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7752600000031

第31章 守望绿色家国 (1)

沉思?倾听

尹雅乐

烈日,黄土,残断的城墙。放眼望去一片荒凉,一片沉寂……

我知道这儿是哪里:高昌,新疆地区有名的旅游景点。我知道我是谁:一个来自繁华都市的游客,用一颗好奇的心来窥探一下这古老而神秘的文明。

我又不知道这儿是哪里。这儿是哪啊?毒辣的太阳把阳光狠狠地扎进黄土的灵魂;残断的建筑在阳光下呻吟、颤抖。土是黄色的,风是黄色的,阳光是黄色的;每一声呻吟,每一次颤抖也都成了刺眼的黄色。我木然地站在废弃的坍塌的民居中央,我也是黄色的。

恰是中午,阳光是火辣辣的,晒得皮肤很烫很痛。周围很安静,不多的游人们都坐在驴车上绕城一周以示纪念。他们是不愿下车来走的。因为阳光会晒黑他们保养得极好的皮肤;因为扬起的沙尘会模糊他们带着隐形眼镜的眼睛;因为发烫的沙土会让他们的脚起水泡。我鄙视这样的旅游,我不愿坐“吱吱呀呀”的驴车,我不愿只当游客。

我庆幸自己选在正午时分来这里。生在南方都市里的我在这儿第一次认识了天空,那淡淡的却又极分明的蓝,像梦幻曲一般晶莹剔透,让我有种很单纯的感动。阳光也是未曾感受过的灿烂,每一颗沙粒都从不同方向把反射的阳光直直地刺进我的皮肤、我的眼睛。我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感觉到自然的纯粹与伟大。仅仅是因为蓝天,仅仅是因为阳光。

走在古城里,已经找不到街道的痕迹。往往走上两步就得翻过一座已经成了小土堆的房屋。房子也是黄土堆砌而成的,经过战争的炮火和岁月的侵蚀,大都成了带洞的土堆。钻进去一看,黄土已经埋没了一切人留下的痕迹,只能依稀认出窗户的位置。我无法想象高昌昔日的辉煌。在玄奘法师著的《大唐西域记》里,称高昌:国力强盛,人民富足,民风淳朴,皆爱佛法。也许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某一天,曾有位少女坐在这窗前,看着迎接玄类法师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过;也许她看见骑着白马的法师与黄盖下的国王亲切交谈;也许她听到年轻的法师在圣坛上讲经说法;也许她也由此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但,一阵历史的轻风吹过,便只剩下倒塌的房屋和飞扬的黄土在喃喃诉说着一千多年前的过往。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哀叹战火连年的不幸,还是感慨时光飞逝的无情?面对稍纵即逝的人生与漫长厚重的历史,我无言。是非成败,留给后世去评述。它所做的,是去坚忍地面对,去奋力地搏击。于是,面对历史,面对命运,它无怨无悔。

跨过城墙,穿过民宅和集市,就到了高昌城的中心位置。不,这里不是皇宫。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在高昌,最外围是厚实的城墙,然后是皇宫,皇宫的内围是民宅和集市,而城中心是庙宇,也就是玄奖法师当年说法的地方。我想,从城市布局来看,孟子的“民本”思想在高昌是落到了实处——“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据说当战争的炮火蔓及高昌时,士兵们首先依傍着城墙作战。然后以皇宫为堡垒,以保护百姓不受战火的侵害。若是到了最后关头,就死守庙宇,与其共存亡。如此看来,高昌国的君主都能身先士卒,奋勇抗敌,难怪高昌曾一度成为西域最强盛的国家。而到了生死关头,高昌人最后的堡垒便是庙宇。也许,对于他们,这就成了为理想、为信仰的殊死捍卫而战了。为理想而牺牲的人是可敬的,为信仰殊死抗争的民族是不朽的。孟老先生的思想在自称“礼仪之邦”的中原不受重视,却被视为“蛮夷”的一个西域小国备加推崇,不知老先生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走进庙宇,感觉是震撼的。这里无疑是高城里气势最恢宏,规模最庞大的建筑。经过战火的洗礼,皇宫早已荡然无存。而这里,还深存着几分当年的辉煌。讲经堂里竟运用了圆顶回声的技巧,站在圣坛上讲经,整个讲经堂内每个角落都能听得很清楚。回声成了天然的扩音器。佛像早已不见踪影,只有神龛仍高高地矗立在那里。导游说,若是许下一个愿望,再心无杂念地绕着神龛走三圈,愿望就会实现。顿时,游客们像一群排好队的蚂蚁,低着头,双手合十地绕啊绕啊。我只是站着,看着这高高的神龛。我不愿再给这已经承受了一千多年风雨的神完添上什么负担。我真心喜欢高昌城里的庙宇,没有金碧辉煌,没有檀香袅袅,没有信徒们的吟诵,只是一杯杯累积起来的黄土。我想,这里已经不再需要佛像了。这黄土,不正是自然的精血吗?而自然,不正是我们最该景仰的“神”吗?玄奘法师所宣传的“大乘”,不也是企盼着“天人合一”的境界吗?

