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7681400000095

第95章 生命的钙质

罗成

许多记忆,都被一些特定的词汇所串联。

想到1987年,就会记起:十三大、姓“社”姓“资”、关广梅、马胜利、大陆老兵、一国两制……

作为一个“朔师人”,1987年留给我的记忆则是: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那年9月,我成为朔州师范的一名学子。

步入校园的一刻,灿烂的阳光下,我看到了这行字,是神圣而潇洒的“毛体”,以水泥的材质镌刻,镶嵌于一座宏伟却也陈旧的建筑之上。

那一刻,“老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沐浴着阳光洒进我的心田。

后来,我得知:我所看到的“宏伟却也陈旧的建筑”,其实是一座教堂,学校的所在地“新安庄”,原本是一个名为“米昔马庄”的教区。而“米昔马”,据说是意大利语“美丽的村庄”的意思,也有说是一个意大利传教士的名字。

这里的前身还曾是贺龙中学、晋绥四中。朔州师范庚续革命烽火,再续桃李华章……

文明的薪火相传,宗教的圆融和谐,红色的追求足迹,是如此逻辑而紧密地在这里汇聚。

异域与本土,昨天与昨天,遗忘与记取,唯心与唯物,人性与灵性,兼善与独善,迷信与智信,出世与入世,时间与空间……太多的关于生命的感悟,融入我的学习生活,构成着我们独特的“校园文化”,然而,岁月沧桑,新旧交替,朔风不老,求索孜孜,最深刻的哲理,却依然是“先生”与“学生”的辩证昭示。

1991年,当我离开朔师,又有一些承载历史的词汇涌来: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党的七十岁华诞、《外来妹》、秦山核电……

然而,回望我的母校,那一行字还是如此清晰: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今天,回望自己人生中那段亲抚教育阳光、接受生命洗礼的岁月,我忽然感觉:那竟然是我人生永远闪烁的词句,成为我生命的钙质,让我坚强,催我奋进。

我感慨:那是一个态度,要求我们谦谨;那是一种理念,提醒我们敏行;那是一份智慧,督促我们务实;那是一份礼物,珍藏我们记忆……

此刻,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先生”,然而,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我却永远愿做一名虔诚的“学生”,向人民学习,为事业奉献。

虽然,我的脚印,并不闪光。

虽然,我的履历,并不辉煌。

亲爱的学友,我们都在祝福中庆祝母校60周岁华诞,回眸昨日,这行字可曾让你存储?

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怀旧中,总有一份永恒的感动让我们生命丰富而多彩。

所以,每一份“怀旧”,其实也是一种“创新”。

作者简介:罗成,男,朔城区神武乡下町村人,197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7年7月—1991年7月在朔师167班学习。现任中国银行朔州市支行副行长兼人事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