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7677700000033

第33章 攻克柏林的名将

——朱可夫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1974),苏联元帅,著名的军事战略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最高统帅部副统帅。斯大林曾赞誉说,朱可夫的名字是苏联“胜利的象征”。

朱可夫出生在莫斯科西南部卡卢加省斯特列尔科夫卡村。父亲是穷鞋匠,母亲是农家妇女。朱可夫在邻村教会小学念了7年书,因为家贫被迫辍学。11岁时父亲送他去莫斯科,在舅舅开的皮货杂坊里当学徒。尽管学徒生活异常劳累,但他仍坚持自学。17岁时,他通过了莫斯科市立中学全部课程的考试。

1915年,朱可夫应征入伍,被编入骑兵部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作战勇敢,获得了两枚圣乔治十字勋章。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时,朱可夫所在的骑兵团举行起义,鉴于他在士兵中的威信,被推选为连士兵委员会主席。是年3月,为反对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他召开了连士兵委员会会议,作出了将该连遣散的决定。之后,他回乡养病。1918年秋,他参加了布琼尼和铁木辛哥指挥的骑兵部队。布琼尼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名将。朱可夫追随这位将军驰骋疆场,为后来的迅速擢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9年3月,朱可夫加入了联共(布),9月在保卫察里津(后改名为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英勇负伤。出院后,被调到骑兵独立旅任排长。在一次清剿顿河地区的战斗中,他率领一个排,消灭了数倍于己的敌人,而他的排却无一伤亡。朱可夫在此次战斗中表现出的指挥才能,引起了上级的注意,很快被提升为连长、营长、副团长。到1923年4月,他已是骑兵第三十九团团长了。

1924年至1925年和1929年至1930年,朱可夫先后两次进列宁格勒指挥员进修学校和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军官进修班学习。经过军事院校的深造,朱可夫如虎添翼。20年代中期,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汉斯·冯·赛克特将军提出攻坚战中使用坦克,并以快速运动的机械化部队为基础进行闪电战的理论,引起了朱可夫的很大兴趣。他曾对此进行过深入探索,并向上级写了报告,建议在红军中组建独立的坦克部队。这一建议得到了当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图哈恰夫斯基元帅的重视。当苏联决定在骑兵部队试验配备两个坦克团的时候,朱可夫被斯大林亲自选定为其中的一个坦克团团长。

作为首任坦克团团长,朱可夫面临着一大堆诸如技术、管理、训练、战术等新难题。但是他从不畏缩,而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学习、研究和掌握现代化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的好机会。他以极大的热情和事业心投入这些工作。他在任坦克团长期间,一向以治军严明而著称,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不轻易放过。他对部下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不会,我教你;如果你不学,我们就强迫你学。”一次,有个连在结束演练后已是午夜。连长见战士们个个筋疲力尽,便请求值日官允许将未清洗的坦克停放到车库里。此事被来连队检查工作的朱可夫发现,他严厉地对值日官说:“你这是促使战士们违反军纪!他们今天确实很累,但如果不经过严格训练,怎能应付战争?他们今天遇到的困难与战时的艰辛相比,不过是娃娃们的游戏罢了。因此,我要给你处分。”接着,他又严肃地批评了身旁的连长和营长,命令他们组织人力清洗完坦克,再回营房休息。还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哨兵的靴子没有擦亮,他便当着哨兵的面擦亮一只靴子,然后让哨兵擦另一只,待擦亮了再送给他检查。这种事传开后,像一道无声的命令,全团的军容风纪很快焕然一新。

1930年1月至1939年5月,朱可夫先后升任骑兵旅长、副总监、军长、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同时,不断在苏联远东地区进行军事挑衅。1939年6月,日军在哈勒欣河地区又集结了182辆坦克,500门火炮,400余架飞机,总兵力达7.5万人的部队,准备对苏蒙军队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为了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苏国防部任命朱可夫为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朱可夫上任后,亲往哈勒欣河一带观察地形,详细研究了苏日双方兵力和武器装备情况,制定了一项突击日军两翼,从其南面和北面迂回包围守敌,并在敌援军赶到之前予以歼灭的作战方案。战斗打响后,朱可夫坐镇前线,利用飞机、大炮、坦克等火力优势,出其不意地猛攻日军主力。这一仗,苏军以损失9000余人的较小代价,取得了毙伤日军5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哈勒欣河战役,使朱可夫初露锋芒,显示了他善于协调多兵种行动,具有高超的组织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验证了他早年提出的组建坦克集团军,发挥坦克在战场上快速机动的思想。朱可夫凯旋莫斯科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斯大林亲自向他表示祝贺,苏联政府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并提前晋升他为大将,任命他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1941年1月,朱可夫任国防委员会副人民委员兼苏军总参谋长,2月,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朱可夫任总参谋长时,由于斯大林对苏德即将爆发战争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加之30年代的“大清洗”,部队严重缺乏富有作战经验的高级将领,战备松弛,军心涣散。针对这一情况,朱可夫便争分夺秒对军队的机构和训练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整编和改革,为加强战备,做了大量工作。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苏联失去了大片国土。由于西部的通讯和交通枢纽被德军摧毁,苏军最高统帅部不能与前线及时联系,一些高级将领慑于斯大林的权威而不敢如实报告情况,致使斯大林对整个战局的判断有误,所发出的指令往往使前线指挥员无法执行,进而造成了前线作战部队的混乱。

