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的资本全集
7678100000048

第48章 人生资本之财富口才篇(8)

美国名将马歇尔,在一次酒会后,请求一位小姐同意让他开车送她回家,小姐家住不远,可是马歇尔却开了一个多小时才送到。临别时,小姐问道:“您好像不认识路吧?”“不,正相反。否则我怎么能开车一个多小时,而一次也没从您家门口经过呢?”马歇尔笑道。后来,这位小姐成了马歇尔夫人。没有幽默感的男人不一定差,但一个幽默的男人不用说一定很优秀。

你在社会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各种窘况,不可能在事前都一一预料到并且预备应对措施。常常会有某种突然出现的情况,使你措手不及,一时难以应付,处于窘况。当你面临这种窘况的时候,如果一时找不出应对的办法,可以想出一句幽默语言,运用幽默语言的“润滑剂”功能,帮助你摆脱窘况。这里有很多成功、经典的先例,在恰当的时候,你不妨借鉴试用。

有一天,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冒失鬼撞倒在地上,幸好没有受伤,只虚惊了一场。骑车的人急忙扶起他,连连道歉,可是萧伯纳却惋惜地说:“你的运气不佳,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萧伯纳的这一句妙语,把他和肇事者双方从不愉快的、紧张的窘境中解脱出来,使这件事故得到友好的处理。萧伯纳的幽默使自己给对方和他人留下了友爱和宽容的难忘印象。

有一对恩爱夫妻,平素感情甚好。一天夜里突然吵了起来,原来是由于妻子下班误了车回家晚了,丈夫等急了,说了两句:“你去哪儿了?回来这么晚?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结果妻子一听就火了。夫妻俩吵了一场,妻子气得声称要回娘家。丈夫一时也没好气:“你走好了,把你的东西全带走,不要再回来了!”

可是,过了好一阵,丈夫在外屋听出里屋没什么动静,他推开门一看,只见妻子坐在床边抹眼泪,床上铺着一条大包袱皮。丈夫问:“你怎么还不走?”妻子看了一眼丈夫,哽咽着说:“你躺在包袱皮上吧!”“干嘛?”“我……我要带走所有属于我的东西。”这话说得多妙!两个人扑哧一笑,搂抱在一起……

跳也一句话,笑也一句话。语言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关键就在于你会不会说。

一次,林肯总统正在演讲,一位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一看,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镇静地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部只有正文,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那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写正文。”这就幽默含蓄地将“傻瓜”的称号回敬给了递纸条的人。

还有一次,有位外交官偶然地看见林肯在擦自己的靴子,就问:“呵,总统先生,你经常擦自己的靴子吗?”这问话中显然带有讽刺的口吻,作为外交官用这种口吻,就更会使听话的人难堪。林肯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是啊,你经常擦谁的靴子呢?”林肯的高明在于他巧妙地绕开对方所提出的一个判断性问题,进而找出破绽,给对方回敬了一个特指性的反诘。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里担任过要职。一天,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对方答道:“当然能。”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这样委婉含蓄的拒绝,轻松幽默的情趣,既坚持了保密原则,又不使朋友难堪,两不误。

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应邀参如了一场舞会。舞会上,一位同他跳舞的法国女郎突然问道:“请问先生,您是喜欢你们中国小姐,还是喜欢我们法国小姐?”这位外交官只是微微一笑,彬彬有礼地答了这么一句:“凡是喜欢我的小姐我都喜欢她。”这种回答妙极了。外交官迅速由被动变主动,即没有伤害法国女郎的感情,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使难题迎刃而解,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用恰当得体的幽默谈吐,应对周旋,能更好地彼此沟通,缓和气氛,搞好关系,也显示了说话者的自信、风度、力量,维护了其自身的形象,收到积极的效果。

