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精神家园
7752800000013

第13章 自然与人生 (1)

王绩

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潭)人,一说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的闲情意趣,退隐故乡,沉溺醉乡。有《东皋子集》(一名《王无功集》)。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1]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2]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3]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4]

[1]皋,水边地;诗人隐居在东皋(在今山西河津),自号东皋子;薄暮,黄昏;徙倚,徘徊、郁结。

[2]落晖,落日的光芒。

[3]禽,这里指猎物。

[4]采薇,语本《诗经》,暗含隐居之意。

解读

这首诗是在诗人隐居东皋时所写。清秋傍晚,夜色逼临,遥望山野,内心空荡荡无所依傍,景色被秋风点染得萧条清疏,叶落知秋,斜阳的余晖洒落山头。在这样的萧瑟气氛中,诗人眼见放牧和打猎的人们各自返归,虽然互不相识,但各得其乐,总结着一天的收获,带着牧歌式的田园况味,看到这些,诗人却仍然无法释怀,找不到慰藉,只能借情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略显孤独无依,也呼应了首联的“欲何依”。诗歌在闲逸中透露出些许的彷徨和苦闷。

话题

1.《野望》里含有彷徨无依的心情,作者是如何通过情、景、情的线索来表达的?

2.读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一句时.是否感受到“田园牧歌”的美妙景象?请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艺术形式(音乐、美术、文学等),把心中所见所感传达出来。

3.现在都市生活中新添一丁:农家乐,这与古代的田园生活有何异同?

孟浩然

参见《临洞庭湖赠张J丞相》一诗。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2]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

[1]鸡黍,指待客的饭菜。

[2]场圃,晒谷场和菜园子。

[3]重阳,九月九日,民间有登高和赏菊的习俗;就,欣赏。

解读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这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同时也带出了老朋友的情谊。诗由故人准备田园特有的“鸡黍”便饭开篇,邀请诗人前往叙旧小酌,“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在绿树茂盛、群山环抱的小村庄里,静谧中透出与世无争的闲适。打开窗户就是谷场和菜园,谈论的话题只是农家琐事,没有丝毫造作的矫伪,在一幅普通而别致的田园生活图景中,诗人和朋友约定在秋高气爽的重阳到来的时候再来赏菊,两人的亲切融洽表露无余。整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味淡而语终不薄”。

话题

想想自己是否忘了像《过故人庄》一样.与老朋友约定“待到贡阳日,还来就菊花”?调查一下,自己的同学最喜欢在什么日子聚会?

王维

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精通音乐,工于书画,擅长边塞与山水诗,后者有前所未有的高远意境.尤以五津、五绝为高。笃信佛理,人称“诗佛”。有《王右丞集》。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1]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2]

难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3]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4]

[1]墟落,村落;穷,深。

[2]荆,柴;扉,门。

[3]雄,野鸡;雊,啼;秀,麦子吐穗。

[4]式微,语本《诗经》,暗示有归隐之意。

解读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田家日暮时分,夕阳斜照村落,暮霭沉沉,牛羊牧归,更有垂垂老者拄杖等待自己的孙子放牧归来,在门口守望着,这是何等闲逸的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麦地野鸡啼叫,似乎在吸引配偶,桑叶稀零,蚕儿也找到自己的归宿,结蛹待出。七、八句写农夫们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后,累并充实地扛着锄头归来,在路上遇见互致问候与笑语,表现出闲暇的气氛。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也深层地隐含了诗人欲归不能归,归无所从的矛盾心态,自己在仿徨中依然犹豫,暗示了自己必有归隐的决心。全诗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话题

1.诗中的“归”的主线是如何串接起来的?

2.“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描绘出乡里乡亲和睦友好的场景,知道他们都有哪些问候语吗?去乡间调查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顾况,号逋翁,晚年号悲翁,自号华阳真逸,海盐(今浙江海盐)人。诗歌平白浅俗,句式不拘。有《华阳集》。

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噢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l]

[1]慎,咳怪,恼怒;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是茶道的一种。

解读

诗人走过横跨溪涧的独木桥,涂涂泉声带来清新的听觉感,将人带入一个自然的远离尘嚣的世界。走过山路来到农舍,正是亭午时分,农家的鸡叫,与自然的幽静形成一动一静的张力。后两句由场景入人事,山农要给诗人献上最诚挚的款待,还道歉说不要责备他们焙茶时的烟尘,表现出其淳朴厚道,还流露因天晴而喜悦的心情,将山农爽直和质朴的性格推向了高潮,深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整首诗以六言绝句的形式,将江南山区培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与人民的淳朴豪爽的性格传神入微地表达出来。

话题

1.该诗的前部分写环境.后部分写人事,两者是怎么渗透而贯为一气的?

