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7646000000059

第59章 孟子著书(节自《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导读】

本篇名为《孟子荀卿列传》,实际上是战国时期一批学者的类传,不过其他学者的事迹十分简略,孟子与荀卿的事迹稍稍详细一点。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手中所占有的素材多寡不同,而不像封建时代一些迂腐不堪的读书人所说,其中有什么褒贬之义。孟子被尊为“亚圣”,那是后代之事,汉初还不知尊孟;再说,从《太史公自序》所载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来看,作者的学术眼光十分宽广,认为各家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短处。作者并未患上“精神营养不良”之症,眼中只有孔孟之儒。有人说诸子皆取悦世俗,游说君王追求利禄,而孟子则抱负仁义卓然自立,两者泾渭分明。这并不符合事实。孔子孟子均曾周游列国,挟术奔走,孔子“菜色陈蔡”,孟子“困于齐梁”,这一点,他们与诸子并无区别。只不过他们的学说不合时宜,主张“法先王”,故而各国君王都不喜欢,也就不可能尊宠他们,为他们修建高门大屋了。要知道,司马迁是主张“法后王”的,他曾把一些学者对秦国统一天下的责难比喻为“耳食”,他怎么可能在此篇突出孟子呢其实本篇的线索是这样的:开篇以齐国为重点,当时齐国稷下为全国的学术中心,集中了大批学者,而孟子曾游历齐国,荀卿曾为齐国祭酒。凡生于齐及曾游于齐者,一线连叙,然后叙及他国之学者,如赵之公孙龙、魏之李悝等,最后交代连生活时代都不能确定的墨翟。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原文】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1]。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2]。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3],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4],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5],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注释】[1]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后世称之为亚圣,意为亚于孔圣人。邹:地名,即今山东邹县。子思:孔子之孙,名圾。[2]迂远:脱离实际。[3]商君:即卫鞅,因受封于商地,故称商鞅号商君。曾变法强秦。吴起:卫人,曾学于曾子。善于用兵。后被楚国所杀。田忌:齐国大将,曾救韩、赵而击魏,并大败魏国。[4]合纵:苏秦说服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同盟拒秦,称之为合纵。连横:张仪事秦,主张连合六国以事秦,与合纵相反,亦作连衡。[5]万章:孟子的弟子。

【译文】孟轲是邹那个地方的人,他是子思的学生的学生。完成学业后,就到齐宣王那里去游说用事,齐宣王不用他。他便去到梁国,梁惠王不按孟轲所言行事,认为孟轲之言脱离实际、远离现实,而且不切合实情。就在这个时期,秦国用商君“变法”之谋,国家富足了,兵力强盛了;楚、魏用吴起之谋,战胜了弱小之敌国;齐威王、齐宣王用孙子、田忌这群人之计,强大了,使各国诸侯都到东边去朝拜齐国。这时,天下正兴起合纵、连横之政治潮流,以攻伐征战的能力来确认有无才干。然而,孟轲却还在讲述唐虞三代的德政,所以他所到的国度都不合他的意。于是,他便退出政坛而与学生万章这群人在一起,为《诗经》、《尚书》作序,宣扬孔子仲尼的学说主张,著了一部《孟子》,共七篇。

【鉴赏】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说,主张“法先王”,“行仁政”,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肯定“人性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教人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也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唯心主义观点,为历代统治者所欣赏。由于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故有“亚圣”之称。本文所述就是孟子游说受挫而立志著书立说的情况。

文章先写孟子游说受挫。他先游事齐宣王(曾一度任客卿),不能用;梁惠王认为他的学说,主张“迂远”,不切实际,亦不能用。因为当时的各诸侯国正热衷“合纵”、“连横”之术,讲究武力而称王天下之时,孟子宣扬的是唐虞三代实施的“王道”、“仁政”,所以不合时宜,为各诸侯国所不采用。

接着,文章写孟子著书。孟子在政治上不得意,就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经》、《尚书》,宣扬孔子的学说与主张,作成《孟子》七篇。

文章短小,言简意明,背景交代清楚,所著之书扼要提及,不涉及著作之具体内容,文精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