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爱情
王濛
你问我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笼罩在晨雾中的一颗星。
—海涅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清冷的朝日就要发出炽热的光芒了。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带着羞涩的花骨朵就要张开了。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圆圆的小露珠儿汇成的溪流就要流动了。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春笋的衣正在脱落,窈窕的青竹竿就要钻出来了。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
我在想:爱情长得什么样?
对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到羞涩。哪个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爱情可是我们人性中的至圣至神啊!但我不敢拿它问老师,也不愿问父母,因为他们准会为我的发问而恼怒。
所以,我只好远远地眺望,眺望那雾气氤氲的爱情。
其实“爱情’,两字,我很早就知道了。我听说爱情是难以捉摸的,要不年轻美貌的苔丝狄蒙娜怎么会爱上摩尔人奥瑟罗呢?我还听说爱情是强有力的,要不它怎么能把温莎公爵从王位上带走呢?我也听说爱情是有魔咒的,要不它怎么能叫诗人普希金为了并不爱他的冈察罗娃而赴死呢?可这些模糊的概念毕竟都是别人说的。爱情长得什么样?它是糖做的,每个人都可以切一块尝尝吗?还是黄连做的,苦口却利心?抑或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甜也是最苦的东西?十八岁这样的年纪,我全然不知。爱情是怎么产生的,真像雨果说的“一个人来到你跟前,一面走,一面放光,从那时起,你便完了,你便爱了,你只有一条路好走,集中全部力量去想他(她),以迫使他(她)也来想你”吗?十八岁这样的年纪,我对此一片茫然。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清冷的朝日就要发出炽热的光芒了。每当眺望爱情,我心里总有些东西在涌动。有一段时间,我埋头苦读。只因为读到一个故事,说上帝面前有一架天平,他总把等重的男女配在一起。所以,今天我读一本《约翰?克里斯朵夫》,让我这边增加20克,明年我读一段《周易》,让我这边再增加30克。以便有一天,我的对面能放上一个沉重的生命。又有一段时间,我沉溺于体育运动,只希望在将来某一个沉默的时刻,能与他有个共同的话题。在爱情的远方,我做着充分准备,好使自己到时不会意乱心慌。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带着羞涩的花骨朵就要张开了。爱情究竟怎样才美好,炽热?幽清?对我是个难题。“幽远”犹如“我”与烟纸店门口的鬼,刻骨而难以忘怀。但“炽热”犹如普希金与他的女友,安尼特,阿玛丽雅,娜塔丽雅……叫后人感慨万千,不也很美吗?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圆圆的小露珠儿汇成的溪流就要流动了。夜晚,在满是女孩子的寝室里,我们低声交谈,谈生活,谈未来,也谈爱情。我猜爱情是属于青春的,因为泰戈尔说:“爱情不要等到年纪大了才考虑,早晨的歌声,在中午再听,就显得索然无味了。”所以,我决定要把初恋留在大学里,因为我想在校园中的青春之恋也许会很纯洁吧。我也暗暗发誓,对杳不知其踪的“他”发誓:“我将用一种青春的爱情来爱你,有些紧张,但非常热烈。”可有时,我又会推翻自己的誓言。那天,在一条小而热闹的街上,我看到一对老年乞丐。要不是其中的一位挽着个小小的髻,他们老得都分不出性别了。