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菲律宾民间文学
7603400000022

第22章 多样性、地方性的口头传统:菲律宾民间文学的特点和价值(1)

通过前文对菲律宾民间文学所作的考察和论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多样性和地方性是菲律宾民间文学最重要的特点。首先,菲律宾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多样性,上百个民族和族群都有着各自丰富而多彩的民间文学,他们的民间文学展现出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其次,民间文学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性知识”,菲律宾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富有各地的地方性特色,反映了菲律宾群岛各地区的本土文化。此外,在菲律宾民间文学中,还能看到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水乳交融,这让菲律宾民间文学更为五彩斑斓。具有多样性、地方性的菲律宾民间文学是菲律宾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菲律宾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内容之一,反映了广大普通民众的文化形态。就菲律宾群岛上各个民族所构成的整体而言,菲律宾是一个世界知名的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宝库,而且菲律宾各民族民间文学体现了菲律宾文化在口头传统这一领域的文化多样性,它和菲律宾的其他领域各式各样的文化形态一起,共同构成了菲律宾的文化多样性。对于某个具体的菲律宾民族而言,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是该民族在口头传统领域的地方性知识,是人们去探索和了解该民族多彩而神奇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真正认知和理解了该民族民间文学的地方性知识,才能真正理解该民族的文化,也才能真正感受到菲律宾各民族文化在整体上的多样性。所以,菲律宾民间文学可以被称做富有文化多样性、具有地方性色彩的口头传统。

(一)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菲律宾民间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并在当代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得到了公认。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当今的流行术语,它指的是全世界人类或各个不同地区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文化,是借用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对人类社会文化所作的类比。文化多样性认为,人类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别,比如语言、服饰、习俗。同样,人类的社会也存在着很大差别,比如社会的组织方式、对于伦理道德的观念、和自然环境互动的方式等。其实,文化多样性所涵盖的概念并不新鲜,在学术领域和文化研究中所谓的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有着密切联系。今天,全球学术界、文化界、政治界的主流话语是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既承认各个民族在文化上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又维持这种特性的存在。2001年11月,第3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征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第六条又提出:“……表达的自由、传媒的多元、语言的多元、艺术表现和科技知识的--包括数字形式的知识-平等分享,以及各种文化在使用各种表达与传播手段方面拥有机会,这是文化多样性的保证。”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其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也就是说,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人类的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上,也体现在各民族借助各种独特的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上。

