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参见《同诸公登龙恩寺塔》一诗。
蜀相
垂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2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l蜀相,诸葛亮,封武乡侯,世称武侯。
[2]锦官城,成都。
[3」三顾频烦,刘备曾三顾茅庐延请诸葛亮;天下计,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前,就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提出据蜀、联吴、抗曹等主张,故刘备三顾茅庐,为的是天下大计;两朝开济,诸葛亮辅佐了刘备、刘禅两代帝王。
解读
晚年的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曾一度定居成都。到达成都刚刚安顿下来,杜甫便怀着仰慕无比的心情开始寻找纪念诸葛71-相的武侯祠,写下了这首诗歌。
首联,采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点出诗人向往已久的垂相祠堂所在地,将读者引入了古柏森森的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让人感到肃然起敬。领联着意于武侯祠春天的景色,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春景中的荒凉之感,更生一种怀古的心境。颈联由对蜀相的怀念自然地过渡到“蜀事”的感伤:礼贤下士的刘备曾屡次造访隆中延请诸葛亮出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曾辅佐刘备定鼎蜀中,联吴抗魏,三分天下;匡助刘禅巩固汉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在饱含情感的史实的追述中,写出了诸葛亮的功业及备受礼遇的过人才德。尾联写诸葛亮卒于军中、壮志未酬而抱憾,融注进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已成为对贵志而投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的格言警句。
全诗怀着对三国时蜀垂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言简意深,寄慨深远。
话题
1.读到杜甫《蜀相》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时,想起诸慈亮的故事吗?请选择几个故事给同学讲讲。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引起所有“壮志未酬”者的共鸣,试粉举出历史上“抱憾终身”的英雄名字。
3.历代歌颂名臣诸荡亮的诗歌很多,除了《蜀相》之外.你z知道嘟些?
张元斡
宇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永福(福建永福县)人。作品悔慨散昂.善于抒写爱国扰金的悲愤心情。他上承苏轼的嵌放询风.不拘音津.以健贵权奸、呼吁扰战、力要性复中原为主题.创作出了不少愉9'vt龙壮、词情激昂的作品.为幸弃疾的爱国词派开了先河。是文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词产、。有(芦川词》。
贫烤万即(寄李伯纪垂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涪。[>>扫尽浮
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Z1宿雁落、寒芦深处。[3]怅望关
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笼鼓。闭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5]要
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6]谩暗涩、铜华尘土。[71唤
取滴仙平章看,过曹溪、尚许垂纶否?[s7风浩荡,欲飞举。[91
[1〕曳(Y匀杖,拖着拐杖;危楼,高楼。去,到;斗,北斗星;月流烟绪,月光流泻,朦胧中可以看到水中的堵洲;清,水中的小块陆地。-
[2〕定,停。
[31瘾湃 ,息的大雁。
[4]怅望,充满惆怅地遥望;关河,指北方的江山;空吊影,只能自己凭吊自己;笼,扬子鳄;笼鼓,鳄鱼皮蒙的鼓。
[5]倚高寒,倚楼望月;高寒,代指月亮;故国,被金人占领的北方中原地区;骄虏,金兵。
[6」要斩,即腰斩;楼兰,古国名,在今新孤境内。
[71谩,同“漫”,徒然的意思。暗涩,黯淡无光;铜华尘土,指宝剑生锈,蒙上灰尘,废弃不用了。
[81滴仙,李白号为“滴仙人”。许,允许。垂纶,垂钓。
「91飞举.乘风飞起。
解读
张元斡是一位亲身经历了两宋之交的社会动荡的诗人,他目睹了南宋初年因政府的软弱投降政策带来的一系列恶果。因而,他是坚决主张抗战,反对求和的。对朝中名将李纲的抗战主张,表示坚决的支持,在李纲被贬后,他写下此词寄给李纲,词中以李白喻李纲,对李纲的抗金行动表示敬仰和支持;并用粼声如雷的沉睡喻苟安求和之辈的执迷不悟。 上闽词人在夜晚登上的高楼,想到国事、天下事,诗人辗转难眠,在夜晚披衣起床,拽着拐杖,登上了高楼。看到祖国大好河山半壁已沦入他人之手,禁不住感慨万千:“浮云风不定”的多事之秋,张、李二人难觅知音,其主张无人响应,孤独寂宾,而那些没有怀抱天下大事的主和派们,正安然高卧,粼声如雷。
下闽词人写到了十年前的高宗重用李纲坚决抗战的壮举恍如一梦,可是倚楼望月,北往中原,感慨万千,禁不住萌生了“气吞骄虏”,收复中原的壮志。可是现在,宝剑弃置不用,生了铜锈,蒙满灰尘,黯淡无光,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后再次致意李纲,表示自己的敬慕之情。词句慷慨悲壮.有一殷不甘沉沦寂寒的豪逸之气。
此词抒发词人抗金救国的壮志。上承苏轼的豪放词风,不拘音律,以谴责权奸、呼吁抗战、力要恢复中原为主题,词风慷慨悲壮、辞情激昂,为辛弃疾的爱国词派开了先河。
话题
张元斡的《贺新郎》(寄李伯纪压相)中“谁伴我,醉中舞”和“风浩荡,欲飞举”能否分别概括出该词上下阅所表达的情感?
