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采购与仓储管理
7744800000030

第30章 现代仓储与库存管理概述(3)

3.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是通过独特的产品分类和递送来支持制造活动的,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把产品的最后定型一直推迟到接收客户定制化订单时为止。例如,采用多种不同外观重新包装摩托车,以支持各种促销方案和各种等级的贸易要求。增值服务一般都是由专业人员承担,虽然聘请专业人员承担增值服务可能比在制造过程中直接完成的成本高,但是由专业人员提供增值服务能够大大减少生产不合适产品的预期风险。因此,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能适应特定的客户需求,其结果是使服务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4.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时间已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主要特征就是要消除不必要的仓库设施和重复劳动,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速度。典型的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形式是通过准时化(JIT)供给仓库不定期完成的;在准时化的概念下,供应商向位于装配工厂附近的JIT供给仓库进行日常的递送,一旦产生了需求,供给仓库就会对多家客户的零部件进行精确的组合和排序,然后递送到装配线上去。其目的是要在总量上最低限度地减少在装配工厂的搬运次数和检验次数,消除不必要的仓库设施和重复劳动。

二、仓储管理的意义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的货物进行的管理。仓储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同时也涉及应用技术科学,故属于边缘性学科。仓储管理将仓储领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相应的上层建筑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以探索仓储管理的规律,不断促进仓储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物品的仓储管理是由物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所引起的。因此仓储管理在物品由生产向消费转移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仓储管理的科学化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

仓储是以改变物品的时间状态为目的活动。因此,仓储管理的意义正是由于生产消费在空间、时间及品种、数量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引起的。因此,高效率的仓储活动能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1)衔接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差。从商品生产到最终实现消费,这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大部分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都需要仓储活动。如: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的粮食,常年生产、季节性消费的冬季服装或夏季服装等。

(2)衔接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差。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差异。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生产者逐渐与消费者分离,生产的商品不再是为了本人的消费,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消费需要。

(3)调节生产与消费的方式差异。同样,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还表现在品种与数量方面。专业化的生产将生产的产品品种限制在比较窄的范围之内。专业化程度高,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品种就少。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买方市场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更广泛的品种和更多样化的商品。因此在流通过程中,就要求不断在品种上加以组合,在数量上加以分散。

所以说,商品的仓储活动不是简单把生产和消费直接联系起来,而是需要一个复杂的组织过程。

2.科学的仓储管理可以保持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这段过程都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商品质量的变异。如粮食的陈化、商品的氧化等都会引起商品使用价值的失效。要使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仍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唯有科学合理的仓储管理才能够实现。

3.科学的仓储管理可以创造时间价值,获取“第三利润源”

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主要由运输来完成,为了实现高效率的物资运输,物品需要在仓储活动中进行分装、包装等操作。为了满足销售的需要,商品还要在仓储活动中进行整合、分类与拆装。高效的企业管理已进入供应链的管理时代,企业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做到企业间库存信息共享。因此,仓储活动中库存信息反馈可以使企业把握市场需求的动向,是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企业为此可以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

三、现代仓储管理的内容

仓储管理的对象是仓库及库存物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仓库的选址与建筑问题。例如,仓库的选址原则、仓库建筑面积的确定、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等。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例如,如何根据仓库作业特点和所储存物资的种类及其物理、化学特性,选择机械装备及应配备的数量,如何对这些机械进行管理等。

(3)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例如,如何组织物资出入库,如何对在库物资进行保管与养护。

(4)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5)仓储经营决策与计划。

(6)商务管理。

(7)仓库业务管理。

(8)安全管理。

(9)人事劳动管理。

(10)仓储成本核算与绩效分析。

此外,仓库业务的考核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问题,都是仓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四、仓储管理的发展过程

仓储管理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仓储要求的不断提高、仓库结构及其技术设备的逐步科学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概括地讲,仓储管理主要经历了简单仓储管理、复杂仓储管理和现代仓储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1.简单仓储管理阶段

在仓库出现的初期,以及后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库存数量和品种都很少,仓库结构简单、设备简陋,因此仓库管理结构就比较简单,主要负责产品出入库的计量及看管好库存物品使之不受损失,这种情况下的仓储活动,被称为简单仓储管理。

2.复杂仓储管理阶段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之后,仓储活动随之复杂化。一方面,仓库储存产品数量增多、品种复杂,产品性质各异,对储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生产性活动也逐步发展到流通领域,使得仓库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仓库不仅仅是单纯进行储存的场所,还增添了产品的分类、挑选、整理、加工、包装等功能。由于储存商品复杂化和仓储职能的多样化引起了仓储建筑结构的变化以及技术设备的变化,仓储活动向复杂化方向发展。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复杂仓储管理阶段。

3.现代仓储管理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给仓储业带来了的重大变化。现代化仓库以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高层货架为代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现代化仓库将逐步发展成为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仓库。现代化仓库的出现,要求仓储工作人员专业化、仓储管理科学化、仓储手段现代化。因此,现代仓储管理既要有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又要有先进的仓储设施。由此看来,现代仓储管理可以理解为仓储机构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协调的过程。目前,国际上许多先进的仓储,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仓储了,而逐步演变成能提供多种服务的商品配送中心,我国一些有条件的仓储企业也正在向配送中心发展。

第三节库存管理的内容

一、库存及库存管理的概念

(一)库存的概念

“库存”,在英语里面有两种表达方式:Inventory和Stock,它表示用于将来目的的资源暂时处于闲置状态。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就象水库里储存的水一样。另外,它还具有保持生产过程连续性、分摊订货费用、快速满足用户订货需求的作用。在企业生产中,库存是出于种种经济考虑而存在的,是由于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才不得已采用的应付外界变化的手段。

在库存理论中,人们一般根据物品需求的重复程度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库存。单周期需求也叫一次性订货,这种需求的特征是偶发性和物品生命周期短,因而很少重复订货,如报纸,没有人会订已过期的报纸来看,人们也不会在农历非八月预订中秋月饼,这些都是单周期需求。多周期需求是在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库存需要不断补充,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需求现象较为多见。我们将多周期需求又可以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两种属性。所谓独立需求是指需求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因而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模糊的。相关需求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与其他的变量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推算得出。对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而言,其产品是独立的需求变量,因为其需求的数量与需求时间对于作为系统控制主体(企业管理者)而言,一般是无法预先精确确定的,只能通过一定的预测方法得出。而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以及需要的原材料,则可以通过产品的结构关系和一定的生产比例关系准确确定。

(二)库存管理的概念

库存管理也称为库存控制是指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是企业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定货等问题。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现在则认为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加重。但是如果过分降低库存,则会加大短缺成本,造成货源短缺。

对库存管理控制不利会导致库存的不足或剩余。库存不足将会错过销货机会、失去销售额,甚至失去客户。反之,库存过剩则会加大库存的持有成本。库存管理基于两个方面:一是用户服务水平,即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有足够数量的合适商品;另一个则是订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

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库存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中和物流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