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航空情缘
7600000000053

第53章 关于西部大开发与航空特色旅游的研究(8)

(三)冶金工业

冶金工业在内蒙古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增加值占全区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的15.6%,实现利税占18.7%,资产总额占21.9%。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小,因此,冶金工业的发展关键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钢铁比例、边铸比例和板管带比例,同时要适应度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铝、铜、锌等有色金属的冶炼规模。

(四)化学工业

内蒙古具有发展化学工业良好的资源条件,不但有极其丰富的可供作化工原料的煤炭、石油、油脂资源,而且有非常丰富的化学矿产资源、天然碱、芒硝、萤石、磷矿等化工原料,均居全国前列。但是目前这些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都比较小,化学工业产值仅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5%,与其资源地位还不相称。发展化学工业要突出3个重点:一是利用盐碱、芒硝、硫铁等资源,进一步扩大烧碱、纯碱、硫酸、电厂等原料生产规模;二是利用煤炭、石油、油脂资源,积极发展煤化工、石油化工和油脂化工;三是利用药材资源、林产资源和玉米、土豆资源,发展医药化工、林产化工和发酵化学工业。

三、内蒙古自治区开发思路

内蒙古的基本思路是:突出抓好“一线”、“三区”,全面实施“九大工程”,努力实现“三大目标”,再造新优势,实现新飞跃,力争使内蒙古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一)“一线”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

这条线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线,是确保首都北京和“三北”地区免受风沙侵袭的安全线,是根治黄河断流和松辽流域洪涝灾害的生命线。没有内蒙古生态环境的改善,就没有首都北京和“三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没有内蒙古的山川秀美,就没有北疆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生态建设是内蒙古最大的基础建设,也是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近期要按照全面规划、重点治理的要求,启动建设6项重点工程,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国家生态重点县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工程,退化、沙化草原治理工程。

(二)“三区”是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和绿色产业开发区、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开发区、稀土科研生产开发区“三区”集中了内蒙古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是内蒙古发展特色经济的主攻方向。加快“三区”建设,对于推动内蒙古工业化进程,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打好“三张牌”,即“绿色牌”、“特色牌”和“名优牌”。通过“三区”建设实现资源转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力争把内蒙古建成我国最重要的“绿色之乡”、“能源之谷”、“稀土之都”。

1.农畜产品和绿色产业开发区:以名牌产品和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绿色品牌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近期要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农牧业种子工程和“北繁南育”等5大工程。开发羊绒、牛奶、牛羊肉、皮革、小麦、马铃薯、大豆、玉米等8大产业系列,力争在羊绒、牛奶、羊肉3大主导产品生产和加工上取得全国领先优势。

2.能源原材料开发区:以丰富的能矿资源和良好的匹配条件为基础,继续推进煤电转换,大力开拓电力市场,加快“西电东送”,发展洁净能源,搞好精深加工,加快建设一批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重大工程。新建和续建一批大型坑口电厂,建设乌海、包头高载能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乌海氯碱工程,加快包钢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抓好鄂尔多斯气田“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3.稀土科研生产开发区:依托内蒙古丰富的稀土资源,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把稀土产业培育成为独立的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优化稀土上游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稀土中游产品,有选择地发展稀土下游产品,加快“一区、三个中心”建设,即包头国家级稀土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开发应用工程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分析检测中心。力争使我区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科研、生产和出口基地。

(三)九大工程

人才开发工程、交通网络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物高技术工程、草原文化旅游工程、农村牧区小康建设工程、口岸建设工程、信息传输工程。

(四)三大目标

1.兴区富民:到2005年,全面达到小康;到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走进全国前列”的宏伟目标。

2.山川秀美:到2005年,生态建设初见成效;到2015年,生态建设大见成效;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3.强边固防: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边疆安全、社会进步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此文是作者于2000年3月与高大岭博士合作完成)

在挺进西部中寻求新突破

西部大开发给地处中西部乃至分布在各地的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变地域资源为经济发展优势,在全行业乃至更大范围内发展航空特色连锁旅游的时机已经到来。

