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库存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在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库存,也就是说,在采购、生产、销售的不断循环过程中,库存能使各个环节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同时库存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量的不协调而发生的变化。对于库存在经营中的作用,不同的部门存在不同的看法。例如,库存管理部门尽量保持最低的库存数量以减少资金积压,从而节约成本。销售部门想维持较高的库存数量和尽可能备齐各种商品来避免缺货的可能,以提高客户满意度。采购部门为了降低单位购买成本往往利用数量折扣的优惠,一次采购大量的物资来实现最低的购买单价,而这样又不可避免会增大库存数量。制造部门愿意对同一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这样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费用,然而这样又往往会增加库存数量。运输部门倾向于大批量发运,利用运量折扣来降低单位运输成本,这样会增加每次运输过程中的库存数量。总之,库存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目标存在着冲突,为了实现恰当库存管理,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每个部门不仅以有效实现本部门的职能为目标,更要以实现企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
高的客户满意度和低的库存投资似乎是一对矛盾,过去认为这对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现在,通过应用新型的物流管理技术,同时伴随着改进组织内部管理和强化部门协调,经营者可同时实现这一目标。
2.库存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如果把视野从一个经营实体扩大到由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物流范围来考虑库存问题的话,就会发现有问题的库存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过去,组成整个物流各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买卖关系,相互之间不进行库存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形成不必要的大量库存,同时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比如,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经营者对各自供应商及时、准确交货的承诺并不能全信,因而,它们的储存往往超过实际需要库存量(1+X%),以防万一出现供应商延期交货或不能交货的情况,这种超过实际需要量的库存常常被称为“缓冲库存”。同样地,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经营者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换,从而对客户的需求,特别是最终消费者的实时需求难以把握,往往依靠预测来安排生产,从而产生库存不足或过剩的现象。另外,为了满足客户的大量突发性订货往往准备“缓冲库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种缓冲库存差不多占整个零售业库存的1/3。所以说,从供应链整体来看,过去这种传统交易习惯导致的不必要库存给企业增加了持有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将反映在销售给客户的产品价格上,从而减少顾客的满意度。因而对整个物流范围进行库存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水平,从而减少资金积压和库存持有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当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这只是经营策略及时跟进方式下的努力目标。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在维持或改进客户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优化企业内部和整个供应链库存的方法和灵活运用技巧。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供应链的形成,企业间的关系从过去建立在客户交易基础上的关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型关系的转变,供应链各个经营者间交换信息,协调进行库存管理出现可能,而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
二、库存管理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均有时间差,库存管理主要功能就是在供应和需求之间进行时间调整。
(1)防止断货。缩短从接受定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
(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
(3)降低物流成本。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货物量以降低物流成本,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稳性以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5)储备功能。在价格下降时大量储存,减少损失,以应灾害等不时之需。
关于仓库(库存)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首先要考虑数量和地点。如果是配送中心,则应尽可能根据顾客需要,设置在适当的地方;如果是存储中心,则以尽可能减少向配送中心补充为原则,地点则没有一定的要求。当代仓库据点确定之后,则要考虑在各据点里都储存什么样的商品了。
三、库存管理的成本
库存成本由以下项目构成:
(1)物料成本,指购买或生产该物料所花费的费用。
(2)订货成本,又称采购成本,用于对外订货,指每次订货或采购所发生的全
部费用。
(3)作业更换成本,又称工艺、设备调整费或生产准备成本,指在批量生产方式下,加工对象发生变化(即作业更换)时所发生的费用。
(4)储存保管成本,又称储存成本,指储存、保管库存物料所发生的费用。
(5)缺货成本,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库存不足出现缺货所造成的各项损失。
四、库存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库存管理是每个组织都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呈现计算机化、网络化、整合化和零库存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化与网络化管理
库存管理计算机化不仅能把复杂的数据处理简单化,而且能使库存管理系统化。由于计算机具有记忆、自动处理功能,因而能把复杂的库存管理工作推向更高的阶段。计算机的高效率能及时解决库存管理的临时变动、临时需要问题。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库存管理网络化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可以大量节省通信和管理费用,可以及时查询公司在各地的库存资料。可以建立整个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系统,充公发挥出网络化的优势。网络化的库存管理还可以做到库存管理的实时性。
(二)整合化管理
