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名利如此,权势也如此。即使家庭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也要留一点缺陷,才会有美感。以文艺作品的爱情小说而言,情节中留一点缺陷,如前面所说的《红楼梦》、《浮生六记》等,总是美的。又如一件古董,有了一丝裂痕摆在那里,绝对心痛得很。若是完好无缺的东西摆在那里,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绝不心痛。可是人们总觉得心痛才有价值,意味才更深长,你说是吗?
幼稚的真理
克兰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中,讲了一段很有意味的故事:6岁的伊恩因为另外三个孩子霸占了电视机,看不上自己喜欢的节目而非常懊恼,他问妈妈:为什么三个人的自私比一个人的好?这话让母亲很难回答,伊恩不知道“少数服从多数”是一条社会公理。因为人们认为多数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数量法则。
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由多数人来决定,也许伊恩就不会有那样的追问。问题的关键是还有很多少数人决定一切事物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另一种声音:真理往往在少数人的手里。有决定权的“少数人”往往要么是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者,要么是有绝对思想的哲学家。也许有一天,伊恩获得了权力,他可以命令那三个孩子必须看他喜欢的频道。这时,问题也许转变成三个孩子的问题:为什么有权就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是的,一个人怎么能与一群人抗衡呢?一个人与真理为伴,或许可以无所畏惧,但他要想实现他的真理,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支撑,这个支撑是什么呢?答案或许是令人沮丧的——权力或金钱。这些直露的思想,怎么能跟伊恩那样的孩子讲清楚呢?所以,伊恩的问题从大人的思维角度回答,是难以有满意的答案的。因为没有纯客观的标准来认定,它必须经过某个人来解释,于是,谁拥有解释权,谁就可以认定标准。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而孩子们的问题又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地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里很快地夭折了。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因为真理性问题常常只在儿童思维中出现,又常常在儿童思维中被消灭。所以,真理总是处在童年。
星竹
别被淹没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杰克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种种焦虑,甚至不快,是因为迷失和被淹没在各种目标中的结果。
因此,把自己的思绪搞得一团混乱,也就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而且很少有人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
人一旦处于这种混乱中,内心就会失去平衡,变得没有条理,生活的目的也跟着盲目起来。今天想这,明天想那,甚至影响到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从而又影响到了健康。人如果总是这样,就没有幸福可言,并会失去最主要的和丢掉眼前的一些机会,变成“为明天而明天”的生活痛苦者。
请你每天早上花一点点时间,心平气和地问一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什么才是你人生中最主要的?这时你才会明白,大概不会是那些将来的名利和种种的担心,而是一种平静中的快乐与现实中的宁静。是你身边那些最近的事物,而不是那些遥远的目标。这能使你从早上就开始得到安慰,使你的人生留在正确的轨道上,而不再因为胡思乱想而偏离了轨道。
人对生活的迷失,一般来讲,都是索要或所想的太多,而又一时达不到目标造成的。这种想法使大多数人失去了耐性,反而错过了许多近在眼前的景色,丢掉了一些可以马上把握的机会。使人无法专注,往往总是做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结果什么都做不好。内心的挫折感反而会不断加大,结果只能是脚步匆匆,再也没有宁静。
而你只要专注下来,一心一意,又轻松地去做事,这时你才能变得比较快乐而又有成效,也不会被那么多的目标所淹没。因为你不再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你是清醒的。清醒的你,是在你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只有在自己轨道上运行的人,才不会受到外界的摆布。
作为一个人,没有什么比这时更好的了。这时你的自我感觉一定是温暖、亲切的,对许多事都是心存感激而又无比珍视的。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你的正确、造化和幸福的所在。
〔美国〕詹姆斯·E·艾伦
平静
心灵的平静是智慧美丽的珍宝,它来自于长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一种成熟的经历以及对于事物规律的不同寻常的了解。
一个人能够保持镇静的程度与他对自己的了解息息相关。人是一种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动物,了解自己,首先必须通过思考了解他人。当他对人对己有了正确的理解,并越来越清楚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时,他就会停止大惊小怪、勃然大怒、忐忑不安或是悲伤忧愁,他会永远保持处变不惊、泰然处事的态度。
镇静的人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适应他人,别人反过来会尊重他的精神力量,并且会以他为楷模,依靠他的力量。一个人越是处变不惊,他的成就、影响力和号召力就越是巨大。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如果能够提高自我控制和保持沉着的能力,那他会发现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因为人们一般都更愿意和一个沉着冷静的人做生意。
坚强、冷静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他像是烈日下一棵浓荫片片的树,或是暴风雨中抵挡风雨的岩石。“谁会不爱一个安静的心灵,一个温柔敦厚、不愠不火的生命?”
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是沧桑巨变还是命运逆转,一切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样的人永远安静、沉着、待人友善。我们称之为“静稳”的可爱的性格是人生修养的最后一课,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是灵魂成熟的果实。静稳和智慧一样宝贵,其价值胜于黄金——是的,比足赤真金还要昂贵。与宁静的生活相比,追逐名利的生活是多么不值一提。宁静的生活是在真理的海洋中,在急流波涛之下,不受风暴的侵扰,保持永恒的安宁。
我们都曾结识过许多人,他们因为火爆激烈的性格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他们毁灭了一切真与美的事物,同时也葬送了自己平稳安宁的性格,并将坏影响四处传播。大多数人都因缺少自我控制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损害了原有的幸福。在生活中,我们碰到的真正能够沉着、冷静、保持平稳安宁的人真是寥若晨星。
是的,人性因为毫无节制的狂热而骚动不安,因不加控制的悲伤而浮沉波动,因为焦虑和怀疑而饱受摧残。只有明智的人,能够控制和引导自己思想的人,才能够控制心灵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经历了暴风骤雨的人们,无论你们身处何方,无论你们身处何境,你们都知道——在生活的海洋中,幸福的岛屿在微笑挥手,理想的充满阳光的彼岸在等待着你们的到来。将你们的手牢牢地放在思想之舵上。在你们的灵魂深处有一个发号施令的主人,他可能在沉睡,唤醒他吧!自我控制是力量,正确的思想是优势,冷静是权力。请对你的心说:“平和、安静!”
绿色的心
赵咏鸿
如果说生命只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花季,那搏动的心便是一朵永不凋零的春花。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时候,鹅黄隐约,新绿悄绽,昭示着生命的勃勃,那是旭日般的青春;阳春三月,杏花春雨时节,桃红柳绿,柔风拂雨,飘扬着自然的伟力,那是如火的中年;晚春四月,芳菲渐尽之际,远山幽径,柳暗花明,辉煌着黄昏的执著,这是晚晴的暮年……
夏、秋、冬只属于肉体,心灵之树是常青的。
“不行春风,难得春雨”,生命之绿需要的是德行的沐浴、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德是高的,心是诚的,爱是纯的,心便会永远是绿色的。
季节的斑斓和诱人,来自自然的造化;芸芸众生的春景,源自于创造。诗人有云: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没有比足音更遥远的路途……
一生的春色,需要一生的装点。
拥有绿色的心,便会拥有一切。
你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