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7738400000053

第53章 创新管理(3)

(二)企业技术竞争的策略

企业技术竞争策略可以采取多种选择,但其中成功并被广泛采用的可归纳为四种:低成本型技术竞争策略、独特型技术竞争策略、多角化技术竞争策略和专门化技术竞争策略。

1.低成本型技术竞争策略。

这一策略是通过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和各个环节的技术环节,节约能耗,从而使在向市场提供与竞争对手同样功能和同样质量产品的情况下,实现比竞争对手低的成本。这一策略适用于成熟产品与行业。低成本型技术竞争策略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两方面优势:一是价格竞争优势;二是产业防御优势,即低成本成为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障碍,微利或无利可图能迫使其放弃对本产业的进入企图。但这一竞争策略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成本膨胀便无利可赚,或是当更强大的企业进入时便导致成本战和价格战。

2.独特型技术竞争策略。

独特技术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在整个工业范围内,或者就同行业比较来说,企业占独特优势的技术;二是指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有独到之处。广义上讲,先进技术也是独特技术,因为企业开发出来的最先进技术意味着别的企业没有这种技术。

采取独特技术策略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市场竞争压力,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独特技术是动态的,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增加或减少以及竞争者的介入都会影响到技术的独特性。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大的变化,原有技术的独特性便会消失。企业必须寻找新的领域,研究开发新领域的独特技术,才能始终维持其竞争优势。

3.多元化技术竞争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企业利用不同的市场机会,跨行业开发和经营多种技术产品,以分散产品开发和经营的风险,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但采用这一策略,需要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力。常见的多元化策略有:

(1)纵向多元化,即开发原有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横向多元化,即企业利用原有市场,针对原有顾客的其他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工艺、设备来发展新产品,增加新品种。

(3)复合多元化,即把业务范围扩展到其他行业,进行与现有技术、产品没有联系的产品技术开发和经营活动。

4.专门化技术竞争策略。

这一竞争策略的核心是集中技术优势重点攻关,以特殊用途的技术产品满足特殊消费群,占领某一细分市场,并在此建立成本或产品差异方面的优越地位。专门化技术策略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一旦发生竞争性侵入,小而专形成的局部成本优势或产品差别优势将会丧失。

三、企业创新成功的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战略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然而,并非任何创新都能取得成功,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战略,应考虑下面几个要素。

(一)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来说,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两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海尔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属于市场拉动式技术创新。海尔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食品店或冷饮店对冷柜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却没有专门为此设计的产品,海尔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正是专为食品店和冷饮店设计的。这两款冷柜问世以来,在全国各地市场引起了轰动。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在企业参与的几乎所有成功的技术创新项目中,企业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创新项目可能带来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计。

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做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

(二)创新目标要明确

企业在确定创新目标时要从市场出发,结合技术的可行性,认真制定出简单明确、参与者认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目标。确定了创新项目的目标以后,还必须据此制订有关的工作计划,把各项目标细分和转化为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工作计划分为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计划,技术方面要确定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经济方面应确定项目成本和市场回报率。企业在选择创新目标时,技术方面的因素是前提,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基础,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做好可行性的认证工作。

(三)技术创新战略要突出重点

技术创新战略就是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3类问题:①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②研究开发何种技术;③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而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四)注意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一项成功的创新项目往往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就涉及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首先,合作伙伴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性的伙伴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互补。

横向互补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涉及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合作伙伴一般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用户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补性为基础,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有所获,具有共同的责任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其次,合作协议应确定比较现实的条款和条件。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可由协议予以保障,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除有法律约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最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参与创新的人员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项目合作的前提,是创新成功的保证。

(六)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地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七)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

这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创新技术的保护取决于制度环境和技术性质。虽然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好的专利制度,但目前还有不少企业专利意识差,不懂得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技术。通常,创新技术的保护除了用法律武器以外,还可利用技术的特殊性来保护。技术的保护性取决于技术的复制成本,凡易用文字、图表等表达的技术就不易保护;反之,就易于保护。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依靠技术领先占领市场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技术的企业,应从两个方面加强技术保护:一方面是增强专利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注册在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一些有特色、起点高、易于保护的实施技术。

另外,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保护市场竞争优势,还要注重技术的持续开发,不断创新,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和创新人员有不断创新的动机和热情,并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职工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求异思维、反向思维、替代思维、模仿思维、想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企业创新后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四、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控制

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竞争优势来源于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销售优势,这些优势的取得根本在于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总体上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将发明的新设想通过研究开发和生产演变成为具有商品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更是一种破坏性的过程,通过创造性的破坏,促使资源从旧的、过时的方面转向更富有生产性的方面,因此对创新过程的控制是保证创新成功的关键。

为了有助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最佳控制,认真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国外的一些实际做法,特别是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运行过程的实际,对技术创新过程从逻辑上可分为如下阶段。

(一)构思的形成阶段

创新构思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创新思想的来源和创新思想形成环境两个方面。创新构思可能来自科学家或从事某项技术活动的工程师的推测或发现,也可能来自市场营销人员或用户对环境、市场需要或机会的感受。创新思想的形成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宏观环境、宏观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等。

(二)研究开发阶段

研究开发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新技术,一般由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组成。企业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目的是很实际的,那就是开发可以或可能实现实际应用的新技术,即根据本企业的技术、经济和市场需要,敏感地捕捉各种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探索起应用的可能性,并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研制出可供利用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是研究开发的基本内容。研究开发阶段是根据技术、商业、组织等方面的可能条件对创新构思阶段的计划进行检修和修正。有些企业也可能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购买技术或专利,从而跳过这个阶段。

(三)中试阶段

中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从技术开发到试生产的全部技术问题,以满足生产需要。小型试验在不同规模上考验技术设计和工艺设计的可行性,解决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和工艺问题,是技术创新过程不可缺少的阶段。

(四)批量生产阶段

按商业化规模要求把中试阶段的成果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产生出新产品或新工艺,并解决大量的生产组织管理和技术工艺问题。

(五)市场营销阶段

技术创新成果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市场的接受程度。本阶段的任务是实现新技术所形成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包括试销和正式营销两个阶段。试销具有探索性质,探索市场的可能接受程度,进一步考验技术的完善度,并反馈到以上各个阶段,不断改进与完善。市场营销阶段实现了技术创新所追求的经济效益,完成技术创新过程中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