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每种文化都对全球文明具有特定的贡献。今天,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把它作为社会凝聚力、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因素,已经成为国家和国际政治考虑的核心。承认所有文化享有平等的尊严,保护文化财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尊重文化权利,拟定有利于多样性的文化政策,促进建设性的多元化,保护文化遗产,这已成为了全球流行的主流话语。伴随着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在民俗领域出现了所谓的“口头非物质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21世纪新兴的文化概念和学术名词,可以溯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初设立“世界遗产”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1972年11月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建立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项目,即所谓的“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截至2005年7月,分布在137个国家和地区的812处遗产已经被列入该名录。这些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三类。然而,在各种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外,人类还有大量无形的、依赖表演的文化形式亟待得到重视和保护。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世界遗产”项目之后,在1997至1998年开始启动新项目“口头非物质遗产”,2000年确定要进行该项目的代表作评选。从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以推动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这一项目的全称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而项目所针对的文化主体可被称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口头非物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定义为源自特定社区并以传统为根基的集体创作,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和民间的文化。这些创作是通过口头和身姿传承,在历史上经过了一个集体再创造的加工过程。它们包括口头传统、习俗、语言、音乐、舞蹈、仪式、节庆、传统医药、厨艺以及各种与物质文化(如工具)、地方特产相联系的特殊技艺”。在2001年的首届代表作评选中,世界上共有19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亚洲地区共有六项,即中国的昆曲、印度的鸠提耶耽梵剧、乌兹别克斯坦博恩逊的文化空间、日本的能乐和狂言、韩国的宗庙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菲律宾伊富高族的呼德呼德口头传统。东南亚地区是世界知名的宗教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该地区异常丰富的民俗文化理应入选。呼德呼德作为菲律宾山地民族活形态史诗的杰出作品,成为了此次评选中东南亚地区的唯一代表。此后在2003年和2005年的两次评选中,东南亚地区又各有四项入选,包括2005年入选的《达冉根》史诗。至此,东南亚地区共有九项入选,菲律宾的两项口头传统也闻名于世,它们在全世界的90项代表作中占了不小的比重。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动力和人类创造性的保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代表作的基础之上,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对于各种口头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于是,2003年10月,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的称呼,在代表作名录(Representative List)的基础上,增设了濒危名录(Endangered List),各国在2008年至2009年又展开一系列的申报。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成为了广泛流行的新名词,其直接原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设置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根本原因还是全球化时代各现代民族国家的政府、民间、学术界对于“文化多样性”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复兴。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的多层面冲击,产生了种种反应,体现了当今世界文化领域中的话语权和民族主义问题。众所周知,全球化进程中包含了文化全球化的内容,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穿着“现代性”的外衣走向全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受到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的冲击,在文化领域也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现代性”这一概念本身就暗示着“现代社会”是与“传统社会”相对立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以西方现代社会为标准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中,“全球化”便意味着“西方化”,西方式的政治、经济、文化得以走向全球,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提倡弘扬民族性、传统性的民俗文化,而非一味接受外来的、西方式的现代文化。于是,传统的民族文化成为了民族主义精神的载体,各国普遍把它作为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基石,提倡它也成为了一种民族主义的诉求。在国际上,肯定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演变为保护全人类的文化多样性,这已成为众多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共识,不少国际组织都积极高举“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旗帜,从事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工作,联合国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是这一浪潮的一部分。随着《呼德呼德》史诗和《达冉根》史诗的入选,菲律宾的民间文学、民俗文化也被纳入到这一浪潮当中,这为菲律宾民间文学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注入了新的内容。

伊富高人的《呼德呼德》史诗吟唱传统无疑是菲律宾各民族民间文学在当代最为知名、影响最大的。《呼德呼德》史诗植根于当地社区,与伊富高人传统的水稻种植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伊富高人生活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科迪列拉(Cordillera)山区的伊富高省。科迪列拉(Cordillera)一词源自西班牙语,意为“连绵的山脉”,历史上西班牙殖民者把吕宋岛北部的广袤山区统称作“科迪列拉”。该地区山高路险、森林密布、交通不便,一直是众多原住民族杂居的地区。伊富高省今天共有15万原住民,分属多个少数民族,分区域在小范围中按民族、部族聚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原住民族的传统土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伊富高人自古以来以修筑梯田、种植水稻为生,他们开垦的规模庞大的高山梯田有近两千年的历史,1995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呼德呼德》史诗吟唱传统就成长在伊富高梯田文化的基础之上,伊富高民族也以《呼德呼德》和梯田这两项世界级的文化遗产闻名于世,在菲律宾国内和国际上都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

《呼德呼德》史诗能够成为菲律宾民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活形态”特征。菲律宾的民间文学大多是以“活形态”的形式长期流传,直至近现代才在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文本,其中的史诗更是“活形态”民间文学的代表。菲律宾的史诗植根于史诗歌手的吟唱,而且存在着不同歌手演唱的、多个带有个性色彩的版本,所以这些史诗有着非常强的口头特征,这反映在史诗极具特色的吟唱方式上。比如在《呼德呼德》史诗吟唱传统中,它的吟唱分为领唱和合唱两个部分,领唱人叫做munhaw-e,通常是一位年长的妇女;合唱人叫做munhudhud,由在场的民众集体组成。由女性领唱很可能是因为在伊富高社会中,妇女在水稻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清理梯田以外,一切与稻米文化有关的劳动都是由女性承担的”。于是相应地,女性在伊富高社会中地位很高,由于女性是梯田劳作的主导,《呼德呼德》又直接与梯田劳作有关,于是女性逐渐发展成为了专门的领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