库存费用是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费用。因此,库存管理必须实行整合化,即把供应链上各相关的供应商、零售商、批发商、厂商等库存管理设施整合起来,实行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和前提下,力求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以下目标:
(1)库存成本最低目标。
(2)库存保证程度最高目标。
(3)不允许缺货的目标。
(4)限定资金的目标。
(5)快捷的目标。
(三)零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终极点是实现零库存,当然这种零库存只是某个单位的零库存,是组织把自己的库存转移给其上游的供应商或下游的零售商,从而实现自己的零库存。如: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方式就是一种“零库存”。零库存应当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库存物资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于零库存物资);第二,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着库存活动)。而后一种意义上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就其经济意义而言,它并不来自通常意义上的仓库物资数量的合理减少。
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实现零库存的库存管理:
1.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所谓营业仓库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它一般隶属于某个集团或集团公司,但其服务对象并不仅限于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而是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活动。我们把这种仓库称为“营业仓库”。显然,委托这样的仓库储存货物,从现象上看,就是把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存放在专业化的仓库中,由后者代理用户保管和发送货物,用户则按一定的标准向受托方(仓库)支付服务费。在一定范围内便可以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采用委托营业仓库方式来实现零库存,有利于受托方(营业仓库)充分发挥其专业化水平高的优势开展规模经营活动,从而能够做到以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提供较高水平的后勤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委托方,可以减少大量的后勤工作,从而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当然,以上述方式实现的零库存,实质上是库存(或库存物资)位置的移动,它并没有减少社会总库存和降低库存物资总量。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制度
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主要是制造业用于实现零库存的方式。在协作、配套的生产方式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从而在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能够自然地构筑起稳定的供货(或购货)渠道;供货渠道稳定,则意味着可以免除生产企业在后勤保障工作上存在着的后顾之忧,进而可促使其减少物资库存总量,甚至取消供应量库存,实现零库存。
在“分包销售”体制下,由于实行“统一组织产品销售、集中设库储存产品”的制度,并且是通过配额供货的形式将产品分包给经销商的。因此,在各个分包(销售)点上是没有库存的,也就是说,在分包销售制度下,分包者的“销售品库存”是等于零的。
3.依靠物流企业准时而均衡供货
通常,物流企业都拥有配套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设备,也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资源。依靠物流企业准时而均衡地向需求者供货,实际上就是以集中库存的形式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实现零库存。
4.实行“即时供货”制度所谓“即时供货”即“看板供货”。这种供货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各工序之间,或者在建立供求关系的企业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由下一个环节根据自己的生产节奏逆方向向上一个环节提出供货要求,上一个环节则根据卡片上指定的供应数量、品种等即时组织送货。很明显,实行这样的供货办法(或供货制度),可以做到准时、同步向需求者供应货物。在这种场合下,后者自然不会另设库存。
【案例分析】
从英迈的几个数字、几件小事中我们可以获悉,英迈在分销渠道中具有的最大优势,是运作成本,而这一优势又往往被归于其采用了先进的Impulse系统。但从中已可看出,英迈优势的获得并非像看起来那样简单,而是对每一个操作细节不断改进、日积月累而成的。从所有的操作流程看,成本概念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观念贯穿始终,这才是英迈竞争的核心所在。
作为对市场销售的后勤支持部门,英迈运作部认为,真正的物流应该是一个集中的运作体系,一个公司能不能围绕新的业务,通过一个订单把后勤部门全部调动起来,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产品的覆盖面不见得是公司物流能力的覆盖面,物流能力覆盖面的衡量标准是其经得起公司业务模式的转换,换了一种产品仍然能覆盖到原有的区域。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整套物流运作流程和规范体系,这也正是大多数国内物流企业和IT企业所欠缺的物流服务观念。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讨论仓储业。仓储业是指从事仓储活动的经营企业的总称。我国仓储业存在着条块分割、仓库多、宏观布局不合理,仓储拥有量大,管理水平较低,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仓储业务人员素质低,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特点。仓储在物流体系中扮演“节点”的角色。不仅化解了供求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时间效益(如时间上的差异等)。我国仓储业向着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等方向的发展。
再者讨论了现代仓储管理的内容,仓储的基本经济利益和增值服务利益,仓储管理的意义和仓储管理的三个发展过程。
最后讨论了库存及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库存管理主要功能就是在供应和需求之间进行时间调整。未来库存管理将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整合化方向发展,实现零库存管理将是库存管理的目标。
【习题】
一、理论题
(一)名词解释
仓储、仓储业、仓储管理、库存管理
(二)问答题
1.如何区分现代仓储业与传统仓储业?
2.简述仓储业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仓储的增值服务利益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4.现代仓储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二、实践题
1.选择一家地方仓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一下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技术与管理手段体现了现代仓储业的特点了吗?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