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音乐指挥家,在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自信是一种力量,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微笑地,平静地面对人生,有了自信,生活便有了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命运之神一次次把我们捉弄,只要拥有自信,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心,成功迟早会属于你的。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活着的人总要照常工作。”
要树立自信并不难,难的是你没有树立自信的决心,请问你想今天能树立自信还是明天?是现在还是过几个小时?如果现在就想的话,就去做一件你喜欢做的事吧!记得从小事开始哦!不要看小小事情,人往往成功、失败都是小事情所至。小事情能做到,相信不管多大的事,你有可以做到。
自信是一种心态,表现为一种自我肯定、自我鼓劲、自我强化,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不一样,要建立完善的自信心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训练。
成功往往能够给人们带来自信。“成功带动成功;一次小成功是另一次大成功的垫脚石”。拳击手的经纪人会对拳击手选对手会十分刻意,使他们积累起成功经验。我们也可以这样做:慢慢地体验小规模的成功。另外,养成习惯记取过去的成功而忘掉失败也是一项重要技巧,这个运作方法电脑与人脑相同。练习可增进打篮球、高尔夫球、推销货物的技术与成功,这并不能说明反复动作本身有很大的价值,如果它有价值,那么我们所学到的,将是错误而不是“命中”。一个人初学高尔夫,没有命中的杆数比于命中次数一定低,如果纯粹的重复是增进技能的不二办法,那么练习会使他更精于击不中,因为他练习最多的次数就是击不中。然而,他的命中率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但是经过练习之后,命不中的次数会变少,而命中的次数会更多,这是因为他脑子里的电脑记取并加强了他的尝试,失误却被忽略了。
然而,我们大多采取哪种做法呢?我们总是记取失败,遗望成功,因此没有自信。我们不仅记住失败,还对失败充满感情,深烙在心底。我们谴责自己,怀着羞愧与懊恼来自我苛责,这样的自信就消失得更快。
无论你经历了多少失败,都没关系,记住专心于成功的尝试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电机工程师查理士·克德林有一句名言,哪位年轻人想当科学家,必须愿意在成功一次之前失败九十九次,而且自我不会受到伤害。
有的人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李嘉成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温斐德·欧佛哈舍博士曾经说过:“对过去的勇敢时刻的回忆,是恢复自信的最好方法;大部分人的美好的回忆总被一两次失败给搅坏了。如果我们有规则地重温过去勇敢的时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比想像中更有勇气。他建议我们生动地追溯往日成功与勇敢的时刻,当做自信的动力。”
15.成功并没有那么难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那么复杂。生活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就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
很多人都认为成功太难了,尤其是那些刚一碰壁就心存恐惧的人,他们会把成功想象成遥不可及的事,自己根本不可能拥有。第一个让世人知道“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的人是一个韩国留学生。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韩国留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闲暇的时候,他经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者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举办的聊天会。这些人里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在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他们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听多了成功人士的故事,留学生忽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他被国内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其实成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于是,这个留学生开始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进行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了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学生论文定稿后,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结果证明了布雷登教授的话,这本这篇论文后来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它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勤奋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这个留学生最后也成为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这个韩国学生还原了成功路上的正常艰难和艰苦,使自己诚惶诚恐的心态平稳下来。他告诉人们,只要兢兢业业、勤勤垦垦地做每一件事,就会像篮球场上的运动员,每一个漂亮的进球都会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暴风骤雨般的喝彩。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成功有个秘诀:就是决不放弃!无论做什么,走完了九十九步,剩下的就是考验毅力的最后一步,只要再多一点努力、多一点坚持,成功就在转弯处等着你。正如作者所言:命运的一半虽然不能由自己选择,但另一半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到今天为止,你拥有的想法和你的选择造就了今天的你;从今以后,你拥有的想法和你的选择将造就一个未来的你。
巴赫从小酷爱音乐,然而不幸的遭遇降临到他身上:父母因病去世,只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用自己的力量挣一口饭吃。哥哥知道巴赫喜爱音乐,又舍不得把自己的曲谱拿再来,于是巴赫趁哥哥外出的时候偷偷拿出哥哥的曲谱在屋项上弹奏起来。当哥哥回到家中,被弟弟弹奏的曲子深深打动。从那以后,哥哥便同意他学习音乐了。再后来,巴赫成了赫赫有名的大音乐家。