参与西部开发,绝不是单纯的给予、支援或帮助,而是如何利用西部的条件和资源优势,把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潜在市场转换为现实市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共谋发展空间。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有很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备发展航空特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地处中西部乃至分部在各地的航空工业的企事业单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业是当今社会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与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密切相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与提高,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正在转型:在基本生活消费要求得到满足后,许多人已经把消费目标转向文化消费领域。作为文化消费领域的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朝阳产业”,在世界上也是发展最快的最重要产业之一,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超过10%。随着我国国民休假制度的实行和生态环境及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这个20年前在国内被看作不可能的“奢侈”高消费,如今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百姓生活中的重要话题,日益成为人们追求和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新内容。发展旅游业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有效举措,已成为各部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这对于促进改革开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经济结构,带动相关行业乃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产业,也是社会和文化事业。因此,旅游的“商品”除纪念性旅游商品外,还有:供游客住宿的旅店、就餐的餐馆、乘坐的交通工具;供游客欣赏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各种娱乐活动场所、民情风俗等内容;有旅游从业人员的优质服务等。这是旅游业的一个基本特点。二是旅游业具有开放度高、投入产出比大、关联范围广、市场扩张能力强、辐射作用明显、就业空间大、劳动就业成本低等特点。三是旅游业具有地点、行业分散,协作性强,经营不稳定,客源流动性大等特点。四是旅游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劳务性质的服务,旅游者购买的只是产品的使用权或享乐权,而不是所有权;大部分产品不可贮存,特别是旅游资源更不可移位;旅游业的生产和消费同过程进行。

根据1998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策,国家旅游局提出用20年时间,把我国由亚洲旅游大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把旅游业真正培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左右,我国的旅游业将成为世界第一。在这个宏伟目标的鼓舞下,1999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国际旅游增速加快,国内旅游消费现实需求旺盛,在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方面效果十分明显,对经济结构调整及拉动相关产业起到了积极的先导作用。

1.旅游业具有拉动内需的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为沿海的开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先导作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两年广西、云南、四川等西南版块依靠旅游业的大发展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有关资料显示:云南省借助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良机,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使昆明市的城市规划提前了10年,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构筑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等5大旅游区,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等旅游重点城市,修建改造了一批旅游交通干线,把昆明机场建成了我国5大航空口岸之一,营造出云南良好的旅游环境,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旅游者,仅世博会期间就接待了中外旅游者943万人次。在世博会的带动下,云南省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3700多万人次,增长约30%,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增长约为50%,高出“九五”前3年平均增长速度19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2.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去年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5%上升到10%,全省外汇收入的1/4来自旅游业。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餐饮、宾馆、娱乐、商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6大要素已经形成规模,极大地刺激了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去年云南第三产业增长10.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经济最有力的新增长点。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已居中西部之首。

2.旅游业将成为西部开发的先导产业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其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是一块亟待开发的璞玉。古老的东方古国的神秘韵味也正蕴含在这条西部旅游之路上,例如,“丝绸之路”,就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旅游“精品”,一路贯穿200多个独具特色的县市,展示着粗犷雄浑的自然景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这些旅游精品的知名度将得到升华,旅游人数将不断增加,旅游业将会得以迅猛发展。因此,开发西部,旅游业应当成为先导产业,起到先行作用。

3.旅游业增长成效显著

自中央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来,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国家旅游局资料统计:1999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外国旅游者8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年还增长13%;旅游外汇收入达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提前一年实现了“九五”计划指标。国内旅游接待7.1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6%,国内旅游收入28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8.4%,旅游总收入400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4%。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居民外出旅游4600多万人次(其中北京外出旅游人数达178多万人次,外地进京游客近300多万人次),旅游花费18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国庆”假日分别增长15%和27%;国外入境人数17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5%;国内居民出镜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在“五一”“假日经济”滚滚热潮中,全国各旅游热线和主要景点都全部爆满,各地的大小旅行社生意红火,业务量增加50%~60%,就连以往相对清淡的西部旅游景点也骤然升温。

4.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国内就业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仅从事旅游服务的专门机构约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在200万人以上,间接从业人员达900多万人;1998年底,我国旅游涉外饭店职工总数约110万,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约为7.96万元/人。

5.旅游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旅游活动是国民的一种高级精神享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已在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中西部,旅游业在脱贫致富、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已经并将继续做出贡献。

旅游创优活动促进了城市向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城市的基础素质和综合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批城市正在与国际水平接轨;二是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是推动了城市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