当你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时,你还可以借助自我解嘲式的幽默体面地摆脱困境。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了一个心胸狭隘,性格冥顽不化的悍妇为妻,她成天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世上享有盛名的大哲学家,怎么找这样的女人。苏格拉底说:“诸位有所不知,擅长骑术的人,总要挑选烈马骑,我若能忍受我妻子的话,恐怕天下就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讨论问题,他妻子不知又为了什么事跑来,当着学生的面,毫无道理地把苏格拉底骂了一顿,还随手操起一盆水,泼了他一个落汤鸡。当时,同学们都愣了,瞪眼看着苏格拉底。这着实使苏格拉底在学生面前很难堪,很尴尬,不好下台。可是,苏格拉底一动不动,很平静地说:“雷鸣闪电以后,必然是倾盆大雨呀!”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种场合,一句幽默话就成了很好的“润滑剂”,它将不愉快的事付诸一笑,使得紧张气氛即刻云开雾散,苏格拉底也在轻松的笑声中摆脱了尴尬局面。

著名诗人莫非应邀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举办学术讲座。诗人讲到自己的诗作时,准备朗诵一段,可诗稿却放在一个学员的课桌上,诗人便走下讲台去拿。由于是阶梯式教室,诗人上台阶时,一不留神一个趔趄倒在第二级台阶上,学员们顿时哄堂大笑。诗人稳住身子,转向学员,指着台阶说:“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亦如此。”这一哲理性的话语顿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我们要主动地使用幽默语言,要善于捕捉话题,没有话题,就无以借题发挥,也就发生不了幽默。有了话题,不能迅即抓住,时机一过,再想起来,就用不上了。

有一位学生在食堂吃饭,他感到米粒中沙子很多,不得不把它吐在桌子上,食堂师傅见此情景抱歉地说:“尽是沙子吧!”这位同学被师傅的态度所感动,微笑地摇摇头:“不,也有米饭!”

顿时,两人都笑了。

要是自己的语言变得幽默、风趣、生动、有力,就应该多看、多听、多记一些幽默语言,将别人的幽默语言,包括前人的幽默语言,积累、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财富。这些东西虽然不能全部照搬于我们的交谈之中,但它是我们掌握、应用幽默语言的最好教材。

在实践中多加练习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以经常试着即兴说些幽默话语。如在一次拜访中,女主人同客人正在会客厅交谈,女儿放学回家了,见到客人很乖地叫:“叔叔”,客人随口称赞说:“现在你可以享清福了,女儿都这么大了。”而女主人却抱怨说:“我女儿可体贴我!我有成堆的衣服洗不完,她没有一天不跑出去玩。我真有福气。”客人忙说:“是啊。这是孩子心好,不愿在家看见妈妈受累。”听到这么新鲜的解释,女主人笑了。类似这样幽默的谈吐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在笑声中增进思想交流。

在实践中练习和运用幽默语言,也能加深对幽默的理解,丰富幽默知识,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是书本学习的继续和深化,可以提高使用幽默语言的水平。

自我推销需要口才

一位英国人,失业后没有钱,走在费城街道上找工作。他走进当地一位大商人保罗·吉彭斯的办公室,要求与吉彭斯先生见面。吉彭斯先生以信任的眼光看看这位陌生人。他的外表显然对他不利。他的衣衫褴褛,衣袖底部已经磨光,全身上下到处显出寒酸样。

吉彭斯先生一半出于好奇心,一半出于同情,答应接见他。一开始,吉彭斯只打算听对方说几秒种,但这几秒钟却变成几分钟,几分钟又变成一个小时,而谈话依旧进行着。谈话结束之后,吉彭斯先生打电话给狄龙出版公司的费城经理罗兰·泰勒,而泰勒这位费城的大资本家则邀请这位陌生人共进午餐,并为他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工作。

这个外表潦倒的男子,怎么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影响了如此重要的两位人物?其中秘诀就是:他对英语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事实上,他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到美国来从事一项商业任务。不幸这项任务失败,使他困在美国,有家归不得,既没有钱,也没有朋友。但他的英语说得既正确,又漂亮,使得听他说话的人立刻忘掉了他那沾满泥巴的皮鞋、褴褛的外衣和他那满是胡须的脸孔。他的词藻立即成为他进入最高级商界的护照。

