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7681400000101

第101章 第一百〇 用心走好育人路

张萍

一直觉得,在朔师的教师队伍中,自己是“学生辈儿”;一直以为,周围的老师及同事身上,有那么多需要自己学习,而又遗憾无法企及的优点;于是我把当一名好老师奉为自己的追求理想,终日灯影为伴,奋力赶超。突然拿到征文题目,忙碌间蓦然回首,不免思绪万千而又百感交集。

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当一名教师难,当一名好教师更难,当一名好语文教师难上加难。第一次接的班是238班和246班,当时这是两个全校闻名的“烂摊子”。当学校领导把这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我时,虽然,我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已掂出了这副担子的分量。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望着下面一双双充满信任和希望的眼睛,我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去做。记不清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教研组里我去得最早,离开得最晚。现在想起来,那时最大的感触是时间过得飞快,感觉真有些不够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自己的工作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毕竟有目共睹,这两个班的成绩已直线上升!勤奋、博学而严谨是一位好教师必备的素质,而我,正是以此为目标来严格要求并提高自己的。然而,我渐渐发现,仅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一次作文中,一位学生写到了我,她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去赞扬、感激我,而是更多的指出了我的课是如何的不好,可谓直言不讳。乍看时,怒火自心中燃起,可又一想,忠言逆耳利于行嘛。这时我明白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被学生所接受,他们已经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的确,中师的学生毕竟不同于高中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和学习动力,没有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因此,这就要求中师的教师更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位学生的话一遍遍在我耳边响起,时时鞭策着我。自那以后,我备课时如何才能上好这节课是我首先要琢磨的一个问题。在学习诗歌单元时,我会给他们进行配乐朗诵,让动听的音乐引领着学生步入诗的优美的意境。同时,我又在班里开了一个小型的诗歌朗诵会;学习小说戏剧单元时,我让学生自排自演了一些课本剧。印象最深的是305班的同学表演的《闺塾》和《雷雨》中的两个片段:在《闺塾》中,一位女同学扮演着陈最良,她的滑稽形象的表演,那手持教鞭的一招一式,至今还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而这位女生平时文静腼腆,一说话就脸红,真想不到她竟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得那样自然,把一位老塾师的教条迂腐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表演《雷雨》时,那位鲁大海的扮演者,一个平时从来不认真听课的、老师们感到无望的男生,竟然以出色的表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更惊人的是剧中大段的台词他都背得一字不差!在惊讶和感动之余,我深深悟到:是兴趣使这位同学展露了才华并取得了成功。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这是我们每位老师上课前必备的一个重要课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不接受,花拳绣腿、华而不实的课不可取,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是值得我们思索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人说,科任老师不同于班主任,在情感上很难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其实我觉得,师生情的传递不需要刻意的场合和方式。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提示的手势,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让学生内心温暖,并心存感激。对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批阅作文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儿,因为它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能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不乏枯燥。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利用起来,和每一位学生作心与心的对话。记得一年级时,学生们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使他们被强烈的思家之情苦苦困扰着。一些女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在离家的第一个月,每天晚上都是泪水相伴的无眠之夜,在文中,学生把他们来新校后的种种不适应和困惑都写了下来,把一颗颗脆弱的,似乎无助的心灵坦陈在我的面前。读着他们的作文,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多么需要老师的安慰和帮助呀!于是,我亲切地告诉他们不要想家,这里的一切都挺好的。生活、学习上有什么难处尽管说,老师会尽力而为。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学生的心境趋于平静,渐渐地,他们安下心来,走上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实际上,只要我们用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去关爱并帮助每一位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亲近和谐又奋进的新型师生关系。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回顾在朔师已经走过的十几年,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然而有时却感到近在咫尺,难以忘怀。在漫漫十年育人的道路中,有欢乐,有困惑,有感动,有骄傲,还有一些值得品味、和大家共勉的心得和感触值得一谈。这一路的酸甜苦辣,只有你用心走过,才能深有体会,只有你用心走过,才无怨无悔!

作者简介:张萍,女,朔城区人,1987—1991年在朔师168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撰写多篇论文与心得,《运用情感教学生动语文课堂》、《加强社团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培养学生写出有真情的文章》等发表于省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