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1912-1992)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本名胡鼎新。
江苏盐城人。1933年至1935年在浙江大学外语系学习。1941年2月起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新华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着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等。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走向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少年时的胡乔木喜欢读书,也喜欢写诗,他曾相继在扬州省立八中、扬州中学(高中)上学,期间听过中共早期着名的领导人恽代英的演讲,以后逐渐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读物,更饱读了许多新文学的作品。当时,胡乔木虽然读的是理科班,但他却酷爱文史,还是校刊的编辑,经常发表作品,这都为他后来的迅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1930年夏天,胡乔木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现代物理学已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清华大学无疑就是那时中国物理学研究最强的地方。然而没有多久,胡乔木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门学科,他想多读书,不希望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实验上,于是,他转到了清华大学的历史系,而当时清华大学的历史学研究也是非常厉害的。不过,物理学也好,历史学也好,后来都没有成为胡乔木的研究方向,在那个时代,积贫积弱的国家最需要的是寻找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而物理学或历史学显然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
不久,胡乔木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后秘密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迅速成为其中一个组织“读书会”的骨干。那时,他曾联系青年教师季羡林去为工友子弟夜校讲课,并反复动员他参加革命,无奈那时的季先生一门心思要从事学问,胡乔木只能失望而去。历史就是这样安排好了每一个人的命运。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胡乔木被调到北平团市委工作,任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不久,他因所谓“同情托派分子”,又被调离领导岗位,加上他当时身体不好,遂离开北平,返回南方。此前的胡乔木已是职业革命活动者,回到家乡后,他又被吸收进党组织,开展宣传工作,结果被国民党特务发觉,胡乔木侥幸得以逃脱,准备再赴北平,寻找组织。但当时他的父亲一再要求他继续学业,而胡乔木事实上也已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这样,他只得遵从父命,再进大学。
在浙大编办《沙泉》壁报
1931年10月,胡乔木经上海到达杭州,在浙江大学外语系插班读二年级。
当时浙江大学的校长是郭任远,他是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然而那时却在“党化教育”的办学宗旨下,用法西斯式的一套办法来办学,一上任就公布了《学生团体组织规则》,规定“本大学学生团体,除学生自治会应遵照中央规定办法办理外,其余各项团体,非经本大学核准,一概不得组织。本大学学生团体经备案后,如有违背会章或逾越范围之行动,本大学得随时撤销备案。”他还成立了军事管理处,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军管”范围之内,并任意给学生记过或开除处分。浙大师生渐渐都对郭校长的这种办学方法侧目以视,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恰好,胡乔木在这里结识了浙大学生会主席施尔宜(后改名施平)。