所谓天才,就是那些将自己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人。如果你能打开自己的“油井”,充分发挥自己身上的潜能,你就是天才。我们每个人都有140亿个脑细胞,潜伏着谁也看不见的才能、智慧和力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潜能。人的潜能好比一座很大很大的冰山,这座冰山的最大部分是隐藏在水面下,几乎占整个冰山的95%。研究潜能的科学家认为,一般人只用了脑细胞的5%,爱因斯坦也只有10%脑细胞在工作。因此,我们要记住这么一个事实:任何时候脑子中的大部分细胞,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也就是说人的潜能尚有95%还未发挥出来,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十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公司的一大批纸,因运送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纸面潮湿产生皱折而无法使用。有人建议将纸退回供货商以减少损失,这个建议获得大多数人的附议。公司负责人亚瑟·史古脱却不这么想,他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失而造成别人的负担。但这批纸放在仓库中实在让他大伤脑筋,他一直想着怎样去利用这批旁人眼中毫无用处的瑕疵品。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与实验,最后他想到在卷纸上打上一排排小洞,变成容易撕下的一小张、一小张的纸。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放置于厕所中,这种纸因为相当方便好用而大受欢迎,并慢慢普及到一般家庭中,为公司创下了巨额利润。
有时,成功仿佛只需在失败之上打个洞。其实,很多事例都是如此,只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完全有可能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原先的不足之上。
因此,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那么复杂。生活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就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
16.积极暗示的影响力
无论我们去哪里,都无法摆脱自己。我们总是被自己所包围,总是被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理想所包围,我们总是被自我暗示所左右。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事先告知一组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们将不执行枪决,而是被刺破静脉,让血从体内流尽而死。然后将死囚蒙上眼睛,绑上双手,带入一个特设的房间坐定,拿针在他们的手腕上比画着轻刺一下(并非真正刺破血管),然后轻轻拧开一旁的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十几个小时以后,那一组囚犯的心脏先后停止了跳动。这样,囚犯在肌体没有遭受任何损伤的情况之下死去。
虽然我们不能摆脱周围的环境,但是,通过改变我们的思想,通过改变对人生的态度,我们能够让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变。思想的性质会决定环境的性质。在同样的环境中,我们能够像生活在天堂中,也能够像生活在地狱中,这种区别都是我们的思想使然。如今,众所周知,有着不良习惯的人如果决意不戒酒、戒毒或抛弃那些曾一度奴役他们的可耻习惯的话,如果他们把那些坏习惯从生活中清除出去的话,那么,他们的生活从此也会得到改变。
当你的苦闷恐惧、焦虑、沮丧、忧郁吞噬或耗费你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五十乃至绝大部分精力时,你怎么能让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呢?你必须清洗你的思想敌人,不然,你将付出疲惫不堪或浪费精力的沉重代价。
法国移民亨利,因为身材矮小,十分艰难地生活在美国。当有人告诉他可能是拿破仑的孙子时,他虽然半信半疑,但仍然乐意相信这是真的。于是他整个的人生改变了。以前,他常常因个子矮小而自卑,但现在却想:“我爷爷就是靠这种形象指挥千军万马的。”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就想:“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找不到‘难’字。”他终于成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事后,他派人去调查自己的身世,结论是:他和拿破仑无血缘关系。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心理暗示,可以使一个人成就其事业,可以使人成就一种成熟的心态,具有奋斗和不屈的心境。相反的,也可以使一个人完全放弃奋斗的欲望甚至是求生的本能。我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在即将找到正确的道路时却放弃了希望和奋斗,他最终没有走出那片沙漠。美国铁路职员尼克,当他被同事不慎锁在冰冷的库房里的时候,他的内心已经被“完了”的暗示所占据,他没有抗争甚至没有看一下冰柜是否开启。他死了,不是死于库房的温度,而是死于心中的冰点。
有一个人出门旅行,途中投宿于一个旅馆。睡至半夜,哮喘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靠坐在床上,依然感到呼吸困难、胸部憋闷。黑暗中,他摸索了好一阵子,才找到窗户。可是,任凭他怎么使劲,也无法将它打开。情急之下,他只得挥拳把窗子的玻璃击碎。顿时,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他探身对着被击碎的窗口深深地吸了几口,哮喘明显地减轻,于是又摸索着回床躺下,不一会儿就安然入眠。次日清晨醒来后,他想起夜间发生的事情,赶忙查看到底是哪一扇窗子被他打破。奇怪,所有的窗户均完好无损。原来,被他打破的竟是墙上那面挂钟的玻璃。
这个人的哮喘发作是实,打破挂钟玻璃后,哮喘发作被控制了也是事实。而“治”好他哮喘发作的那“一股凉爽的新鲜空气”却并不存在。这种“想当然”就是心理上的暗示。
在生活与工作中,懂得使用积极的暗示,可以让事情更美好。而习惯使用消极的暗示,往往把事情弄糟。比如,有的女孩儿老是觉得“人家不喜欢我”,到头来发现,大家果然不再喜欢她了。因为她老是这样暗示自己,大脑的意识就停留在她那些不好的方面,她的行为就难以逃出这些不好的方面。还有的人老是觉得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能力差,到头来,他真的差了,因为这样的暗示令他减少了努力尝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