这名男子的故事多少有点不寻常,但它说明了一个广泛而基本的真理,那就是:我们的言谈随时会被别人当成判断我们的根据。我们说的话显示我们的修养程度,它能让听者知道我们究竟是何出身,它是教育与文化的象征。

一般来说,别人只根据四件事情来评估我们,并将我们分类:我们做什么,我们看起来什么样子,我们说些什么,我们怎么说。

清朝大臣曾国藩有一次与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提道:“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诀耳。”有的幕僚接过话头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致,人不能欺……”曾国藩便问:“你们以为我怎样?”这该怎么说呢?大家一时没词儿了,只好低头沉思,这时有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走出来说了句:“曾帅是仁慈,人不忍欺。”这一句话使曾国藩发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随后便对这个有口才的人大加提拔,委以重任。当然,幕僚们对曾国藩大都是奉承讨好,但是以曾与彭、李相比,话该怎么说,这不能不说要看一个人的智慧与才能如何了。曾国藩如此发现人才,认为“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能说没有道理。而后生则在不经意间将自己推销了出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求职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没有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条件,可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据调查发现,沟通障碍(不善交际与言谈),更有可能将求职者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

统计数据显示,当被问及“根据你自己的求职经历,你认为求职的成败与交际与口才能力有没有关系?”时,认为“很有关系”的人占60.7%,回答“有一点关系”的占37.1%,而认为“关系不大”和“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仅占2.2%。也就是说,如果按“有关系”和“没关系”进行类聚,认为求职成败与交际和口才能力“有关系”的占到了97.8%。

这表明,交际和口才因素在求职过程中也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求职者如果不能成功地与招聘者沟通,要得到别人的赏识,不是一件容易事。大多数求职者认为自己存在沟通障碍,统计分析发现,认为自己“交际能力一般化”的为49.4%;认为自己“口才一般化”的为53.4%,分别占到被调查者的一半左右。当问及“平时与人交往有没有障碍”时,53.4%的被调查者说“有”。而在这些人当中,29.8%的回答者认为自己最大的交际障碍是心理上的,31.9%的回答者认为是“缺乏实际的交际技巧”,38.3%的人觉得自己“心理和技巧两方面都存在障碍”。可见,求职者中的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交际与口才能力是不满意的,甚至缺乏信心。

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接受训练,才能习得。但调查发现,只有12.5%的人“经常看”交际与口才方面书籍,80.7%的人只是“偶尔翻翻”,6.8%的人是“从来不看”。至于接受过这方面系统、专门训练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求职者既有高学历,又有工作经验,可就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求职过程,本质上是求职者与招聘者相互沟通的过程。双方能否有效的沟通,决定着求职的成败。尤其是在面试过程中,更应小心应对。

面试中如何回答好考官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求职成败的关键。这里,一些“铁面考官”列出了他们最常问的一些问题,并就问答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1)你对我们的工作了解有多少?请描述你理想中的职业。

许多人因为怕出错,通常给出一个泛泛的、安全的回答。这类平淡无奇的答案给人留不下任何印象。考官们建议:最好在应试前就你理想中的职业写出一个求职广告。要有一段引人人胜的“导语”,并能用准确的词语恰当地形容出公司、工作和你自己的大致情况。这样在面试中你就能显得从容不迫,给人以充分考察过的印象。

(2)你为什么放弃了你的前一份工作?

实际上,考官知道人们放弃工作多半是因为他们讨厌自己的上司。他们自己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就这一问题的回答,他们不想听到这些。

一家公司的总裁说:“想让我雇用他的人不应说出他与前任上司有矛盾。这样无异于点亮红灯。”

考官们建议应试者提出工作上的理由。比如:“我想在职业上谋求更大的发展。贵公司实力雄厚,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这一类的话。

(3)你为什么要转换职业?

千万不要回答:“因为我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考官建议,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最好能把长远目标和短期计划结合起来,比如:“我喜欢我的职业。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主管经理。但现在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学,第一步应该学习决策。要做到这些,我五年内应该……

(5)谈谈你的一次成功经验。

很少有人能在这个问题上回答得好。一般人总这样絮絮叨叨:“我翻查过去的记录,抄写文件,分析数据,校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