战争开始后,身为总参谋长和最高统帅部成员的朱可夫所肩负的担子特别重。调集和协调作战部队的行动,组建预备队,了解和收集前线战况,拟订作战方案等。最难办的是要说服斯大林采纳他的战略思想。朱可夫认为,苏军在战争初期,应以防御为主,能守则死守;不能守则应暂时放弃,将主力撤出,向敌人的薄弱环节实施穿插突击,待时机成熟,予以围歼。他的这套战略思想常与斯大林的进攻战理论相左。然而,朱可夫又是一位意志坚强、行动果敢、从不唯唯诺诺的战将。只要他认为自己的建议可行,即使冒犯了斯大林,也要直言相谏。7月29日,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说,为避免据守基辅的数十万苏军被德军围歼,应放弃基辅,并在耶尔尼亚的德军突出部组织一次反突击,以防德军利用该基地进攻莫斯科。斯大林一听,质问朱可夫:“怎么能把基辅交给敌人?简直是胡说八道!”朱可夫毫不退让,大声反驳道:“如果你认为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那还要他干什么?请立即解除我的总参谋长职务,派我上前线去!”过了一小时,他被解除了总参谋长职务,去前线指挥一个预备队方面军。8月底,朱可夫指挥该方面军与西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在斯摩棱斯克防线组织了一次反突击,消灭了德军25万人。这是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军获得的一次最大胜利。它鼓舞了苏军的士气,将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间推迟了两个月,为苏军保卫莫斯科做了必要的准备。而基辅守军因为没有及时撤出,几乎全军覆没。

1941年9月,列宁格勒被德军重重包围。负责防守此城的伏罗希洛夫元帅一筹莫展。斯大林命朱可夫火速赶往列宁格勒,接替伏罗希洛夫的指挥权。他一到那里,便毫不留情地撤换了一些指挥不力的将领,逮捕和处决了少数贪生怕死者,重新调整了防御部署。在波罗的海舰队和全市居民的全力援助下,打退了德军的数次进攻,终于稳住了该城的防线。

朱可夫在这两次战役中表现出的高超的战略指挥才能,以及直言不讳的品格,赢得了斯大林的信赖和器重。1941年9月30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80万兵力从南翼向莫斯科发起了强大攻势。不久,德军先头部队就逼近了莫斯科北郊30公里处。10月7日,斯大林电告朱可夫:“这里的情况很严重。”急令他飞回首都,负起指挥莫斯科保卫战的重任。朱可夫接令后星夜上路。在座机上、在车上,他打着手电筒看地图,思考作战方案。当斯大林见到朱可夫时,头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共产党员,你如实告诉我,莫斯科能守住吗?”朱可夫沉思片刻,斩钉截铁地说:“只要预备队到达及时,就一定能守住!”斯大林紧握着朱可夫的手说:“那好,军队没有问题,干吧!”离开斯大林办公室后,朱可夫亲任西方方面军司令,调兵遣将,筹划守卫首都的作战方案。11月1日,斯大林又问朱可夫:“根据目前的局势,十月革命节能在首都举行阅兵式吗?”朱可夫再次作了肯定的回答。11月7日清晨,斯大林在红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这次独特的阅兵,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狠煞了德军的嚣张气焰。在以斯大林为首的最高统帅部的领导下,在朱可夫等将领的指挥下,苏军和莫斯科市民经过3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彻底粉碎了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巨大胜利。

1942年7月13日,德军“B”集团军群一部,又将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的斯大林格勒紧紧包围。朱可夫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根据斯大林的授权,制定了在斯大林格勒反包围的歼灭战计划,之后,朱可夫亲任这次战役的总指挥。经过200个日日夜夜的大血战,德军损失近150万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苏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纳粹德国江河日下,覆灭的命运已注定了。鉴于朱可夫在此次战役中的赫赫战功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他被晋升为元帅,任最高统帅部副统帅,荣获第一号苏沃洛夫勋章,被赞誉为“具有高度天才的勇敢的领导人”。

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即将胜利结束之际,朱可夫于1943年1月中旬,奉命再次飞往列宁格勒,与伏罗希洛夫共同指挥,解救了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市。此后,朱可夫先后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相继指挥了库尔茨克坦克大会战、基辅、日托米尔一别尔迪切夫、白俄罗斯、华沙等战役,并率领苏军直捣希特勒老巢——柏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以苏联和盟国的胜利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初期,朱可夫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及苏占区行政长官。1946年回国后,他先后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军区司令员、苏共中央候补委员。在1957年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朱可夫因站在赫鲁晓夫一边反对马林科、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等人结成的所谓的“反党集团”有功,而被提升为国防部部长,并被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中央主席团委员。可是好景不常,4个月后,即同年10月26日,就被赫鲁晓夫等人扣上了“在军队中培植对自己的个人崇拜”的帽子,而被解除了国防部部长职务;11月2日,又清除出苏共中央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1958年,赫鲁晓夫又强迫其退休。直至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他才被恢复了名誉。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在莫斯科病故,享年78岁。

朱可夫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德国法西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苏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95年5月8日,俄罗斯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典时,在莫斯科隆重举行了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主持的朱可夫元帅纪念碑揭幕仪式。人民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