我不知道我是谁了。我是一个神游至此的灵魂,虔诚地膜拜在自然的脚下。人们曾用一抔抔黄土筑起的家园,被他们自己用炮火毁了个干净。人们曾张狂地呐喊:人定胜天!而如今只有风在为死去的生命吟唱永恒的挽歌。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与“天”一定要一胜一负?为什么人类总也学不会“和谐”?我又是一抔被赋予了思想的黄土,曾为人遮风为人挡雨,曾眼看战争狞笑着杀死它庇护下的弱小的生命。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以“欺诈”为骄傲,以“屠杀”同类为乐趣?人与人之间所谓的“输赢”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战争,使一片文明的圣地顿时变成荒芜;这样的战争,到底是谁“赢”了呢?……

我站在蓝天与黄土之间,感到一阵阵锥心的疼痛。我听见历史长河在奔腾澎湃,听见一段逝去的文明的细语,每一颗沙粒都在诉说……

解读

本文虽是一篇游记,但是作者却借助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安排,将旅游过程中的景与史、景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精致细腻的景物描写与高昌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作者对高昌古城景物与历史文化的深邃的思考绝妙地融为一体,使本文不仅具有浓郁厚重的历史感,精妙传神的美感,更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夙愿与希冀。这表现了作者自己极其丰富的文学史学素养。

本文不仅善于将景、史、思高度融合,丝丝入扣,而且语言也极其优美,精致细腻,引用也贴切生动,富有感染力。毒辣的太阳、残断的建筑、飞扬的黄土、矗立的神龛,这些凝聚着人类漫长厚重历史的宇宙之物在作者精妙传神的语言的点召之下是那样富于个性,富于特色。它们仿佛要将高昌古城的历史沉浮表征待尽,要将古城的悠久而沉重的历史囊括于一身,这种情怀是何等的壮阔,这等胸襟是多么的宽广!人类历史的车轮还是一如既往地向前迈进,高昌古城昔日的辉煌终究要被历史的车轮所碾碎,但在作者的笔下,在作者贴切生动的引用中,高昌古城昔日的辉煌依稀可见,高昌古城流逝的恢宏尽收眼底。在这之中,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语言素养与极强的书面表达能力。

代价

焦蓉婷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不会不知道“丝绸之路”,它像一条珠宝项链,点缀着祖国古老璀璨的文明。然而,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条“项链”由辉煌到黯淡直至最终没落。其实,人类对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大规模垦种造成的土地沙漠化,是丝绸之路繁华不再的重要原因。

水源的断绝必然恶化生态环境,造成局部地区人类文明史的停滞和中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期以来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害河”。建国后的大规模“治黄”,使黄河泛滥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但黄河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其中便包括物质文明成果的湮没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河水的断流也即意味着文明的断流。

殊不知人类长期以来的恶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蚀着人类所创造的文明。这很大程度上是观念所致,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以“何必锱铢必较”来“开导”自己。形成观念需要时间,改变观念也需要时间,一个历史愈悠久的国家,改变旧的观念就愈不容易,因为它的历史的年轮太沉重,惯性太巨大。

“黄河断流沙即起,后果堪虞史可鉴”。如今长江也面临着这样的危险,历史的覆辙岂能重蹈?水养育了华夏儿女,造就了五千年灿烂文明,人却污染了水,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黄河在悲泣,长江在悲泣,为自己,也为生灵。悲泣的长江、黄河诉说着一个世纪之劫的故事,人类已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水是生命之源,你愿意让人类自己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清水吗?

大家都能感受到夏天一年比一年热,酷暑中的人们在尽享科技给他们带来的汽车的快捷、空调的舒适、冰箱食品的爽口的同时,也在痛骂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空气污浊。也许你会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可以一星期不擦皮鞋,那里的汽车、空调可比我们这里多得多呢?然而,正是发达国家当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有了他们今天对生态平衡的日益关注。可怕的是,我们当中有许多人还未认识到这一点,以大肆破坏生态平衡换取现代工业发展的交易仍在继续。特别是“白色污染”正在使本已负荷过重的地球更进一步地面临着破坏。

我们现在无休止地破坏生态系统创造文明,其实这种以破坏环境为背景的文明并非真正的文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和将来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作为人类,应该正确权衡这种做法的得失,决定取舍,得大于失则取,反之则舍。眼下,我们中许多人的所作所为却因小失大,现在的鼠目寸光必将导致文明的退化而最终招致毁灭,这是一条愚人的黄金律。

人们经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加以珍惜。相信只有我们同舟共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才能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安全、清洁、美丽的生存空间。地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更重要的是它属于下一代,属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