施尔宜是中共地下党员,他让胡乔木办壁报,宣传抗日救国,并取名《沙泉》,意思是“沙漠里的一股清泉”,是指在浙大这片“沙漠”之中,还有可以涌出“清泉”的一方之地。有一次,胡乔木从英文报纸《中国论坛报》上剪下一幅插图,上面画的是一位苏联农民肩扛锄头,胡乔木把它作为《沙泉》的刊头画贴了出来,结果被校长郭任远看到了,郭迅即下令追查《沙泉》是谁主编的。结果一查,撰稿、编辑、抄写,全是外语系学生胡乔木一个人。郭任远于是找胡乔木“训话”,他单刀直入地指出:这幅画是从《中国论坛报》上剪下的,这报是共产党办的,并强令胡乔木交代是从哪里弄到这张报纸的?胡乔木装着大吃一惊的样子,忙说:“我是从大街上拾到的。看这画画得不错,就剪下张贴了,我不知道它是共产党办的呀。”其实,这报是陈延庆从上海寄给胡乔木的。胡乔木的说辞让郭任远没能抓住证据,郭只好交代胡乔木壁报不准再办了。
胡乔木不能再办壁报,就在外文系组织读书会,利用同学都懂外文的有利条件,组织大家读马克思主义的德文原着。
浙大期间的诗歌创作
胡乔木在浙江大学外语系读书期间,受教师陈逵的影响最大。
陈逵,字弼犹,湖南攸县人,1920年赴美国留学,1926年毕业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后又入威斯康星辛大学研究院学习欧美文学和哲学。1928年,陈逵学成回国后,曾在浙大任教。陈逵当年给浙大学生上课,结合中西文学,给予学生以很大的启示。他还对学生说:他平生最喜爱的两位古人都是诗人:一是西汉的贾谊,另一位是西方的雪莱。这两位诗人,一位崇尚“现实”,一位崇尚“浪漫”,但他们的纯真却是完全一致的。陈逵不仅这样教授学生以为人为诗的纯真和厚朴,他创作的诗歌的风格也彰显出诚挚和清莹的美学元素。
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的胡乔木。
不久,胡乔木就用“胡鼎新”为笔名,在当时的《国立浙江大学校刊》上发表了多篇诗作和译作,其中的诗风与陈逵极似。这些诗作和译作,有他翻译的英人西蒙士(A·Symons)的五首诗——《忧心》、《思念》、《渔孀》、《秋暮》、《情梦》,他还创作了多首古体诗,有《七律·无题》、《歌行·甲戌中秋作》,诗意或是感怀身世,或是由怀念家乡而思及旧时儿歌等。一个大学英语系的学生,能创作出感情饱满、诗艺精纯的诗作,着实让人感慨不已,它不免让人想到当年浙大学生“胡鼎新”的风采,以及教师陈逵的沾溉之功。
“驱郭风潮”前后
到胡乔木读完四年级之前,已经以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从事开展学生运动,结果被校方要求退学,好在当时费巩负责教务,费巩出面为胡乔木缓颊,并为他开具了一张修业的证明,于是胡乔木离开浙大前往上海。此后,他便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职业革命家了。
郭任远驱逐胡乔木,是他“党化教育”治校的典型表现,由此也激起了浙大的学潮,这就是浙大校史上的“驱郭风潮”。
原来,那年暑假,胡乔木并没有马上离开学校,他还继续与外文系教师陈逵、同学陈怀白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时他们三人都是中共地下党员,胡乔木通过他们把党的指示和革命思想传播到了浙大。直至1935年10月,胡乔木才离开了杭州。不久,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当时南方各高校以浙江大学为首也给予了积极的响应,12月10日之夜,浙大文理、工、农三院的学生开会响应北平学生运动,同时成立学生自治会;至12月20日,北平学生运动遭到镇压的消息传来,浙大一片沸腾,在群情激愤之下,学生占领了学校,并实行集体罢课。校长郭任远则迅速召集军警予以弹压,国民党便衣特务还从25名学生代表中带走12人。受到激怒的师生随即对郭任远采取“杯葛”行动——教师纷纷辞职,学生则要求开赴南京请愿,从此郭任远居然也不敢来学校上班了。
1937年1月21日,教育部通电开除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施尔宜、副主席杨国华,蒋介石还亲自出马,到浙江大学训话,逼迫学生立即复课,没想到学生们不吃他这一套,最后教育部只得将郭任远撤职,改换竺可桢接任浙江大学校长。此后,竺可桢鉴于“郭之失败乃(国民党)党部之失败”,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前任校长不合时代潮流的办学思想,重新拾起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并以之为浙江大学的办学宗旨,由此,才有了不久之后浙江大学的辉煌。
这时,胡乔木在上海已是进步团体“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常务委员了,不久他又成为“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的宣传部长。当时胡乔木的一位浙大外文系女同学王作民还向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扬的夫人苏灵扬介绍胡乔木,后来周扬了解到胡乔木的经历,同时又很赏识胡乔木的才干,于是提名胡乔木接任“文总”书记一职。当然,那是胡乔木职业革命活动生涯的一个新起点。1936年10月,胡乔木奉命抵达了革命圣地——延安,不久之后,他成为毛泽东的秘书,开始了他人生的新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