站在凄清的路灯下,坚硬的冬风,打在他们只裹着单衫的身上。老翁伸出一只手搀着老妪,另一只手举着一只脏碗。那只手淌着脓,丑极了。街上往来的是邻近大学里走出来的恋人。他们穿着时髦的短裙,相拥着,搂着,甚至亲吻着,很美。可在这“美”与“丑”之间,我觉得“白头生死鸳鸯浦”更美。于是,我又悬揣,也许爱情是与地点、人物、环境无关的,它只是生命的沉淀,可以用来酿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我就要满十八岁了!春笋的衣正在脱落,窈窕的青竹竿就要钻出来了。从书里看来,爱情似乎是私人的,甚至可以说是自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可以抛开年迈的父母,庞大的家族,同生共灭,爱得凄美。泰坦尼克号上的罗丝和杰克为了爱情,可以反抗母亲,伤害未婚夫,只陶醉于两人之爱中。我曾觉得这也是我的爱情目标。但看了《红色恋人》之后,我又在日记中写道:
看了《红色恋人》,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罗曼蒂克了。罗曼蒂克既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是罗丝和杰克。他们的感情只是个人的,太短暂,也太自私了。而秋秋与靳(《红色恋人》的主人公)却不同。他们活着,活着奋斗,或者死去,他们把爱情放大,变作了对人的博爱,融于深沉永恒的历史情感中去。就爱而言,他们是最幸福的。
十八岁这样的年纪,我对爱情的目标实在拿不定主意。
十四岁时,我曾写下小诗:
十四岁,我们在课堂里。
十四岁,我们在书堆中。
十四岁,我们只知ABC。
而十四岁,罗密欧与朱丽叶早已躺在圣坛下。
十六岁时,我曾戏谑:“没有爱情的生活,就像没有肉圆的汤。”(本校食堂一特色,清汤,两三片菜叶)
十七岁时,我曾想过,如果上苍让我立即死去,我唯一要乞求的便是告诉我爱情是何种滋味。
就要满十八岁了,爱情依然在远方,我只好踞起脚,努力伸长脖子,眺望远方。远方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仿佛传来渺茫的歌声……
解读
如果说青少年不是品尝爱情滋味的时候,但决不意味着不可以憧憬和想象。作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企盼着即将来临的爱情。因为美好的事物不要轻易触摸,那么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拥有就得好好珍惜——这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爱情的样子,爱情的目标,爱情的滋味在小作者心目中扑朔迷离,神秘而美好。中外圣哲和前辈或用言语,或用故事演绎着对于爱情的理解,这些理解吸引着作者,启迪着作者。因而,作者心目中的爱情虽然迷茫,但又很清晰:它是博大的,永恒的,强有力的,纯洁的。正因为如此,为了充实自己,为了洗涤、激荡、丰富自己的心灵,作者褪尽羞涩与孱弱,对爱情发出了真挚、坚定、响亮、豪迈的呼号。
我的故事
陈杰
十六岁女孩的故事很长很长,却没有可以搬上舞台的;十六岁女孩的故事很小很小,每一样都能让你感动。我是在透支我心底的海,当情感的田野已葳蕤陆离,寂寞的荒原已经长草,思念的鸟雀正纷纷离巢。
一年前,由于父母工作的调离,我从心爱的母校和纯真、坚如磐石的友谊那里来到延江,我本籍南阳栋梁。初到延江,面对一张张陌生的脸庞,默守孤寂,真有种“天涯沦落人”的苦闷。
还好,刚到时,这儿的人都很热情。我知道异乡的生活这几天是最难熬的。可在这里也苦乐自在其中。
我后排是魏剑情,他是班里的“冒尖户”,浓黑的眉下嵌着一双同样浓黑的眼,那眼里闪着正直、善良的光,还略带一种任何笑容也掩盖不住的忧郁,而且他还和我一样喜欢诗。
正是那个下午,我还在那儿睁眼闭眼把数学题弄得死去活来。突然,由于他转笔技术不佳,“啪”的一声,他的笔落在我眼前,我刚躬身去捡,只听他脱口而出“笔落惊风雨”,语气有些自傲和不可无视,我便随即对了句“诗成泣鬼神”。
