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精神家园
7752800000020

第20章 艺术感觉 (2)

3.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姜蓄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二、感觉的复合—苏轼《蝶恋花·春景》赏析(王富仁)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蝶恋花·春景》

在诗歌中,诗人的主体是一个,诗人的心灵是统一的,而被纳入的客观外在事物却是不同的,是彼此孤立的。诗的统一不统一在客观外在事物上,而是统一在诗人的主观心灵中。在诗人的主观心灵中,客观外界的事物不是按其不同的方位被安置在不同的位置的,而是交叉叠合在一起的。这样,便产生了感觉复合的现象,对此事物的感觉同时也是对另一个或另一些事物的感受,它们具有彼此发明、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的特征。正是利用这种感觉的复合的现象,诗人才能将各种不同的外界事物组织成一个和谐的诗的整体,彼此的联系越复杂、越细微,诗的整体越和谐,艺术效果也越微妙,并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我认为,从这种感觉的复合的观点重新解读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我们会发现与以前的诗评不同的诗的内涵。

每个人都会感到,该词情感的凝聚处在“多情却被无情恼”一句。“多情”者是“墙外行人”,“无情”者是“墙里佳人”。二者之间有一道“墙”。“墙外行人”(作者自己)立于墙外的“道”上,“墙里佳人”在墙内院里打秋千。“墙外行人”看到的只是墙内的秋千架,听到的是从墙内传来的笑声。假若事情仅止于此,我们便会感到,该诗的传情功能还是很低的。“佳人”没有形象感,很难在读者心里唤起那股“多情却被无情恼”中所孕育着的那种细微却强烈的感情冲动;“笑”也很笼统,什么样的笑声?它在作者的听觉中可能是具体的,但在读者的感受中却是不分明的,很难由这里的“笑”想象到佳人的形态并产生那种爱的情感冲动。

假若仅止于实际物质形态上,这里的“墙”不是太生硬、太机械了吗?它很难唤起人们更丰富的想象。再者,如果不存在任何心理上的阻隔,这堵“墙”似乎也不是隔断“墙外行人”与“墙里佳人”的根本障碍,到底由笑声把“墙外行人”与“墙里佳人”联系了起来。“满院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何等惬意的事啊!这不正是青春少年与妙龄少女结合的第一步而诱使少年公子继续追求的信息吗?更何必因“笑渐不闻声渐悄”便产生对方“无情”的感觉,继而又生出一片“恼意”呢?为了印证我的这些近于挑剔的问题,我们可以舍去上阙而仅仅把下阙当作一首完整的词读一读,我认为,我们都会感到,这样读起来的“多情却被无情恼”给我们的感受较之读完全词给我们的感受淡薄多了,笼统多了。

这不能不使我们重视上阙对下阙的暗示作用和铺垫作用。

我们看到,上阙的写景一开始便有两种不同的事物,并给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花褪残红青杏小”,“花”是一种状态,“杏”是一种状态。“花”的盛时已去,衰相渐呈,尚有残红。但连这残红也在渐渐褪去,给人的感受是值得怜悯和同情的。若是自我,则不能没有青春将逝的潜在的悲哀感觉。“杏”则不同,它还在欲熟未熟之际,还是青的,摘吃时还有酸涩的味道,但一个“小”字,把杏的引人爱怜,把杏的嫩、鲜、正在充实起来的美的感觉充分传达了出来。“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是一幅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的景象。“枝上柳绵吹又少”又是与“花褪残红”相同的感觉,柳枝渐疏,柳絮飘零,已禁不得风吹雨打,生命力已由盛趋衰了,但与柳绵同时的青草,却还漫山遍野,正在茂盛生长,散发着青草的芳香气息。

我们是带着这样两种感觉进入下阙阅读的。这两种感觉各自寻找到与自己类似的事物并与之复合为一体,构成更细致、更复杂的感受。显而易见,在作者爱怜的感受中,“青杏小”和“墙里佳人”、“芳草”等融为一体了。在这时,由这感觉的复合,“墙里佳人”的形象一下子便丰满起来:她是一个像青杏一样还未成年的少女,还没有成熟到具有爱情的自觉的年龄,成年男子的性爱感情在她那里还不可能得到回应,她还使你感到不能摘吃的那种酸涩的滋味,但她娇小、可爱,少女的美已经在她的体态中充实起来,已经能够勾起成年男子那两性爱的情感冲动,她还像葵葵芳草一样散发着少女的清香。这样一个少女的形象,“墙外行人”是从她的笑声引起的想象中唤起的,因而她的笑声也不再是笼统的、一般的女子的笑声。这是一种未成年的少女的天真无邪的笑,是像银铃般清脆澄澈的笑,是一下子便令“墙外行人”产生了一片春情的笑。

这样一个少女,还是活泼的、充满着跃动的生命力,她与翻飞的燕子一样打着秋千,像潺潺流动的溪水一样活泼可爱。墙外的行人呢?则是上闽中的渐褪残红的花,柳絮已稀的柳。人们都会感到,这里的“墙外行人”便是苏轼自己。当时苏轼已近六十,被贬惠州,政治上的不得志与已近暮年的悲凉感是难以避免的。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他连用的那四个“墙”字的象征意义便很明显了。这里的“墙”绝不仅仅是有形的“墙”,更是一堵无形的“墙”。有形的“墙”是轻易可以跨越的,但这堵无形的“墙”则是根本不可能跨越的。这便是由于年龄的差距在彼此情感上的“墙”。一个是未及成年的少女,尚没有自觉的爱情意识及其感受的少女,她还不可能懂得成年男子对她的爱,一个是已近暮年、青春已逝的成年男子或曰老人,他的情爱之心尚未泯灭,还能面对如此可爱的纯真少女刹那问泛起一股爱怜的性爱感情,但他已经自知不能也无法向她表示自己内心的爱情。

二者之间这堵“墙”是根本不可能逾越的,它将永远横亘在二者之间,使其无法在感情上相互沟通。“墙里秋千墙里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诗人的“墙”的意识是多么强烈呵!这堵“墙”从根本上隔开了两个人的情感沟通的渠道。正是因为如此,“墙里佳人”的笑声对他才是有关键意义的,因为他只有通过这种笑声才感到自己和“佳人”是亲近的、相互联系的。有这笑声,他便如与她相接近;没有了这笑声,连这种亲近感觉也没有了,所以“笑渐不闻声渐悄”之后,他心中便生出一股“恼”意。“无情”便是这个少女的特征,这不但因为她的笑声已经消失,更因为他知道她是不会产生他所希冀的那种情爱的;“多情”则是作者的自我感觉,不但说的是他现有的这种情爱感觉,而且包含着自己不该再发生这类情感的意思。“多情却被无情恼”,其中有多少未能明言的感情呵!有的诗评家说,这里的多情指的是苏轼由笑声引起的对自己家人的思念,我认为这是多余的解释。一个像苏轼这样年纪的人在活泼可爱的妙龄少女面前一时泛起一股爱怜之情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更何况苏轼始终意识到二者之间的情感的“墙”,并无实际占有对方的动机呢!

如果我们再从头阅读一遍这首词,就会感到,这首词虽然题为“春景”,但主要表现的却不是春景的美,而是通过春景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自怜的情绪。“天涯何处无芳草”,即使在惠州地方,也有美丽的春景,也有青春年少的妙龄女郎,但自己却已濒临暮年,这春景、这青春少女,已经不再属于自我了。自己已经与这些美好的事物拉开了距离。他还是爱它们的,但它们却不再会属于他了。

这便是该诗所表达的一段愁肠。

这不也是人生中永恒存在的一种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