有傻福,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时时、事事、处处占先,因为总会有比他聪明、比他强大的人;可吃亏、挨打也不是坏事,说不定就是机会,就是赢利。
印第安人有爬山历险的传统,借以锻炼人的意志。一位印第安酋长,选出四位杰出的青年,对他们说:“我要你们爬山去,爬到自己气力、能耐的极点,然后从山上取来一样东西作为证物。”
这四位青年,第一个身体十分强壮,第二个非常聪明,第三个很有计谋,第四个却是一个憨憨的“傻子”。人们普遍没有看好这个“傻子”,大家都认为冠军可能要从前三个人中诞生了。
第二天清晨,四位强壮的印第安青年同时出发上山。半天过后,第一位归来的,手握针枞一枝,显示他爬到的高度;第二位带回一枝松木;过不久,第三位抱着一种生长于高山的灌木报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第四位“傻子”终于踉跄而归,他显然筋疲力尽,双脚早被尖石伤得鲜血直流。
“你带什么信物回来了?”酋长问道。
“我到达的地方,没有针枞,没有灌木,也没有松木可供遮蔽,只有石头、山雪和荒野。我的脚受伤而皮破,浑身疲惫不堪,但是——”第四位青年高兴地向众人说起来,“我见到了大海——我的脑海中有大海的形象,这就是我带回来的信物!”
人们为这位“傻子”鼓起了掌。
在考验耐力的比赛中,为什么最后胜利的总是“傻子”?——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想找到成功的捷径,而没有奋斗和勇往直前的恒心,而恰恰“傻子”们拥有做事情的耐力和恒心,最后取胜者是“傻子”们也就不稀奇了。
纽约曼哈顿著名的会场上,人们焦急地等待着推销大师。希望能够从推销大师身上学到有用的知识。
终于,讲台的大幕徐徐拉开,人们看到台子的正中央有一个高大的铁架,铁架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铁球——人们对于推销大师的道具感到不可思议,他究竟想要做什么呀?
在热烈的掌声中,一位清瘦爽朗的老者走了出来——工作人员扛来一个大铁锤放到了老者面前。老者请一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走到台上,让他用铁锤连续敲打那个大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为止。小伙子便抬起大铁锤用力砸去,有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但铁球纹丝不动。连续砸下去若干次,很快小伙子累得气喘吁吁,铁球仍旧没有动,他只得垂头丧气地走下台去。老者又找了几个壮汉上台一一试过,均告失败。
看来,没人能撼动大铁球的——人们丧失了原先跃跃欲试的想法,纷纷认为想要撼动那个铁球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推销大师从衣袋中掏出一只小锤,开始对着大铁球连续敲打,声音清脆,颇有节奏。观众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唯有静静地看着。老人全神贯注地认真敲击着那个球,持续不断的“咚咚”声响起。
时间再向前推移,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上的人已等得不耐烦,开始骚动起来,甚至有些人开始喝起倒彩来——他们认为看这种拙劣的敲击铁球表演简直是浪费时间,有人甚至要退场了。
终于,在推销大师敲到第5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排的人惊叫起来——“大铁球动了!”——喧闹的会场顿时寂静下来,众人果然看到那个铁球开始缓缓摆动起来。
推销大师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仍保持着原有身姿,一小锤接着一小锤地敲着。铁球逐渐越荡越高,铁球摆动的巨大威力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些壮小伙用大铁锤都没有打动的大铁球,却在清瘦老人的一小锤一小锤的连续敲打中,剧烈地荡起了秋千。
终于,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真是一次完美的演讲,在许多人看来,这一次真是不虚此行呀。
这位推销大师年轻的时候在许多行业创造出辉煌的成绩。他认为:世界上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少之又少。事业的成功,没有捷径可寻——唯有保持低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自己的事业才会稳步发展。做事业要持之以恒,保持乐观向上、高昂的斗志,这才是大智若愚的高级智慧,这才是成功的“捷径”。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萨德尔镇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法兰克被迫放弃了学业,到芝加哥寻找出路。
芝加哥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工作机会很多,但都需要一定的学历和经验。法兰克转了好几个月,一份工作也没找到。一天,法兰克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为生时,无奈中的法兰克、也买了把鞋刷给人擦皮鞋。半年后,法兰克觉得擦皮鞋很辛苦,而且赚的钱只够自己生活。
于是,法兰克向朋友借了一些钱租了一间小店,边卖雪糕边给别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强多了,欢喜之余,他在小店附近又开了一家小店,同样是卖雪糕。谁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后来他干脆不擦鞋了,专门卖雪糕,并将父母接到城里给他看摊,还请了两个帮工。从此,法兰克的雪糕生意越做越火。
几年以后,法兰克创造出了自己的雪糕品牌——“天使冰王”,现已稳居美国市场的领导地位,拥有全美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60多个国家有超过4000多家专卖店。
这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成功故事,但就在法兰克创业的同时,在落基山脉附近的比灵斯也有一位年轻人,他叫斯特福,他跟法兰克几乎是同时到达芝加哥。斯特福刚刚研究生毕业,他的愿望就是能像父亲一样成为大商人。就在法兰克拿着刷子在大街上给别人擦鞋的时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华的酒店里进行自己的市场调查。耗资数十万,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周密调查和精确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结果是:卖雪糕。而此时,法兰克的雪糕店已经遍布全美。
萧伯纳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周密的计划对于成功来说故然重要,但切不可过分沉迷于计划之中,而是要将计划变成行动,在行动中修改并完善它,成功也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