2.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推出了一位淳朴的山农,请根据诗里提供的信息.写出自己想象的山农外貌和他们之间的对话。

陆游

参见《关山月》一诗。

游山西村[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4]

[1]山西村,在山阴镜湖(今浙江绍兴)。

[2]腊酒,前一年腊月酿造的米酒;浑,酒品不高;豚,小猪。

[3]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对象是土地神。

[4]乘月,乘月色而游;无时,随时。

解读

诗人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备有丰盛的佳肴,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句脍炙人口,是全诗的亮点。二句妙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移步换景所见之繁花似锦的初春景致,描绘得宛然在目。第三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刻画出“春社”的热闹与民众的热情参与和质朴平实。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尾联总结全诗,表现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设想将来频来夜游之情,如此收结余韵不尽。这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以“游”串诗,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话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性在什么地方?

2.诗人游村兴趣盎然,于是决定“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如果把这句诗用现代的时尚语育来表述.该怎么说?能把这句诗设计成广告词吗?

李白

参见《将进酒》一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1]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

[1]平羌,青衣江。

[2]发,出发;清溪,清溪驿,在今四川键为。

解读

这是李白年轻时离开故土巴蜀时的早期作品。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峨眉山上一轮上弦月在秋风的吹拂下格外的妩媚,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痴心地陪伴着诗人,空灵的意境顿时凸显。离开家乡故土的惆怅,只能寄托明月,“月是故乡明”,依依情思,不绝于缕。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也暗示了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闯荡天下的决心。全诗二十八个字,却出现五个地名,然而并没有堆砌呆滞之嫌,在表现手法上,时间与空间的交替,结构的错综倒序,还有诗人淡淡的情绪,在展开的千里蜀江行役图中,自由驰骋,这正是诗人作为“诗仙”的天才魅力。

话题

该诗巧妙地把地名融进诗中。在写游记(诗或文)的时候,还有什么办法能避免地名的频公出现带来愈境的破坏?

杜甫

参见《同诸公登龙恩寺塔》一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l]

[1]花重,饱含雨珠的花朵沉甸甸的样子;锦官城,成都。

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雨境,心情喜悦。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春雨似乎懂得人们的需要,及时地淅淅沥沥下起来了。春雨伴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降临,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它仿佛通灵一般,唯恐惊扰生灵,选择用静静的方式来滋养世界。颈联描写雨境持续,田野里的小路跟云一样,都是黑沉沉的,只有江上船只的灯火是明亮的。尾联是想象之句,诗人怀着欣喜的心态去猜想等到次日早晨去看花枝花头,花朵开得沉甸甸的,整个锦官城会变成花的海洋。“重”,把春花饱含春雨的饱满、娇羞之态生动细腻地刻画出来。整首诗中,“喜”和“雨”是两条不可分割的线索,一是心情,一是事物,将这首诗推向了情景交融的绝妙境界。

话题

容雨可喜.夏雨、秋雨、冬雨又各自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呢?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畅达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健,意趣盎然,并能反映民生疾苦,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打破哀伤悲婉的陈调,开词的豪放派之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苏东坡集》。

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

[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空濛,云雾迷茫的样子。

[2]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解读

这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被誉为西湖绝唱。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光荡漾,波涛闪闪,魅力无限,而在雨幕笼翠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别有一番味道。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各具风韵的。拿西施来比西湖,奇妙而又贴切。西施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去雕饰的清水姿质,都具有清秀空灵的丰韵;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篇对西湖美景高度概括的诗篇,令西湖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话题

1.在苏轼眼里西湖的“雨”、“奇”在何处?

2.西湖名篇众多.谈论几个关于西湖的传说,来体验西湖名篇的内涵。

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其诗题材广泛,田园诗尤佳,自成一格,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

四时田园杂兴(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