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航空情缘
7600000000031

第31章 关于航空工业非航空产品(民品)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30)

二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行之有效的用人激励机制。其中用好人是留住和吸引人才的关键所在。主动发现任用内部人才,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发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则是防止人才流失的积极做法,也是吸纳人才的重要举措。一个单位如果连内部人才都不能发现和任用,去费很大的力气从外部招聘的人也未必能保证会留得住、用得好,久而久之就会因缺乏凝聚力、向心力而导致失败。

2.制定符合法律和市场规律的支持鼓励政策。一些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摸索出一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如在明确产权关系的基础上,采取几年不上缴费用或3年递减的“放水养鱼”鼓励措施;进一步落实第三产业经营自主权,实施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支持鼓励政策,等等。

3.转换运行机制。第三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要突破以往产品生产经营的模式,二是有赖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多样的机制。在这方面有些单位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佐证,例如:

(1)招待所和医院。一些单位把厂招待所和职工医院视为包袱,而太原221厂的招待所、职工医院由于转换了经营机制,焕发出勃勃生机,除每年向工厂上交一定利润外,其在市场上的声誉不断扩大。再如,受地理条件局限的012基地医院,效益差、人员流失严重,长期处于朝不保夕的困境中;今天,生存危机的现实迫使医院的员工思考和寻求自身出路;他们在012基地的支持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对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员工入股的方式集体买下医院,并以此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把医院从原址搬迁到地理条件相对好的地方,重新塑造医院形象。该医院从此走上正常营运轨道。

(2)教育产业。一是各单位的幼儿、小学、中学教育问题,应积极探索与社会及民间联合办学、合资办学,或采取承包、租赁、买断等不同运行机制。这样一来既可改变长期计划经济下“等、靠、要”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旧体制,有利于利用现有资源增加社会效益,又可解决企业长期为此承受的财政负担,二是成人教育问题,这方面可发挥航空工业整体优势,有能力的单位可不失时机地抓住职工教育,无条件的企业可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或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开展网络教学、连锁教育、短期培训等。在这方面,成都发动机公司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尝试。

(3)贸易领域。航空工业各单位都设有销售机构,还有如中航技、供销这样的贸易公司,然而,航空工业的销售贸易机构几乎是各自为战,至今尚未形成营销贸易网络,严重阻碍着航空工业整体优势的形成和发挥。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条恐怕就是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和缺乏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

(4)物业。各单位可借助各地城镇化和居民小区建设的机会,与建筑规划、设计、勘察、施工、监理、评估等功能性资源结合,涉足物业,开展并形成物业连锁网络。

(5)房地产业。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房地产资源,如何盘活这类固定资产,而不落入炒作怪圈,这方面中南传动机械厂、成都发动机公司等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利用民间及个人资金,盘活了闲置土地或需要改造的住宅房屋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结构调整

围绕着市场进行结构调整,对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使有限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满足社会及人们的多种需求。

(1)在结构调整的思路上,要由过去的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是在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供给相对过剩、发展由资源制约转向市场制约的环境下进行的。要从总体上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优化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大的第三产业项目及领域布局机构,努力实现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第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

(2)在结构调整的范围上,要扩大视野,由过去单纯抓生活后勤社会化向整个第三产业,特别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高层次第三产业的相关领域发展。

(3)在结构调整的重点上,要由全面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不求其全,但求其特:一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二是向特色上调整,以新、专、精、优取信于客户,立足于市场;三是向规模要效益,发展第三产业的连锁经营,增加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四是向高科技含量的第三产业领域发展,努力推动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质量。

(4)在结构调整的方法上,要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式向按市场经济规律安排项目促进发展的方式转变。第三产业发展模式应是多样化的,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急于求成和强迫命令,要以价值规律促进第三产业尽快发展起来。