李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其诗歌的中心主题是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但由于诗人无力改变黑暗的现实.就把希望转向对种鬼世界的描迷.表现其苦闷与追求.故而其诗念象应幻荒诞.结构不拘常法.诗戮语言奇崛。不足之处是追求奇崛荒诞不流于怪诞晦涩.描写鬼神而流于歌领神秘与死亡。有《李长吉集》。
南园(十三首之五))[11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2〕
[31
[1l南园,李贺故乡福昌(今河南宜阳县)的田园。
[2J吴钩,吴地出产的宝刀;五十州,指当时被地方落镇割据的州郡。
[3]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楼阁,将功臣图画在楼阁上;若个,哪
解读
此诗为李贺青少年时代闲居家乡时所作,当中表现了青少年时期的诗人抱负远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一、二句采用设问手法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从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年轻时代的李贺的一种蓬勃的朝气、昂扬的意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诗人的理想。同时,诗人也希望这是当时所有年轻人的理想。诗歌似乎在召唤着其时的每一个年轻人都投入到戎马生涯,杀敌建功,统一祖国的大业当中去。三、四句采用反问手法进一步从反面来回答前面的“男儿何不带吴钩”这一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诗人的隐含其中的不平之意:诗人是一个书生,但当时的社会现实却不允许他用他手中的笔报效祖国,“若个书生万户侯”,实际上呼喊出的是诗人的怀才不遇的愤悲。使得诗歌在短短28个字的篇幅中既融注进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也表现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空有报国理想的悲愤。
全诗由两个问句组成,前一个为设问,后一个为反问。在问答的过程中,表现出丰富的含蕴,可谓言约而意丰。
话题
1.李贺《南园》中’‘男儿何不带吴钩”一句表达出怎样的审美理想?
2.读了这个单元的诗歌.你觉得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一、参读篇目
1.王维《少年行四首(选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2.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跳芙蓉水,密雨料侵薛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4.李商隐《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架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精意鹅雏竟未休。
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攀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峨脚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望,西北望,射天狼。
二、时间与空间—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赏析(王富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恰然而涕下!
像这么一首鸽子蛋儿般的小而又小的小诗,竟成为千古绝唱,为中国历代文人所传诵、所叹赏,应该说,这是一个奇迹!
奇迹并不止于此。在如此短小的尺幅里竟有如此开阔的意境,在如此少的文字中竟产生如此大的精神气魄,在如此狭窄的篇幅里竟使人感到如此博大的胸怀。这才是真正的奇迹。 过去的诗评家常把这首诗解释为陈子昂恃才傲物的情绪表现,说他感到同时代人中没有与他并肩的杰出人物或诗人,回首过往,历史上也久无伟大人物产生;澹望未来,也不见伟大人物产生的迹象,遂在此诗中把这种情绪表现了出来。我认为,以此解读这首诗是根本说不通的。久无伟大人物产生,并非说古代没有伟大人物,怎能说“前不见古人”?看不到伟大人物产生的迹象,并非说陈子昂不会预想到将仍会有伟大人物产生,怎能说“后不见来者”?这首诗根本不能如此解读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我们并不把自己看得这么大、这么重,我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同时代人中最伟大、最杰出的,也不认为前无伟人、后无来者,何以我们同样能被这首诗触发起一种苍凉凄恰的情绪呢?
它表现的是人的孤独感,是埋在心底深处那点难以明言的无所依托的孤独感。
“前不见古人”并不是没古人,而是有而“不可见”;“后不见来者”并不是没有来者,而是有而“不可见”。你在时间之流中是孤立存在的,古人不可依,来者不可凭,一他们对你来说存在等于不存在。存在是你在理智上的知识,不存在才是你在实感中的事实。你必须完全依凭自己而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任何人也无法代替你完成你自己所要完成的事业。在这里,你孑然独存,无所凭依。你是孤独的,如处于空旷的莽原。
这点感觉并不难以产生,难在陈子昂有效地传达了这种感觉。
中略,引者注)“念天地之悠悠”综合了上两句给人的心灵感受,“天地”便是上面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统一的时空结构的代名词,这里的“天地”不能理解为有明确实体感觉的东西,它实在只是一个广大无边的、无限茫远的虚空性的存在,
“悠悠”则综合传达了这种似有实无、若实还虚的存在形态和主观感觉。“念”字是主体感觉,它首次把主体作为有生命实感的因素推陈在读者的印象中。在这无限的时间之流和无限的空成的“天地”中,存在的只是一个广大无边、悠远无尽的虚空,主体就孤零零地存在于这样一个虚空中。在这时,孤独的感觉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了,末句的一个“独”字兀然把这种感觉凝聚在了一起,霍然让它活在了人们的心灵里。“独恰然而涕下”则把主体的感受一泄如注般地倾泻出来。……(后略,引者注)(原载《名作欣赏》)