“嗯?”他抬头看看我,“海上生明月。”对曰:“天涯共此时。”
“身无彩凤双飞翼。”对曰:“心有灵犀一点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对曰:“凄凄惨惨,悲悲戚戚。”
他朝我投来一个狡黯的笑:“你行呀,点点,你也有这两下子。”
“你也不差嘛。”
于是,这样的对诗成了我与他最大的乐趣,可有时候他真能问你个措手不及,哑口无言。
其实,他平时总是一语不发,却又是在倾心听你的每一个语调和神色,好像对抗你的每一个结论,也很幽默,他是这样的独具特色,无论是学习上、生活上都有自己独创的一套,我们的性格极其相似,所以我们很快就打成一片,后来,我又觉得我的来到似乎不该打破这种矜持已久的沉默。
这样,他使我的异乡生活有了些许牵挂,因为他,在陌生人前找回失去的自我,就在此刻,我在心底刻下这个沉重的名字——剑情。我决定永远也不从脑海抹去。可就在我们沉寂的欢笑洋溢的海洋里,同学们的风言风语也因此降临我和他。被迫在这种外力束缚下的我开始不敢接近他,他也因此把座位调得与我相隔很远,在那段日子里,沉默、阴郁犹如铜像般把我们锁定在世俗的圈里。
尽管这样,每当我遇到那犀利的目光,充满欲罢不能的双眸时,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没有变,虽然两个多月没有与我说上一句话,但我的心仍然火热,他的眼睛明明告诉我:“我和你一样渴望从前!”就是这样短暂回眸却胜过千言万语,我读懂他的思想,就是有这么一点点的安慰,他也故意避开我。当别人面带冷笑,把我们当作笑柄时,他的气愤,我的恼羞,这种表面要推托,心却犹如白纸般的情感状态真是一种虚伪的折磨。于是,我们的缄默,也使周围人淡漠了曾经的风言风语。可是,我自始至终都在虔诚地重复着我不变的诺言。
依旧沉默,逃避,沉默,呵……
也正在这时,母亲打来电话说爸爸工作又调离到信阳,这招真是措手不及,我突然像当头一棒,打得我魂飞胆破,不但学习学不进去,就是面对剑情,也是一脸吞吐不定。我知道也许再也不可能见到他,我要离开这里。可是我仍然坚持期末考试,我说我要走了,也许再不能回来。他知道这一切,眼睛里所流露的更多了一份眷恋,久久抓住我最脆弱的心弦,就像在撕碎我的心。
考试已结束,我背起行囊,装满隐退的思绪离开校园、朋友,也离开他。
也许是老天故意捉弄人,当我赶到车站时,最后一列车已经远走了,无奈又回到学校。一进校门便只见他呆呆地伫立在那里,像木人一样,忽然转身就跑了。可眼里却快如闪电地流过一丝喜悦和怎么也抹不去的眷恋,虽然仍旧沉默,惊鸿一瞥之间仿佛说尽千年的思念与牵挂。
我回到班级,他在那儿,在黑板上写下了许多:
如果你是那含泪的射手,
我就是那只不愿再躲闪的白乌,
等着季节的花绽开了,
问你
是否愿意封出我等待的箭
珍重啊—稻草人
读完这些,我的心澎湃激荡,他却仍是无语,留下最后一缕朦胧的眷恋,走得很远,很远。
我从此便离开他,没说一句话。
敢问秋水相思,伊人何方?
是年轮的涅槃太重,还是往事不堪回首,抑或一切都已变成一杯浓郁的酒注解在这潺潺流水中了。心与心撞击的火花侵袭而来的成熟,已被湿漉漉的情绪浇灭,我无力挽留什么,只有心如故。
是的,你可以忘却风中的我,但请不要拒绝牵挂的执著。因为思念已注定我一生走不出你情感的沼泽,只是仍旧不懂你那一刻没有理由的沉默……
后记:
我轻轻地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当诗已化作远走的眼泪
作别西天的云彩和你的孤寂
这是我后来给他写信时写进去的一首诗,只为寄一片真情的独白,可末了没收到一封回信,便把这所有的一切藏在记忆的深海,却不愿再用情感的纤绳打捞什么,都已成为故事,故寮终究会被人遗忘。
解读
女孩的心思柔情似水,温婉细腻,欲说还休,含蓄深沉。一旦女孩儿的感情之弦被拨动,弹奏出的必将是丝丝入扣,深深萦绕心灵的乐章。而这种乐章用诗歌加以诊释,显得格外贴切。这就是本文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