(四)创新

创新是民族之魂。同样,创新是企业第三产业发展之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的构成不仅有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而且融入了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源资产。第三产业不仅仅有开饭馆、扫马路的低档次成分,更包含了集科技、金融、电子信息等高科技内容为一体,适合于不同层次人员从业的多领域综合性产业,具有面宽、内容丰富、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投入产出效益明显等特点。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思想、内容方式、管理等方面都应不断地有所创新。

1.观念要更新。求新、求变、多样化、快节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从思想上突破落后的、保守的旧观念,摒弃对第三产业的狭隘偏见,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充实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及时应变的能力;同时也要求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的思想要更解放、思维要更活、视野要更加开阔,必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注重将新的科技成果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推广应用。

2.内容要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第三产业除自身业务范围要不断拓宽、项目要不断创新外,重要的是卓有成效地提高第三产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这是新时期对第三产业提出的新要求。

3.投融资方式要更新。发展第三产业,没有投资不行。投资包括如何筹措资金和怎样用好资金两个方面。

(1)在资金的筹措上,要特别强调参与、责任意识和开放、接纳意识。积极争取国家及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是必要的,但落脚点则应放通过政策措施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实力与后劲,更多地吸引境内外客商投资和民间资本的参与,并要有切实保护投资者投资热情的相关配套政策作保证。

(2)在资金的使用上,一是强调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投资效益。在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第三产业发展整体布局上,应集中力量,鼓励和支持具有带动效应的领域或厂点地区优先发展,决不能照顾搞齐头并进式的做法;在具体项目(领域)操作中,坚持突出效益的原则,探索新的投资机制,按市场化规律来保证各投资方的权益,并建立投资监督机制。二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当前,要抓住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市场、有效益的原则,发展具有特色的第三产业(如特色旅游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创造好的工作环境。环境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完善。在新的经济时代,构建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营造一种靠政策感召人、靠环境呼唤人、靠事业留住人、靠情感拢住人的用人机制与环境。建设健康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5.管理要创新。一是制度的创新,亦即根据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内联外引,大胆吸纳境内外资金和管理经验,适时建立多元化的、多种经济成分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是由传统的只重纪律、重服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员工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有较强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倾向,向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转变。

三是增加管理的知识含量和智慧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第三产业的知识含量愈来愈高,尤其是在入世以后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要想谋求第三产业有新的更大作为,不仅取决于第三产业运营过程中的人、财、物等有形资产的有效使用,而且更取决于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领域并以快捷的方式将新的科技成果融入第三产业相关领域的能力,而决定这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将传统的只重视项目经营管理的模式转变为对知识的开发和人的智力开发、创新与有效运用的程度。因此,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管理的知识含量与知识内容,加强知识管理势在必行。

四是采用先进技术,推进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数字化管理具有定量化、智能化、综合化、集成化、系统化的特点。推进数字化管理,要求运用量化管理技术来解决第三产业运行中的管理问题,将内部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客户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进行管理。

五是关注并尽早进入互联网领域。互联网已在跨国界、跨洲界地冲击着现有的营销模式:利用互联网寻找商机、进行交易的电子贸易方式使各类企业能够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成功可能性更大地实现国内外贸易。一旦“入世”,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到那时没有任何官方组织或部门会帮助你,你只有自己寻找生存之路了。要创造条件,及时抓住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开展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应用,否则,传统企业就将被淘汰出局。

(五)加强管理,规范统计

第三产业的管理不同于产品管理,应侧重于宏观政策、战略引导、统计规范等方面。

一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制订适合本部门实际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相关管理措施办法,加强政策指导。

二是根据市场需求,作好市场预测,进行第三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与引导。遍布各地的各单位是发展第三产业的极好资源,我们应通过这些资源做好市场的开发、培育工作。开发和培育市场,就需要创造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市场机会,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营造双赢结果,逐步形成资源共享的市场营销网络。

三是依据国家统计法,制定本部门第三产业的统计渠道,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四是推动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中介活动的开展。

(此文写于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